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山戰役:志願軍38軍打了敗仗,6000人犧牲,誰的負責?

2020-12-24 歷史文社

1952年10月6日凌晨,白馬山戰役爆發,是韓戰進入政敵相持戰後的一次知名戰役。

白馬山在鐵原西北的藥山洞地區,由一群山嶺組成,與第38軍的北山陣地相對峙。它南面是聯合國軍的主要軍事補給線,能直達他們的重要兵站基地。所以,不管是對聯合國,還是中國志願軍來說,白馬山都是必爭之地。聯合國軍在白馬構築了很堅固的防禦工事,韓軍自稱是「鋼鐵陣地」,加上有飛機、坦克的炮火支援,使得之前第42軍進攻此地時損失慘重。考慮到白馬山的戰略意義,以及替42軍找回場子,有著「萬歲軍」稱號的王牌部隊第38軍和42軍換防了,計劃拿下白馬山。

38軍114師340團2個營的兵力,對白馬山主峰的韓軍第9師30團2營發起了進攻。然而,志願軍王牌部隊也栽了跟頭,付出了非常重大的傷亡代價,6000餘名志願軍戰士壯烈犧牲。不是38軍作戰能力不行,或者精密的作戰計劃有問題。而是因為軍中出現了叛徒,我軍的作戰計劃被韓軍提前得知,讓他們有時間做兵力和炮火準備,反擊志願軍。38軍在激戰了9個晝夜後,被迫撤出戰鬥。

這名令人憎恨的叛徒,叫谷中蛟,是340團第7連的文化教員。雖然他是文化教員,但也掌握了不少志願軍作戰機密。此人貪生怕死,吃不了苦。他知道聯合國軍的武器裝備比志願軍先進很多,而且他們的吃住條件比志願軍好得多,於是決定逃跑,叛變投敵。10月2日,谷中蛟趁幹部們查看道路的時候,偷偷跑出了營地,來到了韓軍第九師陣地上。他舉起雙手表示投降,要求見該師師長金鐘五。

谷中蛟對金鐘五說:「我知道志願軍38軍部分作戰計劃,願意告訴你們。我沒有別的企圖,只想活著。如果我留在那邊,會作為突擊部隊衝在最前面,只有死路一條。我還年輕,不想死,才會選擇來找你們。」隨後,他把自己所知道的作戰計劃全盤託出,金鐘五針對38軍的計劃及時調整部署,等待志願軍的到來。

在谷中蛟叛變投敵後,38軍軍長江擁輝很生氣的,同時也在糾結還要不要打。如果不打太可惜了,所有人準備了這麼久都白費了。若打,谷中蛟肯定向敵人透露了我軍的作戰計劃。突襲或者把作戰計劃延後都不可行,加上志願軍總部下了命令6日開始第二階段反擊作戰,江擁輝軍長無奈之下,只好決定強攻,一定要啃下白馬山這塊硬骨頭。

38軍全軍上下準備了這麼久,制定了堪稱完美的作戰計劃,卻因為谷中蛟一個人,導致計劃失敗,6000戰士付出了生命。最可恨的是,谷中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戰後他企圖加入韓國籍,未果,不敢回國,便逃到了寶島度過餘生。

