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天工Leica M鏡頭-Sony FE口自動對焦轉接環上手實測!

2021-02-14 原來這麼毒


 

對於玩轉接鏡頭的攝影愛好者來說,徠卡經典的M卡口鏡頭因為無法自動對焦而變成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遺憾。而如今,天工Techart Lecia M鏡頭轉接Sony FE卡口轉接環的推出,讓市場上第一次有了自動對焦的徠卡鏡頭。

拿到天工TECHART Leica M鏡頭轉接Sony FE口自動對焦轉接環之後,我們針對這個外界期待頗高的徠卡M鏡頭自動轉接環做了一點簡單的測試。

由於這個轉接環是依靠相位對焦系統來完成自動對焦的,所以在a7第一代系列機器上以及a7s Mark II上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參與測試的相機為索尼a7 Mark II 和a7r Mark II。參與測試的鏡頭包括:

徠卡

Leica Summilux‑M 35mm f1.4 A,

Leica Super-Elmar-M 18mm f3.8 A,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

Leica Summitar 50mm f2

福倫達

Voigtlander Nokton Classic 35mm f1.4

Voigtlander Ultra Wide Heliar 12mm f5.6 A

Voigtlander Ultron 21mm f1.8

宮琦

MS 28 f4 Super-perar triplet MC

直接上測試結果:

對於老鏡頭Leica Summitar 50mm f2和手工鏡頭宮琦來說,對這款自動環的兼容性並不是太好。在同樣曝光參數的設置下,會出現曝光過度的情況。

對於徠卡原廠的剩餘三顆鏡頭來說,自動頭的支持相對較好,對邊緣畫質的影響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也沒有明顯的紅移和紫邊。

對於副廠的福倫達鏡頭來說,畫面中心的畫質控制還是比較出色的,不過邊緣畫質崩潰比較明顯。特別是邊緣部分的紅移和紫邊。

此外,由於接環是自帶對焦馬達組件的。因此,在接環的下端有一個凸出的組件結構。所以,使用這個接環之後,無法安裝快裝板,不得不要和大部分的腳架說再見了。

總體來說,天工這一次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 一枚可以自動對焦的徠卡M系列鏡頭。雖然在使用中有一些局限,比如對焦點比較集中在畫面中心位置。比如有時候會出現拉風箱的情況。比如對焦馬達性感的聲音。但是對於徠卡鏡頭玩家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大步。

左手後院淘寶店也第一時間拿到了第一批天工量產接環。雖然,還沒有來得及上架就被器材群的小夥伴搜刮一空。但是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持續關注【左手後院】,也可以加入我們器材群第一時間「吸毒」、「剁手」哦!

器材群加入方式:【微信】添加【doshot2015】,告知小編加入器材群,小編會手動拉各位進群吸毒哦!

另附:

