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第七期:新褲子才是最有搖滾精神的樂隊

2021-01-09 約翰檸檬的唱片店

本期的女神之戰,是最為娛樂和綜藝的一期,樂隊表演的都是自己的作品,既然沒有太大的改編,純樂評方面,這次我沒有什麼太多想說的。

相對來說更有意思的是,樂隊存在形式的討論、樂隊音樂的意義以及音樂真正滲透到生活中到底是我們影響音樂還是音樂影響了我們。

內容相對主觀,針對節目末尾一些所謂「專業樂評人」的言論,我也有一些話會想要回應。歡迎大家隨便來噴。

不自己彈solo的樂隊不是好樂隊

想從盤尼西林這次表演來說說樂隊成員在每次表演應該做到的事情。

這次的《再見記憶》和上一次的《New Boy》,主唱兼吉他手小樂(本名張哲軒、最新黑稱張曼樂)都沒有自己彈solo。

樂隊人手和編曲器樂聲部不夠而尋找外援參加演出是業界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吉他solo和聲樂都是搖滾樂隊的靈魂。除非你否認盤尼西林不是一個搖滾樂隊。

張曼樂很愛Oasis,所以只要Oasis承認自己是一隻搖滾樂隊,那麼盤尼西林就一定也是。

作為吉他手,已經兩次演出時候沒有自己彈solo了,我覺得實在不行,你們再招一個吉他手吧,可以來拯救一下張曼樂薄弱的樂理知識。

《再見記憶》的部分編排真的和Oasis的名曲《Don't Look Back in Anger》太像了。

上一次的《New Boy》,張曼樂居然還用了變調夾!

一個自己編曲的樂隊,能不知道自己主唱的調在哪裡嗎?編曲按照自己的調去編和弦很難嗎?考慮和弦色彩問題的話,解決辦法更多——和弦轉位,增和弦,掛留和弦,七和弦等等都可以讓曲子更豐富。

要不是《New Boy》本身就靠簡單取勝加上對手編曲跑偏,盤尼西林的實力不足以獲勝。

在著名的涅槃紐約不插電現場,也可以看到,Kurt Cobain都是自己彈solo。

堅持自我就是好樂隊

面孔和Mr.Woohoo一直都是技術優秀但可能無法撞擊到你心靈的樂隊。

然而他們是從一而終的。

面孔始終都在玩土搖,Woohoo一直都是酒吧跑場子風格。樂隊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負責的部分彈好唱好,至於音樂風格,是交給聽眾來評判的。

這次面孔不太好的地方在於編曲有些簡單了,猶如看了一場簡化編曲的《我是歌手》。

樂隊能不斷探索新的音樂形式,探索前衛意識當然是偉大的,可不是每個樂隊都能這麼做,更不是應該都這麼做。

可能覺得面孔土,可能覺得Mr.Woohoo油膩,但樂隊整體的表現是非常在水準的。

流行樂隊就不是樂隊嗎?

旅行團這期是分數最低的,原因在於首先曲風是流行樂,舞臺呈現是美國啦啦隊,感覺在看春晚。

但「專業樂評人」劉陽子認為這種表演失去了作為樂隊去創作的意義。

那就聊聊樂隊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難道樂隊一定得深刻、憤怒、思考嗎?樂隊寫一首歌讓大家都開心你以為這種事情很簡單嗎?

旅行團從出道就一直是indie pop型樂隊,從來就沒標榜過自己是搖滾樂隊,也沒說自己肩負過什麼意義和責任。怎麼到這開始詢問人家意義了。

是樂隊不代表就得是搖滾樂隊,玩搖滾樂隊不代表我就要寫人的內心深處、寫社會問題、寫哲學思考。樂隊存在的意義是多樣化的,我實在難以理解一些人難道要靠音樂來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

那麼多人去朋克現場無非也就是宣洩一下情緒,那看個啦啦隊演出怎麼就比你們朋克low了?

