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回首(上)容易莫摧殘

2021-02-19 小仙在路上
小仙是個愛寫文章的花藝師,但現在,她正在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總經理助理。在夢想的路上,所有的努力都是誠懇的!

我從沒有像今年下半年這樣,如此的偏愛開車長途奔波。是的,是長途奔波,不是長途旅行。

儘管開車十幾個小時的時候,非常疲勞。但這種偏愛,是戒不掉的。

因為在下半年開始之前的旅途,幾乎都是我一個人的,不,或者是他一個人的。

大學時期坐火車24小時後再倒車5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所以對火車上的寂寞無聊,一點都不陌生。那時候很煩坐火車,有時候搶不到春運的臥鋪票,有時候連坐票都沒有,一輛綠皮車,慢悠悠的回家,真是件辛苦的事情。那時我和老公異地讀大學,每次我坐火車去看他,快到下車時,他總是發簡訊問我,到城區了沒?我說怎麼看才知道是不是到城區了?他說:你看火車外面有樓房和燈光了,就說明快進站了。

於是,幾乎形成了習慣,每一次夜晚火車進站時,看到火車外星星點點的燈光,就知道離他更近了。

2016年的上半年,我們不是異地讀大學的情侶,我們是雙城生活的夫妻。

我很少來北京看他,一般都是他回去。除非公司有事,否則每周末他都要坐火車回家。開始他坐硬臥,後來說每周睡硬臥腰受不了了,又換成軟臥。飛機很少坐,怕晚點,怕取消,怕這一周的別離,被飛機不能起飛而破壞了團聚。

老王每周五晚火車回家,周六早上到包頭,相聚兩天一晚,周日晚上再回去。一路都是晚上,沒有風景,只有火車的轟鳴聲。

我去北京看他,經常會選擇中午1點後出發的那趟火車,因為運行時間最短,晚上9點多就可以到。一路可以看看窗外的風景,可這一路上究竟能看到什麼,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為你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大概就是這種心情吧。

不管是誰在路上,不管是誰去看誰,異地情侶的生活剛剛結束4年,就變成了雙城夫妻,旅途永遠都是一個人,永遠都在期待著見面時的喜悅,聚少離多的日子,更平添了這火車中的落寞和寂寥。

於是在終於團聚的下半年,我是如此的痴迷一家人在一起的旅程。不管是開車、還是火車飛機,只要在一起,總覺得是那麼的美妙。尤其是一同開車旅行,其實多數時候是奔波的。但我還是感到如此的幸福。

車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它隔絕了外部的人情與是非、紛擾和喧鬧、熱氣或寒流、驕傲且浮躁····就在這個小小的封閉的空間裡,吹吹車裡的空調、聽一首安靜的歌、喝一罐咖啡、或者討論點有的沒的。整整一個白天,身邊的人都互相陪伴且沒有別的打擾,即便一直在路上,也是這麼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幸福。

前幾天和我的領導閒聊,領導突然問我:你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被問懵了,和領導談與工作無關的夢想,是不是有點難為情?我只好微笑著說:有啊。然後我並沒有告訴他,我的夢想是什麼。

我的夢想,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

自從來到北京,我每一天都會抽空思考一個問題:我的夢想是什麼?

大冰說:「這個世界很有趣,有些人忙著做事,有些人忙著做夢,有些人忙著做戲」。大冰還說:「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這種人米也吃麵也吃、肉也吃菜也吃,他不偏食,追求的是生活這頓大餐能膳食營養搭配合理」。

是的,這是大冰在其書《好嗎?好的》當中描寫鐵城的一段話。鐵城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喜歡功成,也習慣功成之後瀟灑的離開。於他而言,當追求卓越已成為習慣,成功就會追隨他。

變化生活的角色,做不同的工作,並希望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一直都是我得愛好。我不喜歡一輩子孤注一擲,更不喜歡一眼就看到頭的結局,人生那麼長,我想到處走走看看。

於是,夢想於我,是一個長期積累後的累加作品,是一個混合了我個人風格的,無法複製的傑作。

有人說,你不是願意自由嗎,你為什麼去上班了?你不是最不喜歡在辦公室裡的生活嗎,怎麼朝九晚五去了?你不是要當年那個說走就走,來去如風的人嗎,怎麼也能按時接送孩子,一天不見孩子都不行了?

