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離職證明,讓企業賠個精光:HR不會處理,後果很嚴重!

2021-12-31 三茅HR成長社


作者丨李媚

很多企業在錄用條件裡面都有其中一條:新人必須要提供上家公司開具的離職證明,員工離職需要開具離職證明,在勞動法律中稱為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企業看到這份證明才知道求職者與上家公司是否已經解除勞動關係。可是有些公司因為各種理由,不給員工開具離職證明,也不批准員工離職,實際上這樣做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一旦出現問題,HR少不了承擔責任,BOSS不懂法,HR千萬不能不懂法。通過王謀案例,各位HR來了解下勞動法條例。王某是某公司的員工,入職一年後,他向公司提交《辭職報告》,要求辭職。公司答覆:因王某任職期間部分貸款未能收回等原因,不批准他的辭職。於是王某申請協商與仲裁,於是王某勝訴,要求公司支付因公司未提供再就業所需的解除合同證明手續而導致王某8個月無法繼續就業的經濟損失15萬元。1、勞動者能夠證明因用人單位的過錯致其無法重新就業並發生實際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2、勞動者能證明有直接因果關係,但無法確定經濟損失具體數額的,可以按照勞動者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合理確定。3、王某已經提出離職申請,公司一直未批並不開具離職證明,致王某8個月無法繼續就業。結果:造成王某損失的工作時間為8個月,法院酌情支持其此期間的損失15萬元。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實務中很多用人單位不出具離職證明是因為勞動者不配合辦理離職交接手續。那麼,用人單位能否以這個理由進行抗辯?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從上述法律規定看,出具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勞動者是否交接並非用人單位出具離職證明的前提條件,因此,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未進行工作交接而拒開離職證明,但可以在勞動者辦結工作交接前拒付經濟補償金。如用人單位不依據法律規定給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可能會給勞動者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享受自主創業、再就業的優惠政策等造成阻礙,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因此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司法實踐中,用人單位不出具離職證明的賠償案例主要為兩種類型,一是賠償勞動者失業保險待遇損失,二是賠償勞動者因缺乏離職證明未能就業導致的工資損失。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係證明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處理。也就是說,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人社部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十九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拒不向職工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係證明,導致職工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實務中很多用人單位因擔心招用了與前單位尚未解除終止勞動關係的勞動者所帶來的連帶責任,基本上都會要求勞動者在入職時提供離職證明。如果勞動者無法提供該證明,可能就無法被錄用,因此造成就業方面的損失。《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情況下,公司是不能阻止員工辭職的,勞動者辭職只需要履行了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程序性條件即可。此時,用人單位就需要給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轉移社保關係,否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單位提供培訓,約定勞動者的服務期限必須是多少?在此種情況下,由於單位為勞動者個人技能的培養額外的付出,勞動者就應當履行服務期條款。《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實務中很多用人單位以為員工沒完成工作任務或其他原因不批准員工離職覺得是合理的,其實這都是不合法的。

本文作者:李媚,企業管理公司創始人,職場金語:相比你是誰,和誰在一起更重要,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任何人都有短板,終生學習才能彌補;永遠保持感恩,你才能左右逢源;弱者埋怨生活,智者改變生活。

