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在靖康之變後寫下一首詞,僅36個字,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020-12-22 最美詩畫

靖康之變是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軍攻下北宋首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

在靖康之變後,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在他客居金陵時,有一天傍晚,登上了金陵城樓,北望中原,心生感慨,寫下一首《相見歡》,以表達自己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裡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上片寫登樓所見。「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在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詞人被迫背井離鄉,做客金陵。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登上高樓,縱目遠望,只見天地之間一片茫茫。

「萬裡夕陽垂地大江流」,因為詞人心中積蓄著濃厚的國亡家破的傷感情緒,所以他筆下的景象也顯得分外蕭索,火紅的夕陽垂垂落下,滾滾長江水無盡東流去。

下片由景轉到國事。「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這幾句的意思是中原淪陷,北宋世家貴族紛紛逃散,故土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復。這幾句不僅表現了詞人對恢復故土的強烈願望,同時也表達了對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憤慨和抗議。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當時的揚州是抗金的前線重鎮,國防要地,詞人要請悲風將自己的淚吹到揚州,表現了他對前線戰事的關切以及對國事的深切憂慮。

朱敦儒這首詞只有短短36個字,卻清晰地講述了靖康之變後中原的混亂不堪和南宋朝廷的不思進取、苟且偷生,讓人讀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相關焦點

