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網易雲評論成了「青春傷痛文學合集」,喪到不行的矯情文字成片地出現在熱門歌曲的評論區,遭到了廣大網友的反感。
例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有的人八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人間真好,下輩子不來了」……
這些「抑鬱向」的評論,把負能量帶給了每一位「村民。」成年人也就罷了,若是懵懂的孩子看了這些評論,尚未形成的三觀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與QQ音樂,酷我音樂等app不同,網易雲的初衷就是「社交+音樂」,評論區也一度成了網易雲的獨特文化。網易雲也靠著評論區的一些高贊金居打造了許多非常成功的營銷案例。
誠然,網易雲評論中還是很多正能量、抒發真情實感的內容的,他們追憶青春,記錄生活,在雲村中享受音樂。但這些真誠樸實的內容,往往被一些放大的情緒矯情語錄所打敗。只要你夠矯情,評論區就有你的一席之地。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就能為你打開進入「喪文化核心圈層」的大門。這些大段大段複製粘貼的傷感文字讓它漸漸被調侃為「網抑雲」。
針對這一現象,8月3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推出三大舉措,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同時,升級《雲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規範樂評禮儀,為真正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專業幫助。
不排除真的有生活不如意的朋友通過評論來抒發情緒,但縱觀當下的網易雲,更多是「無病呻吟的博關注」和「為喪而喪的瞎矯情」,如今的網易雲評論區或已變味。喪文化其實並不酷,還會讓那些十六七歲的孩子誤認為這是個主流文化,為跟隨潮流逐漸走向一種抑鬱的狀態,無疑會對一代人造成影響。
註: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