戳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見作者原文連結。

註: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三茅HR成長社」立場。

相關焦點

  • 拒開「離職證明」,有什麼後果?
    仲裁裁決桃花島開具離職證明並駁回楊過的其它申請事項。楊過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桃花島公司抗辯道:我公司同意仲裁裁決的結果。在勞動仲裁裁決後,我公司積極與楊過通過電話、簡訊聯繫,與其協商處理事件,但楊過拒絕不接受,導致我公司無法將離職證明郵寄給楊過本人。
  • HR注意!《離職證明》中不能寫離職原因
    那必須是離職證明最近,小李收到了心儀公司的offer,滿心歡喜地等待老東家為其開具離職證明,然後去新公司辦理入職,然而當小李拿到離職證明時,瞬間氣憤了,因為原公司離職證明的離職原因上,記載了這樣的負面評價:拿著這樣的離職證明去入職新公司,那怎麼能行呢。於是小李回原公司找HR要說法,原公司HR卻表示,寫的都是事實啊,怎麼還不讓說了?
  • 員工離職,聰明的HR在這4個方面肯定會處理得當!
    挽留不成,除了做好工資核算、企業帳戶、工作群等後續處理、年假處理這些基本的操作以外,在春節後離職的特殊背景下還有以下幾點情況需要注意:1、年終獎糾紛逐年攀高80後、90年佔比較大每年年底,年終獎都是一個被大家翻來覆去提到的話題,根據相關數據,離職時間在春節前後的案件中年終獎的糾紛在逐年攀升,主要爭議有以下三點:
  • 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離職證明提供等都有哪些需要HR注意的坑
    二:離職證明有HR沒有認真學習及掌握勞動合同法,以為離職證明可以不提供,或者亂提供,其實是大錯特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有此可見,不提供離職證明的後果會很嚴重。
  • 試用期最後一天被辭退,還被拉進hr黑名單,公司讓我去仲裁!
    如今的職場,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總之能幹個三五年的工作已經少之又少了。對於絕大多數職場人來說,離職、跳槽都成了無可避免的事。那麼,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自然是非常多的,可以說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離職的理由。當然,一旦提出離職,員工和企業的本性就立馬浮現出來了。
  • 實習生需要開離職證明嗎?離職時主動要,沒有後果很嚴重
    1.離職證明的作用現在很多公司為了防止員工同時打兩份工,就會向來面試的人索要離職證明。並且如果你在一家公司沒有工作了卻沒有得到離職證明有些公司會一次詆毀你,說你是自己曠工而被公司辭退的,因為沒有開具離職證明就表明還沒有解除勞動合同,這也是證明你的確在公司離職的合同。不僅如此,如果一家公司錄取了其他公司的員工,可能還會受到原公司的控告,錄取你的公司會面臨巨額賠償,到時候你的工作也會不保。
  • 刻意設置離職障礙 公司因不出具離職證明被判賠65萬
    2019年2月10日,一家科技企業向蕭莉莎發出《入職通知書》。該通知載明:蕭莉莎已被企業正式錄用,邀請其於2017年3月22日入職報到。其職位是專職董事,合同期限3年,薪酬構成為工資+獎金,稅前工資為8萬元/月,每年支付13個月工資,獎金按企業年度經營情況和企業相關規定和文件執行。
  • 說說公司拒開「離職證明」那點事兒
    張某從原單位辦完離職手續後,為了一份「離職證明」,已和原單位鬧得不可開交,而更讓他惱火的是,因為遲遲拿不到「離職證明」,新單位已經給他下了最後通牒,眼看著新的工作就要「泡湯」。張某向原單位遞交辭職,並隨後找到了新的工作,籤訂三年的勞動合同,經過試用期後,企業HR通知勞動者正式辦理入職手續。
  • 入職3天就離職,不後悔!90後小夥聲稱對不起hr
    入職短短3天,90後小夥就提了離職,原因是項目方向和預想的不一樣不想將就。身邊人問他後悔不後悔,他說堅決不後悔,就是感覺有點對不起hr。一般而言,入職之後很快離職,也就是用人部門主管抱怨兩句。只是3天,無論對於員工,還是對於招聘企業,儘快了斷都是及時止損了。想一想,相比3個月後提離職,3天可不止好了一丟丟。從招聘以及培養的成本來看,損失不大,HR不至於切腹以謝天下,從頭來過再招人就是了。離職就像分手,這種事不能拖,往往拖得越久就會越難受,當斷則斷是明智之舉。
  • 被裁員之後,離職證明寫被辭退,要求HR修改時懵了
    常言道「好聚好散」,中國人常常講究做人留一線,日後相見,不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比如說很多員工離職的時候,公司都會在離職的手續證明中根據員工的平時工作情況,寫明員工的優點和長處,為員工更好地找到工作做準備。
  • 只因一張離職證明,企業與員工鬧上法院,錯過多份工作得不償失!
    2019年1月7日,及未公司撤銷該崗位,單方面解除與張x的勞動合同,且拒不出具離職證明。之後,張x找到新工作,辦理入職手續需及未公司的離職證明。2019年2月18日,張x至及未公司索要離職證明遭拒,無奈報警。警察離開後,及未公司又諸多為難,在張x的堅持下出具了一份內容包含「及未公司提前一個月通知且張x未提出異議」的《離職證明》對自身免責,要求張x籤名確認對內容無異。
  • 離職證明中到底能不能寫離職原因?(最新案例)| 勞動法庫