海龜先生和薛凱琪的合作也很好聽,一首情歌,聽起來舒服,讓人的感情共鳴一下,就完事了。

不知道丁太升對一首情歌還有什麼預期。

要說預期,我的預期就是下一場盤尼西林能自己彈solo。

彭磊拉黑是一個梗,但我認為他拉黑丁太升是事實。說到彭磊,就說說這期最驚豔的新褲子。

搖滾精神就是打破主流尋求融合

別的樂隊請到的女神,都是美,都是唱的好;而新褲子請的女神Cindy從主流審美來說,不美,唱的實話說也很不好。

別的樂隊說到女神,都是誇很美,很加分;而新褲子說到女神,最關切的是囑託Cindy一定要讀大學。

曾經的龐寬是有精英意識的——他認為城鎮青年不適合去做藝術,因為他們接觸到的東西不足,精神世界是比較貧瘠的。

然而因為網際網路的原因,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世界成為主角,曾經的精英意識被打破,而新褲子和3unshine是這兩個階級的強烈反差代表。

新褲子如果想拿高分,非常容易,請來他們的固定合作女神張薔即可。然而他們選擇了來自安徽小城的Cindy。

在《艾瑞巴蒂》這首歌裡,新褲子的行為藝術並沒有被Cindy搶去風頭,而Cindy也展示了小城鎮少女表現藝術的方式。

這一刻,體現出了包容與融合,通過打破傳統,建立新的規則,融合這個世界上更多一直存在而被我們忽略的東西,這就是搖滾精神。

像歌曲唱的那樣——Everybody is here now!此刻,每個人無論出身貴賤、家庭條件如何、職業收入多少、偏愛樂隊風格有多不同,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和被重視。在符合基本審美的情況下,去做突破與融合。

