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行系列之六:跨越北回歸線

2021-02-17 山水畫藝術網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北回歸線紀念塔很是醒目

       已經入臺第六天了,昨日酒店裡的溫泉洗去了前幾日的疲勞,臺東的早晨依舊是雲淡風輕,陽光明媚,只是天上的雲比前幾日多了些。

      下一站就是臺東的珊瑚博物館,說是博物館,其實還是既定行程中的購物店之一。臺東由於地處臺灣東海岸,毗鄰煙波浩渺的太平洋,以盛產珊瑚而聞名。珊瑚屬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 ,是腔腸動物門中最大的一個綱,有7000多種,均為海產.珊瑚蟲綱又分為八放珊瑚亞綱及六放珊瑚亞綱.根據骨骼質地和水螅體大小,珊瑚一般分為大水螅體石珊瑚 、小水螅體石珊瑚、軟珊瑚以及海葵等幾種類型.珊瑚礁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水下「熱帶雨林」, 具有保護海岸、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漁業資源、吸引旅遊觀光等重要功能.許多珊瑚個體色彩絢麗, 豔麗的顏色不遜色於陸地上的各種鮮花, 有的珊瑚品種還有驚豔的螢光效果,不同類型的珊瑚可在水族箱中構建成立體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使珊瑚在水族行業中具有極大的競爭力。

海風吹拂下的椰林婀娜多姿

      珊瑚本身是極其重要的海洋生物之一,是有生命的。近年來,為了保護脆弱的海洋生態,世界各地對原生珊瑚都實施了保護,禁止採集。我著實不知道這裡展示和售賣的珊瑚及珊瑚製品的原料是通過什麼渠道得來的。當然,因為稀有,價格也是高的令人望而卻步。標籤上的價格動輒就是幾千上萬,這足以讓來到此地的遊客望而生畏了,絲毫不親民。偌大個賣場內雖然是人頭攢動,卻都是來回遊蕩消磨時間的,幾乎無人下單。


      大家走出珊瑚博物館,目測帶隊的導遊阿裕已是一臉黑線,看來在本店的戰果欠佳。接著就是沿臺灣東海岸公路直奔此行的下一站——花蓮。花蓮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和宜蘭接壤,南鄰臺東,西沿中央山脈脊線與臺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為鄰,只是山高谷深,無路通達。東側便是浩瀚的太平洋了。面積4628.57141平方公裡,人口不到四十萬,是臺灣最後一個被漢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古稱「奇萊」, 花蓮縣還是臺灣面積第一大縣。經濟主要以工業、商業和運輸業為主,在臺灣,和臺東一樣,都屬於相對欠發達地區。

      這裡的公路離海岸線很近,一邊是崇山峻岭,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時常一閃而過的椰林,一派熱帶氣候下旖旎的秀美風光。天上的白雲逐漸增多,或許是要變天了,在白雲的映襯下,天更加藍,水更加綠了。

       車子行進約兩個小時後,便到達了北回歸線分界點,遠遠就看見一個造型獨特的塔形建築物高高矗立在那裡,這裡就應該是北回歸線地標了。北回歸線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五省區。北回歸線又名夏至線,每年夏至(鬥指午,太陽黃經90°)時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折返。

       其實,我們前幾日也已經從嘉義境內跨越北回歸線進入熱帶地區,只是當時導遊沒有提醒,而且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標誌而已。大巴車在馬路的左側停穩,大家紛紛下車拍照留念。此時驕陽似火,照射在人的臉上眼睛都無法睜開,絲毫沒有一點嚴冬的意思。但景致還是很不錯的,面朝太平洋,背鄰綿延的群山,綠樹掩映、不海藍天,仿佛是一幅絕美的畫卷。

遠處橫臥在海灣中間的小島從特定角度看酷似睡美人

      午餐地距離北回歸線分界點不遠,位於臨近馬路的一個半山坡上。這裡居高臨下,山花漫爛。對面的海灣傳來陣陣海浪拍打巖石的轟鳴聲,那條臨海公路酷似一條玉帶蜿蜒鑲嵌在海岸之上。


