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是3和4,求第三條邊的長度,50%的家長會錯

2020-12-20 專注小學數學

三角形是小學階段所接觸到的比較多的一種平面圖形。它的定義是:由三條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平面圖形叫三角形呢。既然是首尾相接,所以並不是隨便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的。

這三條邊的長度得滿一定的範圍。這個也是三角形的重要定理: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由此可以推出另一個推論:任意兩邊這差小於第三邊。

如果給我們三個數,是不是要每兩個都去檢驗呢?其實不用,我們直接用最小的加第二小的邊的和,與最大的那條邊的長度作比較就可以了。如果兩條短的和比最長的都長,那麼一定滿足,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同樣的如果用兩邊之差怎麼判斷?用最長的那條邊減去最短的那條邊,此時得到的差是最大的,如果還比第三邊還小,那麼說明這三條線段可以組成三角形。

因此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長度,可以得出第三條邊的長度範圍。比如說知道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度分別為3cm和4cm,第三條邊c的長度可能是多少釐米(取整數)?

或許有人和下圖中的家長一樣,直接會想到5cm。一道二年級的數學題被扣2分 老師:孩子沒有學小數就是不對的確,勾3股4弦5這組勾股數太深入人心了。但是5cm只是其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學生家長質疑老師教錯了

因為並沒有說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看到3、4直接斷言第三條邊是5有點片面。

根據定理和推論可以得出第三條邊:1cm<c<7cm,由於是取整數,所以c可以是2cm、3cm、4cm、5cm、6cm這幾種可能。

和其他形狀相比,三角形的穩定性是最好的。如果我們要讓一個四邊形變得穩定一些,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連接一下四邊形的對角線,使它變成兩個三角形。

小猴的籬笆要穩定得多,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可以按照角度來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邊長來分類。記得上小學那會,課堂上老師跟大家講: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接著問老師問大家:「什麼叫銳角三角形?」沒想到大家異口同聲說:「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老師哈哈一笑,就知道你們會這麼說,一下就被帶溝裡去了,完全不對。

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最多有一個直角或鈍角。它至少會有兩個銳角。按照角度分類,是以三角形最大的那個內角作為分類標準的。

求各個角的度數

在同一個三角形當中,關於角和邊的關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大角對大邊,等角對等邊,這一點到初中以後仍然用得上。

在小學階段,三角形的幾個重要定理要牢記,就好比我們背乘法口訣一樣重要。首當其衝的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這是個定值,它不會隨著三角形的大小以及形狀的改變而改變。關於這個180度的內角和的證明,到了初中學了平行線的性質之後,證明是非常簡單的,而且比小學階段的證明方法要嚴謹。在小學階段只要內角和是180度就可以。

求角的度數

如果我們知道三角形當中的任意兩個角的度數,一定可以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外,另外兩個角的和是90度(也稱為互餘)。

有一種最特殊的三角形,只要說出它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它的每一個角的度數。對,它就是等邊三角形,也稱為正三角形。三個角都是60度,這也應驗了在同一個三角形中大角對大邊,等角對等邊的性質。三個角都相等,所以三條邊也相等,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得出n邊形內角和

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我們可以求出多邊形的內角和。把多邊形變成多個三角形,有幾個三角形,不就是幾個180度?所以對於n邊形的內角和=(n-2)×180度。這就是知識的靈活運用的體現,把沒學過的變成我們學過的,達到解題目的。

三角形的另外一種分類方式,則是按照它的邊長關係來進行分類的。

如果三條邊長均不相等,稱為不等邊三角形。如果有兩條邊相等,那麼我們稱之為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兩條邊,叫三角形的腰。最特殊的一種就是三條邊都相等的情況,也就是等邊三角形。

其實等邊三角形是相當於底邊和腰相等的,一種特殊等腰三角形。我們可以把它歸為一類。

如果告訴我們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我們馬上可以得到一個信息,它的兩個底角是相等的。反過來如果說底角相等,那麼我們也知道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這個知識點,到初中學三角形全等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相關焦點

