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不完美的愛情促成了這部作品的誕生

2021-02-12 每晚古典音樂會

《費黛理奧》

貝多芬的愛情與《費黛理奧》

導讀: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貝多芬才華橫溢,童年卻並不十分幸福,自幼被酗酒的父親強迫長時間的練習鍵盤樂器,希望他成為莫扎特之後的第二位神童。11歲便輟學,13歲擔任宮廷樂隊的羽管鍵琴手,開始其音樂生活。在他的一生中創造了無數各種體裁的作品,甚至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貝多芬在完全失聰的情況下,創造出了那些最偉大,最富有思想性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他超脫個人生活的痛苦而進入藝術的境地。

 人們最為熟悉的,是貝多芬的交響樂及各種器樂曲,很少有人知道貝多芬也寫作過一部歌劇,而且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歌劇。這部歌劇費盡了貝多芬的心血,花了整整11年才完全定稿,僅佛洛雷斯坦開頭的一段詠嘆調,前後寫稿就達16次,而全劇的草稿竟有346頁之多,僅是它的序曲就先後寫過四首。這齣歌劇的總譜完成於1805年秋。為了避免與1804年10月3日在德勒斯登上演並受到歡迎的由佩爾作曲的《萊奧諾拉或者夫婦之愛》相混淆,貝多芬不得不惋惜地將《萊奧諾拉》改為《費黛裡奧》。此外,這個名字來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辛白林》,原是一個忠誠的女人的化名。

 這部讓貝多芬費盡心血不得不寫的歌劇與愛情有關:「劇情敘述十八世紀時,西班牙首都塞維亞有個名叫弗羅萊斯坦的貴族青年,因為和監獄長皮扎羅結下了仇,被皮扎羅秘密地關進了城堡監獄。弗羅萊斯坦的妻子萊奧諾拉打聽到關押丈夫的地點,決心營救親人。她女扮男裝,化名費黛裡奧,給監獄看守羅柯當助手,並取得了他的信任。不久,首相要到監獄視察,皮扎羅怕陰謀暴露,準備把弗羅萊斯坦活埋以殺人滅跡。正當皮扎羅要下毒手時,萊奧諾拉用手槍對準了皮扎羅,與此同時,首相來到了監獄,萊奧諾拉向首相訴說冤情,壞人得到嚴懲。」這是貝多芬心中完美的愛情,劇中美麗、善良、勇敢的女主人公萊奧諾拉正是他理想愛人的形象,是貝多芬一生追求未果的愛人形象。

 貝多芬終生未娶,卻從未間斷過對愛情的追逐與幻想,甚至,他對女性的要求還很高。貝多芬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子,時常會駐足街頭,摘下眼鏡仔細欣賞路過的美女。

 貝多芬一生愛過許多女子,卻沒有一段愛情開花結了果。在他的愛情中,相當一部分是與貴族小姐產生的感情,這種由地位引發的愛情悲劇幾乎伴隨了貝多芬的一生。門當戶對、父母包辦婚姻都成了貝多芬愛情夭折的主要原因。

 貝多芬的初戀情人瑪利亞出生於選帝侯伯爵家庭,一家人都是音樂發燒友,瑪利亞彈得一手好鋼琴,貝多芬被邀請做瑪利亞的鋼琴老師,那時他只有20歲。當貝多芬第一次見瑪利亞時完全被她的美貌徵服,當他興高採烈的離開瑪利亞家時,完全沒有想到伯爵夫人對他的評價:「上帝啊,他長得多醜!」。在相處的過程中,兩人相互愛慕著。但是對於貝多芬的表白,瑪利亞沉默著,然後說:「我信任你,但我終究是我父母的女兒」無論貝多芬如何才華橫溢,但終究只是個樂師,瑪利亞一家卻是貴族,貝多芬沒有高貴的出身,地位的懸殊成了兩人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1799年,一位伯爵夫人把她的兩位女兒帶到了貝多芬面前,姐姐叫苔萊賽,妹妹叫約瑟芬,兩位千金小姐都是音樂愛好者,趁在維也納遊玩的日子,慕名而來尋找貝多芬給她們上鋼琴課。漸漸的,貝多芬覺得越來越傾心於約瑟芬,短短的授課日子即將結束,貝多芬決定向約瑟芬表白,沒想到在貝多芬決定表白的時候,約瑟芬告訴他,她已經在當天上午訂婚了。