天工Techart Lecia M卡口鏡頭轉接Sony FE卡口鏡頭自動對焦轉接環技術參數。

相關焦點

  • —— 8小時*2天實測天工Leica M轉索尼FE自動對焦環
    天工是諸多轉接環品牌中的一家,以生產可實現自動對焦的Contax G鏡頭轉索尼E口微單的轉接環著稱。  所以說,當天工梁大推出能夠自動對焦、而且速度還挺快的Leica M接環時,你能想像所有索尼+徠卡愛好者有多麼激動了吧~~ 據梁大介紹,這隻天工Leica自動環之所以能自動對焦,是借鑑了歷史上Contax AX的後背移動對焦技術。
  • Commlite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正式銷售版的體驗報告!
    話說,最近最熱的話題肯定少不了尼康的自動轉接環,很多人也都在問我問題!昨晚索大好群,蘿蔔老師在那倒數,說隋曉龍爺有大作要發布!於是在22:22(夠二的吧)發布了重量級消息。其實我之前已經知道是尼康的自動轉接環國內首發實拍測試,於是立馬又臭不要臉的找到龍爺求轉發!以龍爺好爽的性格,自然不會拒絕我!
  • 索尼FE卡口鏡頭轉接尼康Z卡口微單相機轉接環TZE-01
    從10幾年前,梁工為佳能單反用的轉接環做了電子晶片,到今天一直沒有停止開發新的電子轉接環產品。如       通過視頻可以看到,索尼FE鏡頭轉接到尼康Z 7基本上可以實現原廠鏡頭的絕大多數功能。包括機械減震(防抖)、拍照自動對焦和追焦、視頻自動追焦、眼控和面部識別、延時拍攝等等功能。
  • Fringer 發售 NF-FX 尼康轉富士轉接環:支持防抖、自動對焦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專注於製作鏡頭轉接環的廠商 Fringer 正式發售了 NF-FX 卡口轉接環,能夠將尼康單反的 F 卡口鏡頭轉接至富士微單相機。該轉接環不僅支持自動光圈、自動對焦等功能,而且內置鏡頭校正數據。
  • 新技能Get | 索尼微單的轉接環怎麼選
    佳能EF卡口自動鏡頭採用全電子卡口,對焦、光圈收縮都通過鏡頭內部馬達完成。轉接這樣的鏡頭,請一定要搭配電子轉接環(帶觸點的)。請遵循以下步驟選擇轉接環:- 在全幅微單上使用20mm或更廣的鏡頭,強烈建議購買Metabones BT4、BT5轉接環。
  • 【評測】LEICA現役M卡口鏡頭轉接SONY A7系列微單測試
    但LEICA數碼機身就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有相當一部分人也不怎麼會用聯動測距黃斑重合的方式去對焦。 於是當全宇宙第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SONYA7R、A7問世之後,又演化到第二代A7S和第三代A7II之後,許多人都開始考慮或已經上手拿這些相機來轉接各類旁軸鏡頭。這其中當然是以M卡口的LEICA鏡頭為首。
  • LEICA現役M卡口鏡頭轉接SONY A7系列微單測試(四)丨放毒
    不過,當這些鏡頭轉接到SONY A7系統上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首先是SONY A7系統裡並沒有太多的中焦鏡頭可供選擇,除了一支FE90mmF2.8微距。但平時誰會用微距去拍人像?傻銳傻銳的鏡頭拍人像會被模特追殺的吧?我死過一次,你們引以為鑑吧!再說FE90微也有點大,FE70-200F4也不小,追求輕便的話,考慮用徠卡鏡頭來轉接是個不錯的思路。
  • 你看那尼康/索尼混血,真是美得令人沉醉--據說是全球第一篇咔萊Commlite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正式銷售版的體驗報告?
    ]對於期待已久的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絕大多數人的問題一定是下面幾個:「速度快嗎?」「比METABONES如何?」不可否認,這款咔萊Commlite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後面簡稱:尼康自動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夠讓尼康G頭、E頭實現完全的自動對焦和測光,猶如將佳能EF鏡頭通過METABONES轉接環轉到索尼微單上一樣。
