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等待,撤檔兩次的國產戰爭巨製《八佰》終於在8月21日正式上映了。期待已久的影迷也貢獻了極高的熱情,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實時票房排名,截止發文時,上映兩天的《八佰》實時票房已達5.65億。可以預見,這又是一部燃爆這個夏天的國產戰爭巨製。
一部電影的成功,絕非偶然。我們今天就來解讀一下,《八佰》到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導演管虎
故事發生在1937年,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屈辱,最危險的時刻,中華民族幾乎處在亡國滅種的絕境。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七七事變,我華北地區各地相繼淪陷,這場蔓延全國的侵略戰爭徹底爆發。
七七事變後,戰火很快蔓延到了上海,那時候的上海是當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城裡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一場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戰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同時也是戰鬥最為慘烈的戰役將在上海灘紙醉金迷的十裡洋場旁拉開帷幕。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淞滬會戰正式爆發,這是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標誌著全面抗日戰爭真正開始。日軍揚言&34;。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日本人的狂妄企圖算是落空了,但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場戰爭中日雙方參戰兵力超過100萬人,戰火燃燒了三個月之久,日軍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死傷達30萬人。
日軍傷亡報告
電影《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
1937年10月,日軍攻入蘇州河北側,此時沉浸在勝利氛圍中的日軍不會想到,他們將在這裡品嘗到挫敗的滋味。
日軍的先頭部隊行進到蘇州河旁,這裡半個中國軍人的影子也沒有,行進中的日軍仿佛看到了佔領蘇州河兩岸的樣子,再走幾步就能拿下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了。
就在日軍經過無比尋常的四行倉庫時,突然,倉庫裡掃射出一片猛烈地彈雨,十幾名日本士兵應聲倒地,日軍頓時亂了陣腳,丟下十幾具屍體倉皇撤退。
是中國軍隊,他們沒有撤退!
400餘中國守軍
中國雖大,但背後就是大上海。謝晉元和他手下四百多士兵像一顆釘子牢牢的釘在了四行倉庫,四百人之所以被稱為&34;是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稱有800守軍,現在,他們的背靠蘇州河,退無可退!
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四行倉庫成為一座堅固的堡壘,六層建築物裡貯存了大量食物、藥品和槍枝彈藥。四行倉庫背後就是繁華的蘇州河,河對岸就是公共租界。
四行倉庫遺址
無數國內外媒體,整個上海,整個中國,整個世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裡。日軍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使用重型武器轟炸四行倉庫。因為但凡傷及河對岸的無辜平民,或者租界裡的各國記者,外國僑民,對於當時窮兵黷武的日本來說將會是一場巨大的外交災難。
戰鬥打響了!
日軍頭頂鋼板摸到了四行倉庫牆下,想近距離爆破倉庫牆壁打開缺口。如此危機的時刻,中國士兵的子彈和手榴彈卻一直被日軍鋼板彈開,眼看日軍就要突破牆壁長驅直入,一位名叫陳樹生的戰士渾身綁滿手榴彈毅然跳進日軍之中,爆炸聲響起,陳樹生和敵人同歸於盡。
他用生命保住了倉庫。英雄只在自己的白襯衫上為母親留下了八個大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可歌可泣。
捨身取義 兒所願也
四天四夜的戰鬥中,中國守軍用生命和鮮血,一次又一次的粉碎了日軍的瘋狂進攻。
最終,中國守軍撤出了倉庫,日軍在一個小小的倉庫前竟然被阻擊了四天四夜,中國守軍用殘酷的現實告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就是痴人說夢!
我們成功了嗎?好像沒有,最後還是丟掉了倉庫。我們失敗了嗎?好像也沒有,四百多人成功阻擊數倍於己的日軍四天四夜最後脫身。
在我看來,《八佰》講述的故事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甚至不是戰爭。電影講述的是脊梁,是一個民族的韌性、講述的是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裡,流淌在每個中國人血液裡的家國情懷。壯士許國,不必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