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囂張的農民,欠田賦綁縣官,朱元璋卻下令:誰動他,誅九族

2020-12-22 文史怪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朱元璋無非是最具有爭議性質的一個,從「胡惟庸案」再到「藍玉案」,牽連者達到了十餘萬人,可以說是古今之罕見,然而在他當政期間,同樣也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十分重大得到貢獻。從過去的一些史料,我們不妨能夠看到一個最為真實的朱元璋。

就曾經有這樣一個明朝最為囂張的農民,拖欠田賦,還捆綁縣官,朱元璋得知後,卻下令:「誰敢動他,就滅九族。」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此人的名字叫做陳壽六,是江蘇常熟縣一名種地為生的莊稼漢,他和朱元璋此前,也根本沒有任何的瓜葛,為何陳壽六能夠如此的肆無忌憚?甚至得到朱元璋的庇護?故事還要從一本《大誥》說起。

出生貧苦的朱元璋,登上皇位後,知道民間不易,而他更是十分痛恨朝廷官場的腐敗,故而在洪武十八年(1384)發布《大誥》,整理一年內發生的貪汙案件,警告和告誡天下官員貪汙的下場,之後,朱元璋更是每年更新上面的內容,陸續編制了《大誥續編》《大誥三編》等書籍。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要在全天下大力推廣:「朕出是誥,昭示禍福,一切官民諸色人等,戶戶有此一本……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寶,發布天下,務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遷居化令歸。」

此外,在古代歷史上,朱元璋還是第一位推動群眾防腐的國君,他特意在書中交待,如果老百姓認為,自己所在地的官員有貪汙,失職的現象,可以攜帶著一本《大誥》,將其捆綁到京城進行審判,沿途人員不得阻攔。消息一出,天下譁然,朱元璋很高興的認為,這樣一來貪腐就徹底解決了。

只不過他頒布法令後,卻沒有看到什麼人上京城來申冤,這也讓朱元璋十分的鬱悶。原來在封建等級嚴重的社會,雖然朱元璋的法令,看上去好聽,卻沒有什麼人敢真的去實施照做。《範進中舉》中胡屠戶的一番話就提到: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事實上這也符合了當時很多百姓所想:

誰知道你頒布的法令,是不是說著玩的?可能貪官沒有審判成,自己反而得罪了地方上的勢力,到時候隨便安插個罪名給自己,上哪裡說理去?

但是總有敢於吃螃蟹的人,比如上述的那一位,陳壽六就主動站了出來,1384年,常熟縣發生災情,糧食收穫不多,陳壽六欠下了不少的田賦,然而當地的縣官顧英,不但不為民排憂,還以徵收之名巧取豪奪,民怨沸騰,一怒之下,陳壽六想到了朱元璋的法令,於是將他綁了起來,押解到京城去。做一件這樣的事情,是十分需要勇氣的,可能我們也不知道當時陳壽六的心情。

消息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這讓他十分的高興,趕快命令明朝政府機構,全力處理這件案子,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還對陳壽六發出了「此人,豈不偉歟?」的讚嘆,最終顧英貪汙罪名坐實,被打入了大牢,而陳壽六也受到了皇帝的重獎:「賜三十錠,免雜役,隨行各賞衣兩件。」

為了防範有人對陳壽六這個農民的打擊報復,心思細密的朱元璋還特意下聖旨:

「敢有羅織罪名,害陳壽六者,誅其族。陳壽六若借朝廷之名義,行不法之事,地方官員無權決斷,須押解入京審判。」

在此之後,沒有人敢去找陳壽六的麻煩,畢竟誰也不想被滅九族,而朱元璋的法令,天下人才真正重視起來。雖然到了朱元璋去世後,因為可行性等原因,朱元璋推行的政策和《大誥》都被廢除,但是陳壽六的故事,倒也成為了朱元璋這個野史上「暴君」後,一個耀眼的閃光點。

