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電影人也是吹哨人,肩負著告訴世界發生什麼的使命

2020-11-24 澎湃新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因為溫影是上海高校中率先開學的學院,我們一起為自己鼓個掌。」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在致辭中,把本屆開學稱為「來之不易的勝利」。

2020年9月2日上午,沉寂了半年之久的上海大學校園終於迎來了新生。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率先開學,院長賈樟柯、執行院長蔣為民、教學副院長迪恩·伯恩思及教學部各專業系主任出席了開學典禮。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20年開學典禮全體師生合影「我們還頑強地跟世界在接觸」疫情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2020年招生帶來了巨大衝擊,但在此影響下,今年仍然迎來了124位新生。作為疫情後首批踏入校園的新生,學生們對開學儀式充滿了熱情。當賈樟柯院長出現在教學樓前,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掌歡呼。

賈樟柯在本次開學典禮上,發表了近半小時的演講。作為給這屆學生們的「開學第一課」,院長賈樟柯選擇從疫情和電影的關係帶著學生們開始進入對電影的思考。「今年我們共同經歷這場席捲全球的公共事件,疫情對產業打擊巨大,但現在產業的開始恢復,電影市場又開始蓬勃,創作者藉由這個契機可以如此清醒的思考我們從事的行業。」

作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院長,他懷著百感交集的心情。回溯過去幾個月給大家上網課的經歷,和在疫情中與同學們交流全新認識世界的角度,賈樟柯說,「過去沒有意識到,因為生活在上海,你輕而易舉可以見到國際友人,而世界因為疫情中斷,才意識到了電影在一切產業中,是最具全球化的產業之一。」

再次回到校園,他認為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和「疫情後一代」的電影人們同坐在此,未來一同學習和討論電影,「作為中外辦學的溫影,我們開學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門可能在關上,但我們沒有,我們頑強地跟世界在接觸。」賈樟柯說。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賈樟柯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教學副院長Dean Burns教學副院長Dean Burns向大家介紹了溫影在過去四年,畢業生們已參與了153部影視遊戲作品。溫影一直堅持致力於為上海蓬勃發展的影視產業輸送專業的影視人才。疫情後的數據也在說明,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疫情雖然給產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但影視行業已經在復甦,中國電影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長19%。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蔣為民院長則在開學典禮上回顧,在過去七個月裡,所經歷的過擔心、迷茫甚至恐懼,「但是今天終於可以重新回到校園,繼續走在共同學習電影的路上。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開學典禮上,教學副院長Dean向新生介紹了未來各個專業學習的系主任和老師們,包括電影製作專業的Stephen、3D動畫的Shawn、化妝專業的Jason、表演專業的Lawrence、聲音設計的Ray、編劇專業的Dean和遊戲設計的Nat等。

截止到目前,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校友,共計有461名畢業生,94人次參與電影與網大70部,26人次參與電視劇與網劇19部,17人次參與動畫作品14部,16人次參與遊戲14部,參與創作的影視作品國內市場票房總計367億人民幣,全球市場票房總計457億人民幣。

「我們知道未來不應該怎樣」

賈樟柯院長在致辭中,和同學們真誠交流他的創作經驗和遇到的困難。在疫情到來的幾個月,讓人們意識到了電影的重要性,也讓電影創作者重新審視從事的藝術和行業,這幾個月賈樟柯的最新作品也在經歷重要的後期階段,而工作人員遍布世界各地。

「疫情讓我們意識到,電影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雖然我們遭遇社交封閉,航班中斷,但我們依舊要堅持通過一切可能的方式來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共同分享彼此的創意。」他表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作為一個培養電影未來性人才的高校,其實培養了學生們在應對困難時克服阻礙的能力。

賈樟柯發言中賈樟柯在發言中特別提到,疫情讓我們經歷了危機,重新理解了人性和所處的社會,意識到了人類的脆弱,但同時也看到了人的力量和中國人的自律。「我們有那麼多的抱薪人、吹哨人。電影人也是吹哨人,肩負著告訴世界發生什麼的使命。」賈樟柯把這一屆前來學習電影的新生稱為「疫情後的一代」, 「今天,我們正式開啟了一個新的儀式。作為真正疫情後的一代,無論什麼成長背景和原因來學習電影,但一定是因為隱隱約約有話想講,找到了電影這個表達渠道。今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你們開學了。沒有人知道這個世界的未來會怎樣,但我們知道未來不應該怎樣。」

