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幾道與眾不同的老博山年菜,估計好多人沒聽過

2021-02-17 美食博山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小編微信:msboshan

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不出二月二,還是叫過年,

儘管今天已是正月二十

咱繼續說說老博山那些年下菜

估計下面這3道你還真沒見過!

不信,瞧瞧!

     博山人過春節都要做些年下菜,(60年代70年代)過去人口多的家庭做的多一些,很多人家都做「四個鍋」(酥魚鍋、燒魚鍋、滷汁鍋即滷豬頭肉、豬蹄和雞鍋肉,即豬肉和雞肉,豬肉切成和罈子肉大小,雞肉剁小塊),酥魚鍋、燒魚鍋、滷汁鍋可用大砂鍋做,雞鍋肉用二砂鍋做(萬山村出產的砂鍋)我們家的年下菜都是父親做,聽父親講他跟爺爺、大爺學的做菜手藝,爺爺在村裡是私塾先生,大爺在一家煤礦當帳房先生,他們經常接觸些酒場,爺爺有些文化,村裡的紅、白公事都要請他去掌管,他們接觸廚師,談些菜品,所以學會了做博山菜的一些手藝。

      我們家七口人,除了做「四個鍋」還要做些招待客人的細菜,博山傳統菜、春卷、豆腐箱、八寶飯、慄子雞、㧚塊魚、卷尖、魷魚、肉丸,再備下些水發魚肚或水發肉皮做魚肚海參湯,及嗆魚肚、或燴菜、或火鍋用。再做炸貨、炸豆腐、炸豆腐丸(豆腐丸裡面還包著個海米)、炸廣東肉、松肉、松蝦皮,松魚(一種專門做松魚用的鹹魚叫鰵魚)加工好的竹筍泡一大瓷盆,那年代沒有向現在一年四季都有各種青菜,冬季就是大白菜、白蘿蔔、紅蘿蔔、藕、批辣(學名:苤藍)、芹菜、菠菜,偶爾有萵苣、菲菜、苔菜牙。人們做菜就用竹筍,炒菜、湯菜、燴菜、火鍋都用的上,父親還做上幾塊虎皮肉(燴菜、火鍋用),來客人多了做一些火鍋,來客人少了做一大碗,或大件湯盤燴菜,裡面放肉丸、豆腐丸、炸豆腐、松肉、松魚、虎皮肉、竹筍、黑木耳、魚肚、(或水發肉片)等菜品,抓上把海米更出味,家裡種的白菊花摘上些花瓣更有菊花味的清香,豐盛的一鍋喝酒、當飯菜都很好。

      博山年菜還要炒三種絲,批辣絲、鹹菜絲、海帶絲、炒鹹菜片或鹹菜批辣混合炒的片。

     除批辣絲能上席配冷盤,其餘幾個是家裡吃飯時的副菜。(幾個菜的材料,做菜的工藝不再細說,博山人一般都會做),父親做年下菜時每年都要做個菜「炒雞瓜」。

    材料是:批辣、去皮花生、青豆、精五花肉、蛋羹(一層白、一層黃)、黑木耳、黃瓜(那年代沒有鮮黃瓜,父親在秋天挑選些比較嫩的黃瓜用鹽鹽透晾晾,裝入瓷壇中撒入細鹽封好,到春節做這個菜時拿出來用,黃瓜很綠還有黃瓜的青醑味。蔥姜切末、鹽、香油備用。

    製作:批辣切丁,煮花生米去皮、青豆煮透放入冷水、五花肉切丁、蛋羹切丁、黃瓜切丁。

     扁炒肉丁放入蔥姜爆香,放入花生、青豆、批辣丁、木耳後再放黃瓜丁,可加點高湯,最後放蛋羹丁淋上香油即成。這個菜有白色、綠色、黑色、黃色看菜就有食慾,味道清口、清脆、清淡不油膩,父親炒上二號瓷盆一盆,來客人時盛上一盤是下酒的菜。

      還做一菜叫「元寶豆腐」,豆腐切片用模具或刀切割成元寶形狀,下油鍋炸製成型,中間切開口放入豬肉餡,再放入個大海米,與現在的豆腐角做法一樣味道也一樣。還有一道甜菜名曰「炸雙果」,材料:紅薯、紅豆沙、白糖,也可用月餅餡黑芝麻、五仁、綠豆、冰糖等。將紅薯煮熟去皮搋成泥狀揉勻乎,挖一湯匙紅薯泥壓成小餅放入餡團成短條如長紅棗形狀外裹一層澱粉,入油鍋慢火炸成金黃色碼盤趁熱吃,也可開湯與做八寶飯的湯汁一樣澆上熱吃,老少鹹宜,吃俗了八寶飯,琉璃地瓜換換這道甜菜味道也不錯。