相關焦點

  • 從朱元璋的「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誰九族」說開去
    ​從朱元璋的 「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滅誰九族 」說開去
  • 戲曲裡面的誅九族是指的哪九族?
    "誅九族",是我們今天看歷史戲尤其是皇朝戲頻率很高的詞彙,往往會將要案重犯"九族"誅殺,可謂慘不忍睹。
  • 皇帝動不動誅九族,千年來誅了多少人?別被電視劇誤導了,僅2例
    為什麼誅九族聽起來如此的多,但是實際上在歷史上卻如此之少呢?隋煬帝大怒,自己在外面打仗,差點兒被這個自己最為看重的官員給掏了老巢,於是下令對楊玄感誅九族。楊玄感的九族基本上涉及了當時朝野上下的所有權貴,這也正是隋煬帝想要看到的。不過,這個誅九族應該也沒有真正的「誅九族」,楊玄感的妹妹就只是被罰為宮女。後來她還做了李淵的妃子。而另外一位跟隋煬帝一樣倔強的皇帝朱棣,他誅殺的是方孝孺。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其實朱棣對大臣們的手段比朱元璋要溫和多了。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夷三族法,隨著秦漢等時期的發展,逐漸從夷三族,變成了夷五族、夷七族,以至到隋煬帝時期,發展成了誅九族,並出現了第一個被誅九族之人。歷史上第一個被誅九族的人,是隋朝的重臣楊玄感,楊玄感的父親是隋朝重臣楊素,他幫助隋文帝楊堅滅掉了隋朝,因功被隋文帝封為越國公,楊玄感自身功勳不多,但他藉助父親的功勳,被授予隋朝柱國將軍。楊素死後,楊玄感繼承父親楊素爵位,做了楚國公,升任禮部尚書。
  • 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九族?
    誅九族應來自於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九族說法不同,但是歷史上公認誅九族是極其殘酷的刑罰。漢代儒家則有二說,一曰,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異姓親族。其中父族四就包括被處以者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兒女,另及姑母和其兒、外甥、外孫。母族三,即其外祖父母、姨母與她兒。而妻族二即是嶽父和嶽母。另一個說法就是由被處以者上推四代至高祖,下推四代至玄孫;橫推三從兄弟。
  • 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九族到底都是哪些親人?
    誅九族應來自於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九族說法不同,但是歷史上公認誅九族是極其殘酷的刑罰。誅十族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唯一一次,在於明朝明成祖登位之時。被處以者為當時威望甚高的方孝孺。靖難之變後,燕帝登基,但方孝孺認為朱棣篡位,所以朱棣命其起草即位詔書,他寧死不從,更予以辱罵,於詔書上寫上「燕賊篡位」。屢命不從,朱棣終以誅九族相脅,然而他仍義無反顧地說:「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終朱棣把其門生朋友歸入第十族,連同原來九族一併誅殺。最終共誅殺八百七十三人,因此事下獄及被流放充軍者亦數以千計。
  • 罪無可赦,誅九族,歷史上的2次誅九族讓人心生害怕,那麼誅十族又有...
    「罪無可赦,誅九族……」,在一些歷史劇中我們經常能夠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那麼,何為九族,大多數人應該不甚清楚。 這一殘忍的刑罰,最早源於秦商鞅變法後,頒布的夷三族法,秦朝法律的嚴苛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夷族,就是統治者為了要避免那些存活下來的親人尋仇,進而造成社會動蕩。
  • 明朝第一冤案,朱元璋為何將宰相胡惟庸誅九族
    胡惟庸入相後,他的精明幹練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賞識。這期間,胡惟庸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為妻,結成姻親,使得他與李善長關係更進一步。有這樣的元老重臣為後盾,胡惟庸更加膽大妄為。加上李善長的舊屬們也極力幫助他,胡惟庸可謂如魚得水。由於他逢迎有術,漸得朱元璋寵任。到洪武十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獨攬丞相之權。
  • 皇帝:我要誅你九族,大臣:誅我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
    導語:皇帝:我要誅你九族,大臣:誅我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誅九族是古代一種連坐刑法,主要是為了皇帝維護自己皇權的威嚴而出現的一種刑法。正如這個名字一樣,誅九族就是凡是與犯人沾親帶故的都要被處死,可見這種刑罰之重,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比較少,但在明朝出現了一個被誅十族的人,九族就已經是相當於滅族了,哪裡還會有十族可以滅呢?回顧過去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明朝時期,讀書人是比較受到人們的尊敬的,尤其是有身份的大儒更是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明朝時期一個叫方孝孺的大儒就是一位備受尊重的人,而也正是方孝孺被誅了十族。
  • 滅九族是滅哪九族?歷史上都有誰被誅九族?
