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安政策解讀月報|前8月樓市調控368次,下半年「松少緊多」現收緊...

2020-12-27 喆安投資

1

前8月樓市調控368次

下半年「松少緊多」現收緊趨勢

2020年8月單月,全國房地產調控累計次數為32次,合計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368次,與2019年1-8月份的367次基本持平。

下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風向突變,從上半年的全面寬鬆,開始出現收緊趨勢。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指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的會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月以來,已經有深圳、杭州、鄭州、東莞、南京、寧波、長春、海口等10多個城市出臺樓市收緊政策。部分城市出現局部過熱的情況,「因城施策」下多地政府及時出臺調控措施為樓市降溫,及時避免觸及調控紅線的擦邊球風險。

從各地的政策調控內容看,調控措施更加有針對性,多地出臺新規對購買多套房「打三假」,包括「假落戶」「假離婚」「假人才」,及時封堵「鑽空子」的投機行為,為現有政策打上「補丁」。

整體看,8月各地房地產調控收緊力度雖然不大,但顯現出的收緊趨勢已向市場表明,「房住不炒」依然是房地產調控主基調。對於「金九銀十」樓市黃金期,任何城市出現局部過熱的情況,都必然會受到調控進一步限制。

2

多地發布樓市調控收緊政策

修補投機性漏洞

在中央近期多次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背景下,近兩個月地方出臺樓市寬鬆性政策已明顯減少,且主要通過人才引進和戶籍新政適度放鬆樓市。

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地方層面開始對於前期樓市寬鬆環境顯現出的漏洞進行修補。以南京、鹹陽、無錫等地調控為代表,對「限購限售限貸限價」政策進行補充調整,並帶動多地相繼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對樓市政策中可能存在的投機性漏洞加以收緊,以避免樓市過熱現象。

3

多地升級人才政策

高層次人才更為搶手

今年以來,圍繞穩就業納人才,多地正在升級人才政策。8月,地方在持續加碼保就業的同時,密集出爐高含金量「人才新政」,涵蓋先落戶後就業、提供住房和創業補貼等優惠政策。應對疫情影響,今年多地強化了就業政策的供給,不少政策的力度都是空前的。當前穩就業任務依然艱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尤其是隨著7、8月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市場,重點群體就業將面臨新的壓力。此外,隨著各地對創新創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支撐,高層次優秀人才成為各地人才引進的主要競爭資源。

今年以來已有超百城發布了人才政策。地方穩就業、吸納人才多舉措並舉,為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儲備力量。不過,人才新政不能一味爭相模仿,各地在出臺吸引人才政策時,要根據每個城市的自身特點,做好保持樓市穩定的相關政策與人才政策同步落地,以此實現雙贏。

4

8月LPR報價四連平

貨幣調節強調精準導向

4.1主要數據

8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LPR顯示,1年期LPR為3.85%, 5年期以上LPR為4.65%,均與前值持平,自4月起連續四個月保持不變。

4.2經濟復甦如期進行,貨幣調節強調精準導向

8月LPR保持不變在市場預期之內。8月17日,央行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利率均與此前持平。自8月6日重啟逆回購以來,央行連續多日進行逆回購操作,累計操作金額超萬億元,期限均為7天,利率均為2.2%,保持不變。基於MLF和逆回購的錨定作用,傳遞了LPR保持不變的信號。從近期貨幣政策操作上看,能體會到央行對於貨幣政策寬鬆操作偏謹慎的態度。從貨幣操作特點看,主要是通過穩定利率、緩增資金量的方式,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從宏觀經濟基本面也可以看出,LPR保持穩定的背後因素。二季度以來,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好,宏觀經濟形勢整體處於快速復甦階段,投資、消費、貿易等主要經濟指標較一季度明顯修復,二季度GDP同比超預期轉正。下半年以來,此前受抑制的需求逐步釋放,經濟延續復甦擴張步伐,工業生產、房地產、社會零售等宏觀指標持續回暖,需求端與供給端缺口逐漸收窄。近期LPR報價保持不動,也是監管層有意調整貨幣政策節奏的一個具體體現。此外,貨幣政策的邊際調整,也是監管層避免過低利率環境和過高的流動性幹擾樓市調控的預期,同時避免資金空轉套利、資本脫實向虛引發資產泡沫等風險。