這正是樂隊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別人玩表演,新褲子玩藝術,「最醜女團」被他帶火
    《樂隊的夏天》在豆瓣網的評分從第一期的7.1到第七期的8.5,提升的不只是分數,還有觀眾們對它的喜愛。為這個節目加分的不是賽制、不是馬東的營銷、不是吳青峰、歐陽娜娜、張亞東等明星大咖的加盟,而是表演一次比一次優秀的樂隊們。
  • 《樂隊的夏天》「消費」情懷:揭穿了中年搖滾樂隊不可避免的尷尬
    相比於第一季的參賽樂隊,《樂隊的夏天》在第二季的選拔上註定是完全不同的。沒有了第一季當中像刺蝟或是新褲子那樣性格外露到令人髮指程度的成名樂手。原因無他,因為全國也只有一個新褲子和一個刺蝟罷了。因為這樣的外向與灑脫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那就是所謂的「搖滾精神」。巧合的是,一年之後的今天,新褲子已經遊走在各大綜藝節目,並且會和女團合唱,把自己歌曲當中的「地下」、「文化」和「為了錢」全部改換掉。這樣的做法,我們只能稱其為「對搖滾精神的另類詮釋」。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的趙夢與刺蝟的石璐相比,誰才是你女神?
    導語:樂隊的夏天:新褲子的趙夢與刺蝟的石璐相比,誰才是你女神?而縱觀搖滾圈的歷史,玩搖滾的女成員可以說是很稀有的,男生看見玩樂隊玩搖滾的女生更是非常的激動興奮,而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中有兩個女樂手可以說是吸睛無數,讓無數宅男吶喊,直呼太美了,但是對於新褲子樂隊的趙夢和刺蝟樂隊的石璐相比之下,誰才是你的女神呢?
  • 樂隊的夏天搖滾重進我們的視線,彭磊這就是老牌樂隊新褲子嗎?
    新褲子樂隊彭磊真實,不迎合大眾。誰不想成為獨立的個體,但未必人人都有勇氣。彭磊其實沒有少年感,他根本就是個兒童,可能過去的日子過得挺快樂,所以不著急成熟。這讓喜歡他的人覺更得痛快。反差萌,看上去嘴賤,其實很慫,說話不敢看人,還被當成沒禮貌。平時喪裡喪氣,一上舞臺就解開封印,如果不是唱搖滾樂,他練一練也能參加奧運跳高。冷幽默,懟天懟地懟空氣,懟完空氣懟自己。
  • 看完《樂隊的夏天》才知道搖滾出圈有多難!
    在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裡,子健和石璐回憶起他們第一次相遇,回到了當年的D22酒吧;新褲子唱著「忘了吧,那搖滾樂,奔騰不復的時代」;就連以小清新著稱的旅行團也唱著「BYE BYE狹義的世界」在舞臺上盡情燃燒著他們的激情。
  • 看完樂夏冠軍新褲子樂隊的現狀,不希望《樂隊的夏天》再辦下去了
    新褲子的「客串」並非單純的客串,而是和每組「姐姐」各合唱一首作品,場面慘不忍睹。有歌迷調侃:「父親為了孩子的奶粉錢,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把一支搖滾樂隊當娛樂明星使用,這在內地真的稀奇。半年來新褲子新歌不斷,但除了疫情期間彭磊寫的一首《有空地的地方就有人跳舞》,其它作品都不盡人意。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關於新褲子
    說起來很懷念,幾年前的夏天,第一次和老師的樂隊一起玩,第一次碰到心心念念的電吉他,我們彈的歌就是新褲子《我們的時代》,一首非常古老的歌。說來慚愧,我雖然喜歡搖滾,但之前很少了解國內的樂隊,聽的還是90年代的國搖,多少有些偏見,總覺得很多流行音樂都沒有營養,更何況搖滾樂在國內小眾,更不會去聽。 這一切直到出現樂夏,當新褲子帶著憂傷的《bye bye disco》出現,當我再一次聽到彭磊的大舌頭,我終於在19年的夏天找回了當時的躁動。
  • 二十四載搖滾夢,新褲子樂隊的冒險、反叛與堅守
    本次列車從2019「樂隊的夏天」出發,途經新褲子樂隊的「朋克時代」、「disco時代」和「黑暗時代」,並在這三個站臺做短暫停留,最後到達目的地2020草莓音樂節。乘坐本次列車,請盡情舞蹈,隨意搖擺,不必拘謹,不要客氣。祝各位乘客旅途愉快!
  • 《樂隊的夏天》第七期:舞臺上最「好看」「有趣」「創新」的一期
    《樂隊的夏天》第七期,是舞臺效果最「好看」「有趣」「創新」的一期,新褲子樂隊和Cindy的表演,極盡誇張有趣,還以為是沈騰在跳舞,還有個側躺在兩面大鼓上,相信觀眾一 定看得樂不可支,旅行團樂隊男女對唱很養眼,孔一嬋突破自我跳起舞,觀眾都看嗨了,創新是要付出代價的,兩個隊分都不高,其實比賽到現在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離開「樂夏」的舞臺,Joyside才是「最搖滾的樂隊」
    今年《樂隊的夏天》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多數樂隊都會被貼上一些特別鮮明的標籤——褒義或是貶義,這完全取決於大多數觀眾是不是喜歡他們的角色定位,甚至和音樂本身沒什麼關係。在這個夏天的舞臺上,五條人就是「好笑」、重塑雕像的權力就是「裝」、福祿壽就是「欣賞不來」、Mandarin就是「親兒子」、後鯊就是「啥玩意」......
  • 「浪姐」:新褲子樂隊代表《樂隊的夏天》來砸場,還請來了楊瀾
