從吃貨魯迅的菜譜說起

2021-02-07 LY星樓傳

江小魚

       說起魯迅,總是因其好鬥好與人罵街,而被後人忽略了他也好吃好喝及好請或好被請人吃喝的特點。魯迅日記裡有大量關於他自己做為當年的公務員如何違反八項規定大吃大喝的記載。東北文學網紅蕭紅回憶去魯迅家蹭飯,「菜食很豐富,魚,肉……都是用大碗裝著,起碼四五碗,多則七八碗」;鄉下文青胡風初來滬上,看到滿桌酒菜,「小夥伴簡直驚呆了」。為了吃好喝好,魯迅從來不計成本,從北平到上海,他幾乎吃遍了當地所有著名的飯館。魯迅之子周海嬰回憶過不少他和爹一起在家搶零食的故事,他曾表示:「一些描述魯迅的文字把他刻畫成一個喋喋不休、拿著匕首和投槍的戰士。形象是緊皺雙眉嚴峻凝重的,沒有個性和生活,而其他方面似乎都淡化掉了,只剩下一個空殼。」

        北京的冬日天氣陽光明媚,做為吃貨的我偶然看到一份《魯迅家用菜譜》,頓時眼前一亮,舌尖一緊,暫時放下手邊的事情興致盎然地研究起來。

        這本由上海魯迅紀念館收藏《魯迅家用菜譜》共有兩本,1950年由許廣平捐獻。詳細記載了其於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這7個月的夥食用餐狀況,由剛同居不久正處於熱戀中的學生兼女友許廣平一日不少地記錄下來,宛如他們兩人的「兩地書」合為了「一起吃」,豐盛又好吃。想像他們和眾多熱戀中的情侶一樣,不管窗外的風聲雨聲槍炮聲,每天膩在家裡,每隔幾個小時就知性合一的研究起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簡直不要太凡爾賽。

        這兩本菜譜皆由許廣平親筆所記,象寫作業一樣認真寫在普通的橫線條練習簿上,練習簿為紫色封面,它的前二頁上記錄了八隻菜的配料和燒法,從第三頁開始記載每日上、下午所用的菜譜及菜價。

第一本練習簿所記載的萊譜從11月14日上午起一直記到次年4月5日上午止,第二本練習簿繼續從4月5日下午起,一直記到6月1日下午止。

        這本菜譜對菜色和價錢記之甚詳,是展示將近一百年前的此國中產和知識階層物價和生活水平的活化石。

1927年至1928年那段時間,正是中國各路精英改變各自命運走向的最關鍵激烈的時期,他們互相決裂翻臉叛亂撕殺追殺暗殺,或亡命天涯或牆頭變幻新舊大王旗。

餓殍與陳屍遍地,寧漢合一,東北易幟,合法的北京民國政府被南京國民政府在外力加武力下推翻,其時南昌暴動朱玉階殘部與秋收暴動毛潤之餘部剛割據於閩粵贛尚食不果腹,青年赤色精英除被大規模屠殺外或逃亡或入監皆朝不保夕,連汪兆銘夫婦也亡命法國,除了1927年底蔣中正與美齡小姐的世紀婚宴相信賓客吃的還不錯之外,那會兒大家都沒工夫或沒心思或沒條件或沒資格吃香的喝辣的。


        其時的魯迅和許廣平剛從廣東來到上海,周樹人老師為了心疼女友不捨得其下廚做飯,採取當時滬上流行的「包飯」形式,飯菜請當時滬上某大飯店定做,每到飯點準時送餐上門,算是最早的美團餓了嗎之外賣高級豪奢定製版。

        從菜譜上可以看出,出生浙江紹興的魯迅和出生廣東番禺區的許廣平都偏好各自的家鄉菜:

廣幫菜和紹興菜,外加居住地上海的海派菜,每頓大致三菜一湯。

魯迅平常最主要的是吃炒、蒸、燉的食物,偶爾會吃燒或煎,其他如焙釀煮煲炸類和湯類也兼顧。


        魯迅日常的食材以魚類、海及河鮮、豬牛雞鴨肉及內臟,加之豆腐、疏菜等,雖皆屬尋常物,但搭配在一起卻十分豐富,每天幾乎不重樣。


        魯迅對魚情有獨鍾,幾乎每頓都有魚,蒸燉炒燒煎釀煮煲炸各種做法都有,如蒸魚有蒸沙魚、蒸鱖魚、蒸魚片、蒸魚餅、魚片蒸蛋;

燉魚有油豆腐燉魚、甜竹油豆腐燉魚、豆腐燉魚、鹹魚幹燉肉、魚丸燉黃芽菜、鮭魚乾燉肉、雪裡蕻燉魚;

