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風心病」單親媽媽:醫護治病,社工療心

2020-12-23 騰訊網

「謝謝你,梁姑娘,謝謝你幫助我度過難關。」江門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外科患者阿燕(化名)緊緊拉住了醫院醫務社工梁姑娘的手。

10月15日一大早,阿燕及其母親二人來到江門市中心醫院,將一面錦旗送到醫務社工項目組。一個月前,阿燕剛做完心臟手術,對未來恐懼且悲觀。這一個月裡,社工的關心和鼓勵讓她重拾希望。

單親母親再患風心病

風溼性心臟病是一種風溼熱活動急性發作或反覆發作遺留的慢性心臟瓣膜病,需要長期服藥及手術治療延續生命。阿燕就是「風心病」的患者,也是一位不向生活屈服的單親媽媽。

16年前她曾因風心病在江門市中心醫院進行過手術治療,今年8月下旬,她又因雙下肢浮腫半年回到醫院就醫。

高昂的治療費用僅靠姐姐與母親的維持,阿燕變得心如火灼,整天焦慮不安。心血管外科護長將她轉介給醫務社工梁姑娘,希望能夠幫助其家庭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渠道,為其疏導焦慮情緒。

見到梁姑娘後,阿燕眼裡閃著淚光:「我是一位單親媽媽,也是一名風心病的患者,長期服用藥物。因病身體浮腫沒辦法工作,我沒有積蓄支撐手術,醫生也說我往後都可能喪失工作能力。我現在只能靠母親和姐姐維持生活,我覺得我是家庭的累贅,但我還想陪伴我的女兒成長。」

梁姑娘見狀立即為阿燕疏導情緒,並與她分析目前的困難,運用支持性技巧讓阿燕獲得正向的支持與希望,鼓勵樂觀的面對命運的挑戰。

在介入過程中,梁姑娘對阿燕以及其母親進行訪談、觀察、分析得到阿燕的需求:經濟幫扶的需求、情緒支持的需求、增強社會支持的需求。通過深入了解發現阿燕不僅面對疾病的折磨,而且醫療費用讓他們感覺到無力。梁姑娘為阿燕及其母親進行減壓心理輔導的同時,增強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搭建社會支持網絡。通過網絡平臺發起籌款,並連結正式資源。

中秋前夕,梁姑娘來到病房探望剛做手術不久的阿燕。「阿燕,我們已經發起籌款,治病的錢我們慢慢想辦法。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安心養病。」梁姑娘說。

阿燕隱忍全身疼痛,隔著吸氧器說了句「謝謝。」

社工為患者撐起一片天

梁姑娘為擴大阿燕的支持網絡,連結學校資源為其提供幫助。但社工得知,阿燕女兒申請助學金被質疑造假。梁姑娘就搭建起阿燕家屬與學校老師的溝通橋梁,引導阿燕家屬與學校做好溝通和澄清。最後得到了學校和同學的理解,成功申請到學校的助學金。

「梁姑娘,原來我真的不是一個人,我不想放棄了。」看到女兒更加認真勤奮的學習狀態,阿燕決心成為女兒的榜樣,更有信心面對現在的生活困難。

阿燕回院複查時,特意到醫務社工辦公室為梁姑娘送上錦旗。

目前,阿燕健康情況良好,不時通過微信與梁姑娘分享近況。通過資源連結,共募集愛心資金8365元,醫務社工也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協助阿燕申請鶴山市紅十字社會救助1500元、江門市重大疾病婦女救助3000元。

「相比錦上添花,患者更需要雪中送炭,人患病時,惶恐席地而來,此時此刻人都需要被愛,才會讓他們不再覺得自己是渺小的、平凡的、無力的。阿燕是石縫裡開花的媽媽。」醫務社工梁姑娘回憶道。