 尤利婭是約瑟芬的表妹,貝多芬在約瑟芬的家裡認識了這位美麗的社交名媛,在維也納,尤利婭很受歡迎,唯獨只有貝多芬對她冷淡,這激起了尤利婭的興趣,她給貝多芬彈奏鋼琴,希望引起貝多芬的注意,並且受到他的指導,但是當時貝多芬的注意力全部在約瑟芬的身上,並沒接收尤利婭為學生。最後,通過她的表姐及跟貝多芬頻密的接觸,最終成為了貝多芬的學生。尤利婭很努力,讓貝多芬刮目相看,而後,貝多芬越來越喜歡上為尤利婭上課。有一天,尤利婭告訴貝多芬,她的父母為她定下一樁親事,不久,她就要遠嫁義大利。第二天,尤利婭反抗父母之命,隻身一人來到貝多芬的家裡。尤利婭為了他跨越世俗的偏見,父母的阻攔投入愛人的懷抱,貝多芬覺得他找到了終生的伴侶。貝多芬心裡也有著一個秘密,就是他的耳疾,他覺得應該讓尤利婭知道。直到有一天貝多芬把所有的秘密告訴了尤利婭,貝多芬看到了尤利婭眼裡的驚愕,並離開了貝多芬。貝多芬的愛情又一次離開了他,這時候他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了,在這個逆境時期,貝多芬居然寫出了很多出色的經典之作,《費黛裡奧》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寫的,女主人公萊奧諾拉是貝多芬心目中完美女人的形象,經歷那麼多段感情,貝多芬心裡渴望著這樣一位完美的女人。

 《費黛裡奧》的第一次演出並沒有獲得成功,只演出了一場,劇院就被封了,音樂也讓音樂愛好者失望。1806年,《費黛裡奧》再次上演,比之前要好很多,但是由於排練時間不夠,貝多芬還是不滿意。之後的8年,貝多芬幾乎把《費黛裡奧》從頭到尾煥然一新。貝多芬說這部作品讓他嘗受到了創作的痛苦。《費黛裡奧》大獲成功,至今任然在歐洲的各個劇院上演。