當夢想與現實成為平行線以後,繼續努力的生活和學習新知識,變成了新的夢想和勇氣。也許有一天,我更會感謝今天的自己,感謝那個沒有說出口的夢想,感謝山腰上的海市蜃樓,以及我做出的所有選擇。



2016上半年,6個月有5個月在鮮花堆積度過,打刺,換水,包花。

6月份的時候,突然就不想幹了。

因為太累?因為房租又漲了?因為做了3年多花藝工作,想換換口味了?都不是,是因為團聚的心思超越了我要保護自己親手創立的花店的心思,是因為過於留戀家的味道所以才放棄了事業的決心。

可當我真正放棄以後,才知道這段經歷的寶貴——這是一個有關創業的故事,故事的開始是2013年的春天,結束在2016年的秋天。它是我27歲至今年秋天,堅持的一種生活方式。

為什麼是生活方式而不是夢想,是因為它曾經離夢想很近,卻終究沒有完成。當我27歲時,看著被花叢包圍的自己,不是花仙子,不是花房姑娘,而是一張因過度疲勞而憔悴的臉。但那時畢竟年輕,親力親為對我來說並不難。在選擇這項工作之前,我就做好了一切困難的心裡準備。

因為我有些經驗,很多年輕孩子都跑來問我說:好喜歡開個花店啊,有什麼經驗能分享嗎?

能分享的我早已寫成文章,只是,一顆低到塵埃的心,是分享不來的。27歲正是高傲的年紀,面對各種壓力和突發事件,學會委曲求全也未嘗不是一件難事。

這個世界上,不管什麼工作,都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那些和我同齡的人,有的已經功成名就,有的還在掙扎要不要辭職開始創業,有的和我一樣,在新的開始中,尋找當年的初心。功成名就的,是努力也是運氣;苦苦掙扎的,是糾結必有原因;重新開始的,是豁然開朗,還是走累了,想休息一下?

總之,2016年,前半年和後半年,我簡直成了兩個我。不熟悉我的人,從我褪掉了老繭的雙手上,已看不出我曾經的工作是花藝,偶爾我會告訴身邊的人,這朵花叫什麼名字,她們會說:你知道的真多。

但願新的開始,如這些年的日子一般。沒有大悲大喜,亦無過多辛酸。偶爾有些小確幸,在知足中努力前行,做一個奔跑的蝸牛,做一朵開在烈日下的紅花,惟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結束吧,開始吧。