  • 朱敦儒詞
    朱敦儒六首經典宋詞,堪稱一代「詞俊」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宋代洛陽人,被譽為「詞俊」,在兩宋的詞史上,能比較完整地表現出自我一生行藏出處
  • 朱敦儒的一首小令蒼涼沉重,最後一句,將失國之悲推至頂點
    不過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北宋文人朱敦儒的一首《相見歡》,其風格與李煜截然不同。原詩如下:相見歡宋 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裡夕陽垂地大江流。公元1172年,北宋靖康2年,金軍攻破都城東京,將徽宗、欽宗虜走,北宋宣告滅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上「靖康之難」。北宋國破後,朱敦儒逃至金陵,本首詞即寫於客居金陵期間。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 朱敦儒最懶的一首詞,僅「柳枝」兩字就重複了6次,卻成千古名作
    ,字希真,宋代詞人。現有詞集《太平樵歌》傳世。在蘇軾新詞風的基礎上,朱敦儒進一步發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給後來的辛派詞人以直接的啟迪和影響。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柳枝·江南岸》,便是朱敦儒的一首經典詞作。
  • 陸遊的偶像朱敦儒,表面狂放不羈,實質是堅決的抗金鬥士
    朱敦儒(1081—1159年),字希真,號巖壑,洛陽(今屬河南)人,南宋著名書畫家、詩人。朱敦儒的一生起起伏伏,頗似一出意想不到的電影。朱敦儒出生在一個小官僚之家,生性風流瀟灑。自幼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充滿了嚮往之情。當時正值北宋晚期,世風腐敗,北宋已經日暮黃昏。朱敦儒好似看透了時局,常以梅花自比,意在表明自己無心與其他眾花爭相鬥豔。
  • 朱敦儒六首經典宋詞,堪稱一代「詞俊」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宋代洛陽人,被譽為「詞俊」,在兩宋的詞史上,能比較完整地表現出自我一生行藏出處、心態情感變化的,除朱敦儒之外
  • 悠閒自得的一首漁父詞,朱敦儒早年狂放不羈,年老卻晚節不保
    詩詞當中的漁父詞,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張志和所寫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短短二十餘字,便體現出一種悠閒自得的漁翁隱者形象。除了這首,李煜、趙構、朱敦儒等著名朱敦儒筆下也產出了不少的漁父詞。
  •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且插梅花醉洛陽.
    長詩讀來盪氣迴腸,令人印象深刻,卻也容易令人產生倦怠之感。所以今天,我要帶大家跨過盛唐,來到北宋末年,讀一首能讓你一吐心中塊壘的曲子詞,為你心中的宋代詞人再增加一抹色彩。今天這首小詞的作者名叫朱敦儒,生活的時代跨越北宋和南宋,與李清照相近。朱敦儒的父親是北宋的官員,因此家世優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沒有考取功名,才學和志向卻聞名朝野。
  • 語言清新曉暢,詞風曠達獨特,朱敦儒的宋詞精選
    01 作者簡介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宋代著名詞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與群芳爭豔。靖康、建炎年間,他隱居故鄉,寫就了許多描寫洛陽自然山水和名勝風物的詞作。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許,兩次舉薦為學官而不出任,後來在眾親朋的勸說下,他方應詔前行。到了臨安,賜進士出身,當了個朝廷官員。
  • 論朱敦儒的詠老詞
    宋汪莘雲:唐宋以來詞人多矣,其詞主乎淫,謂不淫非詞也。餘謂詞何必淫,顧所寓何如耳!餘於詞所愛者三人焉。蓋至東坡而一變,其豪妙之氣隱然流出言外,天然絕世,不假振作。二變而為朱希真,多塵外之想,雖雜以微塵而其清氣自不可沒。三變而為辛稼軒,乃寫其胸中事,尤好稱陶淵明。此詞之三變也。
  • 文學巨擘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為拍場之冠
    12月2日凌晨,中國嘉德2020年秋拍中國書畫大觀之夜收官。140餘件拍品歷經7個小時鏖戰,最終斬獲10.65億元,成交比率為75%,誕生2件億元、18件超千萬元以上的拍品。文學巨擘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為拍場之冠。這一價格也創造了其個人作品拍賣最高級記錄。
  • 《白色巨塔》一部讓人看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神作
    片子分了兩大部分,前半部分講財前如何當上教授,後半部分講一起醫療事故的處理。花了四天幾乎一氣呵成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至少從片子中,我認為財前的大部分做法,看不太出他很自傲,更多的是東教授對他的無端嫉妒於怨恨,當時一直對財前是有惻隱之心的。
  • 朱敦儒:被黃老邪粉了一輩子的男人
    唱到後來,聲音漸轉悽切,這是一首《水龍吟》詞,抒寫水上泛舟的情懷。她唱了上半闋,歇得一歇。郭靖見她眼中隱隱似有淚光,正要她解說歌中之意,忽然湖上飄來一陣蒼涼的歌聲,曲調和黃蓉所唱的一模一樣,正是這首《水龍吟》的下半闋: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扇。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 朱敦儒:從神仙少年到神仙大爺
    但,如果他真的繼續苟安一隅,那就不再是那個,萬眾景仰的今天好像沒啥事朱敦儒。隱姓埋名於治世,捨身報國於危朝,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倒,斯可以,為士人之風!「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如是說。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蘇軾在守孝期滿回到朝廷後,遇上了王安石變法,因為排擠等原因被貶謫,之後的人生幾乎都在難過和困苦孤獨中度過,而寫詞寄於兄弟親人便是他唯一排解心緒的辦法,因此,他幾乎每在一處都會給弟弟寄去詩詞。一首經典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他被差往密州,中秋佳節,思念難解而作,讓人心痛,千年後仍然流傳。
  • 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其中10字為千秋絕調,全宋詞僅此一首
    說到大氣磅礴的文筆,讀來要有盪氣迴腸之感,如金庸的小說,不需要那慷慨激昂的豪言,也不需要那多麼精巧的布局,就這麼從筆尖流露出來,讓人讀後久久無法平靜、難以忘懷,謂之意境,也叫氣象,也叫韻味,大氣磅礴也是一種意境,這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如果刻意為之,則不免差了一點。
  • 李清照最愁一首詞,如血淚所著,讀完讓人心疼不已!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喜怒哀樂乃人之常情,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誰也不能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雖然我們經常祈禱一生能平安喜樂,少些憂愁,但是愁這種感情卻也是常伴我們左右,有人因為愛情,有人因為事業,人生一世總是少不了發愁的時刻。
  • 李清照向夫示愛,寫下一首兼具才華與愛戀的詞,讀罷讓人春心蕩漾
    引言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詳,並常藉此用來表達自己憂傷的情緒。  起句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七組疊詞,便已讓人頓覺詞人遣詞造句上的高深。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梅花在嚴寒中開百花之先,讓很多人為之感動。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小妾先是停頓了一會,後來說了8個字,讓蘇軾都由心敬佩!她表示此: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意思是說,只要能夠讓我心安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了。蘇軾聽完之後,就覺得這個女子真的是非常有情義,也被她的勇氣給感染到了。
  • 【重返詞的故鄉19.總結《漁父詞》串講
    剛才大家聽到的是詞牌名為《好事近》的一首《漁父詞》。相信大家聽了前面講的詞就知道《漁父詞》的兩個概念,一個是以《漁歌子》這個詞牌形式來做的詞。一個是以別的詞牌形式來做的以漁父為主人公的詞。這首南宋的朱敦儒所作的《漁父詞》,就是以漁父為主人公的別的詞牌形式的詞。在前面講的第四集當中。我為大家講了北宋、南宋、靖康之難的歷史。朱敦儒這個人就出生在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