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足弓塌陷、腰腿痛,9個動作減輕穿高跟鞋的5大傷害!

2020-12-27 康端康復

「三分涼薄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

44歲的劉敏濤一首《紅色高跟鞋》演繹「中年叛逆」

而後一夜爆紅,被稱為「姐圈頂流」。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圈姐頂流」劉敏濤

而是時尚代名詞——高跟鞋

圖片來源:Pixabay

高跟鞋代表著時尚、美麗、優雅、幹練

在現代都市劇、職場劇中

高跟鞋幾乎是每一位成功女士的標配

據統計現代社會有72%的成年女性穿高跟鞋,這其中39%的女性每天都會穿。

隨著穿高跟鞋人數的增多

其帶來的健康問題也逐漸引起大家的重視

穿高跟鞋的危害多嗎?

不多,也就拇外翻、扁平足、雞眼、崴腳、膝關節炎、骨盆前傾、脊椎變形、腰疼吧~

美麗優雅的背後其實是我們的身體在苦苦支撐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高跟鞋對身體的主要危害~

最直接的影響——拇外翻

拇外翻是長期穿高跟鞋比較典型的症狀。長期穿高跟鞋,尤其是高跟尖頭鞋,改變了足部均勻承受體重的狀態,破壞了力傳遞載荷線,對拇趾矢狀面方向施加異常高的壓力。為了維持足部的穩定,足內側的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緊張收縮,牽扯拇趾外翻,並且拇長伸肌肌腱滑向拇趾外側,促使第 1 蹠骨內翻,促使拇外翻的形成。拇外翻不僅是腳的畸形,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它會帶來疼痛,並可能造成大腳趾移向其他腳趾。

足弓塌陷

穿著高跟鞋後,足弓的自然形態因足跟的被動抬高而被破壞,足縱弓緩衝震動的功能顯著減小,加劇蹠骨疲勞,從而使足弓過勞性損傷概率大大提高。並且隨著足跟的被動抬高,負重由內側縱弓向前足轉移,使第一、二蹠趾關節應力增加的同時,內側縱弓及橫弓為適應新的受力模式而改變原有的自然形態,最終發生塌陷;由於足底壓力分布的不均,行走姿勢不良,可能使維繫足弓的足底筋膜及外在肌疲勞或損傷,最終均可導致平足畸形。足弓塌陷會讓我們在步行時更易疲勞,並且還會帶來膝關節疼痛等併發症。

崴腳

圖片來源:Pixabay

踝關節的穩定性會隨著鞋跟的高度增加而降低。穿高跟鞋行走時踝關節處於蹠屈位, 足跟向外側偏離距下關節軸尤為明顯,踝關節內翻損傷風險處於較高水平。並且,高跟鞋造成的踝關節過分蹠屈還會限制落地時刻距下關節外翻活動與脛骨旋轉活動, 導致支撐相早期足部的減震功能下降。除此之外還有研究證實,長期穿高跟鞋脛骨長肌與腓腸肌外側束更易產生疲勞,導致步態穩定性降低。這些都會增加崴腳的發生風險。

膝關節疾病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在穿高跟鞋時膝關節是屈曲的,並且隨著鞋跟高度的增加屈曲角度也在增加,這其實是膝關節為維持身體平衡而啟動的代償機制。但是長時間屈膝會使髕韌帶處於緊張狀態,這就增加了髕股關節和脛股關節的壓力,增加了膝關節疼痛和關節退行性變化的風險。除此之外,穿高跟鞋時膝關節在擺動過程中受到限制,使膝關節表現的僵直,並且使與之相關的肌群也緊張僵直,長此以往也會造成膝關節疾病。