相關焦點

  • ...四葉草」醫務社工服務模式 患兒、家長、志願者、醫護人員全...
    2012年醫院成立社工部,開展醫務社工服務。經過5年的發展,社工部構建了「四葉草」服務模式,」建立了「患兒成長支持」、「家長成長支持」、「志願者成長支持」、「醫護工作人員成長支持」四大醫務社工服務體系,兒童醫院就該如此溫暖。
  • 和單親媽媽相比,單爸聲音很微弱 誰解「單爸」心?
    「頭上冒著煙,代表天氣很熱,但嘴角上揚,說明玩得很開心……」站在15位玩伴和幾名社工面前,11歲的男孩皓皓帶著興奮和一點怯意,舉著剛剛趴在椅子上「一揮而就」的自畫像,向大家說自己在東方綠舟玩了一天的苦與樂……這是日前由春暉社工師事務所和長寧區華陽街道合作的「向日葵:青少年成長訓練營」活動最後一個環節——「分享」的一個片段,孩子們把自己一天的「心情」用彩筆畫出來
  • 安寧療護,溫暖生命的最後旅程
    在這裡,醫護人員會給生命終末期的病人「安寧療護」,也就是臨終關懷,或讓生命帶著尊嚴謝幕,或讓生命延長,享受更高的生活質量,給生命後期最美的禮物。該院副院長葉斐瑾說:「開展臨終關懷,其實是社會進步的象徵。」每個人臨終前,想到的都是愛,而關懷,是愛在臨終前最溫情的承載。 除了對生命終末期病人「安寧療護」,該院內科對每一位患者也是關愛有加。「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用情呵護,責無旁貸。」
  • 一條3分鐘短片,讓你了解單親媽媽的生活難題
    近8成單親媽媽無法得到足夠的撫養費,超過一半的單親媽媽介意公布自己單親身份,超4成單親媽媽在進入單親狀態後安全感降低……在中國,單親媽媽是一個隱秘的群體
  • 安寧療護,讓他們在這裡學會了與癌症和解
    醫護人員如何治療才算不負生命重託?鹹陽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醫護人員告訴了我們答案,因為他們日夜都在與癌症周旋,與癌症病人相依同行。沒有痛苦的離開是最後的請求患者王阿姨今年50歲,乳腺癌晚期,入院時她情緒低落,右胸部及腋下都發生了嚴重的皮膚潰爛,右手也因重度腫脹疼痛難忍而徹夜難眠,疼得實在受不了時她就想儘快結束這痛苦的生命。
  • 江門一七旬老人在公交車上突然暈倒!接下來的一幕暖心了……
    江門一七旬老人在公交車上突然暈倒!接下來的一幕暖心了…… 2020-12-22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寧療護的「上海模式」
    作為專職安寧療護護士,張敏可以說是這家社區醫院裡與臨終病人接觸最多的醫護人員。新病人入院,張敏要對病人做全面的評估,上海所有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的單位,都統一使用一套評估標準,內容包括病人的生命體徵、進食、尿量、臟器衰竭的程度、血壓、神志、水腫等等。根據這些詳細指標得出的評分,醫護人員可以判斷病人可能還有多長的生命存續時間。
  • 兒童舒緩療護:比想像的更難,比想像的更遠
    但香港也沒有特別給兒童做的舒緩服務,今年三月份,香港的兒童醫院才剛剛開張,其中有一個做舒緩服務的團隊,包括了醫生、護士、社工。但是居家的部分也是慈善機構、民非在做。界面影像:香港的舒緩服務模式,有可能適用於中國大陸嗎?林國嬿:不行。
  • 醫務社工陳家安:做病人們的「小太陽」
    2014年9月,陳家安在結束對人民醫院團委書記、十幾個科室醫護人員的一系列調研後,抱著這種心態,果斷加入醫務社工隊伍,成為順德首批醫務社工的一份子。  「在調研基礎上,醫院和社工雙方決定對腫瘤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兒科四個科室開展醫務社工服務。」陳家安介紹,每個科室由一名星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負責,不同科室的病人有不同特徵,所以開展的針對性服務也不盡相同。
  • 港劇《同行者》全6集:演活一段段真摯動人的社工故事(在線觀看)
    為加深社會大眾對社工專業工作的認識,同時表揚社會上一班努力不懈、無私奉獻的社工,福利協會藉今年成立50周年,與香港電臺合作推出一輯以社工工作為主題的劇集─《同行者》,演活一段段真摯動人的同行故事。及後,駐校社工阿思(郭慧飾)便接手處理事件。 阿思再約見子軒的爸爸(鄧偉傑飾),遂發現單親的子軒爸爸平日忙於貨車司機的工作,不但時常把子軒獨留家中,更可能曾經用衣架體罰子軒。阿思覺得事態嚴重,立即向子軒爸爸建議一些社會資源與服務,以減輕他獨力照顧兒子的壓力。不過,子軒爸爸卻對她的建議不以為然。 某天,子軒沒有上學,卻也沒有請假。
  • 既要療病又要療心!滄州這名醫生處處「以病人為中心」
    醫生既要療病又要療心今年43歲的蘭濤,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河北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承德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科技專家庫專家。他說,醫生既要療病,還要療心。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醫生有3件法寶,第一是語言,第二是藥物,第三是手術刀。在醫療服務中重視語言的作用,也正說明了醫學是一門「人學」。如果避談醫學的人文性,那也就拋棄了醫學的本質屬性。「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是從醫人員需要時時提醒自己作為從醫者的責任和義務。
