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六首經典宋詞,堪稱一代「詞俊」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宋代洛陽人,被譽為「詞俊」,在兩宋的詞史上,能比較完整地表現出自我一生行藏出處、心態情感變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後來的辛棄疾了。詞和詩的表現功能有所區分: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而朱敦儒則進一步發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讓詩和詞的功能初步合二為一。比如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是「效朱希真體」,而陸遊在年輕時也曾受知於朱敦儒,為人與作詞都受朱敦儒的薰陶,他的名作《卜算子·詠梅》即與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澗一枝梅)風神相似。
公元1156年,朱敦儒75歲,秦檜為粉飾太平,極力拉攏文人志士入朝,朱敦儒縱然一向清高自守,品行高潔,但他當時為了兒子的仕途著想,最後答應了秦檜的要求,做了一個鴻臚少卿。然而,造化弄人,朱敦儒被起用後不到一個月,秦檜就死了。於是,第二天他就被罷免了。這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汙點。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裡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這首詞寫于靖康之變後,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的。全詞由登樓入題,從寫景到抒情,表現了詞人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
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這首詞體現了詞人鄙夷權貴、傲視王侯的風骨,讀來令人感佩。無論從內容或藝術言之,這首詞都堪稱朱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資曠遠」,婉麗流暢的小令。全詞清雋諧婉,自然流暢,而且前後呼應,章法謹嚴。上片第一句「天教懶慢帶疏狂」,下片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陽」,表現了詞人的瀟灑、狂放和卓爾不群。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這首小詞從慨嘆人生短暫入筆,表現了詞人暮年對世情的一種「徹悟」。起首二句是飽含心酸的筆觸,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認識。接下來,筆鋒一轉,把世事人情的種種變化與表現歸結為「命」的力量。結語兩句,則又是天道無常,陷入更深的嘆息。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擔花。把住都無憎愛,放行總是煙霞。
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恰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
靖康之難以前,朱敦儒寄情山水,放浪林泉,過著悠閒自得的隱逸生活。他早年樂於遊山玩水、性喜飲酒吟詩的閒散生活以及傲視王侯,不肯摧眉折腰的疏狂性格,因此作下此詞。
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裡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這首詞意境蒼涼,風格悲壯。詞人並非為自己的淪落感喟,而是痛心於祖國山河的破碎而又無力回天。今天讀著它,似乎還清晰地感受到詞人心靈的顫動。
水龍吟·放船千裡凌波去
放船千裡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青春將暮,壯志難酬,回憶起往昔洛陽的繁華,回憶起曾遊樂於山水間的「伊嵩舊隱,巢由故友」,都好似南柯一夢,付與不盡的感慨之中。而重回首,戰亂未平,英雄、奇謀都無用武之地,自己徒惹悲痛,卻無濟於事,唯有滿眼熱淚,與鼓棹濺起的漣漪,一時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