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核彈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世界末日的邊緣,世界最終毀於一顆無法阻止的核彈。
庫布裡克的經典電影《奇愛博士》,是一部喜劇包裹下的反戰反權威主題的電影,電影獲得了第三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四項提名,是庫布裡克「未來三部曲」之一。影片的基調是冷靜與癲狂的反差,科幻災難下對於核焦慮的映射,荒誕的情節背後更多的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野心欲望與意識形態矛盾的展現。
《奇愛博士》中的這個「奇愛博士」,是一個看似在政客長官中間不起眼的小老頭,其實是帶來死亡和毀滅的瘋狂化身,操縱影響著這個國家政治要員們。黑暗中戴著墨鏡的慘敗面孔,毛骨悚然的歪嘴讓人不安的笑著,常年坐在輪椅上無法站立起身,以及無法控制時而抽搐的右手。這樣一個給人直觀邪惡感形象的男人。
奇愛博士的存在是荒謬的,但更荒謬的是他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軍事科技和政治決策,而這些都是基於納粹主義的復活,而美國在冷戰下作為西方霸權依靠相信著這樣一個看起來癲狂的瘋子,與這些滿嘴和平措辭的一切當成遊戲,興奮的參與著的領導們,能說出「地球毀滅發獎金」的瘋言瘋語。從納粹瘋狂科學家洗白成為美國核武器戰爭的負責人,冷戰的技術顧問,奇愛博士出席著軍事會議,遊走在這些要員之中。甚至在真正發生衝擊時,激動的從輪椅上站了起來,癲狂帶著喜悅的說了一句「領袖啊!我站起來了!」
「元首啊!我站起來了!」背後對納粹的呼喚是細思極恐的,奇愛博士提出的讓將軍嚮往的1:10的男女比例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站起來的是男性對破壞的暴力需求和性慾,電影中對於奇愛博士的人物暗示,是充滿著政治隱喻和性暗示的,難以控制的右手正如蠢蠢欲動的納粹思維,這裡的元首不就是被他興奮呼之欲出的希特勒。
戰爭釋放的焦慮成為了男性的自我宣洩。電影開始伴隨著舒緩的音樂,飛機在空中加油「雄起」。到魁梧首當其衝的機長坐著飛彈,像一個勃起的巨大男性生殖器官一樣飛往地面的「高潮」。男性造成的騷動是戰爭,電影中的男性掌握著權利和一個國家的命運,奇愛博士在法西斯情結下蠢蠢欲動的納粹行為,戰略空軍基地將軍將自己的性功能障礙歸結於水中加氟的科學實驗,標榜著液體純潔的將軍,自私裝模作樣的總統,填字遊戲破解密碼的助理等等,這些金字塔頂端的精英男性們,更多的是戲謔的醜惡嘴臉。
電影的主要場景集中在美國國防部的作戰室,空軍基地以及一輛轟炸機內。人物之間的對話都是對牛彈琴般的溝通,自說自話的顯擺,無論是電影中對戰爭的話題還是一些日常的對話,說的人只是為了表達,而聽的人也只是聽一聽。
影
片最有趣的在於奇愛博士、美國總統以及空軍基地的複習景觀曼德利克,是由一個演員飾演,一個有些女性化小白臉的偽紳士,狐假虎威的跟班曼德利克,戴著眼鏡毫無主見的禿頭總統,和情緒化下扭曲性格的奇愛博士,三個詭譎需要仔細辨認才能發現是同一個演員,這也是庫布裡克在演員設計的巧妙所在。大量男性人物出場,片中唯一的一個女性是那個不起眼的情人女秘書,一個沒有姓名和上的了臺面身份的女人。她與政治無關,與國家無關,僅僅是因為男性的需求存在,在電影中也僅僅是短暫的出場,是性的附屬品。
戰爭是什麼?是指揮官突然一時興起發動攻擊,是政客之間的玩笑。電影中的將軍和政客都把戰爭看作一場遊戲,戰爭只是滿足自身欲望的一種手段。電影中的將軍發動戰爭,不是因為面臨國家危機和平威脅,也不是受到攻擊的反抗,而是性愛之後空虛的精神急需要一場戰爭去填補,是男性解決生理焦慮的途徑。
庫布裡克的這場世末日圖景的展現,是由一顆無法阻止的核彈引爆,而核彈的背後是男人構建起來的西方政治權威語境,嚴肅政治背景下的諷刺,勾勒出一個精英的金字塔尖。奇愛博士的欲望在於毀滅,而其他的美國精英高層的毀滅卻在於欲望。核彈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世界裡,本身就是以重威脅,世界需要這樣一種威脅,需要末日恐慌來填補空虛。而這場想像中,世界也最終毀於一顆無法阻止的核彈,而這些皆由人類的欲望而生。
圖文源自網際網路,侵刪
✎2020想賺大錢?想創業?想找有市場前景的項目?不妨了解聚影咖私人影院!在此平臺回覆信息諮詢,不甘平庸,就贏在動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