石梯坪的景色十分迷人

       用餐後車子下行幾分鐘就到達海邊的石梯坪景點。石梯坪位於臺灣東部的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於1983年被臺灣內政部劃定為花東沿海保護區內的自然保護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設立之後,這裡也是過往車輛和遊客的遊憩區。因這裡海岸階地平坦寬廣,所以將區內主要通道臨海側規劃為露營區,並鋪設臨海步道通往各主要景點。這裡,陸地上的巖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海灣,其形如階梯一般,長短不一。光緒年間,統領吳光亮率兵在這裡開路時,看見這些一排排的階梯,就稱此地為「石梯」,以後,這裡就被稱為「石梯坪」。花東海岸公路至此偏離海邊,中間被梯田阻隔,形成不一樣的田園景致。據說這裡還是鯨豚經常出沒的海域,為臺灣賞鯨船的發源地。


此時的七星潭海岸風高浪急,如萬馬奔騰般壯觀

       接下來又是近兩個小時的前行,已進入花蓮縣境內。此時天上的雲層增多、增厚,只露出星星點點的藍天。下午三時許,車子到達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的七星潭風景區。景區在花蓮機場的東側,七星潭是一個突出於美侖鼻一側的海灣;七星潭從前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旺的地方,早年真的有零星湖泊散布,如今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侖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海岸線綿延20多公裡,海灘寬度約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屬於礫石灘,讓七星潭成為花蓮近郊最佳的踏浪撿石好去處。來這裡的遊客有兩點必須注意:第一就是不能面向機場拍照,因為那裡是軍用機場,不然會惹來麻煩;其二就是海邊的石頭不能亂撿拾,也是不允許的。

      這裡的海岸較為平直,風大浪高,波濤震天。如萬馬奔騰般氣勢恢宏。此時的天空已經被烏雲完全覆蓋,陣陣海風夾雜著海浪帶起的水霧,吹在人臉上,鹹鹹的,有些涼意。

遠眺太魯閣大橋

       四時許,復又啟程去往在花蓮的下一個景點——太魯閣。太魯閣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也成為臺鐵之列車名。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園、九曲洞、慈母橋、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當地人說:這飛流而下的兩股瀑布是死傷勞工的眼淚匯集而成

      這裡原是日治時期為水力發電而開鑿的施工道路,砂卡步道,對於生活在黃山的我來說,只能說是平淡無奇,車子在下山途中的景色倒是很不錯的。車外遠處有一處飛泉,當地人說是苦難勞工的眼淚匯聚而成。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峽」。據導遊介紹,當年修築這條峽谷公路的時候,由於條件惡劣,傷亡了不少勞工,實屬不易。天色將晚,在此地只能是走馬觀花,無暇深入探究。

這裡山高谷深,別有一番景致

       路邊的燈火已經亮起,一行人乘車返回花蓮城區食宿。

       晚上入住位於花蓮市府前路508號的伊達斯精品酒店。酒店無線網絡不佳。這裡地處花蓮市城區偏北,酒店右側就是民意派出所,應該很安全,晚上流浪狗較多,不建議夜行。

當晚入住的花蓮伊達斯精品酒店


       酒店馬路對面就是花蓮當地安置大陸老兵的機構,又稱作老兵之家,佔地面積很大。據導遊介紹,這些剛到臺灣的大陸老兵思鄉情濃,經常會結伴前往海邊遠眺,久久不歸。他們認為:大海的對面就是故鄉,因為他們來的時候就是坐船來的!思鄉之情,如泣如訴,歷史造成的遺憾,卻葬送了多少大陸遊子終生無法實現的返鄉之路,客死他鄉。(圖文/劉東方)

◆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

 

推薦閱讀

劉東方山水畫作品欣賞(高清組圖)

時代丹青·全國第三屆現代工筆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八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初評結果

第二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二屆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伯年國藝」全國寫意花鳥畫展複評入選名單

「丹青山河·心繫人民」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客都梅州·風眠故裡」全國中國畫(山水.花鳥)作品展複評結果

2019「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時代華彩2019·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複評結果