炒魚有炒魚片(內放木耳、冬菇、洋蔥、黃芽菜、芹菜);

燒魚有雪裡蕻燒魚、紅燒鱖魚、羅卜燒魚鬆;

煎魚有煎沙魚、雪裡蕻煎魚;

還有魚圓煮黃芽菜、油豆腐釀魚、羅卜魚鬆、魚餅等等,不一而足。


        魯迅喜歡的炒菜皆以家常為主,但品類繁多,讓人一看就十分下飯。

通常以炒肉片與肉絲為主,如菜心炒肉片、黃芽菜炒肉片、芹菜炒肉片、榨菜炒肉片、扁豆炒肉、芽菜炒肉絲(附豆乾一塊,芹菜少許)、鹹肉絲炒芽菜(腐乾一塊)、肉絲炒菜乾、雪裡蕻炒肉絲等;

炒牛肉分扁豆炒牛肉鬆、白菜心炒牛肉、黃芽菜炒牛肉、菜花炒牛肉、鹹菜炒牛肉片等;

也炒一些海貨如芽菜炒蝦、炒海參(木耳、菜心)、炒蜆肉(鹹菜、腐乾、臘肉、芹菜各切丁)等;

以及豬內臟,如炒豬腰、炒三及第(臘肉、豬肝、豬腸、黃芽菜、木耳、芹菜);

偶爾還有洋蔥炒蛋、炒合掌菜粒(臘肉、豆腐乾、冬菇、芹菜)、炒鶉春松(生菜底)、菜心炒叉燒等。


        燉菜也是魯迅所愛,也是每餐都有,百吃不厭,多以麵筋、芋頭、千張、洋薯、白菜、豆腐、慈姑、筍、藕等食材燉肉,如麵筋燉肉、千張燉肉、芋頭燉燒肉、白菜心燉燒肉、燉燒肉(蝦膏酸子)、燉牛肉(紅羅卜、洋薯番茄)、白菜心燉叉燒、芋頭燉臘肉、慈姑燉臘肉、筍燉鴨、藕燉鴨、洋薯燉鴨、洋薯燉雞、芋燉排骨、燉羊肉等。


        魯迅喜歡的蒸菜類以蒸雞和蒸雞球為主,配以金針、木耳、冬菇、紅棗、鹹菜頭等,其他還有蒸肉片和肉餅,如合掌菜蒸肉片、榨菜蒸肉片、黴菜蒸肉、蒸排骨(蒜蓉豆豉)、蒸肉餅(黴菜、馬蹄)、蛋蒸肉餅、蒸藕餅(冬菇、蝦米、臘肉),偶爾蠔蒸蛋、蒸欖角等。


        魯迅吃的煎品以蛋類為主,如蠔煎蛋、煎蛋角(魚餅,內夾蝦米)、煎蠔蛋餅、煎蛋卷等。

其他燒菜有豆腐燒肉、蝦膏燒肉、排骨燒羅卜;

間或也吃油爆蝦;

炸春卷、炸蠔;

藕焙豬腳;

釀豆腐(魚餅)、釀油豆腐(魚);

藕煲牛腩;

湯比較簡單,不常喝,故不講究,如西洋菜牛肉片湯、牛肉片黃豆芽湯、芥菜雞雜湯;
        魯迅吃的其他沒具體寫明做法的菜有椰菜牛肉、羅卜牛肉片、洋薯臘肉、黃芽菜臘肉青菜、豆豉排骨、羅ト排骨、粉絲蝦米酸排骨、豬肉合掌蝦米冬菇丁、豆芽肉鬆、羅漢齋(金針、木耳、黃芽菜、粉絲、甜竹、冬菇)、素雞等。

        當然,魯迅的菜譜中每次也必有純疏菜,最經常吃的是波菜、塌棵菜。

幾乎三天兩頭都上桌,此外還有雞毛菜、青菜、生菜、黃芽菜、捲心菜、白菜等。


        塌棵菜之前沒怎麼聽說過,其實它也叫塌菜、烏塌菜、踏古菜、太古菜、瓢兒菜,是南方冬季主要蔬菜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南京、上海一帶,墨綠色的葉片肥嫩可口,可炒食作湯和涼拌,色美味鮮,營養豐富。