  貝多芬一生的愛情曲折崎嶇,終生未娶,是種遺憾,但也是這些不完美的愛情才成就了音樂巨著《費黛裡奧》的誕生。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作品,只能由貝多芬本人超越
    © Urghhlings* 本文轉載於「古典縱橫」,已獲原作者授權
  • 貝多芬作品:《第七交響曲 Op.92》
    1813年12月8日,由貝多芬本人指揮,首演於維也納大學大廳,這是為奧地利與巴伐利亞傷兵而舉行的義演。被華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被李斯特譽為「節奏的神化」。其第二樂章多被用於影視作品中(包括王者之聲、X戰警:天啟等),因而廣為人知。
  • 貝多芬的遺產|晚期作品中的變奏曲情結
    德國著名哲學家、音樂理論家西奧多·阿多諾在身後出版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Beethove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一書中有一篇饒有興味的短文:「貝多芬的晚期風格」(Beethoven’s Late Style),他認為貝多芬(作品)晚期風格的特徵不在於其人晚年的死亡之悟
  • 「返璞歸真」莫扎特 貝多芬 勃拉姆斯作品交響音樂會舉行
    天津北方網訊: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人類音樂史上振聾發聵的名字,三位偉大的作曲家在燦若星河的音樂世界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跡,譜寫了不朽的篇章。
  • 貝多芬年 | 《田園交響曲》,來自大自然的慰藉
    在值得紀念的貝多芬生活遺蹟中,有一處是著名的「貝多芬小路」,「貝多芬小路」位於維也納郊外的海利根施塔特,這個地名對於貝多芬來說非同尋常,1802年他住在這裡時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當時他幾乎自殺。1806年5月,他和丹蘭士·特·勃侖斯維克訂了婚,愛情的美好使他暴躁情緒逐漸舒緩。
  • 「貝多芬怎麼不出新歌了?」
    2019年12月17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活動「BTHVN2020」拉開帷幕,預備於2020年12月27日完美收官。2019年5月15日,德國波恩,藝術家在當地擺放了500座貝多芬雕塑,紀念貝多芬250周年誕辰所有人都在設想2020年的演出盛況,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造成慶典活動全面停擺。貝多芬故土上的人民不會就此罷休。
  • 「貝多芬不為人知的這些作品」,我猜你一定不知道!
    :不為人知的鋼琴獨奏作品》為此,Matthias特地拍攝了以上這段視頻來告訴大家為什麼想要演奏貝多芬的這些作品Matthias Kirschnereit除了這張專輯小編還發現原來貝多芬除了著名的這張專輯收錄的作品非常豐富,而這些鋼琴作品都是貝多芬零散的單個作品,體裁也十分多樣。
  • 貝多芬後期作品中的賦格曲
    貝多芬後期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賦格曲或賦格段往往存在於大型曲式作品中。本文從主題特徵、對位手法、織體特徵、結構突破等多個角度來解讀貝多芬後期作品中的賦格曲。 在貝多芬晚期作品中,人們發現了許多新的音樂表達手法和一些在長期積累中逐漸明晰的音樂思想。
  • 貝多芬的悲慘愛情
    貝多芬一生不斷地鍾情於人,一再為愛傾倒,卻不斷地遭受著愛情的打擊,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煎熬。貝多芬第一位鍾情的人是朱麗埃塔.圭恰迪尼。貝多芬為她作了著名的《月光曲》。貝多芬為這段愛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這段愛情貝多芬更加了解了自己耳聾帶來的痛苦,而且由於經濟能力不足他無法娶她深愛的姑娘。朱麗埃塔的風流、幼稚、自私也給貝多芬增添了許多痛苦。最終朱麗埃塔嫁給了貴族加倫貝格伯爵。這段痛苦的愛情甚至是貝多芬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貝多芬第二位鍾情的人是特雷澤.德.布倫瑞克,他們已經秘密訂婚,但是他們沒能步入婚姻的殿堂。貝多芬在信中寫道:「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心裡裝滿了和你說不完的話。
  • 貝多芬命運變奏曲現場版
    』」屆時世界各地都將舉行無數的活動,共同紀念這位偉人的誕生。瓦西裡·波帕迪尤克和他的團隊將奏響「樂聖」貝多芬多部經典之作,致敬偉大作品讓你一次聽過癮!《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 該作品在1867年被後人所發現,後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月光奏鳴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
  • 於《不朽真情》守望貝多芬