     過年的傳統菜基本就這些,博山人一般都會做,現在人們都學營養知識,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會研發出新的健康菜品,現在過年人們吃海鮮涮鍋就比較多,但是過年還是想做幾樣博山年菜在家品嘗,那種感受,那種味道忘不掉。

2019年2月寫於青島

相關焦點

  • 曝光博山這家私房菜!老菜新做,好吃難找!每一道都是功夫菜!
    這樣的環境絕對是商務宴請貴賓接待的絕佳場所與之環境相配的菜品也相當有特色老菜新做是飴山齋私房菜的一大特色第一道菜每人一份的頭道菜品布袋豆腐裡面包著滿滿一包餡料熱氣騰騰的喝上一口鮮美的湯瞬間趕走冬日裡的寒氣
  • 博山哪裡的香腸、肉乾、炸廣東肉好吃???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美食盛宴·過陰天
    只要是吃,永遠沒夠,永遠不愁沒有藉口,沒人過生日,也沒誰家添家具,那就為了陰天而吃吧!誰說陰天不是最充分的理由呢?於是博山人有了「過陰天」。過陰天發生在近代工業城鎮,卻帶有明顯農業文明的印記。實習歸來,蚌埠、威海的分到無槽引上平板玻璃生產線,秦皇島的建了一條小平拉,就是水平壓延法平板玻璃生產線,我被單挑進了辦公室,從此以後再沒進過生產線。軍訓時同班的韓振國,也單挑進了車隊,跟著老司機師傅們走南闖北,那個夏天很熱,中午的時候車隊的哥們「過陰天」,振國喊我同去,就到了火車站的博山旅社吃飯,酒和菜都極其簡單,簡單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六個人,一個菜一碗酒。
  • 博山餐飲地震!88元排骨3斤、炸肉、京醬肉絲...6道硬菜,這個店要擠爆!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與吳雁澤同臺演出的博山老藝人一家三代人上央視!
    一家三代人上央視!央視神洲大舞臺視頻詳情請點擊右下角看全屏慢慢介紹這位博山老藝人的舞臺生涯宣傳隊當時到樂瞳鐵礦,去萊蕪恆頂鐵礦晚上掛上汽燈演晚場,圖為初期樂瞳鐵礦採礦場。(遺憾,受當年條件限制沒留下任何影像)
  • 博山菜的精華——高湯|高緒剛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19屆美食節,現場曝光!
    首屆中國美食美器節暨第十九屆博山美食節的開幕在博山區姚家峪的這條「老顏神美食街」
  • 山東傳統名菜-博山豆腐箱子,舊時乾隆皇帝最愛吃,曾入國宴
    整道菜葷素搭配,吃起來特別有滿足感,雖是經過了油炸,但因為後續又經過了蒸製和澆汁,吃起來一點兒也不膩口。博山豆腐箱由來歷史悠久,大概在清代成型。清乾隆《御茶膳房.膳底檔》中記載,乾隆皇帝膳單中常會出現一道「廂子豆腐」,廂即箱,為當時婦女收藏首飾的小箱子。
  • 「滿漢全席」都有哪些菜?只聽過這四個字,其它菜名聽都沒聽過
    「滿漢全席」的鼎鼎大名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是細究起來,估計多數人都要懵了。不少人還權當這只是個傳說,只知道它代表著豐盛的意思。滿漢全席是清朝時皇家的宴席,是結合了滿族和漢族的各種烹飪技藝,包羅了眾多菜餚。
  • 央視《走遍中國》的隨手禮——博山五香花生米
    時至今日,初次見面的客人來訪,闊別多年的舊友重逢,總得象徵性地送點「手信」:幾斤水果、一兩包糖、一盒點心、一包花生,乃至少到一束鮮花、一根羽毛以深表情意。 作者  李昌順 博山風味小吃五香花生米,至今還保留著用炭火、鐵鍋炒制,用「白炭土」作為輔助加熱的的製作方法。用做炒花生米加熱時的「白炭土」如行雲流水一般,可使花生米受熱均勻一致。
  • 博山記憶 | 故鄉的木輪車
    木輪車在博山的歷史上可謂是原始的運輸工具之一。舊時的博山盛產煤炭而又推動和興盛了陶瓷業的發展。由此便興起了販運煤炭與窯貨的行當。其物產主要流向與青州、萊蕪、沂蒙、章丘等地區。經過的主要通道為青州古道、齊魯古道和關溝古道,而這些道路中既有土路也有石經路段,在交通落後的年代裡,不知車夫們流下了多少艱辛的汗水,而石經道上磨礪出了深淺不距的車轍痕跡。
  • 憶博山稅務街韓家德成永酒店
    他治家嚴謹,治業誠信,對人惜老憐貧,同情弱勢群體,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稅務街整條青石路都是他建的,積極投資發展博山的教育事業,參與博山顏山中學籌建投資,在博山老百姓中有著良好的口碑,樹立了很高的威望,人人都誇讚他是博山有名的實業家、慈善家和教育家,所以獲取了前述的各種社會職務。擔負著政界、商界、農界、教育界、慈善界的重要職務。