        總而言之,魯迅和許廣平這一對情侶CP,是一對典型的南方吃貨,除了不吃辣椒、火鍋和燒烤之外,口味略偏清淡,其他倒也葷素不忌,對美食的執念亦是可圈可點,不亦樂乎。

那些總以為魯迅做為頭牌憤青,脾氣不好肯定是因為吃不好穿不暖,實在是大錯特錯,繆之遠矣。

相關焦點

  • 「吃貨」魯迅
    明日(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79周年。如在1912年一篇日記裡,魯迅說自己:「夜作書兩通,啖梨三枚,甚甘。夜半腹痛。」魯迅一邊作書一邊吃梨,「甚甘」二字可讀出他對這梨的愛不釋「口」之情,不過梨品性寒涼,故而不可多吃,魯迅一時沒忍住一口氣吃了三枚,結果導致半夜裡肚子疼起來。
  • 原來魯迅也是個吃貨!許廣平留下一份菜單,令所有研究者為之震驚
    現如今的「上海魯迅紀念館」,展覽出來的那兩本《魯迅家用菜譜》,就是許廣平記下來的,並且很幸運地避過戰火,留存到現在。 這份菜譜,一日不落地記錄了魯迅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這7個月的夥食。據王壽松先生考證,許廣平記錄這兩本菜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結帳的方便。
  • 魯迅也有這麼歡樂的一面
    前幾年,魯迅家用菜譜曝光。讓我們看看魯迅是怎麼吃飯的。這是1928年1月魯迅家菜譜:1日上午:洋薯燉雞,鹹菜煮魚,榨菜肉片湯,捲心菜。1日下午:合掌菜燉肉,蘿蔔牛肉,炒魷魚,捲心菜。2日上午:魚,豆付肉絲羹,及第草菇湯,青菜。
  • 從魯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說起!
    但不承認許廣平在周家的地位,完全是同情守活寡的朱安(魯迅原配)。這是讓許廣平咬牙切齒的。許廣平出身名門,祖父做過清朝封疆大臣,父親做過副省長,親戚裡個個名望了得。許廣平家算當時廣東數一數二的大戶,又比魯迅小近二十歲,委身於矮小又不大帥氣的魯迅先生,家人並不大滿意,世俗也不認為是高攀。然而即使如此,魯迅先生一輩子都沒給許廣平名分,他法律上的合法妻子只有一個,那就是朱安。
  • 廣大吃貨的福利來啦!60道「粵菜師傅」·新會陳皮美味菜譜出爐!
    廣大吃貨的福利來啦!
  • 資深吃貨的日本家常菜譜 -牛肉燉土豆
    作為一名資深優良吃貨的最高自我修養(臉皮就是這麼的厚!!(,,• ₃ •,,))從小除了吃還很喜歡自己覓食,自己動手料理!!在粉絲群得到大家的支持後…▼▼▼夢迪決定,把簡單的日本家常菜菜譜和製作過程分享給大家!經常晚上看我們節目,看到我們吃吃吃,但又不能立刻吃到時候,嘴巴是不是特別的寂寞!
  • 魯迅的夥食怎麼樣?許廣平留下一份菜單,令在場所有專家為之震驚
    現如今的「上海魯迅紀念館」,展覽出來的那兩本《魯迅家用菜譜》,就是許廣平記下來的,並且很幸運地避過戰火,留存到現在。這份菜譜,一日不落地記錄了魯迅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這7個月的夥食。我們單單看菜單,就知道豐盛又好吃。據研究專家趙惠民先生說,當初他們接收到這份菜單時,在場10來位研究者,差不多異口同聲驚嘆:「不可能吧!」
  • 吃貨態度:吃自己愛的美食過自己享受的生活
    後來有一次,去了一家蛋糕店做蛋糕,跟蛋糕店老闆說起了這個事,蛋糕店老闆笑了笑,告訴我:「每一個烤箱都有屬於自己的脾氣,流心說明烤的時間和溫度不夠。」一次開心的蛋糕體驗,讓我明白了就算是相同的蛋糕配料,對於不同的烤箱來說,做出來的蛋糕也是不一樣的。
  • 川菜菜譜教你20道美味易學菜譜做法,徵服各種吃貨們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川菜菜譜」,每日收穫不一樣的川味美食資訊。
  • 川菜菜譜大全做法12道好吃又好做的川菜菜譜
    川菜菜譜好吃又好做-有這12道菜就夠了~
  • 菜譜大全軟體,在家做菜很簡單
    不過現在生活節奏很快,而且很多人對烹飪並不擅長,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下載一款菜譜軟體來幫助我們了。一款好的菜譜軟體——菜譜大全,不僅可以教我們怎麼做菜,還能幫我們選擇想要做的菜,只要查詢一下菜譜軟體看想吃什麼直接按照原料買就可以了。    作為一個吃貨,當父母不在家時,當想給男/女朋友露一手自己的廚藝時,打開這款軟體,幫你一條龍搞定!