    來了,採訪中發現他們不關注浪姐,玩搖滾的人總愛俯視眾生,而且人家這次是代表《樂隊的夏天》過來砸場的,隱約聞到火藥味。新褲子喜愛度排第二、第三的姐姐們不幹了,張萌「為什麼第二,誰不喜歡我們」。表演現場鬱可唯組:帶來新褲子的《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我最愛去的唱片店,我最愛去的書店,曾經我最恨的那個人住進我的身體裡面」歌詞真的很棒。
  • 樂隊的夏天 | 搖滾樂隊與時裝的變遷
    30年過去了,在今年的夏天之前,搖滾似乎沉寂了很久。  今年6月,一檔橫空出世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將搖滾樂隊重新帶回大眾視野,打開了一代人青春的記憶,關於搖滾樂隊黃金時代的記憶,賺足了大家的熱淚和話題。
  • 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搖滾的夏天
    被疫情壓抑的人們迎來了難得的解放,這個夏天的娛樂圈也正逢災後的小解放。愛奇藝的節目《樂隊的夏天2》正式上檔。比較大力度關注港臺流行樂的鄙人,由於對樂隊並不是太感冒,所以並沒過多關注第一季,只看到朋友圈無數經紀人朋友在轉發,偶爾點點讚,但今年的《樂隊的夏天》讓朋友圈裡許多潛水的樂評人變得相當活躍。在上篇關於《隱秘的角落》的文章裡曾提過一些獨立樂隊,說到獨立樂隊,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浙江杭州萬塘路的酒球會。
  • 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搖滾的夏天
    被疫情壓抑的人們迎來了難得的解放,這個夏天的娛樂圈也正逢災後的小解放。愛奇藝的節目《樂隊的夏天2》正式上檔。比較大力度關注港臺流行樂的鄙人,由於對樂隊並不是太感冒,所以並沒過多關注第一季,只看到朋友圈無數經紀人朋友在轉發,偶爾點點讚,但今年的《樂隊的夏天》讓朋友圈裡許多潛水的樂評人變得相當活躍。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刺蝟、海龜先生等造型誰最難搞?
    每個樂隊的服裝,都與其音樂風格一脈相承——不論是有著強烈時尚主張的海龜先生,還是完全放手讓節目服裝組施為的刺蝟、九連真人——他們或許不能明確地提出自己要什麼服裝,但一定清楚地知道不想要什麼樣的。一 那些變幻的氣場每個樂隊都有自己的氣場,每個樂隊都有彰顯風格的服裝。《樂隊的夏天》的舞臺,是樂隊與樂隊的較量,也是不同風格服飾的交替登場。有的樂隊風格多變,有的樂隊始終如一。
  • 小眾文化互動大眾 《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
    原標題:小眾文化互動大眾,《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的熱情半島記者 王悅這個盛夏,「樂隊」成為關鍵詞。《樂隊的夏天》C位出道,喚醒了許多人對於搖滾的熱情,不僅給觀眾科普了音樂名詞,還讓大家認識了眾多樂隊,在話題之外也引發了很多思考。一檔優質的音綜不僅僅在於呈現的音樂風格,質感內涵缺一不可。
  • 「樂隊的夏天」是我們的夏天,嗎?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大家好我是新醫販賣機即使立秋,32℃的天氣,叫一聲夏天應該也差不多愛奇藝自製綜藝《樂隊的夏天》刷爆了我朋友圈但是一直只知道槍花,涅槃,縱貫線,逃跑計劃這些樂隊的我的內心然而周圍玩樂隊的同桌和熱愛搖滾的班主任都推薦之後
  • 「樂隊的夏天」中國搖滾歷經三十年,樂隊引領獨立音樂破曉時
    愛奇藝本身就有打造小眾音樂綜藝的成功經驗,《中國有嘻哈》的成功,讓愛奇藝在操刀《樂隊的夏天》時更顯遊刃有餘。《樂夏》的舞臺設計團隊成員裡有不少人都玩過樂隊,對樂隊有情懷。團隊在設計新褲子《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舞臺時,導演被開頭「我最愛去的唱片店,昨天是它的最後一天,曾經讓我陶醉的碎片,全都散落在街邊。」一句打動。
  • 樂隊的夏天有啥好看的?
    這些日子裡看膩了直播,圍觀了「一起樂隊吧」,看完了「旅行團」和「新褲子」上《歌手》,此時此刻,隨著天氣一點點熱起來,你是不是也開始想念去年夏天的某檔綜藝節目了?樂夏有啥好看的?我輕蔑地想:搖滾加綜藝???這不是瞎胡鬧嗎?甚至在它播出了幾期後,朋友的安利都沒有打動我。
  • 搖滾樂隊,娛樂新勢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最近各大音樂節陸續公布參演名單,再加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的表現,讓搖滾樂隊們的存在感驟然增加。自從1994年那場在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辦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之後,中國的搖滾樂就鮮少能夠聚合成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