  • 適馬MC-11轉接環
    通過MC-11轉接適馬鏡頭,可將鏡頭模擬為索尼E卡口鏡頭,從而實現全部自動功能(鏡頭在轉接環支持列表且已升級固件);通過MC
  • 徠卡M 實戰注意事項:Leica M操作技巧篇!
    使用轉接環在M機身上轉接其他鏡頭如R鏡頭時,首先要手動選擇鏡頭型號,其次,加入轉接環後,對焦方式會改變,無法再使用聯動測距,此時需要用屏幕取景對焦,或者外接電子取景器。Leica R-M轉接環更換鏡頭徠卡M 的傳感器比較嬌貴,也比較容易落灰,所以在更換鏡頭時,需要尤為注意。選擇室內環境,灰塵較少的地方,把鏡口朝下避免灰塵落在上面,然後快速擰上鏡頭。
  • 轉接環大集合!鏡頭混搭玩出攝影新花樣
    我們可以通過微距轉接環,將手中的任何一支M鏡頭變作一支微距鏡頭。可將徠卡現有的二十多種M鏡頭與徠卡SL系列連接。使SL系列相機完全辨別所接M頭的基本特徵,繼而調用出該款鏡頭的全部功能:測光,光圈優先曝光模式,手動模式等。代替M鏡頭,通過T2轉接環,您可將徠卡單筒望遠鏡頭連接至您的徠卡M相機。
  • 索尼發布新A卡口鏡頭轉接環LA-EA5
    2020年9月1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新的轉接環LA-EA5,通過新的轉接環,用戶可以輕鬆地將A卡口鏡頭*1轉接到E卡口微單™機身*1上使用,從而體驗到索尼微單™相機更加出色的自動對焦性能。
  • 佳能的原廠轉接環太貴,買便宜的雜牌貨好不好?
    例如耗子哥以前就曾經使用佳能的單眼相機轉接尼康的鏡頭使用。其實「相機卡口轉接環」的原理非常簡單,它就是幫「法蘭距較短」的相機機身延長「法蘭距」,使它可以匹配「後焦距比較長」的鏡頭。所以,就算是在沒有接環的情況下,只要你把鏡頭固定,調節CMOS傳感器與鏡頭的距離,也可以成像的哦!
  • 佳能鏡頭在索尼微單上轉接,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索尼推出A7/A7R 系列相機的時候,Metabones最先推出了各種卡口的轉接環,特別是讓佳能用戶擁有了3600w像素的「數碼後背」。接著Metabones又推出了他們家佳能EF口轉接索尼E卡口的第四代轉接環。依然提供全電子控制,可以在各檔位自動曝光,還增加了對A7s的支持,並且提供用戶可以自行更新固件(老款三代的只能郵寄回工廠升級固件)。
  • 全畫幅鏡頭轉中畫幅機身,Metabones帶來了這樣的轉接環
    Metabones是大家熟知的轉接環品牌,它的EF轉E卡口轉接環的市場佔有量非常大。最近它們又為我們帶來了兩個新的轉接環,讓我們能夠將佳能EF鏡頭安裝到富士GFX系列相機(包括GFX100)的G卡口上。這二個轉接環一個是帶有鏡片結構的,一個不帶。
  • 一年之後話轉接—索尼全畫幅微單A7R/A7的轉接應用
    VM\ZM等其他M口鏡頭在評測裡了。這次做的16卡口的測試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依然還是135幾大家的產品,可以這麼總結:某一家做的比較大市場認可度高是有其背後的道理的,幾十年一直做的大不會是浪得虛名……這其中包括:leica M、R和L39口、contax G、nikon F口、Canon EF口、sony 單反A卡口(含美能達Alpha),當然還有A7/A7R原生全畫幅E卡口,這幾個如果用好了,實際上也就夠了。
  • 尼康轉索尼E卡口自動轉接環測試(附開發者訪談)
    這款機身自動對焦系統有一定變化,而自動對焦恰好又是這款轉接環的核心功能,所以我只能等新機身上市,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甚至是要將各種不同年代和型號的鏡頭儘量測試並優化。於是就耗到現在了。GGYY:這個只是新機身造成的延遲上市,那麼為什麼佳能的電子接環去年就遍地都是了,而尼康版到現在才有?
  • 為什麼網上找不到索尼E口鏡頭轉佳能RF口機身的轉接環?
    有個朋友是佳能粉絲,最近他買了佳能的EOS RP,想找他的哥們借一下索尼的鏡頭用用,但這位朋友發現,根本找不到E口鏡頭轉RF口機身的轉接環。與我吐槽中,我笑到,哥們,你是不了解法蘭距的概念吧?所以,藉此話題,今天我就與大家聊聊法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