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熙鳳就是康熙的嫡母——孝惠章皇后!

2020-12-22 紅學磚家

王熙鳳判詞: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按脂硯齋提示,「一從二令三人木」中的「三人木」按拆字法,便是一個「休」字。這一點應該沒太大爭議。表明王熙鳳在最後被賈璉給休了。因上一節已經證明王熙鳳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大清帝後!那麼,意味著王熙鳳的帝後之位被奪,她被廢了。

而在前面,筆者又指出賈璉身上攜帶有「九龍珮」。表明賈璉的真實身份,實際上是大清皇帝,也就是那個順治帝。

翻開清史,我們便會發現整個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她恰恰是順治朝的,乃順治帝的第一位妻子,和賈璉(順治)有夫妻之實,以上絲毫不差。此人系孝莊文皇后大哥的女兒,也是順治的表妹。

雖然在乾隆朝也出了一個「不廢而廢」的烏拉那拉氏(1718—1766年),但那是發生在1765年之後的事了,要晚於《紅樓夢》的創作時間,顯然在時間上不相符合。所以,烏拉那拉氏並不是王熙鳳的人物原型。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太后的歷史原型,14歲皇后21歲做太后,與康熙親如母子
    《鹿鼎記》太后的歷史原型,14歲皇后21歲做太后,與康熙親如母子文/無計讀史由張一山、唐藝昕、朱珠等人主演的《新鹿鼎記》已經收官了,該劇作為翻拍劇很遺憾並沒有獲得好的評價。一般來說每一次翻拍一次經典,都會被觀眾嫌棄的不行,如今的《新鹿鼎記》也是一樣。
  • 王熙鳳:這才是最標準的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趕緊來見識下!
    王熙鳳是什麼人?集悍婦和才女於一身,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人。大凡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王熙鳳的長相:「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但恐怕很少人知道「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形狀?
  • 少年天子,順治帝的後宮,獨寵董鄂妃,兩個皇后表妹,薄命的康熙生母...
    順治帝即位初年,攝政王多爾袞為其聘娶親表妹,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為後,寓意親上加親,順治帝親政後完婚,兩年後順治帝廢黜皇后,降為靜妃,她也是清朝唯一被廢黜的皇后。從此,博爾濟吉特氏移居側宮,史書上對她再無任何記載。
  • 她13歲入宮就是皇后,卻在20歲守寡,後當57年的皇太后,她是誰?
    待到順治帝該婚娶之時,多爾袞便主張將科爾沁的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一位叫做孟古青的姑娘嫁給了順治為皇后。順治對於這位皇后極其的不滿,雖然當時崇尚滿蒙聯姻,孟古青亦是血統高貴可是順治就是對其有嫌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樁婚姻是多爾袞親定的,順治將對多爾袞的不滿遷怒給了這個女人。終於機會來了,多爾袞死後順治歷數其罪狀,並將其屍體從的墓冢中給挖出來鞭屍。
  • 孝靜成皇后——清代皇后中的異數
    整個清朝歷史上,既非皇帝嫡妻、也非嗣皇帝生母的後宮嬪妃,身後得到皇后尊號的,只有兩位,一位是順治帝寵妃----皇貴妃董鄂氏,死後被追封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另一位就是道光帝靜妃、靜貴妃、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生前被晉封皇太后,死後追封為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下葬?
    孝莊文皇后在皇太極時期算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存在,她既沒有姑姑孝端文皇后的尊貴,也沒有姐姐海蘭珠的受寵,在皇太極冊封的崇德五宮后妃中排最末,但孝莊文皇后勝在生了一個皇帝,即順治帝。康熙之所以一直沒有將孝莊文皇后進行妥善安葬,其實並非完全出於祖制不能改的考慮,因為他曾為自己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建了孝東陵。如果根據祖制來說的話,孝惠章皇后是要和順治帝合葬的,但並沒有,而孝惠章皇后也並沒有留下什麼不合葬的遺命,這都是康熙帝的考量。
  • 雍正和康熙為什麼都對胤祺讚譽有加?
    再次,就是胤祺是被康熙皇帝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長大。  其實在康熙的眾位皇子中,有過「寄養」經歷的不在少數,但是大多數都是出於無奈的「被動寄養」。  但是,五阿哥胤祺的情況則是完全不同,他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當時是有資格親自撫養孩子的,而康熙之所以要將胤祺安排給自己的嫡母孝惠章皇后撫養,不僅是因為康熙本人非常喜歡胤祺,更是在於孝惠章皇后也對胤祺是極度的喜愛。  毫無疑問,能夠被康熙的嫡母,也就是自己的嫡祖母撫養,這對於胤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殊榮,也使得其在所有康熙皇子中無疑是非常的「與眾不同」。
  • 「原創」《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前後矛盾了
    在《孝莊秘史》裡面馬景濤扮演的多爾袞因為寧靜扮演的大玉兒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更加不可能有孫子輩的後代,但是在《康熙秘史》裡面鄔倩倩的孝莊太后並沒有自稱大玉兒而是自稱布木布泰,並且多爾袞的孫女端敏被她撫養長大。也就是說在《康熙秘史》的人設裡面 已經故去的多爾袞是有兒子和兒媳的否則哪來的孫女? 那是不是和《孝莊秘史》矛盾了?
  • 「原創」《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前後矛盾