    ,對此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幾次滅九族的事件,其中明朝的方孝孺是最慘的。「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之子(姨姨的子女);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誅九族就是光誅九族以內的親戚、姻親戚。
  • 古代皇帝動不動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別被古裝劇騙了,僅2例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皇帝青筋暴起,憤怒地下達誅九族的命令,那麼,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又有幾例呢?誅九族來自於秦漢時期的夷三族法,《史記》中記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到了漢朝時,夷三族法幾度廢立,著名的大將軍彭越、韓信等人都受到了這一罪罰,只不過夷三族的範圍因為時代不同而有所出入,誅九族同樣也是如此。
  • 大家都知道「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你知道誅九族會殺多少人嗎?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誅九族」是古代最嚴厲的刑罰,只因為一個人犯錯,而連累成百上千的人被殺頭,那場面是非常的殘忍。有些被株連的人更是冤,因為他們平時跟犯人都沒有來往,好事沒沾上,倒是沾上砍頭的災難。在實施「誅九族」刑罰的時候,也有跟犯人非常親近的人能夠僥倖逃脫。那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誅九族」這樣的慘絕人寰的刑罰?
  • 朱元璋女婿很囂張:我是駙馬誰敢動,朱元璋:殺,這女兒我不要了
    隨之而來的,是許多嚴刑一再出爐,許多大案先後發生,而朱元璋的態度是零容忍,哪怕犯事的人是他女婿。朱元璋兒女眾多,光兒子就生了26個,女兒人數少一些,但也有16個。其中有個封號為「安慶」的公主,地位比較尊貴一些,因為她是皇太子朱標同父同母的妹妹,換句話說,就是大明王朝的嫡公主,投胎在朱元璋最珍愛的髮妻馬皇后腹中出生,標準古代金枝玉葉。
  •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別被電視劇誤導了,其實也就兩個
    在古代,最嚴重的懲罰是什麼?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株連九族,作為一種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情形,這種情況想想也都讓人感到害怕。然而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或許你不會相信,其實也就兩個,這又是什麼原因?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古代誅九族,嫁出去的女兒也誅嗎,女婿誅不誅?都有哪些講究
    對那些觸碰到自己權利的人和事都立下了非常嚴重的懲罰,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會被下令處死、五馬分屍等。這些懲罰在現在看來都是非常殘忍的,但是這些懲罰也只是針對所犯事情的某個人或某些人,而有一種懲罰可以稱得上是最沒有人性的。 這個懲罰方式就是誅九族,一般能夠獲得這種懲罰的必定是犯下了極大的過錯,或者所做的事情對國家有很大的危害。
  • 明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和詭異的雲奇告變始末
    護衛立即將其拿下,亂棍齊上,差點把他打死,可他仍然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這才覺得事有蹊蹺,就登上了西華門的城牆,結果發現胡惟庸老宅裡被手執武器的士兵包圍著,埋伏起來的士兵裡三層外三層,要不是站在高處,根本發現不了!朱元璋果斷返回皇宮,立馬下令逮捕胡惟庸,以「擅權植黨」的罪名將其處死。
  • 歷史上的「誅九族」,一共才5次,到底怎麼個誅法
    當然,總有那麼幾部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詞語,例如:「千刀萬剮」、「五馬分屍」、「誅九族」之類的詞語。與這些個詞語相對應的是古代的不同的嚴苛的刑罰。其中,當屬「誅九族」最為悲慘,一人犯罪,九族連坐。在古代,刑罰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那麼,什麼是誅九族呢?且聽本回分解!
  • 古代唯一被誅十族的人,7天7夜才誅完,如今沉冤得雪,他是誰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聽到「誅九族」這個刑罰,這個刑罰其實是從秦朝「夷三族」發展而來的,「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
  • 如果朱元璋看到後來的明朝皇帝,最想抽誰耳光?
    往生樓裡,朱元璋細細品讀《明實錄》,桌上放著一摞書,「嗯,高瞻祈見佑,厚載翊常由,怎麼好像不太對?嗯……我的個孩兒來!大明怎麼亡了?」朱元璋站起身來,看著分站兩列的子子孫孫,到底誰才是那個第一大敗家子兒……在一些通俗歷史讀物中,明朝皇帝最不堪的是這麼幾個人:喜歡自己奶娘的明憲宗朱見深、寵幸劉瑾的明武宗朱厚照,當然,少不了喜歡鋸木頭的熹宗朱由校。
  • 太子朱標投湖,侍衛急忙跳水救人,朱元璋一瞧岸邊的衣服:拖下去
    這句話講的其實就是古代臣子輔佐君王的伺君之道,要時時謹慎刻刻當心,畢竟誰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因這些喜怒無常的大人物而惹來殺身之禍呢。這個典故中也演化出了我們如今常說的「伴君如伴虎」。歷朝歷代中,但凡是能登上帝王寶座的,沒有哪個是好惹的主。如果沒有點手段和野心,恐怕早就淪為皇權鬥爭中的犧牲品了,就連農民出生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