腰痛

人體在穿上高跟鞋後,骨盆前傾,人體的重心前移,為了維持穩定,人體採取挺胸、翹臀 、腰後伸姿勢重新建立平衡。但是過度的腰背後伸導致腰背肌收縮、緊繃,並會使腰椎小關節及關節囊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並且穿高跟鞋時,下肢關節及肌肉受到的力是不均衡的,站立、行走都會為腰部帶來很大的壓力,整個人體的協調平衡能力相應下降,因此,穿高跟鞋加大腰背肌的活動,很容易發生腰部損傷。

高跟鞋的危害有很多,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其對健康最大的威脅。它可以拉長腿部線條,改變身體比例,彌補許多先天不足的身體條件,所以讓很多愛美女士欲罷不能。但是,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仍需要將傷害降到最低。

1、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間

每天連續穿著高跟鞋超2h會使小腿肌肉持續緊張收縮,易引起肌肉酸痛、乏力。有條件的時候可以常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在非必須場所讓腳放鬆一下。

2、 選低不選高,選粗不選細

隨著鞋跟的逐漸增高足前掌的動態穩定性逐步下降,足跟越高,傷害越大。鞋跟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4cm。另外鞋跟越粗穩定性越好,傷害也越好,在選鞋的時候也要考量進去。

3、 熱水泡腳

4、運動防護

踝泵訓練&足底筋膜放鬆

小腿放鬆

臀部訓練

美麗固然重要,但是健康同樣重要,在生活中切記兩者兼顧噢~

【本文參考文獻】

餘萍,劉瑞峰.高跟鞋對女性足型和身體形態的影響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0):174

孫育欣,潘曉華.高跟鞋與足弓的關係[J].海南醫學,2013,24(5):750

張妍, 顧耀東, Gusztáv Fekete.高跟鞋致損傷的生物力學與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寧波大學學 報(理工版),2017,30(3):83