    起訴理由:離職證明寫上離職原因,對我之後的求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打壓了我平等就業的權利,公司應當重新出具韋一笑訴稱:解除合同通知書上寫了解除勞動合同原因,超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的範疇,對我之後的求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打壓了我平等就業的權利,故要求公司刪除《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第二條後重新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文件
  • 主動離職,公司離職證明上寫著被辭退,員工該怎麼辦?
    而出這種離職證明的公司,往往又是垃圾到極致的公司,這類公司的創始人要麼自身是垃圾,要麼就是從沒被法律按在地上摩擦過,一直遊走法律紅線的企業。當然,筆者在這要提醒各位職場人一句,《離職證明》被寫辭退,這真不是什麼事,但凡有點腦子的公司,也不會去幹這麼蠢的事。先詳細給大家普及一下離職證明的作用。
  • 離職證明中能不能寫離職原因?高院判例來了!
    然而,有人卻因為HR開具的一張離職證明糟透了心。這不,關某就將原公司告上了法庭,因為原公司離職證明的離職原因上,記載了這樣兩句負面的評價:1、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關某稱這樣寫的離職證明對其之後的求職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打壓了平等就業的權利
  • 離職後用人單位不開具離職證明,或者在離職證明上惡意陳述,勞動該如何依法維權?
    翠花:這個我知道,但是怎麼說呢,他不給我開離職證明。小白:建議你給勞動監察大隊打電話,投訴用人單位不給你開具離職證明。幾天後~~~~翠花:開了,但是~~~~~~小白:怎麼了翠花:上面寫著因為我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被開除,這樣子我怎麼再找新的工作啊,這個黑心的老闆。
  • 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怎麼選?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轉型中的企業所必須的工具。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怎麼選?以筆者所在企業正在使用的i人事來進行分析:數位化時代下,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晶晶對企業數位化進程產生怎樣的推動作用?人事管理平臺的數位化轉型是企業轉型之基礎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企業內部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發展方向。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怎麼選?用i人事,企業把日常業務和工作內容遷移到線上,可實現實時數據分析和業務流程系統化,以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解放更多時間和精力來思考企業發展方面的內容。
  • 主動離職但公司給離職證明上寫被辭退,該怎麼辦?
    請你立即開始辦理離職手續,並且公司給你二選一:A. 要麼多給你一個月的工資,但是離職證明上會給你寫上「態度不端正/不尊重領導/工作態度惡劣被辭退」B. 離職證明上可以不體現態度問題被辭退的字樣,工資結清到今天為止,算你自己主動辭職;跟你談話的人力經理還告訴你,年紀輕輕要多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 員工離職時,為什麼有些企業不願給員工失業金?
    現在員工離職要領取失業金也是很不容易的,領取失業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非員工本人原因離職,也就是企業主動辭退員工。在現實生活中,企業都是逼迫員工主動提出辭職的。二是失業保險繳納滿一年以上,三是按照規定辦理過失業登記手續的。離職員工必須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才能領取失業金。
  • 工作證明、工資證明、離職證明……有些證明,千萬不要隨便開!
    於是,有的員工便找HR開具各種虛假證明,甚至,有的員工直接跳過HR找老闆籤字(HR迫於老闆壓力只能依照老闆的意思辦),公司方面要麼認為「抹不開面子」,要麼認為「舉手之勞」,便大印一揮……殊不知,這可能給企業帶來無畏的用工風險。
  • 公司不給開離職證明,怎麼辦?
    ,還是我口頭提離職前一天的日期,要是公司以給了試用期不合格通知單為由,拒開離職證明怎麼辦?試用期被辭退對以後找工作是沒有影響的,除非勞動者在公司嚴重違反勞動法或者是觸犯國家法律。最後,出具離職證明是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拒絕,你可以求助勞動監察部門或勞動仲裁部門。關於離職證明《勞動合同法》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通常稱為離職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