「伯年國藝」全國寫意花鳥畫展初評結果

第二屆「江海門戶通天下」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重溫經典」第四屆婁東(太倉)全國山水畫雙年展複評結果

「詩意大運河」全國油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2019「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寫意)展複評結果

中國美協2019年度和入會有關展覽及條件列表

2018年度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名單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站無任何關聯。本網發布的訊息您如發現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聯繫,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後,我網會選擇刪除。

相關焦點

  • 北回歸線上的張家口籍臺灣老兵,懇請大家幫忙尋找親屬!!!
    在臺灣,有一位張家口籍老兵,去過臺灣旅遊的人都應該見過他。一位在1954年,老蔣通過美國,把一大批被俘的志願軍要到了臺灣,大約一萬五千人左右,宋爺爺就是其中的一個。老蔣一直就憋著一口氣要反攻大陸,所以他要這些戰俘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因為臺灣缺少勞動力,用這些年輕的戰俘做苦力搞建設很現成,再一個就是他想利用這些年輕人的思鄉情緒做為他反攻大陸的主力軍,一舉兩得。
  • 原神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 珍珠紀行刷新時間
    原神珍珠紀行一般會持續多久時間?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這是很多小夥伴想知道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原神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吧!
  • 黑白情懷——曾家傑的《美國紀行》組照
    曾家傑《美國紀行》系列照片是九十年代初一次文化旅程中的收穫。此行機會難得,過程難忘。《美國紀行•集市》訪問團成員包括內地的李英傑、駱飛、胡錘、楊秉政、劉佔坤、王苗、胡越、胡鵬、沈延太(已故),香港的陳復禮(已故)、簡慶福和我,澳門的李德勝,臺灣的翁庭華,訪問團因而被接待單位冠名為「全中國攝影家代表團
  • 北回歸線:伊甸/《人之詩》(之三)
    ▎懺悔之詩我在大字報上放出潛伏在身體裡的野獸。往期相關伊甸作品回顧:1,北回歸線:伊甸/《人之詩》(之二)2,北回歸線:伊甸/《人之詩》(之一)3,北回歸線【紀念昌耀專輯02】/伊甸:《一位高尚而孤獨的詩人》、《昌耀》兩文
  • 《極光落在北回歸線》發布,蘇運瑩等演繹挪威國寶級音樂家作品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近日,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據了解,此音樂計劃由騰訊音樂人聯合北歐各國大使館、北歐出版公司、北歐製作團隊發起,每年聯手中國音樂人及樂隊將北歐國寶音樂人的經典作品進行中文改編,通過多方協力打造跨越國界音樂專輯。
  • 背著吉他遊臺灣:(一)臺北紀行
    > (一)臺北紀行
  • 藍貝|在北回歸線情迷六月花
    在亨利《北回歸線》或者阿娜伊絲的日記《火》的回憶裡,也就是《情迷六月花》的電影裡,那是一個頹廢至純潔無邪的香豔巴黎,在導演完美的光影調度下,伴隨著德彪西、薩蒂和普朗克銷魂勾魄的音樂,以及那個時代有著香頌風格的流行歌曲,我們會看到那些夜霧迷離燈影曖昧的長街
  •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
    肇慶宋城牆是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有小萬裡長城之稱,古城牆始為土城後改為磚,雖然歷盡滄桑但城牆和城門位置未改。位於古城牆上的披雲樓,始建於公元1118年的北宋,是當時的瞭望臺,因常有雲霧繚繞而得名。如今披雲樓外形仿滕王閣、黃鶴樓和麗譙樓,其中麗譙樓是古代肇慶府衙的所在地,建於宋重和元年,是為供奉宋徽宗趙佶御書肇慶府而建,明代改為麗譙樓,明末的朱由榔在肇慶抗清時改為永明宮,現代人則稱紅樓。
  • 是時候聊聊《中國鐵路大紀行》了
    借著春運話題,今天和你聊聊這部片子,一部只要提到亮叔的《長江天地大紀行》,一定會有朋友留言的NHK紀錄片——《中國鐵路大紀行》。PS.補充2個小知識點,可能你已經知道,亮叔是NHK出身;拍過這2部《大紀行》的攝像師楊林老師,也做客過和之夢。
  • 西子灣 ▏跨越北回歸線的浪漫