  • 三角形邊長公式必知
    a和b分別為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c為斜邊。比如:3,4,5。他們分別是3,4和5的倍數。 常見的勾股弦數有:3,4,5;6,8,10;5,12,13;10,24,26;等等.解斜三角形: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
  • 《數學提高》三角形的邊長公式
    直角三角形邊長公式c²=a²+b²:已知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長度,可按公式c²=a²+b²計算斜邊。直角三角形邊長關係1、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2、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c²=a²+b²)30度直角三角形邊長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例如:假設30°角所對的邊為a,那麼斜邊就2a,另一條直角邊就是根號3a45度直角三角形邊長公式兩條直角邊相等;兩個直角相等
  • 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內心、外心、穩定性、海倫公式、三邊長關係
    三角形的內心、外心、垂心、中心可由兩條邊確定,不需要第三邊,就是因此。③三角形的穩定性:三條邊相等,則兩個三角形全等。(SSS定理)即三條邊的邊長確定,就確定了一個唯一形狀的三角形,三角形不會再形變,所以穩定。
  • 三角學和三角形
    我們首先分析一些經典的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個90°角,另外兩個角必須相等。這樣另一個角是45°(因為三角形內角的和是180°),所以我們把這樣的三角形稱為45-45-90三角形。如果兩條直角邊的長度是1,那麼根據勾股定理,斜邊長度一定是長度。注意,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比例都是相同的,如下圖所示。
  • 周十五精煉數學:重錘模型巧解三角形邊長問題
    它,就是令同學們聞風喪膽的三角形邊長問題,而今天,周十五精煉數學將教會大家用一個方法——重錘模型,把這道「送命題」,成功變成「送分題」。這裡先用兩道中考真題帶領大家具體感受一下這類題型:(17江蘇 選擇壓軸)如圖,△ABC的兩條中線BF,AE相交於M,AM⊥BM,若AM=3,CM=5,則△ABC面積為()。
  • 每日一講:解直角三角形(3.21)
    3、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4、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麼a2+b2=c2.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勾:直角三角形較短的直角邊     股:直角三角形較長的直角邊      弦:斜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下面關係:a2+b2=c2,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全等三角形判定之斜邊、直角邊定理,總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邊、直角邊定理,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分別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斜邊、直角邊」或「HL」)。(3)應用「HL」判定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時,要突出直角三角形這個條件,書寫時必須在兩個三角形前加上符號「Rt」。例題1:如圖,AD⊥DB,BC⊥CA,AC、BD相交於點O,且AC=BD,求證:AD=BC.【解析】:要證明AD=BC,只需要證明兩條線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
  • 三角形中線定理
    中線定義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所對邊的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條中線,而且這三條中線都在三角形的內部,並交於一點由定義可知,三角形的中線是一條線段。由於三角形有三條邊,所以一個三角形有三條中線。且三條中線交於一點。這點稱為三角形的重心。
  • 全面認識三角形(經典收藏)
    中位線1)、三角形共有三條中位線,並且它們又重新構成一個新的三角形。2)、要會區別三角形中線與中位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的一半。結論3:三條中位線將原三角形劃分出三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結論4:三角形一條中線和與它相交的中位線互相平分。結論5:三角形中任意兩條中位線的夾角與這夾角所對的三角形的頂角相等。(3)三角形垂線(高):從三角形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做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 四年級數學錯題集
    【題目描述】【錯因分析】沒有理解三角形三邊的關係【解決對策】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三邊的關係,並且是三角形任意兩邊大於第三邊,不是最短的兩邊。【題目描述】一個等腰三角形,一條邊長是10釐米,第二條邊長是5釐米,第三條為( )釐米。
  • 初中數學三角形中的比值問題
    性質1:重心到頂點的距離與重心到對邊中點的距離之比為2:1性質2:重心和三角形3個頂點組成的3個三角形面積相等【解題思路】根據重心的概念得出D,F分別是三角形的中點.若設△ABC的面積是2,則△BCD的面積和△BCF的面積都是1.又因為BG:GF=CG:GD,可求得△CGF的面積.則四邊形ADGF的面積也可求出.根據ASA可以證明△ADE≌△BDC,則△ADE
  • 2020初三數學複習:等腰三角形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收藏
    (3)把這份資料轉發給需要它的同學!(4)你自己(親友)能用上這份資料!02單元要點解讀等腰三角形是我們見到的第一類特殊三角形,它的定義指的是: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性質有等邊對等角,三線合一等。考點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外心;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題意可以畫出相應的圖形,然後根據不同情況,求出相應的邊的長度,從而可以求出不同情況下△ABC的面積,本題得以解決.2.
  • ...開拓思路、啟迪思維、激發興趣〖第58題〗求三角形AEF的面積
    〖第58題〗 如圖,ABCD是正方形,邊長是8釐米,E、F分別是CB邊與CD邊上的中點,求三角形AEF的面積。 【普通解法】 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三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 利用python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利用python計算三角形的面積。(1)輸入三個數,作為三角形的三個邊長,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海倫公式:假設在平面內,有一個三角形,邊長分別為 a、b、c,三角形的面積 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根號p(p-a)(p-b)(p-c)而公式裡的 p 為半周長(周長的一半):p=(a+b+c)/2import matha=float(input("請輸入第一條邊"))b=float(input("請輸入第二條邊"))c=float(input("請輸入第三條邊"))p=(a+b+c)/2
  • 一課一練:5.3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三角形的內角和》
    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2、在三角形的3個內角中,已知兩個角的度數,求第三個角的度數,用180°連續(減去)已知的兩個角的度數或用180°(減去)已知的兩個角的度數(和)。3、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 )。4、多邊形的內角和=( 180°×(邊數-2) )。5、六邊形的內角和是(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