    貝多芬讓這部平凡的電影擁有了靈魂。《不朽真情》,你可以說:是這部電影很棒;也可以說:是貝多芬很棒。而我願意說,貝多芬讓這部平凡的電影擁有了靈魂,而導演所賦予這部電影,本來,就只有貝多芬而已!貝多芬和多位情人的愛情糾紛,卻在最後只留下簡訊,訴說他唯一的不朽真情,伴著音樂,在銀幕裡探尋貝多芬愛情的美。
  • 貝多芬《熱情鋼琴奏鳴曲》作品分析
    導讀:通過對《熱情》奏鳴曲的解析,可以了解到貝多芬的這首作品依然受到海頓和克列門蒂音樂風格的影響,特別是在與莫扎特接觸以後音樂風格的變化,使貝多芬的作品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另一方面可以了解這首作品的創作手法、風格以及思想上的變化
  • 《貝多芬傳》:從混亂泥潭中生長出的偉大音樂與不屈靈魂
    永遠不?——不,這太殘酷了。在我看來,同如今的許多年輕人一樣。人生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幻想,看到現實往往就是因為失戀。一段戀情的失去,讓年輕的貝多芬同樣看清了現實。面對雙耳逐漸失聰的痛苦,原本這份痛苦他可以一人默默消化。但是因為得到過愛情,又失去了愛情,這份「殘疾」在他心裡的傷痕就擴大了。
  • 歡樂頌---貝多芬
    歡樂頌(貝多芬作品)《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一直到完成了《莊嚴彌撒》之後,作曲家才開始動筆譜寫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實《歡樂頌》原本是德國詩人席勒的一首詩作,氣勢磅礴、意境恢宏。而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實崇拜者,這首《歡樂頌》也是貝多芬最鍾愛的詩作之一,席勒在詩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實也正是一直嚮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費德裡奧》:「拯救歌劇」的時代回聲
    從古至今,維也納不缺世界級的藝術家,但貝多芬卻是不可替代的裡程碑式人物。我們一般會提及鋼琴家貝多芬、交響樂作曲家貝多芬;但對於歌劇作曲家貝多芬,大家似乎就略顯尷尬之色。為何?貝多芬的確在歌劇方面有爭議——作為「高產」的作曲家,創作涵蓋幾乎當時所有體裁,但歌劇僅有《費德裡奧》一部。數量少,質量如何?《費德裡奧》這部歌劇誕生後的幾次「首演」都戰果不佳。
  • ——貝多芬《熱情》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是其天才所獲得的最偉大的成果之一,是一首舉世聞名、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的主觀情緒和貝多芬個性特點是如此強烈。這部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巨著兼收並蓄了高度奮發的熱情,十分熱烈緊張的內容,發出了貝多芬深長而熱情的呼喊,反映了貝多芬對時代的感觸和認識。幾百年來,這部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真誠熱愛。
  • 貝多芬最英雄的作品不是《英雄》
    好久沒有推薦音樂,今天來介紹一首貝多芬的作品。因為就快到貝多芬的生日了,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本來以為會有很多精彩演出,各大樂團輪流來演貝多芬,我錢都借好了,結果遇上了疫情,只能複習專輯了……如果今年能正常演出,那貝多芬的作品一定會在世界各地、各種水平的音樂會上被演上個幾百遍。貝多芬在天有靈一定會很遺憾,因為他收不到版稅了。
  • 2020,貝多芬作品大全集,廣州見!
    2020 年是古典音樂巨匠貝多芬誕辰250 周年的紀念年,「貝多芬」浪潮將席捲全球!世界各地都在舉辦慶祝「貝多芬年」的盛大演出活動,廣州將亮出規模宏大的陣容——力邀全球500名藝術家演繹80部貝多芬作品,分別在星海音樂廳和廣州大劇院,打造「貝多芬作品大全集」!
  • 《名人傳》 | 託爾斯泰為什麼不喜歡貝多芬?
    昨天我們了解了託爾斯泰的愛情與婚姻、他最重要的兩部作品的誕生,以及《安娜·卡列尼娜》與託爾斯泰自身生活的關係及其創作背景。由此,我們也發現託爾斯泰其實終生都活在文學與宗教的交戰與掙扎裡。今天,我們將繼續閱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故事,在創作出了鴻篇巨製之後,接下來他又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文字收穫呢?
  • 羅逍然|一部真正的「新」貝多芬傳
    繪製於1802年的貝多芬象牙小像當然,貝多芬的音樂才是這部貝多芬傳記的主體,對於任何熱愛音樂的讀者來說,對貝多芬的一生產生興趣甚至是親近之心,都是因為他筆下的那些音樂作品為自己帶來過感動與力量。更重要的是,斯瓦福德為讀者講解了這個階段的思想如何地改變並塑造了後來的貝多芬:「這封信後來成了他一直保存在身邊的護身符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其它都是他過去愛情的紀念品,而這封信則是他生命中失去的歡樂的紀念。很可能後來他常常將信從桌子深處取出,打開,重讀,以提醒自己如何、為何解決人生問題,以及他在創作出自己真正的作品之前有多麼接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