談到電影的未來,賈樟柯並不悲觀,「疫情期間,電影院全部關閉。在過去,我們選擇看電影的方式輕而易舉,手機、網絡、電影院,投影燈,我們對電影終端的放映習以為常。直到了,我們無法肩並肩坐在一起哭笑的觀賞時刻,才意識到電影院是彼此理解和團結的廣場,它天然的屬性就是聚集。為了人類不至於分散在各處,我們聚集起力量,發明了電影。這場疫情帶給我們打擊和理解是全方位的,但同時讓我們經歷沒有電影的日子而更加熱愛電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明明周雯打電話告訴他技術有問題了,他也沒放棄和澳方合作,而是選擇先給錢堵住周雯的嘴,再解決掉她。馬珂公司的那兩個領導也是,無論是受賄還是出事,他們怕的都是美國證監機構發現後會影響公司,而不是爆炸事故裡那些死亡的生命。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電影裡馬珂、周雯的這段婚外情一直延伸著劇情的發展,初戀只需提起過去和投情送抱,就擊垮了一個曾經熱愛家庭的男人的理智,並成功把這個男人卷進案件陰謀的漩渦之中。
  • 《吹哨人》對 「吹哨人」 誤解頗深
    雖然名義上講的是「吹哨人」,但看完之後你很可能根本不明白「吹哨人」到底是什麼人,反而對於片中謎之婚戀觀反覆回味。 那什麼是吹哨人呢?「吹哨人」是whistleblower的直譯,我們更熟悉的稱呼是「舉報人」,大眾印象最深的吹哨人,可能就是揭露「稜鏡門」的斯諾登了。
  • 《吹哨人》你那麼天真,當什麼城市英雄呀?
    12月6日是個巧合的日子,中美兩國各上映了一部商業揭黑題材的電影,美國的《黑水》(Dark Waters)和中國的《吹哨人》,不約而同講到了以寡敵眾的「吹哨人制度」。電影《吹哨人》除了男主角雷佳音,班底基本是從《北京遇上西雅圖》續的,導演薛曉路、女主角湯唯,又講異國婚外戀,暴露了「北西3」的本質。
  • 什麼是「吹哨人」?美國如何保護「吹哨人」?
    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制定的過程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參考。《吹哨人保護法案》最早可以溯源到發生在1972年的水門事件,當時的民主黨總部遭到竊聽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組成專案組在特別檢察官的指揮下進行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可能捲入事件,調查組接到來自聯邦調查局最高層的指示:停止調查;對調查中發現的事實不予公開;調查組成員不得向包括媒體在內的外界透露調查的進展。
  • 《吹哨人》只見吹哨人,未聞吹哨聲
    吹哨人指所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勇敢揭露的人。2020年伊始,中國武漢被新冠病毒率先攻下。吹哨人李文亮也不治身亡。我想,這裡的「吹哨人」應該是最深入人心的一次概念洗禮。
  • 吹哨人電影講的是什麼 吹哨人電影簡介
    雷佳音一直說想和湯唯拍電影,終於他的願望實現了,去年他和湯唯拍的電影《吹哨人》上映了。那電影《吹哨人》講的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吹哨人》的劇情介紹。  《吹哨人》講的是呂漢市某大型企業為了緩解城市中日益嚴重的霧霾問題,向澳洲知名能源公司引進UCG(煤炭氣化項目),但這家公司的UCG技術卻存在安全隱患,而各方勢力的重重阻撓試圖將這隱患永遠埋藏
  • 《吹哨人》
    這是今年學到的一個新詞——吹哨人。提到吹哨人就不得不提及新冠肺炎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很難想像,2020年的開局是這麼的艱難。當一場病毒席捲整個世界的時候,那些具有良知具有勇氣的醫生,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吹響警醒的哨子,我想不用去過多的解釋這個「吹哨人」的意思,大家也能明白。這部有湯唯和雷佳音主演的電影,正是通過一個波折的故事而講解了「吹哨人」這麼一個概念。
  • 賈樟柯:告訴自己不要被邊緣化