相關焦點

  • 白馬山戰役,志願軍唯一被叛徒出賣的戰役,叛徒最終下場令人痛心
    這個貪生怕死的叛徒,為了保住小命,投靠了韓軍,並且無恥地將志願軍原定的進攻計劃,透露給了韓軍。白馬山戰役,造成我軍近7000人的傷亡,最後被迫撤出戰鬥。 作為韓戰中對中國軍隊唯一的獲勝戰例,韓國軍方戰後一直大力宣傳白馬山戰役,將參與作戰的第9師稱為「白馬師」,成為韓軍的榮譽部隊,該師的徽章也從此改為白馬圖案,該師參謀長樸正熙後來還成為了大韓民國總統。
  • 391高地之戰,邱少雲烈士就犧牲在這裡。和上甘嶺戰役有關嗎
    志願軍38軍兵敗白馬山,6700餘人白白犧牲,此戰發生了什麼作者的話:391高地爭奪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是有名之戰,如果不是出了邱少雲烈士,很可能名不見經傳。所以關於這個高地爭奪戰的資料較少,近來有人在網上質疑邱少雲烈士,在收集有關邱少雲烈士事跡及爭議的資料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些關於391高地作戰的材料,整理一下,寫成此文。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1948年11月,改為38軍,軍長李天佑。遼瀋戰役擔任預備隊,平津戰役與39軍西線主攻,殲敵2.7萬,活捉陳長捷。 渡江後,38軍從松花江打到中緬邊境,縱橫萬裡轉戰11省市,殲敵16萬。
  • 血戰打出來的王牌軍!38軍「萬歲軍」地位,不是輕鬆得來的
    第二次戰役中,38軍的這一連串凌厲攻勢打得著實出色,僅該軍就殲滅聯軍11000餘人,其中俘虜3000多人。38軍犧牲415人,負傷5005人。 第二次戰役,按照我軍的戰果統計,一共是殲敵36000人,38軍的殲敵數佔到了全軍的三分之一強,毫無疑問是戰果最大的。 但11000多人的殲敵數字僅以數量而論,並不算很多,彭總何以在戰後的電報中直接寫道:38軍萬歲呢? 這要從戰前志願軍的作戰目標說起。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入朝作戰後,二次戰役鏖戰松骨峰,打出了飛虎團,包打德川,痛殲韓七師,飛兵三所裡,14小時急行軍74公裡,超越了人類極限,並夾擊美二師,創造了美軍一個師單日傷亡最多的紀錄。四次戰役背水堅守漢江南,力挫美軍四個師。可惜的是,在陣地戰階段,由於叛徒出賣,38軍對白馬山高地的進攻功敗垂成。 再說說旋風縱隊40軍。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而在美第8集團軍的戰役布勢中,德川、寧遠地區部署又是南朝鮮軍,這也有利於志願軍在進攻中殲滅之,打開戰役缺口。 顯而易見,志願軍總部賦予第38軍攻打「甚為重要」的德川,說明彭德懷對梁興初和第38軍還是高看一眼。 志願軍總部賦予第38軍攻打德川、迂迴敵後的重任,在該軍廣大指戰員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 漢江防禦戰中志願軍50軍
    這五支部隊分別是,第一次戰役中重創美國王牌部隊騎兵第1師的四野主力39軍,第二次戰役中殲敵1.1萬打了漂亮翻身仗四野主力38軍,第二次戰役中成建制全殲美軍第7師第31團的三野主力27軍,第四次戰役中漢江防禦揚威名的四野主力50軍,上甘嶺上逞英豪的二野主力15軍(此外,筆者以為:志願軍68軍、63軍、40軍、42軍和12軍也可圈可點,戰功顯赫)。
  • 他是第38軍政委,率第38軍打出「萬歲軍」威名,38歲時成開國中將
    他是第38軍政委,率第38軍打出「萬歲軍」威名,38歲時成開國中將韓戰爆發後,我國打響了「抗美援朝」,志願軍表現非常出色,尤其是第38軍,第二次戰役是他們的第三次成名戰,一舉扭轉整個朝鮮戰局,彭老總在嘉獎令中寫到「第38軍萬歲!」
  • 上甘嶺戰役43天,15軍犧牲5319人,主力師班長傷亡率100%!
    《斬馬謖》,是秦基偉的拿手好戲,但上甘嶺戰役勝利結束了,唱《斬馬謖》不合時宜,秦基偉選了《文天祥》,還特意把作戰處處長溫錫拉出來為他伴奏。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數以萬計的志願軍戰士,用熱血換來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 這是一場讓王近山猶豫的戰役:志願軍一戰殲敵兩萬五,把範弗裡特...
    等炮火一停,志願軍立即衝出坑道,表面工事已經全部被夷為平地,戰士們就利用彈坑掩蔽自己,用彈雨迎接美軍。 這一次聯合國軍打得也很頑強,美軍和南韓軍各負責一個陣地。步兵一受挫,馬上呼叫炮火打擊,然後再發動衝鋒。志願軍一個上午便打退五、六次進攻,自己也傷亡巨大,有的陣地上的戰士已經全部犧牲。
  • 志願軍鋼鐵營與敵血戰7晝夜,殲敵600餘人,最後陣地上僅兩人倖存
    1951年2月12日,對志願軍第38軍來說是一個無比悲痛的一天,38軍公認最優秀的「鋼鐵營長」曹玉海和教導員方新一起倒在了他們所捍衛的陣地上,他們用生命實現了與陣地共存亡的誓言,而與他們一起陪葬的還有600多名美軍士兵。這場殘酷的戰鬥便是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期間的350.3高地防禦戰。
