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作品:《第七交響曲 Op.92》

2021-02-19 看見你就好

歡迎轉發朋友圈,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

Free Angel 🕊整理 ❤ 點擊👆藍字關注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A大調第七交響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作於1811—1812年,完成於1812年6月的四樂章交響曲。1813年12月8日,由貝多芬本人指揮,首演於維也納大學大廳,這是為奧地利與巴伐利亞傷兵而舉行的義演。被華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被李斯特譽為「節奏的神化」。其第二樂章多被用於影視作品中(包括王者之聲、X戰警:天啟等),因而廣為人知。

🌸🎹創作背景🎻


貝多芬對這部作品的構思起源於1809年。1811年,在波希米亞的溫泉小城特普利採療養時,貝多芬創作了該作品。作於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這部作品在6月間完成,作品完成,並題獻給弗裡斯伯爵。此時拿破崙戰事已進入最後的高潮,

🌸🎹樂曲賞析🎻

這部交響曲共有四個樂章

1.持續的:甚快版

2.稍快板

3.急板:甚慢的急版

4.有活力的快板

全長約35分鐘

第一樂章:開始是一段長大的引子,經過充分的展開後雄偉樸素的主題從上至下闊步而來,形成宏偉的效果。這個素材和另一個更優美、嬌柔的第二主題結合起來宏偉的展開。樂章的快速部分由輕鬆跳躍的音型寫成,柏遼茲稱之為「農民的輪舞」,它很快就上升到似乎要失去控制的高潮。在這裡貝多芬一反十八世紀管弦音樂的一些規則,把主要的地位交給了管樂器組,由於配器上的這一特點,使這樂章充滿了陽光般的光輝。

卡拉揚指揮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視頻:34分鐘

第二樂章:以木管吹奏柔和的旋律為開端,隨後,低音弦樂器上安靜的節奏搏動一直伴隨著這個主題和後面的一組變奏。不久傷感的小調轉到明朗的大調,單簧管和大管奏出更為流動的旋律。高潮平息後,主題片段時而出現在不同樂器上,最後,樂章在小提琴的嘆息聲中結束,並瀰漫著淡淡的憂愁。此樂章所體現的不是樂觀、有朝氣的舞蹈形象,而是送葬的行列,表達了作者對死和厄運的思考,成為第七交響曲中最迷人的樂章。

第三樂章:是一首詼諧曲,預示了浪漫主義作曲家在詼諧曲方面許多神奇美妙的特點:輕快而十分戲謔的旋律進行、輝煌的配器、鮮豔的和聲和調性效果。這是一首奔放、輕快的舞曲,閃耀著自由、歡樂與幸福的情調,是洋溢著彈力與朝氣的樂章。中段為不太快的急板,情調爽朗、舒暢。在這個樂章中,主題共出現三次,並夾著兩次中段旋律。在不斷的舞蹈與快速的躍動中,進入尾聲。


第四樂章:是一首色彩濃烈而節奏粗獷的終曲。以無盡的狂喜、忘我的狂歡,加上激烈的節奏和光輝的色彩,在雄偉的樂思中構成群眾性極為壯麗歡快的終曲,令人神迷心醉。樂章的主題,由於它在弱拍處嵌入了強烈的重音而收到了特殊的效果,不久它發展成壯麗無比的、令人激動的篇章,使任何舞蹈花式都相形見絀。這種不停息的旋動席捲全篇,一個高潮接著一個。最後結束在難以描述的宏偉的尾聲中。該樂章的尾聲含有貝多芬作品中少見的fff(特特強)標記。

阿巴多2001年指揮柏林愛樂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視頻:42分鐘



🌸🎹視頻欣賞🎻

楊松斯指揮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視頻:40分鐘

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是一首非常壯麗而傑出的交響曲,它的基本主題,也可以叫做「英雄與人民」,這是因為貝多芬深切地理解到,歡樂是鬥爭所期待的勝利果實。整個樂曲貫穿著一種舞蹈的特性,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充滿活力。雖然是無副標題的作品,但人們通常喜歡把它稱之為「舞蹈性的交響曲」,在貝多芬所有沒有副標題的交響曲當中,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歡迎的。尼採在《悲劇的誕生》裡有說音樂是酒神的狂歡,聽完《第七交響曲》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故事和尼採《悲劇的誕生》裡面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音樂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

TA可以融入你的心靈

~謝謝朋友們的欣賞~


🍃長按圖片中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版權申明: 

