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風月客——讀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有感

2021-02-06 當下月刊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初讀這首詩,帶著兒時的稚嫩和少年的狂放,自以為能與天比高與地競厚,於是在朱敦儒的寥寥數語中讀出了終遇知己的沾沾自喜。


長大後方知兒時的荒謬。朱敦儒不是這天地的主,不過順勢應邀,做了這十裡紅塵的風月客。他來世上一遭,痛快了萬裡秀麗河山,再瀟灑轉身漫吟那江水滔滔,悄然歸去,不落痕跡。


平生欽羨兩個時代,魏晉風流和民國風骨;敬慕四人,出山入仕視若等閒的一代名士謝安、艱難險阻不改其志的西域高僧鳩摩羅什、談笑間灰飛了人世千萬凡俗瑣務的北宋詞人朱敦儒、還有遊戲人生灑脫率性的清初妙人金聖歎。在我看來,他們四人,拼湊出了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圖騰,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淡定從容行走人世,文能隨筆一篇流芳百世,武能號令千軍以少勝多,雖是踽踽獨行從無刻意,卻活出了一個時代的獨特風貌。


這世上從不缺自詡的隱士。多少人仕途不得意躲進了深山,做出幾首平仄和韻邀山伴水的小詩便自稱隱者;多少人為功名折彎了腰到老無顏,東籬漫步笑稱看破了歲月,其實不過是被歲月拋棄的可憐人;能有幾人達則安然窮亦從容?又見幾人用那紫袍玉帶換一身淡雅衣衫靜立西風斜陽晚,漫聲情話說與湖光山色聽?所幸,世上還有一個朱敦儒,便不愁那風月無人賞,花開不堪折。


一個真正的隱士,從不避諱鬧市。恰如朱敦儒的一生,可以在茫茫山色間與天地談經論道,邀那漫天星光赴他一個人的曲水流觴;亦可穿越最喧鬧的俗世,折一枝早梅慵懶隨意地醉了半個洛陽。他的眼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趣味多少之別。黑暗官場步步為營無趣,縱是貴為帝王召他入閣,一句「非所願也」便草草打發;行走山水甚是有趣,無人相邀他也樂得獨自乘風出遊,輕狂傲骨鐫刻天際彩雲歸。率性遊歷遵從本心,隨意而為便瀟灑了凡人望不斷的半輪春秋,千古逍遙客,無出其右。


人人皆知北宋後期國家危亡,若朱敦儒一直以山水之名消極避世,便不配成為那精神圖騰的一部分。雖生性灑脫不喜拘束,他卻毅然地從慵懶的逆旅風光中抬眸,望向岌岌可危的大宋朝廷。南渡之初,他的文風一改早年的綺麗孤傲,換做悲痛悽愴的主戰護國之作。亂世文人多有挺直的脊梁堅毅的目光,比那些金珠玉器中軟了身板的官員要激昂得多,他們化筆為刃定這四海沉浮,駐足凝思潑墨揮毫,怎樣的文字飛揚才不辜負那百年家國榮枯?盛世的文人們芝蘭玉樹清俊脫俗,可堪做那十裡紅妝的裝點,卻無意迎娶來硝煙瀰漫的亂世,於是一個個素衣迎戰從容臨陣,無心插柳間換來另一場精神盛宴。


朱敦儒的晚期詞作更趨曠達朗照,詩酒自放及時行樂,將本該蹉跎的年華磨礪出了另一陣傲梅寒香。如今,雖然常有人批他消極到頹廢,但我相信不論歷經多少年華的洗禮,世間的美好永遠會不辭辛苦代代傳遞。更何況,朱敦儒在那個時代就已超脫世人的目光,又怎可能在意後代俗人捕風捉影的褒貶之詞?人常道,功過留待後人說,可假若自身就活出超越了功名利祿俗世評價的風採,又何必悽悽惶惶膽戰心驚地走過他人架構的獨木橋?若是眼界開闊心靈澄澈,縱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也能幻化出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至美之境。


「人在愛欲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逆旅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請來的風月客,吟慣了春秋百態,看遍了十裡春風,人生之趣便在於這其中的種種般般,待君共賞。

