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小編微信:msboshan
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不出二月二,還是叫過年,
儘管今天已是正月二十
咱繼續說說老博山那些年下菜
估計下面這3道你還真沒見過!
不信,瞧瞧!
博山人過春節都要做些年下菜,(60年代70年代)過去人口多的家庭做的多一些,很多人家都做「四個鍋」(酥魚鍋、燒魚鍋、滷汁鍋即滷豬頭肉、豬蹄和雞鍋肉,即豬肉和雞肉,豬肉切成和罈子肉大小,雞肉剁小塊),酥魚鍋、燒魚鍋、滷汁鍋可用大砂鍋做,雞鍋肉用二砂鍋做(萬山村出產的砂鍋)我們家的年下菜都是父親做,聽父親講他跟爺爺、大爺學的做菜手藝,爺爺在村裡是私塾先生,大爺在一家煤礦當帳房先生,他們經常接觸些酒場,爺爺有些文化,村裡的紅、白公事都要請他去掌管,他們接觸廚師,談些菜品,所以學會了做博山菜的一些手藝。
我們家七口人,除了做「四個鍋」還要做些招待客人的細菜,博山傳統菜、春卷、豆腐箱、八寶飯、慄子雞、㧚塊魚、卷尖、魷魚、肉丸,再備下些水發魚肚或水發肉皮做魚肚海參湯,及嗆魚肚、或燴菜、或火鍋用。再做炸貨、炸豆腐、炸豆腐丸(豆腐丸裡面還包著個海米)、炸廣東肉、松肉、松蝦皮,松魚(一種專門做松魚用的鹹魚叫鰵魚)加工好的竹筍泡一大瓷盆,那年代沒有向現在一年四季都有各種青菜,冬季就是大白菜、白蘿蔔、紅蘿蔔、藕、批辣(學名:苤藍)、芹菜、菠菜,偶爾有萵苣、菲菜、苔菜牙。人們做菜就用竹筍,炒菜、湯菜、燴菜、火鍋都用的上,父親還做上幾塊虎皮肉(燴菜、火鍋用),來客人多了做一些火鍋,來客人少了做一大碗,或大件湯盤燴菜,裡面放肉丸、豆腐丸、炸豆腐、松肉、松魚、虎皮肉、竹筍、黑木耳、魚肚、(或水發肉片)等菜品,抓上把海米更出味,家裡種的白菊花摘上些花瓣更有菊花味的清香,豐盛的一鍋喝酒、當飯菜都很好。
博山年菜還要炒三種絲,批辣絲、鹹菜絲、海帶絲、炒鹹菜片或鹹菜批辣混合炒的片。
除批辣絲能上席配冷盤,其餘幾個是家裡吃飯時的副菜。(幾個菜的材料,做菜的工藝不再細說,博山人一般都會做),父親做年下菜時每年都要做個菜「炒雞瓜」。
材料是:批辣、去皮花生、青豆、精五花肉、蛋羹(一層白、一層黃)、黑木耳、黃瓜(那年代沒有鮮黃瓜,父親在秋天挑選些比較嫩的黃瓜用鹽鹽透晾晾,裝入瓷壇中撒入細鹽封好,到春節做這個菜時拿出來用,黃瓜很綠還有黃瓜的青醑味。蔥姜切末、鹽、香油備用。
製作:批辣切丁,煮花生米去皮、青豆煮透放入冷水、五花肉切丁、蛋羹切丁、黃瓜切丁。
扁炒肉丁放入蔥姜爆香,放入花生、青豆、批辣丁、木耳後再放黃瓜丁,可加點高湯,最後放蛋羹丁淋上香油即成。這個菜有白色、綠色、黑色、黃色看菜就有食慾,味道清口、清脆、清淡不油膩,父親炒上二號瓷盆一盆,來客人時盛上一盤是下酒的菜。
還做一菜叫「元寶豆腐」,豆腐切片用模具或刀切割成元寶形狀,下油鍋炸製成型,中間切開口放入豬肉餡,再放入個大海米,與現在的豆腐角做法一樣味道也一樣。還有一道甜菜名曰「炸雙果」,材料:紅薯、紅豆沙、白糖,也可用月餅餡黑芝麻、五仁、綠豆、冰糖等。將紅薯煮熟去皮搋成泥狀揉勻乎,挖一湯匙紅薯泥壓成小餅放入餡團成短條如長紅棗形狀外裹一層澱粉,入油鍋慢火炸成金黃色碼盤趁熱吃,也可開湯與做八寶飯的湯汁一樣澆上熱吃,老少鹹宜,吃俗了八寶飯,琉璃地瓜換換這道甜菜味道也不錯。
過年的傳統菜基本就這些,博山人一般都會做,現在人們都學營養知識,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會研發出新的健康菜品,現在過年人們吃海鮮涮鍋就比較多,但是過年還是想做幾樣博山年菜在家品嘗,那種感受,那種味道忘不掉。
2019年2月寫於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