  • 敵軍突然轟炸志願軍七竅流血,範佛裡特公開承認這是最血腥的戰役
    他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有「常勝將軍」之稱,所以信心滿滿,但誰知道,在第五戰役時,竟然翻了跟頭,打了敗仗。 停下後,敵軍對上甘嶺開啟猛烈攻勢,志願軍15軍英勇抗擊。 29師87團陣地丟失後隨即反擊,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邱少雲烈士火燒身亡。
  • 雲山戰役39軍主打,40軍頭功,38軍再次錯失立功的機會
    最終,3552人的第六師七團只有875人逃生。120師在雲山阻擊了南朝鮮第一師三天,等來了39軍的接防。接著,他們在戰鬥中又重創了南朝鮮第八師和第六師的三個營。可以說,在雲山戰役前40軍居功至偉。然而,隨著南朝鮮軍一次次被志願軍打垮,右翼已趨向崩潰,而沃頓卻仍然要求雲山的騎兵一師和南朝鮮第一師向前進攻,這就給志願軍殲滅騎兵一師提供了戰機。1950年10月31日上午9點,彭德懷下達了雲山戰役的作戰方案:1、38軍迅速殲滅球場之敵,沿清川江左岸向院裡、軍隅裡、新安州方向突擊,斷敵退路。
  • 《金剛川》背後的水門橋戰役,志願軍戰士用生命譜寫抗美援朝的讚歌
    其實,《金剛川》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中志願軍東線的「長津湖戰役」中的一次戰鬥,稱為「水門橋戰鬥」或「水門橋阻擊戰」。 無獨有偶,在西線戰役中,志願軍38軍的一個由321人組成的偵查特遣隊成功穿插到德川,炸毀了聯合國軍撤退必須經過的武陵裡大橋,那次炸橋的戰鬥也被搬上了銀幕,電影的名字叫《奇襲》。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志願軍部署了共6個軍兵力,武器裝備有82毫米迫擊炮以上火力1483門,其中山炮、野炮、榴彈炮約400門。21次,但軍遭遇志願軍頑強抵抗,屢屢被擊退。整個師部,除2人突圍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在步炮密切協同下,堅守陣地的志願軍第67軍1個團一天內擊斃傷敵1450餘人。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就這樣,中國志願軍開始在戰場上準備打一場大戰,以戰逼和。 03 為了準備這次戰役,志願軍部署了共6個軍兵力,武器裝備有82毫米迫擊炮以上火力1483門,其中山炮、野炮、榴彈炮約400門。
  • 38軍,挨得起最狠的罵,也經得住最難的考驗,受得起最好的嘉獎
    1950年11月5日,第一次戰役結束了,初戰告捷。在志願軍司令部組織的第一次戰役總結會上,卻只有一個人高興不起來,相反還挨了最狠的罵,那就是38軍軍長梁興初。第二次戰役示意圖為此,韓先楚副司令員親自來到38軍,對梁興初說道:「你們軍先打德川,整個戰役從你們這裡開刀,拿下德川非常重要!毛主席曾多次來電批示,要把在西線迂迴的任務交給38軍。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仁川戰役1950年9月,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仁川搶灘登陸。這場戰役美軍充分展現了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威力,成功地奪取了仁川城,並開始逐步扭轉戰爭的局勢。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擊潰了英國和比利時的聯合軍隊。這場戰役,也是把韓戰的戰火,從鴨綠江沿岸推進到三八線附近的關鍵一役。5. 血染嶺之戰1951年夏末,北朝鮮軍隊與南朝鮮和美國軍隊在983高地附近進行了多日激戰。美軍傷亡慘重,戰士的血似乎把山脊都染紅了。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 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活捉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是東北野戰軍的三個猛虎軍之一,是四野的頭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從祖國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打到滇越邊境。
  • 38軍贏得「萬歲軍」稱號之由來
    事關整個戰役的勝敗,彭德懷元帥當時打算自己親臨前線,被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阻攔,但派出了志願軍副司令韓先楚坐鎮前敵指揮部,一番激將之下,再加上38軍本來就積蓄著一股力量,他們從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到基層官兵,都是嗷嗷叫,誓要打個大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