餘婷,陳華,王志紅.女生穿運動鞋與高跟鞋步行腰背肌電比較[J].體育科學研究,2015,19(4):68

編輯:申衛紅

相關焦點

  • 愛美常穿高跟鞋,當心踩出拇外翻!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張麗儀曾經不穿高跟鞋就不出門的小維,近年來也穿上了平底鞋,因為她腳趾的拇外翻實在太嚴重了。我們說的拇外翻(俗稱大腳骨),其實就是腳的大拇趾向小趾方向偏斜,斜角超過15度。廣州和平骨科醫院脊柱、關節骨科胡鐵山主任介紹,拇外翻多見於中老年人,遺傳、外傷、風溼等原因都可以導致此病。如果是年輕女性也患此病,那麼穿鞋過緊、鞋跟過高、鞋頭太尖則是最大的誘因。
  • 經驗之談:拇外翻可用矯正鞋墊
    什麼是拇外翻 拇指外翻又叫大腳骨,它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蹠骨之間關節傾斜超過15度。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後天的,先天指扁平足、足底筋力降低和不平衡,使腳底機能降低,造成不穩定進而變形;後天與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和對腳趾頭不合適的壓力有關。
  • 拇外翻讓高跟鞋背了好久黑鍋! 穿護具也沒效!
    拇趾外翻導致身體歪、全身痛拇趾外翻是大腳趾往第二足趾偏移,以致腳ㄚ子內側突出一大塊。突出的部位因為鞋子反覆摩擦,可能會導致滑囊發炎疼痛,也可能變形加劇而愈凸愈大,甚至讓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上下疊在一起。對要常常站立或走路的學生或上班族,真的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 為什麼會得拇外翻?4個妙招,幫你遠離拇外翻
    可能很多人對於拇外翻這個詞還是比較陌生,但是說起大腳趾突出可能就知道了。拇外翻是人體足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女性更為高發,俗稱為「大腳骨」。表現為大腳趾向外偏斜,拇趾近節趾骨與第一蹠骨成角大於15°。多數患者對於自己拇外翻的情況,常常表示並沒有太多的不適感,只是很影響腳的美觀性。不過還是有部分患者因為拇指外翻嚴重,出現趾內側疼痛、紅腫。穿鞋時不便,影響行走,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手術矯正,拇外翻的發生可由多種因素導致。出現拇外翻,這3個誘因是關鍵!
  • 大腳「拇外翻」,讓你腳趾頭痛還變形!
    如果你也有拇外翻,或者覺得平時走路腳趾磨得厲害,喜歡穿高跟鞋、尖頭鞋,那一定要仔細閱讀下文了~拇外翻是怎麼回事?有哪些誘發因素?如何改善?下面給大家一一解答。首先我們要知道,大多數拇外翻是由於足部生物力學缺陷引起的。除遺傳外,後天的拇外翻形態,通常跟下面這2個因素有關。①「扁平足」你知道嗎?
  • 足弓塌陷怎麼辦?4個動作堅持做,幫你輕鬆搞定
    其中骨盆眨眼以及膝蓋外翻大家一般都能找到相應的處理方法,但是膝蓋內扣卻經常處理不好。主要原因是網上盛傳膝蓋內扣就是臀中肌無力,於是一旦出現膝蓋內扣,小夥伴們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臀中肌的強化上,往往都忽視了足弓的問題,足弓塌陷也會導致深蹲時膝蓋內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與足弓塌陷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穿高跟鞋腳趾竟變形了?
    什麼是拇指外翻?有的地方稱為「大腳骨」「苦骨」或「大觚拐」,大拇根部(實際上是第一蹠骨)內移後,使得該處極為隆起,容易與鞋形成摩擦,天長日久,該處皮膚和皮下有關組織增厚、紅腫,滑囊形成,而產生拇囊炎。拇外翻的發生原因是什麼?1.因為足底肌肉,踇收肌、踇長伸肌的緊張牽拉,踇指沿其長軸外旋外翻,踇展肌和踇短屈肌失去外展的作用,外側關節囊攣縮並增厚,踇指向外半脫位。
  • 走路容易腳痛 自查一下足弓
    建議大家平時有類似困擾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足弓是否異常。青少年如果發現扁平足,建議儘早幹預。什麼是扁平足?曾參軍介紹,扁平足通常稱為脛後肌腱功能不全,又稱平足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板足、平足、扁平外翻足,泛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足弓塌陷低平甚至消失,患足跟外翻、足外展無彈性,在行走和站立時容易出現足部疲乏和疼痛症狀。
  • 廣藥三院拇外翻"LKY拇外翻定位矯正術"驚豔大腳骨業界
    1、拇外翻(大腳骨)的研究最早始於1870年,由CarlHueter的一篇論文拉開序幕,開創了拇外翻疾病進入醫學探索時代;  2、1923年和1928年Silver和McBride分別發表軟組織平衡手術的研究,開啟了拇外翻(大腳骨)疾病進入手術研究時代;
  • 六旬老人腰腿痛,竟是兒時學步落下的「病根」!包頭好多人「中招」
