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等你#
#每周強壯一點點#
囚徒健身:慢即是快
文 by 張輝
上個月在英國出差期間,匆忙中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其中希臘館給人印象極為深刻,在其中看到很多古希臘英雄的雕像,個個肌肉健美,比起電視上的健美冠軍,氣度更勝一籌。站在這些健美的雕像前面,我問自己,古人尚且如此,我們為何不能?
回國之後就到處找健身的書籍,買了兩本利用自身體重健身(相對於利用器材健身)的書籍,其中一本就是《囚徒健身》。
這本書的作者保羅·韋德經歷非常奇特,1957年他出生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1979年因為違法被關入州立監獄,直到2002年獲釋。在監獄中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去拼命健身。因為種種限制,他沒有機會進入健身房,只能在囚室中徒手鍛鍊,讓自己的身體成為一間健身房。他同時向能找到的所有「老師」學習,這些包括獄友中的軍人,體操運動員,瑜伽練習者等。一年時間,他就躋身監獄中身體最強壯的人的行列。而這一切,都依賴於傳統體操,即利用自身的體重,而不是啞鈴、槓鈴等。可想而知,他的處境也改善了很多。
他把自己的健身秘笈總結成冊,這就是這本《囚徒健身》的來歷。
相對於其他健身方法,出於以下原因,我更喜歡的這本書介紹的方法。
第一,簡單 —— 「簡潔」是我做很多選擇時候的天然標準,健身也不例外。不僅僅是因為我希望能很從容的掌握整套方法的全貌,更在於因為經常需要出差或者旅行,複雜的方法會加重在外出時的堅持的負擔。我可不希望在小小的登機行李箱中再塞一本厚厚的書。這本書把健身的訓練分為六個欄目,中文版中稱為「六藝」,包括深蹲、伏地挺身、引體向上、倒立撐、橋、舉腿等。而每種技藝又從初級到高級分為「十式」,比如伏地挺身,入門的第一式是站立對著牆做「牆壁伏地挺身」,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標準伏地挺身是第五式,最難的第十式是單臂伏地挺身。所以,這本書介紹的方法體系可以概括為「六藝十式」
第二,依賴於自身體重 —— 依賴於自身體重對我而言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不必再去添加啞鈴,槓鈴等器材。而書中所說的利用自身體重健身的種種其他好處,比如增加實用的運動能力等,還需要時間去檢驗。而依賴自身體重也讓出差和旅行途中可以堅持健身,而不必抱怨沒有健身房。
第三,循序漸進 —— 不錯,幾乎所有的健身方法都會告誡你要循序漸進,但是很少有一本書會非常強調「慢即是快」。這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一個地方。下面我就來重點講講書中對於「慢」的闡述。
作者建議大家,「不管你有多強,都要從第一個動作開始」,即每一個健身者,都要從每一藝的第一式開始練起。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伏地挺身,前三式分別如下:
你要是告訴你同學、朋友或者同事,說你第一個月,什麼也沒幹,就是對著牆練習這種小兒科的「牆壁伏地挺身」,一定會被人恥笑。更別提你花了四個月,才練習到「標準伏地挺身」。一般有點基礎的人,都會從標準伏地挺身練起。但是,作者在書中舉了他自己親眼目睹的兩個實例,第一個就是從伏地挺身第五式「標準伏地挺身」練起,兩周之後升級第六式,第七周衝擊第七式,結果一次也做不了,遂放棄。這七周的速成之旅,他只收穫了肩痛和失望。而另外一個看起來挺迂腐的人,花了四個月,才逐步練習到第五式標準伏地挺身。最後,他順利的做到了第十式單臂伏地挺身,然而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年。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慢即是快」的案例。
作者感嘆,在這個「現在就要」的社會裡,耐心已不再是美德。大家都想速成,所以會非常在意技巧,藥物,特殊的營養品和器械,只要快以及看起來好就行。