  • 寧波40歲單親媽媽離世,留下即將參加高考的女兒!就在...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兩年前,一位家庭貧困的單親媽媽因病離開人世,留下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女兒。寧波血透中心的17名醫護人員自發組建了一個微信群,集體資助這個女孩,到如今已經堅持了兩年多。兩年多前,為了資助一個失去單親媽媽的高中女孩,大家自發組建了這個微信群,由護士長徐萍飛負責收款、付款。 受助女孩是一位患者的女兒,患者本人已經去世兩年多了,但說起這對母女的遭遇,徐萍飛還是忍不住落淚。 「那是一位單親媽媽,當時還不到40歲,因為患癌症影響到腎臟,在我們這裡做血透兩年多。」
  • 平安家庭 | 「彩虹驛站」單親母親幫扶項目在行動!
    平安家庭 | 「彩虹驛站」單親母親幫扶項目在行動!彩虹驛站單親母親幫扶項目回&顧2020「彩虹驛站」單親母親幫扶項目是運用專業社工技能,通過個案幫扶、互助俱樂部、親子活動、小組活動等方式方法,幫助單親母親提高處理困難的能力,為單親母親增能,讓她們重拾信心,改變家庭現狀,促進單親母親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 26歲日本單親媽媽獨自帶娃:單親媽媽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其中一次節目跟拍到一位在酒店工作的26歲單親媽媽,19歲結婚生子,結婚2年半就離婚的她,一個人獨自撫養孩子,還經歷了母親過世的悲傷。但即使跌落人生的低谷,她依然相信人生總會有辦法,努力笑著過生活…節目組來這位媽媽租的房子裡,每月9萬日元(約人民幣6000)的租金。
  • 美瑗與您話早療 ④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幹預——兼祝賀臺灣早療協會「親子樂活堡」落成啟用》
    但是媽媽認為以小傑的能力和性向,他應該可以挑戰支持性就業。於是,小傑媽媽讓他進了「向陽園」進行職前訓練。過了今年暑假,小傑將住到「小區獨立居住」的公寓去,體驗他人生和媽媽分開居住的第一步。我們看到小傑媽媽在面對孩子人生每個階段時,總是不慌不忙,心裡有個譜。
  • 母親節:彩虹禁毒社工向媽媽這樣表白
    媽媽眼中,家是有你在的一段時光。母親節的到來,讓平日裡深沉含蓄的情羞於表達的愛,有了一個契機釋放出來。今天,堯都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邀請了幾位社工和服務對象的母親,以及社工的小寶寶們到中心參加「花兒朵朵 情意濃濃 媽媽 您辛苦了」主題活動。時光流逝,世事紛雜,孩子永遠是媽媽心中的牽掛。你的冷暖,她都關心。讓媽媽了解你,是你向媽媽敞開的一扇愛的視窗。
  • 社工行業情報痴情男子車站苦等女友20年 社工介入照顧
    2009年起,我市啟動社會工作試點,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專業雷鋒」的身影從最初的社工站,慢慢延伸到更多的領域,如醫務社工、工傷康復社工、禁毒社工、更生人員安置幫教社工、信訪社工等。 要當好具體專業領域的「專業雷鋒」,是否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他們的幫助如何讓受助人獲益?今後,「專業雷鋒」們如何在更細分的領域提高自身水平?這一期,我們走進細分領域的社工。
  • 與白血病鬥爭的「單親媽媽」
    也有一些患兒身邊只有一位監護人,有的是單親家庭,也有的是在孩子生病後,爸爸或者媽媽不堪重負離家出走。 林英便是後者。丈夫離開後,她和其他「單親媽媽」們一樣,一個人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缺時間、缺精力、缺錢,同時需要面對心理壓力,但還是在日復一日中學會了十八般武藝,帶著孩子和死亡對峙。
  • 單親媽媽周春紅《隱秘的角落》,給單親媽媽留條出路吧
    最近《隱秘的角落》熱播,不管是劇情還是演員演技都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也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學霸朱朝陽的黑化也讓人感到惋惜,父愛的缺失和母愛的畸形都是朱朝陽黑化的原因,然而劉琳扮演的周春紅,給朱朝陽的母愛是讓人窒息的,雖然她也是朱朝陽黑化的原因之一,卻也讓人感到同情,劇中她是一位沒有出路的單親媽媽,現實生活的無奈讓她的愛變得畸形。
  • 醫務社工能否為患者解決更多心理及社會問題
    家長和醫護人員都感到束手無策,因此請來醫務社工幫著想想辦法。  據了解,醫務社會工作是指在衛生健康領域,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價值理念與專業方法,幫助患者及家屬預防、緩解和解決因疾病所導致的情緒、心理和社會問題,進而提升醫療效果,促進公眾健康的職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