相關焦點

  • 詩詞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北風如果理解我憐悔之意,就請不要輕易的摧殘它。1、萼(è):花萼,萼片的總稱。由若干萼片組成,一般呈綠色,保護花芽。2、雪:指白色梅花。3、孤標:獨立的標識,形容清俊突出,不同一般。4、朔(shuò):北方。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寧二年)前後,做過縣令之類的小官,後避戰亂入閩,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
  • 【原創】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詠梅賞析
    以前我除了蓮花之外對其他的花幾乎沒什麼感覺,包括「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和最流行的玫瑰花,都未曾讓我心動過。 最近補課電視劇《甄環傳》,其中一句「清極不知寒」深深打動了我,從此之後又多了一個喜歡。 初在劇中聽到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時,還覺得有點拗口。
  • 《甄嬛傳》十年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除夕、雪天、倚梅園,嬛兒的「新年願望」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作品《梅花》。描寫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江山社稷上,已然在全身而退保平安,徵服嬛兒,便是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只是,成年人的愛裡,責任感很重要,玩火行為,損人不利己。隨後給自己送到了邊疆,吹了三年冷風,甄嬛也沒少被連累。
  • 【影視解讀】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傳》有感哈師大文學院   徐英鴻那一年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有一個字是錯的?原文才更高明
    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甄嬛傳》中的雍正心中升起無限柔情,冒名頂替的餘鶯兒,立刻就成了他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後來,雍正知道那天晚上念這句詩的人原來是甄嬛,立刻就對餘鶯兒心生厭倦,對甄嬛倍加寵愛。這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因為《甄嬛傳》,而被廣大觀眾熟悉。
  • 因宮鬥劇而走紅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如今是多少人之心聲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2020庚子鼠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聯繫起歷史上庚子鼠年所發生的那些事兒,比如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280年東吳覆滅三國不再、220年曹操病死……似乎更是印證了「庚子之坎」。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讀詩詞,品古人對木香花的憐惜之情
    01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隨影上輕羅。多情肯放一春過?比似雪時猶帶韻,不如梅處卻緣多。酒邊枕畔奈愁何!——張元幹《浣溪沙.詠木香花》感悟:半夜,詩人從睡夢中醒來,看庭院裡月色如水,花影婆娑映上窗紗,絲絲縷縷的花香透窗而入,如此美好的春光,如何不叫人留戀呢?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領略詩詞中的冬天美景
    ——白居易《問劉十九》 2、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崔道融《梅花》 3、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 4、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 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回首2016,感謝一路有你!
    2016年最後一頁日曆像一名忠於職守的衛士,站完最後一班崗,悄然離去。
  • priest《六.爻》:有來無回莫回首,落子無悔不悔臺
    第一式鵬程萬裡,少年人意氣風發,有欲上青天攬明月的雄心萬丈。 第二式上下求索,漫長而痛苦都含在目不斜視的剛硬劍招中。 第三式事與願違,通天徹地,也不過洪荒螻蟻,固若金湯,不過浪頭沙屋。第四式盛極而衰,三起三落,仍然逃不脫這條源遠流長的宿命。
  • 17句詩詞:帶你回首「甄嬛」這位宮鬥大佬的一生
    其實,我是想用17句詩詞,還大家再回首一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她說著:"北風如果理解我憐悔之意,就請不要輕易地摧殘這些花兒。"如此柔弱卻聰慧,難怪一句話惹得皇帝到處尋人。✿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哀莫大於心死,多少婚姻死在了冷暴力上?
    不同於肉體摧殘的家庭暴力行為,家庭冷暴力更多的是通過暗示威脅、語言攻擊、等方式,達到用精神折磨摧殘對方的目的。這種方式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會使對方接近崩潰,同時伴隨著的是婚姻的隔閡與不信任,最終導致婚姻的結束。
  • 摧殘造句和解釋_摧殘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摧殘參考例句:1、這世界上唯一扛得住歲月摧殘的就是才華。2、體罰是對兒童身心的摧殘。3、這個原本非常繁榮的都城,在經過戰火的摧殘之後,已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象。8、經過戰爭的摧殘,往日的家園恐怕難以平復了。9、陽光下的你,是摧殘的眼睛。10、這世上唯一扛得住歲月摧殘的就是才華。
  • 歲月是把無情的刀,誰也逃不脫歲月的摧殘!
    生命,經不起歲月的摧殘。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人到中年,明白了「無力挽狂瀾」的世事滄桑與無奈,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多了幾分「宿命」。驀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情緒。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想想不管是昨日,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的一天就是完美的一天。不管是親情,友情,感情,能永遠珍惜的就是好情緒。
  • 蔣勝男自己在摧殘自己
    在電視劇《羋月傳》臺灣播出同時,《羋月傳》的小說作者蔣勝男再一次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一條言論,聲稱:電視劇《羋月傳》在臺灣播出,這對於作者來說原本應是一件好事,然而落到我身上卻變成一場精神摧殘的暴力事件。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
  • 每日竇摘|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首句「穿林打葉聲」五字,寫出了這場急雨的氣勢。因為有「林」字,表明詞人是走在樹林中。由於林密葉茂,一般的小雨不會對樹下行人造成多大影響。既然「穿林打葉聲」出來了,可見是聲勢甚大的急雨。但蘇軾卻偏偏在「穿林打葉聲」之前加了一個「莫聽」。什麼叫「莫聽」?
  • 1989-2019 姜育恆《再回首》30年!重溫經典,唱響春晚!
    ,雲遮斷歸途;再回首,荊棘密布。》,其中主打歌曲《再回首》迅速走紅,並因在大型晚會演唱而被中國大陸為人熟知;2013年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我和我的朋友》。配上詞和旋律,就組成了滄桑孤獨的意境。」悽美的東西,最容易打動人心。聽他的歌,會多幾分感動,多幾分思考。
  •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
    蘇芮的《再回首》唱出了許多人心中對往事的回憶,可以說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朋友們幾乎都會唱。歌中唱到:「再回首,背影已遠走,再回首,淚眼朦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溫暖我,不管明天要面對,多少傷痛和迷惑」。漫漫人生路,坎坷艱辛在所難免,驀然回首,是非恩怨、愛恨情愁都已遠去,人世間皆逃不過物是人非的流轉變遷。姜育恆翻唱的《再回首》,收錄於飛碟唱片1989年6月發行的《多年以後・再回首》專輯中。此後在1991年的央視春晚上,他登臺演唱了這首歌,在當時大陸開放臺灣同胞探親的歷史背景下,這首和尋根意味同宗的歌曲,也很快家喻戶曉、傳唱南北。
  • 【九龍回首】第200期 // <<九龍回首>>特刊
    在此<<九龍回首>>微刊小編彭如表示衷心感謝各位編輯老師的關愛。他左前方的那位名叫桃子的女同學,頭伏在課桌上,肩膀一聳一聳,無聲抽泣著。  石頭一如既往地努力學習,若干年後,如願以償考上大學。後來的許多年裡,他經常想起被自己發瘋般扔在地上的淺藍底深綠格的手帕。石頭很想知道,淺藍底深綠格的手帕,到底是誰放在他的抽屜裡的?他是不是傷了贈手帕人的心?  石頭初中畢業整三十年時,組織了一個初中同學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