可能有朋友說,大家情況不一樣,這個作者之前在監獄裡,有的就是大把時間,所以才要慢慢的磨,如果很快就能達到目的,那麼剩下大把時間怎麼辦?我無法去推證他的時間多少與對於「循序漸進」的喜好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但是很想說一點:相比於三個月能練出搓衣板腹肌,6周練出馬甲線或者人魚線,如果你把健身看成一輩子的事情,那麼慢慢來,循序漸進可能會更合適。你不必去服用太多的神秘食物去催熟自己的肌肉,也不必去承受容易受傷的風險,更不用在速成一套方法之後,又去挖空心思尋找新的方法,豈不快哉。
為了實踐和堅持這種慢慢的健身方法,我拉了兩個朋友,建了一個「囚徒健身群」,群規只有兩條,第一:連續兩周不健身,自動出群;第二:後續加人採取邀請制,群內成員連續健身一個月,方可以獲得一個邀請朋友加入的名額。所以,如果這個群可以堅持下去,那麼其增長必然是非常緩慢的。(所以暫不要請我加你,在我這裡排隊入群的朋友已經超過3個,我得至少花三個月才能消化)。
我想我們太多的困惑都來自於一顆急切的心,我們想把一輩子做的事情壓縮到30年甚至25年內做完,我們追求「現在就要」,追求「速成」,要麼是因為追求不成而放棄和失望,要麼是因為很快得到而感到空虛而茫然。慢下來,肌肉會慢慢生長,生活也會更加有滋味。
等我一年後給大家秀肌肉。
封面圖 by Tycoon Creative
今天我做了什麼改變
小S
彭縈,張輝你們好,關注改變自己大概有半年多了,或許還更長。向很多人推薦改變自己,因為它如此接地氣如此真實而直接的改變著我,非常感謝你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令我感到困惑,不知在以往的文章中是否曾討論過:如何學會得體的辦事?就是俗話說的會辦事兒。我今年23歲馬上要去讀研究生,暑假實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在我國社會中這是一個必備技能,以前我生活的環境很單純,不必考慮這些事情,因此直到實習後才意識到這對人生有很大影響,但我不知應從何開始學習,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指點,如有可能推薦一些書或文章就更好了,能得到你們的幫助我感激不盡!PS:如果你們認為這個問題值得發在文章中討論希望可以匿名,謝謝你們!祝晚安
張輝:我成長的環境也很單純,所以造成我現在看待所有還是傾向於以一個比較簡單的視角。當然,成長的過程也教會我知道,除了白色和黑色,其實更多的是灰色。沒有誰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我們所看到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側面,並且是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條件下。誰知道條件發生變化時會發生什麼。
有幾個經驗可以分享:第一,理解灰度,能容人,不要苛求身邊的人;第二,堅持做自己,同時學會保護自己,成長不是意味著失去,而是意味這加強。相信我,如果你是一個內心純良的人,永遠無法變為一個狡詐的人。你可能覺得自己因為純良簡單而感到不安,但是要知道,也是有很多人因為你的純良簡單而喜歡和你相處,人生得失算不清楚;第三,有空可以多看一些歷史書,讀史可以理解人性,可以在關鍵的時候保護自己。但也注意不要因為讀史而變得世故。有關人和人之間相處的灰度問題,這裡無法展開講,我會先在會員語音中講一下。
這裡給厚著臉皮給自己做一個廣告,省下兩頓KFC的錢,聽我們在半年的時間內每周和你聊我們的見聞與感悟,絕對是最值的事情。
怎樣加入?請點擊「閱讀原文」先加入候選會員,排隊等待,結果兩周內知曉。
想和我們一起每天改變一點點嗎?關注改變自己或搜wechanger 查看過去的文章可以回復關鍵詞【目錄】【系列】【精選】
想知道我們的會員特權是什麼請回復會員。
↓↓↓點擊閱讀原文,10秒鐘變成候選會員。請等待我們下一期開搶會員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