針對後期貨幣政策,8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下一步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後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貸款利率下行仍是未來貨幣政策的重要導向,下半年LPR仍有調降空間,但下調力度預計較小。

END

相關焦點

  • 喆安政策解讀月報|監管層密集強調防範金融風險,嚴防房地產金融...
    2020年下半年以來,後疫情時期我國宏觀經濟逐漸復甦,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陡然轉向。中央層面對房地產金融風險監管再次收緊,包括「三道紅線」在內的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的提出,給整個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悲觀預期。不過,一切監管不是為了打壓,而是保證房地產行業的穩定運行。
  • 被約談城市普遍升級調控樓市還會有「銀十」嗎?
    但受到調控升級等影響,今年9月份樓市總體平穩,並未帶動三季度成交數據快速上升,一些地方反而出現小幅降溫。似乎是為樓市「銀十」提前打上了預防針,在國慶假期開啟之前,多個重點城市再次出臺樓市調控收緊政策。此前參與「724」房地產工作座談會、「826」會商會的所有城市全部出臺調控新政。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而這一年中的樓市新政,也呈現出前松後緊的態勢。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累計達到458次。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
  • 炒房客重返倒逼調控加碼 熱度不退深圳限購升級
    限購新政中為深圳本地戶籍設下了「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6個月」的購房門檻。此舉在全國都少見,被評為「史上最嚴調控」。進入下半年已有杭州、寧波等多地面對樓市升溫加碼調控。業內分析,此類政策具有很強的風向標意義,預計今年下半年部分房價過熱的城市依然以政策收緊為導向。  熱度不退深圳限購升級  諾德假日花園是深圳前海地區的「標杆」。
  • 權威發布|2020年杭州樓市年度盤點
    2020年的杭州樓市可謂一波三折,出乎意料。年初,受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整個樓市幾乎都是「冰封」的狀態;但3月開始市場快速回暖,到年中市場供求火爆,遠洋西溪公館甚至創下了6萬人搖的新紀錄;7月,政府被約談,調控兩度收緊,市場由此走向平穩。
  • 光大宏觀:樓市邁入「異步時代」 來年「風水」到誰家?
    2015年前的「同步時代」成過往,「異步時代」持續,因調控從「一刀切」變為「一城一策」,2015年一線領漲,2016年二線領漲,2017-2018年三線領漲,2019年一線又率先回暖。同時,銷售已放緩40個月,歷史最長。政策篇:由松趨緊,分化加大。首季「小陽春」後,4月起調控收緊。
  • 重點城市黃金周現成交腰斬 長三角樓市整體陷入調整周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重點城市黃金周現成交腰斬,長三角樓市整體陷入調整周期調控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對於杭州樓市長假遇冷,有業內分析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杭州的購房需求較高,核心問題在於發證節奏,「預售證掐得比較緊,目前正在調整審批的速度,就會出現成交量不足的現象,但從整體需求來看仍然是旺盛的。」但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則表示,這是杭州調控政策加碼後的自然結果。
  • 樓市調控政策「工具」頻出 四川土地市場出現「量升價跌」
    本報記者 胡龍友攝  本報記者文強  8月14日,四川出臺樓市調控「二十四條」,要求在全省範圍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8月23日晚,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發布《四川省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實施方案》要求,省內多數地區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50%。
  • 展望2021中國樓市 專家:延續「房住不炒」 或現激活合理住房消費政策
    中國網財經1月15日訊(記者 朱赫 暢帥帥 王晨曦)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很多行業而言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行業在年初也曾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但隨後又強勢回暖,不斷超出市場預期。回顧2020,樓市有哪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政策?展望2021年,樓市政策走向如何?樓市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呈現怎樣的面貌?中國網財經採訪多位專家學者,一一為您解答。