  • 老南京少不了的年菜
    年夜飯剛過去不久大家印象都還比較深刻在我看來有三道傳統南京年菜如果沒吃到一個年就算沒有過好什錦菜叫法很多什麼十樣菜、素什錦都有我家叫法極其樸素就叫炒素菜這道菜真的是為數不多的南京傳統菜一般是用黃豆芽、芹菜、雪裡蕻、胡蘿蔔絲、藕片、黃花菜、香菇、木耳為主至少要湊到十種多的可能會有接近二十種把各種素菜分批炒熟
  • 【打卡博山】從三個「想不到」,看博山旅遊之火爆!
    >爆款項目的引流同時帶動了周邊景區景點,岜山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博山九龍峪琉璃山地公園、姚家峪生態旅遊度假區、老顏神古街等地的遊客量爆棚。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博山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的重要性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以集市為主的城市功能變化,使「大街」一到下午就沒人了,晚上街上更是幾乎看不到人。
  • 博山風景委副主任夏豔華: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
    用文化旅遊破題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博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 夏豔華)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博山,共話數字文旅,齊繪發展藍圖。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博山,悅讀博山。
  • 博山商會創建人——​首屆會長石冠英先生
    石冠英與博山商會文/石廣大 圖/王榮遠     石冠英,原名金魁,清末武庠生。1906年,他組建博山縣商會並擔任會長,任職十三年。此人擅權好名,包攬全縣政治,經濟權益,被稱為"冠子頭"。但同時他利用職權之便,也給地方辦過不少公益事業。
  • 博山炸廣東肉 【高緒剛講博山菜系列之四】
    小編微信:msboshan投搞信箱: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每一道菜品都有它的淵源出處,博山人製作的炸廣東肉,咋就掛了個廣東的地名,難道真是一道廣東菜嗎?  參加工作初期跟著師傅做廣東肉,聽師傅說在他們接觸的其他地區菜譜中沒有炸廣東肉這個菜,連粵菜菜系中也沒有這個菜,唯有博山菜譜有這個菜。
  • 在日本爆紅的3道「假中國菜」,或許你聽過,但你一定沒吃過
    在日本爆紅的3道「假中國菜」,或許你聽過,但你一定沒吃過中國的美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各地還有各地的特色,各地的特色美食也是多不勝數,很多的老外的都喜歡來中國吃中國的美食,很多老外都是吃的流連忘返,直說中國的美食好吃,當然了,中國的美食不止在中國受歡迎
  • 深秋吃這道菜,放上豆餅簡單燉一燉,味道簡直不要太爽
    ;這種魚不僅魚刺少,而且無論是做成紅燒魚,還是熬製成魚湯喝,味道都十分鮮美,是我家經常買的一種,現在離家之後也就偶爾吃過兩次。這種魚受歡迎的原因還在於價格十分的便宜,不同大小的魚賣法也不一樣,不過就算是你買了一條個頭大的也才十四塊錢一斤,已經是相當優惠了,比你去買其他的肉要划算很多;我們經常配上豆餅來吃,這玩意估計你們也沒聽過,主要是用豆麵糊煎至而成的一種餅,不過這種餅不厚,十分適合下飯;做昂刺魚再加上這種小的豆餅燉上三分鐘,那味道就算是天仙美味也比不過。
  • 大美博山「綠水青山帶笑顏」
    許晗(楊爍 飾)在北京做了8年藝考培訓學校,偶然被鄉村風景所吸引,決定回鄉創辦精品民宿,卻遭遇了一連串意外挑戰;杜笑語(潘之琳 飾)果決獨立,對家鄉制琉璃的「老手藝」有著深厚的情感,辭職回鄉後,決定要成立一家琉璃工坊,卻無法得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兩名年輕人歷經波折,在大學生村官鄭菲(馬蘇 飾)、許晗老同學(于洋 飾)及當地村民的協助和支持下,最終完成自我夢想,將落後的家鄉扶上小康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