  • 吃貨魯迅的信仰,就算三十歲牙齒掉光,也不會放棄甜食
    魯迅該是什麼樣的形象呢?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鬥士,還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師長?不管是哪種形象,魯迅先生在人們心中,總是有著距離感,他總是那樣的堅毅剛強,好像隨時都要罵人的樣子。這樣的魯迅先生,自然惹人敬重,甚至到了他面前,都不免低下頭來,難以直視他那犀利的目光。可魯迅先生不只是一個符號,更不是一尊神,只能讓人頂禮膜拜,他曾是真正存在過的人。
  • 她在魯迅生前謙稱是「學生」,魯迅死後她是罵魯迅最狠的人
    她在魯迅生前謙稱是「學生」,魯迅死後她是罵魯迅最狠的人文/張秀陽魯迅一生罵過很多人,有些罵得還很難聽。比如他罵某人「才子+流氓」,比如他還罵某人是「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等等。魯迅被視為「罵人專家」,魯迅的文集被視為「罵人文選」,不能說毫無道理。
  • 家常大蝦菜譜,送您無法停止的茄汁美味,茄汁大蝦,動手試試吧
    提示:點擊上方↑↑"吃貨健康美食菜譜"↑↑免費訂閱!
  • 紀念《狂人日記》百年,《魯迅影集》讀懂魯迅
    這也跟魯迅在讀者中的名望非常高密不可分。提起魯迅的形象,許多人腦海中首先都會浮現他不苟言笑、眼神堅毅、橫眉冷對的表情。其實,完整的魯迅,並非只有這一個面向。周作人晚年寫過一篇文章叫作《魯迅的笑》,說到現實生活中的魯迅是一個和藹的、溫和的、善於說笑的人。而認為魯迅只是嚴肅的稍顯刻板印象,除了與他的作品風格有關,也與流傳最深的魯迅照片分不開。
  • 吃貨的自我修養:川菜的前世與今生(今生之家常菜篇)
    因此,要聊現代川菜,無論從時間還是基礎性來看,必然要從辣椒與胡豆的天作之合——郫縣豆瓣這個調味神器說起。一、博採眾家、蓄勢待發上回說道,古代蜀人很早就以「尚滋味」留名史書,如秦漢時期四川以出產蒟醬(一種胡椒科植物磨成粉,用蜜醃製做成醬)聞名。
  • 魯迅與徐懋庸為何絕交?
    魯迅,思想家、文學家,1881年生人。兩人如何成為至交,又因何絕交?本文為您一一回答。 1936年,魯迅逝世後,徐懋庸為他寫了一副輓聯:敵乎友乎?餘惟自問。知我罪我,公已無言。那麼,徐懋庸和魯迅究竟是敵人,還是朋友呢?這還要從徐懋庸的成名之路說起。
  • 魯迅曾孫女周璟馨:把蔡依林當做自己的偶像,對魯迅的文章不了解
    魯迅先生的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對於大多數人缺乏閱讀經歷,無法觸及到這其中的靈魂,以至於錯過了閱讀中的經典。就連魯迅的曾孫女周璟馨也稱:"讀不懂魯迅的作品,對文學不感興趣"。即使在一些其他教材中看到有關曾祖父的名字,老師也會將這一章節直接跳過,魯迅先生的名聲在臺灣也就這樣顯得尤其黯淡。臺灣的中小學課本,也一直都沒有收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她對魯迅的第一印象還是因為自己的一位語文老師曾經說魯迅是個很會寫文章,而且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人。
  • 比亞茲萊、魯迅與《鑄劍》
    我們知道魯迅很推崇比亞茲萊。1929年,魯迅編印了《比亞茲萊畫選》,這是1928年魯迅與柔石等人組成朝華社編印的五種版畫選集的一種。在《小引》中,魯迅寫道:「比亞茲萊的一生猶如他的黑白插畫一樣,既單純又傳奇,這個僅僅受過2個月正規訓練的畫家在其短暫的26年的生命中留下大量令人爭議的作品。他往往採用大量頭髮般纖細線條與黑塊的奇妙構成來表現事物的印象,充滿著詩樣的浪漫情愫和無盡的幻想。
  • 吃貨小分隊杯2019年夜飯曬圖大賽結果揭曉!
    當然是下廚房這類菜譜軟體!平時不努力,過年找菜譜。最後向我們走來的是吃貨小分隊運營們: 最吃貨精神獎@eminlee: 北方人只能在灣區的新年吃年夜飯烤串店探店就在吃貨小賣部上市了!還全!美!郵!寄!全美郵寄!如果只要一種年貨,就選這包油香十足的眉州東坡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