相關焦點

  •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且插梅花醉洛陽.
    鷓鴣天作者:朱敦儒 (宋)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 朱敦儒的詩有哪些?朱敦儒的詩詞全集34首
    鷓鴣天·西都作 - 宋代·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採桑子·彭浪磯 - 宋代·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雲。萬裡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 朱敦儒詞
    而朱敦儒則進一步發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讓詩和詞的功能初步合二為一。比如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是「效朱希真體」,而陸遊在年輕時也曾受知於朱敦儒,為人與作詞都受朱敦儒的薰陶,他的名作《卜算子·詠梅》即與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澗一枝梅)風神相似。
  • 語言清新曉暢,詞風曠達獨特,朱敦儒的宋詞精選
    02 詞作特點朱敦儒在文學創作上花了很大氣力,其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豔麗巧;中年的詞風激昂慷慨;閒居後詞風婉明清暢。比起北宋末的多數詞人來,他在題材開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憂時憤亂與閒適生活兩類詞外,還有宮怨、遊仙以及諷刺世情方面的作品。
  • 論朱敦儒的詠老詞
    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鷓鴣天》)慣被好花留住。蝶飛鶯語。少年場上醉鄉中,容易放、春歸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顏何處。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一落索》)無論是早春的梅花,還是晚春的鶯蝶都能勾起他對少年時代冶遊生活的追憶,而如今的疲憊老人已然耗盡生氣,徒留滿腔愁緒。所愛美人杳無蹤跡,爛漫年華陡然逝去,只有一味閉門悶睡,不忍去看花謝花飛。
  • 朱敦儒六首經典宋詞,堪稱一代「詞俊」
    而朱敦儒則進一步發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讓詩和詞的功能初步合二為一。比如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是「效朱希真體」,而陸遊在年輕時也曾受知於朱敦儒,為人與作詞都受朱敦儒的薰陶,他的名作《卜算子·詠梅》即與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澗一枝梅)風神相似。
  • 【宋代詩詞】清都山水郎的感傷與疏狂——朱敦儒詞精選
    《鷓鴣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與疏狂。曾批給露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讀到這首詞時我總會想起李白,李白的仙氣無憑無據,橫空而來,自他去後幾乎無人能接,卻原來三百年後,落在了朱敦儒身上。
  • 十首《鷓鴣天》,絲毫塵事不相關
    鷓鴣天是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
  • 李全海|真心領悟 虔誠修行——讀李美娟散文「領悟」有感
    真心領悟 虔誠修行 讀李美娟散文「領悟」有感 散文「領悟」內容很精粹,寫出了真情實感,語言平易質樸,論述得十分精闢,
  • 朱敦儒:從神仙少年到神仙大爺
    ——朱敦儒《鷓鴣天》請記住他這枝梅花。它對於朱大仙的意義,絕不亞於陶淵明的菊,周敦頤的蓮,張愛玲的硃砂痣,關二爺的偃月刀。有一天,神仙下了凡。於是,洛陽城裡,多了一號神仙。——朱敦儒《朝中措》終於,朱敦儒老了,朱大爺變成了朱爺爺。鬚髮盡白的的朱爺爺,再一次回到了年少時曾肆意飛揚的地方,在這裡,他決定不問世事,安度晚年。一次次的失敗,已經讓他明白,在政治鬥爭的大潮中,他的力量,實在過於渺小。世事如棋,他們都只是棋子而已。
  • 朱敦儒高潔自守 卻有一個無法抹去的汙點
    他希望做一個大頑童,在山水、詩酒、美人安穩適興地度過一生,就像在《鷓鴣天》中寫的那樣: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shāng)。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 鼎文 | 雙節有感賦詩篇 (主播:榮莉)
    雙節有感賦詩篇作者/鼎文主播/榮莉雙節有感賦詩篇作者/鼎文  【七律】雙節感賦喜迎佳節逢盛世,崛起神州九鼎龍。【鷓鴣天】雙節夜遊有感國慶中秋同一天,廊橋遊覽鬧聲喧。靈光水面玉池碧,石鼓山頭金塔玄。太陽市,炫妝妍,燈光水秀舞翩翩。嫦娥蟾月揚眉眺,驚喜人間銀漢懸。
  • 陸遊的偶像朱敦儒,表面狂放不羈,實質是堅決的抗金鬥士
    夜靜之時,當你享受著一段難得的閒暇時光時,這時候最適合讀宋詞了,但宋初的詞,酒啊花的,再加上紅燭美女,太膩;宋末的詞,國之將傾,暮雨竹林中,總有著鐵蹄漸近的悲恐,太傷感。所以,掐頭去尾,就數宋中期的詞最愜意了,而其中最具韻味的我覺得當屬朱敦儒的詞了。
  • 朱敦儒:被黃老邪粉了一輩子的男人
    這樣一個在江湖上被追捧的明星,徒弟被他打斷腿都千方百計要討好他想重歸他門下的大佬,終生卻粉了兩個人。一個是女人,被他追到手,做了他老婆。另一個是男人,叫做朱敦儒,他唱了一輩子他的歌。黃老邪是江湖五絕之一,朱敦儒則是「洛中八俊」之一,人們稱他為「詞俊」,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朱敦儒品學兼優,卻不去考公務員報效祖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徽宗欽宗多次向他發出邀請,為他打開特殊人才的綠色通道,不用科考,來就給官做。多少人窮經皓首幾十年都不一定能考到的機會,他卻睬都不睬,直接拒絕了。他說: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 洛中八俊朱敦儒古詩詞解析
    朱敦儒獲「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為「洛中八俊」。01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把住都無憎愛,放行總是煙霞。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怡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解析:我持杖四海雲遊是我的生活,即賞月亮又賞花。事事保持平常心,沒有過多的憎與愛。旅途中寄情於山水風景。
  • 女神:朱敦儒《相見歡》
    【往期回讀】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蔣勳為你讀詩 | 合集40集全中國人愛寫詩,也愛讀詩。長期讀詩的人,不鳴則已,一開口就讓人驚豔。長期讀詩的人,讓人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
  • 品讀◎格律詩詞:金縷曲.觀電視劇《孝莊秘史》有感(張新康)
    張新康(zxk15686788308):一個 有料、有味、有深度的公眾號金縷曲.觀電視劇《孝莊秘史》有感
  • 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綠》有感
    讀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綠》的時候,我被這大自然的「綠」,深深地陶醉了,在這「綠」的仙境中,讓人似乎真的感受到,有明亮、深密、醉人的「綠」!文中的梅雨潭是浙江的一處名勝。仙巖屬大羅山脈,坐落在溫瑞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