  • 7月以來超30城出手樓市調控 後續還會有誰?
    今年7月以來,全國已經累計有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南京、長春、海口等超過30個城市紛紛出臺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12月樓市調控繼續從緊繼11月台州、成都等多地收緊調控後,12月又有多地加碼調控。
  • 各地「搶人」背後:低門檻落戶支撐樓市
    以蘇州為例,2019年,蘇州先後三次以優惠、補貼的方式鼓勵人才購房;2020年,蘇州兩次推出落戶門檻降低的政策。據易居11月份發布的百城庫存報告也顯示,全國百城庫存面積增速前十中,蘇州以39%%排在第十位,另外包頭、漳州、哈爾濱等城市也在積極優化去庫存環境。
  • 2020近四成受訪者成功置業 2021樓市預期更樂觀 | 中指調查
    ⑤ 政策預期穩定:49%的受訪者預期未來樓市政策趨緊,佔比較上月小幅提升。  ⑥ 置業意願提升:12月,有50%的受訪者購房意願強於上個月,回升至下半年高點,有11%的受訪者購房意願弱於上個月,為下半年最低。
  • 透視11月70城房價:多地調控起效 需防範二手房炒作
    二手房方面,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44城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0月為39城;環比看,廣州漲幅0.8%領跑。  截圖來源:國家統計局   截圖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對11月份70城房價數據解讀稱,11月份,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總體平穩,略有回落。
  • 樓市「雙向調控」並存!中科院預測:2020年房價將上漲6.1%!
    多地紛紛動作 或現樓市"小陽春"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中央層面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明確表態或出臺相關政策的次數在48次左右,而2017年、2018年分別為9次、33次。
  • 這一城再次加碼樓市調控!7月以來已有超30城出手,後續...
    今年7月以來,全國已經累計有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南京、長春、海口等超過30個城市紛紛出臺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這些措施防範了投靠戶口炒房行為、防範了鑽此前寧波優購房政策漏洞,限制了短期內炒房的可能。尤其對於貸款沒有結清的購房者,二套首付比例為60%,有助於打擊炒房行為。信貸政策的收緊,信號意義很強,能夠促進後續房地產交易市場回歸平穩狀態。12月樓市調控繼續從緊繼11月台州、成都等多地收緊調控後,12月又有多地加碼調控。
  • 史上最嚴樓市調控和央行「限貸令」之下,西安的樓市還好嗎?
    西安樓市有多瘋狂,沒有經歷過的人不知道。在去年12月之前,西安的樓市創下了連續55個月上漲的瘋狂記錄。為了平穩市場,西安在去年的12月1日祭出了「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措施」,並針對各城區、開發區不同情況,進行區別對待,精準調控。(政策解讀:西安樓市遭遇「深水炸彈」後,拐點出現了嗎?
  • 二代徵信上線,樓市調控升級,這類人未來買房有「麻煩」了?
    而在年後,不少城市的房價均出現了上漲,而相關機構還再次提出了「房住不炒」,明確了樓市的調控目標。在最近幾個月時間裡,深圳、南京、無錫等多個城市,均出臺了一系列的樓市調控措施。例如提高二手房首付比例、上調貸款利率。
  • 明年開始,樓市迎來「禁錮」新規定,5年前的樓市歷史或重演?
    在2019年下半年,由於央行對資金的監管,大部分房企都開始出現資金鍊緊的問題,更有不少房企資金斷裂而出現經營異常的情況。就比如泰禾集團和福晟地產這兩個前50名的大型房企,在2019年都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出現了經營異常的問題。可以說,監管好房企的融資渠道,就是卡住了房企的發展命脈。在過去,房企資金鍊緊張時可以不斷融資,所以房企可以死撐著一直不降價。
  •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
    從3月的魔幻上漲到7月的重拳調控,深圳樓市今年的鬧劇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終結。  新政的效果立竿見影,一夜之間,不少人的購房資格沒了,還有不少人首付比例和稅費提高了。此次政策的調整周期最短1個月,最長8個月;深圳樓市的總交易量,最多會降70%,最少也只能達到20%。  不過他指出,深圳樓市此輪調控將更多在短期內影響樓市,長期依然要看基本盤。
  • 大灣區各城市樓市政策,一邊放鬆一邊收緊
    所以,相信珠海的新版人才落戶政策很快就會公布,而且不排除最終方案會比徵求意見稿在住房限購政策方面來得更加寬鬆。因為此前就有部分城市在調整人才落戶政策的同時一併調整了人才購房的限制要求。珠海目前無論是人才政策還是住房限購政策其實都有調整的需求。人口方面,珠海在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中人口最少,所以急需增加人口,實現經濟上的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