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練習書法學習什麼內容的意見,各種都有,很顯然印刷體是不適合作為練習內容的。
首先,2013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程中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以書寫實踐為基本途徑,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綱要指出,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硬筆與毛筆兼修,實用與審美相輔。中小學書法教育包括硬筆書寫和毛筆書寫教學。書法教育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漢字書寫的實用能力,還要滲透美感教育,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於書法教育的總體目標內容也作了明確要求: 1.學習和掌握硬筆、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提高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3.激發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很顯然這些東西印刷體是不具備的。
其次,印刷體雖然很標準,但達不到傳承文化和書法審美的要求。印刷體的標準化是其他字無法比的,但這種字一是很難入手,如果按照標準化的印刷體去進行練習,會使學生這書寫陷入機械化的模式,無論是筆畫和結字都失去了書法書寫的美感,也磨滅了學生在書法學習過程中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固化學生書寫思緒,雖然有人把仿宋體寫的很漂亮,但這僅是少數,也僅僅是漂亮而已,就象現在的「田楷」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越走越遠,書寫時間越長,書寫就會越顯機械、韁化,完全失去了書法藝術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田楷
再次,學生書法教育以識字寫字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那麼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實現毛筆和硬筆兼修,以寫好字為目的的書法學習,就應該相對規範,應當以楷書為基礎,分不同教育階段,結合其他書體進行練習。綱要中對於臨摹範本也給了推薦,可以選擇適當的範本進行學習。
附綱要推薦書貼:
臨摹經典碑帖是毛筆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據歷代書法教育的經驗,推薦下列臨摹範本,供教師、學生從中選擇使用。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經典碑帖作為臨摹範本。
(一)楷書
歐陽詢《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傳)
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趙孟《三門記》《妙嚴寺記》
《九成宮醴泉銘》
(二)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顏真卿《祭侄文稿》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趙孟《洛神賦》
王羲之《蘭亭序》
(三)隸書
《乙瑛碑》
《禮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乙瑛碑》
附錄4 欣賞作品推薦
為便於教師指導學生初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了解字體的大致演變過程,了解最具代表性的書家和作品,學習欣賞書法,特推薦下列作品,供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選用。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優秀作品。附錄3推薦的臨摹範本也屬欣賞作品。
《泰山刻石》
皇象《急就章》
《石門頌》
《西狹頌》
《張遷碑》
鍾繇《宣示表》
陸機《平復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獻之《中秋帖》
王珣《伯遠帖》
《張猛龍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等慈寺碑》
孫過庭《書譜》
《靈飛經》
張旭《古詩四帖》(傳)
懷素《自敘帖》
黃庭堅《松風閣》
米芾《蜀素帖》
趙孟《道德經》
王鐸作品
吳昌碩作品
于右任作品
魯迅作品
沈尹默作品
郭沫若作品
毛澤東作品
林散之作品
沙孟海作品
啟功作品
本人由鐘山整理髮布,觀點僅代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