    包鋼三醫院骨科主任張雨介紹, 扁平足, 是一種內側足弓向地面塌陷而導致的足部畸形。 ● 拇外翻畸形 由於足跟外翻,足內側受力增加,外側受力減少,拇趾受到由內往外的力量擠壓,導致拇趾外翻和旋前畸形。
  • 離不開這5點小知識,使足弓能支撐,走路不太累
    最右邊的示意圖中全腳掌的受力面積最大的就是「扁平足」 由上面的兩張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扁平足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足弓是平的;第二個就是腳掌的受力面積非常大
  • 足弓塌陷是什麼原因?足跟痛是怎麼回事?矯正治療很重要
    足弓塌陷是什麼原因?足跟痛是怎麼回事?矯正治療很重要 足弓是人類特有的結構,就像汽車的輪胎,在運動過程中起著穩定和減震緩衝的作用。車胎壞了,還有備胎,人的足弓壞了,不會有別的足弓可以替換,保護足弓很重要。足跟痛很常見,足跟痛是怎麼回事,與足弓有沒有關係呢?
  • 常穿高跟鞋,拇指外翻了怎麼辦?
    初夏已至,暑氣漸升,又雙叒叕到了穿涼鞋的季節,性感高跟涼鞋、bling bling的指甲油,看著心痒痒,可是低頭看看有點畸形的大腳趾,根本不敢露出來。其實,這個畸形腳趾不僅僅是美醜的問題,臨床上稱為拇外翻,俗稱「大腳骨」。那麼拇外翻有哪些症狀,怎麼治療,又如何預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王旭、耿翔兩位醫生跟我們詳細地聊聊拇外翻相關的那些事兒。
  • 拇外翻與拇囊炎
    在歌壇、影界擁有知名度的女星當然也必須不斷穿著高跟鞋出席活動,甚至載歌載舞,以至於徐若瑄在三十幾歲就患有嚴重的拇指和小指外翻,害得她連站的能力都沒有,為此還進手術房開刀。看出她們的共同點了嗎,那就是都有著非常難看的「大腳骨」!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非常的觸目驚心!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難看的「大腳骨」——拇外翻。
  • 一半多的腳病 竟是穿鞋穿出來的……
    今年的5月29日,浙大二院骨科足踝外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苗旭東教授將率領足踝外科團隊為廣大患者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普及和診療服務。歡迎廣大足踝部位運動損傷、關節炎,扁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各類足踝部畸形的患者前來諮詢就診。
  • 健康科普|長沙市中醫醫院:愛穿高跟鞋,穿出拇外翻?
    紅網時刻11月24日訊(通訊員 肖娟)高跟鞋是許多女性的最愛,穿上它不僅能增加身高,還能讓人看起來更有氣質。但是,不少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都有大拇趾外翻的困擾。58歲的曲阿姨,年輕時喜歡穿高跟鞋,上了年紀後雙腳拇指出現嚴重畸形,甚至連路都走不了,最終只能通過截骨手術,恢復正常行走。
  • 拇外翻,大腳趾又歪又疼?告訴你該怎麼辦
    拇外翻,不僅發病率高,女性多見,它還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穿鞋對它的影響也很大。喜歡穿高跟鞋、窄口鞋,經常穿比較硬的鞋,或者腳特別肥胖的人,都是這個病的危險因素。
  • 明星的高跟鞋簡直是刑具,受傷倒是小事,宋茜腳趾都變形!
    女明星們出席正式場合時,常常要穿高跟鞋搭配華麗禮裙,往往一站就是數個小時。想想我們穿高跟鞋上下班就很痛苦了,女明星們難道是鐵不會喊痛?還是說她們有啥秘籍能緩解?王子文對高跟鞋的怨念尤其大,每次穿高跟鞋都沒「好下場」,最後甚至還要自嘲穿了高跟鞋就變成了「腳殘志堅」。張韶涵演唱會上,就因為高跟鞋不合腳而不慎滑倒,留下了尷尬一幕。周冬雨在眾人關注下,就因為高跟鞋的問題,一個踉蹌險些出糗。
  • 拇指外翻、足跟痛 小心5種涼鞋傷腳
    同時,由於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這樣會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另外人們在穿夾腳涼鞋時,為了平衡前傾的身軀,腰部自然後仰,久而久之,會損傷脊椎。建議:穿著時間不宜過長,選擇能固定在腳踝上的款式,減輕前腳趾的用力情況。注意前掌夾趾材料的選擇,儘量選擇比較柔軟、不刺激皮膚的材料。
  • 拇指外翻怎麼調整?
    在這個階段的拇外翻角度是10~15°,足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只會輕微的影響我們的美觀。我們主體可能只會有輕微的一些繭子,穿高跟鞋長期走路時會產生一些不適感。 第二階段是發展階段。拇外翻的角度是15~25°,這時我們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第二腳趾會有明顯擠壓的感覺,如果說你的腳變寬了,腳底有繭子,長期的行走會出現第一蹠指關節處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