    青年指揮家                           廖元鈺廖元鈺,中西合璧新生代指揮家,24歲即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2017年榮獲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 For Chinese Music)冠軍,同時獲頒臺灣優秀青年指揮獎
  • 【童遊//寒假親子遊】魅力臺灣:北回歸線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臺灣環島遊,就這一次盡享山城之美● 美食—金牌領隊推薦臺灣特色美食,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每分每秒都在想方設法滿足你的味蕾需求;>● 舒適—三晚臺灣當地優質五花酒店,兩晚五星酒店住宿以及一晚當地特色民宿和一晚五星溫泉度假酒店,住宿安全舒心;● 跟著課本去旅行—一日一月一山隔~日月潭、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 「最」臺灣—最美山城、最高之樓、北回歸線紀念碑、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帶來的不僅僅是輕鬆的旅行
  • 【新片上映】《等一個人咖啡》《北回歸線》劇情簡介
    深深被思螢的正義感電到的阿拓,常常介紹他那些有趣的好朋友給思螢認識,思螢的生活也因為有阿拓而變得多彩多姿。思螢一直暗戀著澤於而只是把阿拓當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直到阿拓決定要離開臺灣,出國去實現夢想時,思螢才明白——原來她所等的人不是澤於,而是阿拓……
  •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 ——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駐印度大使樂玉成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印領導人就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印官方香客朝聖新路線達成重要共識。
  • 民間文化交流的感觸:臺灣紀行
    4、          感天動地的臺灣共產黨的悲歌此次臺灣之行之前,我對臺灣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了解。為了補課,我讀了幾本書,包括:《幌馬車之歌》和《陳映真文集》。到臺灣之後,正好趕上觀看差事劇團演出鍾喬導演的話劇《人間男女:幌馬車之歌變奏曲》。
  • 經典巨作 BBC紀錄片《北回歸線》很棒的英音紀錄片,收藏起來!
    2010年BBC巨作,北回歸線,划過這個星球上最美妙、最神奇、最非凡的地方,描出自然奇景,人間百態。
  • 董炳月|日野強《伊犁紀行》中的漢詩
    探險結束一年半之後的1909年5月29日,旅行記《伊犁紀行》由博文館出版發行。該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日誌之部」,是按照行程逐日記錄旅途中的見聞、感受,下卷為「地誌之部」,是分類記述各地的自然、社會、民族、宗教、教育、行政等狀況。  關於日野強的新疆探險與《伊犁紀行》一書的歷史價值,學術界已有定論。
  • 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你去過嗎?
    肇慶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有一處「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即鼎湖區鼎湖山國家森林公園,即鼎湖山國家森林公園,其森林類型分布,除此景自然景觀外,還有許多見證歷史的人工景點,如:北回歸線上的雨林、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鼎湖山依經方位而分,鼎湖山依經方位而分。
  • 老媽遊記:臺灣紀行(二)士林官邸/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 ——看世界(總第133期)
    2019年5月22日,《老媽遊記》的臺灣紀行終於再次更新。
  • 《中國鐵道大紀行》|地圖看世界·薦片
    《中國鐵道大紀行》主題曲 大山百合香NHK紀錄片不會讓人失望。這部紀錄片的風格不同於我們常見的CCTV式的紀錄片,其往往著重表現宏大、富足的中國,《中國鐵道大紀行》卻顯得很樸實。十多年前2007年的紀錄片,今天看來不是那麼精緻,當時的畫面也很搖晃,但片中流露的很多感情今天仍能感同身受。
  • 我國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是佛教聖地
    除了白雲山,深圳周邊還有一座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以亞熱帶天然林、瀑布、山中古寺而聞名。從全球來看,整個北退帶幾乎全是沙漠或乾旱草原,而同緯度的鼎湖山風景區由於季風的影響,是一片生機勃勃的亞熱帶和熱帶森林,因此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