    《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同為尤小剛執導的電視劇,演員也是大同小異的一群人。但是他們在歷史人物的創作上卻有點差別。在《孝莊秘史》裡面馬景濤扮演的多爾袞因為寧靜扮演的大玉兒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更加不可能有孫子輩的後代,但是在《康熙秘史》裡面鄔倩倩的孝莊太后並沒有自稱大玉兒而是自稱布木布泰,並且多爾袞的孫女端敏被她撫養長大。也就是說在《康熙秘史》的人設裡面 已經故去的多爾袞是有兒子和兒媳的否則哪來的孫女? 那是不是和《孝莊秘史》矛盾了?
  • 康熙的兄長福全,擊敗葛爾丹不但沒獎還被治罪,終被剝奪議政權利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最出名的就是他的三兒子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玄燁在八歲的時候生過一場天花,差點就一命嗚呼,後來年幼的玄燁挺了過來,被順治皇帝和孝莊選中做了康熙帝。至於順治其他的幾個兒子名氣並不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順治帝的二兒子福全。福全雖是順治帝的二兒子,但是順治的大兒子早早夭折,所以福全在兄弟們中算是最大的了。
  • 14歲皇后21歲做太后,揭秘這位博爾濟吉特氏
    《新鹿鼎記》的歷史背景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那麼劇中太后的歷史原型就是「孝惠章皇后(仁憲皇太后)」了。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第二位皇后,出身於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清世祖廢后(順治帝第一位皇后)是孝惠章的堂姑母,因為與順治感情不和而被廢。之後大臣們將鎮國公綽爾濟的兩個女兒選入宮中為順治帝嬪妃。同年阿拉坦琪琪格被冊立為皇后,那一年她還不到14歲。
  • 嫡庶倒置|尊嫡母為太妃、生母為太后,無「禮」取鬧還是別有用心
    雖然馬皇后是章帝的嫡母兼養母,不過這樣的行徑依舊違背了「以孝治天下」的傳統。在東晉時,為了解決皇帝生母的地位問題,「皇太妃」這一名號應運而生,在東晉至南宋的近千年時間中,若皇帝嫡母(先帝皇后)和生母同時在世時,則以嫡母為皇太后、生母為皇太妃,以示嫡庶尊卑有序。
  • 孝昭仁皇后是如何開啟鈕鈷祿氏家族的鳳巢宿命的?她為何被稱為「良配」?
    孝昭仁皇后來自於清朝最有名的後族,鈕祜祿氏,祖父是清朝開國大將弘毅公額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女和碩公主穆庫什,父親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嫡母是英親王阿濟格長女和碩格格,生母是遏必隆側室舒舒覺羅氏。
  • 她才是清朝唯一的「烏拉那拉氏皇后」,是雍正很重要的一個人
    這樣就證明清朝就只剩下一位烏拉娜拉皇后了。為了使這個結論更加嚴謹,我們來梳理一下,從清朝開始,所有的皇后姓氏。 就從順治開始說起吧,他一共有過四個皇后,活著的時候有三個,死後還有一個,很厲害了。第一個就是孟古青,活著時候被廢,成為靜妃,她是博爾齊吉特氏;第二個孝惠章皇后,是博爾齊吉特氏;第三個皇后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董鄂妃;而最後一個就是康熙的親生母親佟佳氏。
  • 康熙皇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
    在康熙的后妃中,除了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還有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其是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清朝開國名將額亦都之孫女。
  • 尤二姐就是董鄂妃,梨香院就是承乾宮,勸張書才拆偽曹雪芹故居!
    難怪有紅迷憤慨地說道:「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就是讓一些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話雖糙但理不糙。因為一部《紅樓夢》,實乃一部大清宮闈秘史。蔡元培發現的「太子魘咒案」僅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 「原創文章」柔嘉公主和端敏公主都是康熙的姐姐
    因為《康熙秘史》和《寂寞空庭春欲晚》沒有讓康熙和他的堂姐妹談戀愛雖然劇中的端敏公主管康熙叫哥哥不是弟弟,但至少沒讓康熙和端敏談戀愛。而廣東東方明珠文化卻讓康熙和柔嘉公主談戀愛了鄧超和劉園園演的大家還有印象嗎?雖然名字叫冰月但是嫁給耿聚忠熟悉清史的人一定知道原型是柔嘉公主。
  • 正說哀皇后徒單氏:與小妾並稱兩宮太后,因勸諫庶子被殘害的嫡母
    在封建時代,身為嫡妻因為無子收養庶子的例子很多,愛護丈夫庶子的嫡母也不少,問題是,好心不一定有好報,在金帝國,就有這樣一位嫡母,因為勸諫庶子皇帝,被庶子殘害,這位悲催的嫡母太后就是金德宗哀皇后徒單氏。01,愛護庶子和睦妾室的主母哀皇后徒單氏(1109-1161),出自金帝國大貴族徒單氏,金帝國皇室完顏氏和其他部族聯姻,就是從徒單氏開始,昭祖威順皇后就是第一位出自徒單氏的后妃,而哀皇后則是第二位徒單氏皇后。她嫁給了金太祖阿骨打的庶長子宗幹,徒單氏是一個很賢德的女人,性格和順,對待丈夫的妾室們很寬和,因此很得妾室們的尊敬。
  • 孝懿仁皇后崩逝後,誰執掌康熙後宮?最終還是佟佳氏說了算
    皇四子胤禛就是因為曾被孝懿仁皇后撫養,變現獲得了「嫡出」身份的同時,還爭取到了孝懿仁皇后的弟弟——時任九門提督、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的支持,才能平穩接過康熙皇權,升級為雍正皇帝。孝懿仁皇后崩逝後,康熙皇帝似乎坐實了自己「克後」的嫌疑,索性再未封后,甚至連「代行皇后職權」的「皇貴妃」都再未冊封。只是,中宮虛懸、妃嬪之首空缺,這偌大的後宮到底有誰統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