圖文,音頻,視頻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

Fair use is a doctrine in th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permits limited us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without having to first acquire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Fair use is one of the limitations to copyright intended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holders with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wider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creative works by allowing as a defense t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claims certain limited uses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considered infringement.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
    歡迎關注 慕容清讀   Indulge in Voice貝多芬創作於1812年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編號op.92,被華格納譽為
  • 貝多芬不可不聽的交響曲《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
    今兒,小睿我給大家推介的《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這個版本是迄今為止個人感覺演奏和錄製最好的版本,是由維也納愛樂演奏的,指揮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2004年7月13日)是二十世紀著名指揮大師之一。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去年(2019)是「指揮帝王」卡拉揚111周年的誕辰,回顧其璀璨的藝術人生中無數精彩的錄音作品,值得一提的必然有他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交響曲。b flat najour.op.60CD3 67'17symphony no.5 in c mjnor.op.67symphony no.6 "pastoral" in f major.op.68CD4 60'30symphony no.7 in a major.op.92
  • 被電影玩壞了的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電影中的「BOSS"口中一邊碎碎念一邊摧毀核彈的橋段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記住他的全名哦)的著名作品為什麼有逼格的人,都偏愛古典音樂呢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 貝多芬作品:《第三交響曲「英雄」 Op.55》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是貝多芬在1803年至1804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原本貝多芬將該作品題獻給他所欽佩的拿破崙,但因後者稱帝,憤而改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英雄交響曲」(義大利文:Eroica)之名亦由此得來。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 音樂作品後面的op.等字母是什麼意思?
    斯卡拉蒂奏鳴曲集大多以隆哥的編號為準,近年來後起之秀的柯克派屈克編號漸佔優勢,佩斯泰利的編號也有勢均力敵之概。1915一)的大力修訂,出)飯了第六版。如貝多芬的20首鋼琴變奏曲除0pp.34,35和120外,都沒有編號:80多首歌曲除opp32,46,45,52,75,82、83.88,94,98,100和128外,也沒有編號;這些作品現今常用德國音樂學家G.L.金斯基(1882一1951)《貝多芬作品的主題編目))(1955)中「無作品號碼」的編號.標號為WoO=Werl ohne Opuszahl(沒有op.編號的作品)。
  • 《交響情人夢》主題曲為何選擇了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卡爾·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卡拉揚版
    此曲的第一主題可與莫札特「朱彼得交響曲」起始的樂句相比擬,但是他模仿了海頓在快板前面加一段前導的緩慢導奏,以作為一個宣導。也就是說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雖受到莫札特與海頓的影響,但加以他特有的激烈力量與熱情,仍然具有獨特的風格。除了樂器與樂型處理法極其複雜外,本曲更是為貝多芬其他八首光芒萬丈的交響曲 奠定基礎的作品。
  • 韓德森二重奏,完美演繹貝多芬《第7號交響曲》
    來看看韓德森剛上傳的新視頻,改編演奏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小快板。韓德森與考科二重奏《第7交響曲》第2樂章介紹及對比欣賞A大調第七交響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品第92號。首次公演於1813年12月8日。
  • 聽,「當代貝多芬」演繹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演出時間 | 2016/11/6 周日 20:00票價 | 680(VIP)/480/380/280/180/80(學生票)元在線選座  購票更輕鬆*一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演出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晚為準*潘德列斯基|弦樂小交響曲
  • 「回憶」中的貝多芬交響曲
    Memories出版的錄音自然有其商業思量,作品方面比較集中在貝多芬、馬勒和布魯克納。在貝多芬上,Memories雖然沒有明說,但一直側重在一些指揮大師的貝多芬交響曲錄音全集的出版,積累一定的時間,就有了一些成果。這套庫塞維茨基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是即將發行的品種。
  • 加德納論貝多芬交響曲
    無疑地,如果沒有他們的影響,貝多芬交響曲就不會是今天這樣的形式。    在實際意義上,莫扎特的精神滲透在貝多芬早期音樂中,特別是《第二交響曲》,如終曲第二小節中突然的八度變化,是從莫扎特《哈夫納》交響曲的開始部分得來的。人們從英雄交響曲中也能得到同樣的感覺,只是更強烈。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至今仍有很多鋼琴演奏及影視音樂創作都取材於此。大家所熟知的《命運交響曲》正是其中第五首,今天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大師的傑作。在許多貝多芬同時代人的眼裡,這部《第一交響曲》始終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 古典音樂後面的op.xx是什麼意思?
    貝多芬是最早有系統地為自己作品編號的作曲家。現今所見到的重要作品的編號均出自貝多芬本人。但也有遺漏,由後人補編。如貝多芬的20首鋼琴變奏曲除0pp.34,35和120外,都沒有編號:80多首歌曲除op32,46,45,52,75,82、83.88,94,98,100和128外,也沒有編號;這些作品現今常用德國音樂學家G.L.金斯基(1882一1951)《貝多芬作品的主題編目))(1955)中「無作品號碼」的編號.標號為WoO=Werl ohne Opuszahl(沒有op.編號的作品)。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HIFI無損燒制,胎教、高逼格調古典樂曲
    今天給大家介貝多芬的交響曲,我在禮遇友佳公眾號發布了下載地址貝多芬交響曲 介紹: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交響曲的締造,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其一生中所創作的九大交響曲,「無人能望其項背」。其中有三首被世界納入世界音樂史最偉大的十首交響曲之中,其餘六首也在世界交響曲排名中名列前茅。正如比才所說:「像你一樣,我把貝多芬交響曲置於最偉大之上,最富盛名。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在今年的「經典947鉅獻光明·如實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中,貝多芬的作品也將貫穿兩天的音樂會,第二天的大舞臺更是以「貝多芬的音樂派對」為主題。>小提琴:王之炅五、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六、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七、A大調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第四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指揮家張亮解讀「貝五
  • 寧波交響樂團 再次奏響貝多芬交響曲
    昨晚,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執棒寧波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第二、第五交響曲。(周建平 攝) 本報訊(記者陳青 通訊員姚棟)昨晚,《長樂未央——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再次在寧波大劇院上演,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執棒寧波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第二、第五交響曲。生於1989年的俞潞,被譽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青年指揮家、華人指揮中的希望之星。
  • 古典音樂後面的Op.xx No.xx是什麼意思?
    由於不同的出版商會編制出不同的編號,Op標記也有問題,例如很多作曲家的作品由不同出版商出版,那時不同出版商有不同的op序號;因此會出現某作品在一個出版商標號為op.3,在另一出版商標號為op.8,甚至有第三個出版商那裡編號為op.6,這樣容易造成混亂。許多專門研究前人音樂作品的學者為研究的方便和準確,往往對某一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整理和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