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個事情,一個幼兒園的老師說:怎樣能保證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稱霸」幼兒園。她就放出了自己辦法,用ps把奧特曼和艾莎女王跟自己p到了一起,放在電腦桌面上,在上課的時候,故意讓小朋友們看見,一下就「制霸」整個班級。
這位老師也是出其不意,贏在孩子的心上。不過老師也只能做到這裡,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具體問題還是需要家長進行調節。
我們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會發現這幾種情況:
1、在園門口大哭
2、孩子尿褲子
3、孩子不會自己吃飯
4、孩子中午不睡覺
5、玩玩具打架
其實現在上幼兒園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公立的名額少還要各種條件限制,私立條件少但是學費貴。一個班級又有很多小朋友,而老師卻只有一個,所以有很多情況會照顧不過來,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可不就會遭罪嘛!
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己可以照顧自己,還怕出現以上那些問題嗎?對吧!
那麼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就要提上日程了
第一、教會孩子上廁所
原因:避免孩子出現憋尿、尿褲子的問題。兩項都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憋尿時間長還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
方法:從孩子不帶紙尿褲開始,就要引導孩子自己上廁所,告訴孩子如果想上廁所一定要說出來,然後帶孩子去廁所,教會他使用廁所。最好給孩子準備一個喜歡的小廁所,提高自我如廁的興趣。
第二、教會孩子自己吃飯
原因:孩子吃飯慢或者不會自己吃飯,都會讓孩子餓到。幼兒園的孩子那麼多,老師不可能單獨去照顧一個孩子,或者為了一個孩子一直等著,吃飯也有時間的。
方法:可以在家裡準備嬰幼兒專用的筷子、勺子,選擇孩子喜歡,提高孩子興趣,吃飯的時候循序漸進的直到,從自己吃第一口飯,夾第一塊菜開始,不要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吃,孩子也需要一個習慣的過程。
這中間要避免老人的寵愛,防止老人一直去餵飯從而前功盡棄。
第三、教會孩子自己午睡
原因:在幼兒園都是一個寶寶一張床,如果一個人不睡,所有孩子就都會起來,下午的學習也會沒精神。
方法:在家的時候,就要養成午睡的習慣,最好的根據幼兒園的時間差不多,最開始媽媽可以陪著,慢慢的用娃娃代替,最後也要脫離娃娃。
人際交往問題
孩子在幼兒園也會涉及到人際交往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演變成兩個小朋友打架了。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就要教育孩子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我就常常到帶孩子去樓下跟小朋友一起玩,從接觸開始,一旦發生矛盾就要告訴他這樣情況要怎樣解決,我還給孩子買一些培養情商的繪本,讓他看著故事去理解做的對不對。
其實讓一個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幼兒園就是第一步,如果我們把這一步奠定好基礎,那麼孩子之後的社會生活中也會順暢很多。
我給孩子送幼兒園之前,也用了很多辦法,就怕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我帶孩子去看看了好幾天幼兒園,讓他自己選擇,有一個老師說我這樣的辦法太複雜了,孩子選不明白,不如直接用繪本告訴他幼兒園有什麼讓他產生嚮往,她推薦了我《孫小聖成長記》。
我買回來看了一下,講得還挺全面的,對於孩子來說也很好理解,都是對話的形式,代入感更強。主要是培養孩子一些行為習慣,成一個自主自立的孩子。這個書還配有手帳,可以讓孩子進行記錄在幼兒園的發生的事情,強化習慣的養成。
作者邊玉芳是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的重點實驗室教授,主要的方向就是兒童青少年發展與教育研究,致力用科學辦法進行教育。一共是5本我上幼兒園了、我能做得更好、我會交朋友、我知道該怎麼做、我愛學習樂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