    在拍攝《小武》時,賈樟柯告訴錄音師儘可能收錄真實的、街頭的聲音,比如汽車喇叭、擴音器裡播放的音樂、嘈雜的背景音,沒想到這位錄音師最後辭職了——她擔心這部電影會玷汙她的名譽。很多人覺得這些音樂和聲音過於接地氣,和賈樟柯的電影格格不入,但事實恰恰相反。
  • 吹哨人制度:保護行走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民英雄
    電影《吹哨人》劇照關於吹哨人「吹哨人」(Whistleblower
  • 賈樟柯:告訴自己不要被邊緣化
    我們第一次在電影裡看到霹靂舞,就被這種舞蹈震撼了,反覆看,就是為了把舞蹈學會。偶爾在某個同學家錄得不清晰的卡帶裡聽到《一無所有》,又或者在電臺、電視裡聽到什麼歌,因為以後很有可能就不會再播了,在這種資源極其匱乏的時候,人就會用心,會用狂熱的激情去學習。」賈樟柯說。
  • 《吹哨人》吹哨人制度
    看片子之前還不知道何為吹哨人,而片子看的時候並不是讓人很有感觸,大概是因為沒有真正體驗地震類似的災害。故事的情節有點不能深究,但是演員的演技還算在線。但是經歷2019-nCoV 肺炎病毒流感的事情,真實讓人有所體會。
  • 電影《吹哨人》西安首映禮反響熱烈丨 「吹哨人是平凡之中見證偉大的無名英雄」
    首映禮現場掌聲如潮,熱鬧非凡,雷佳音也獲贈了西安美食和代表傳統文化的皮影,他俏皮地用西安話說:「吹哨人,美得很!」電影《吹哨人》將於12月6日全國公映,目前預售已全面開啟。#1題材與時俱進 作為電影人雷佳音為能承擔社會責任而驕傲作為華語首部「吹哨人」題材影片,觀影結束後眾多觀眾就針對全新題材向主創提問。有同學問道:「國家出臺這個政策後,《吹哨人》就與觀眾見面了。您對於這方面有什麼感受?」
  • 《吹哨人》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吹哨人
    我看了50分鐘,還是不知道吹哨人是什麼。看了58分鐘,我只看出了行賄者的死亡之謎以及被行賄者的被追殺之旅。所以,這是吹哨人是什麼?難道導演要觀眾看著看著去百度一下嗎?故事要從這裡說起。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大頭的外國公司通過行賄和湯唯老公的公司進行合作,此時湯唯已經厭倦了當她老公收黑錢代言人的生活,所以她打算離婚。
  • 電影《吹哨人》北卡驚悚上映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走進北卡↑↑由薛曉路執導,湯唯、雷佳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吹哨人》在北卡同步上映啦!
  • 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2020年5月11日,為了表達對坎城電影節以及對賈樟柯導演的電影《江湖兒女》的尊重與致敬,UCCA攜手歡喜首映APP、知乎,共同呈現一場特別的雲觀影,同時邀請賈樟柯導演、張獻民教授、魏時煜導演親臨映後交流現場,通過雲溝通的方式,完成電影人與影迷之間的互動。本次活動特設江湖影廳、檢票大廳、嘉賓直播等雲觀影功能,讓五湖四海的影迷在雲上體驗江湖義氣、肝膽相照。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丨良知、正義、無私是人性光輝的一面
    中國首部以「吹哨人」為主題的電影《吹哨人》已如期重新上映,並將於今年12月6日上映。該片是薛小璐導演與湯唯的第三次合作,也是他「海外敘事三部曲」的第三部分。電影《吹哨人》中的「吹哨人」概念源於英國。指在政府和企業中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在公眾生活中是一個鮮為人知卻又極其英勇的普通英雄。10月29日,該片發布了《吹哨人》和海報的「評選」版。
  • 賈樟柯、故土與一個屬於電影人的國際電影節
    《請你記住我》遊走於紀錄片、黑白老電影與大拆遷的上海老石庫門的現實生活中,時空有序交叉,歷史現實無縫對接,視聽語言流暢有情。在觀看中,我就幾次淚流滿面。我站起來提問道:彭老師,這儘管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它不僅是對趙丹、黃宗英等老一輩電影人的致敬,而且也是對當下的年輕電影人的致敬。我覺得,當下年輕電影人所處的時代,無疑是比趙丹、黃宗英們所處的時代更加殘酷,甚至有些無情無義。
  • 賈樟柯:擔心人消失,擔心記憶被抹去
    這篇訪談由 2013年11月間讓-米歇爾·付東、沃爾特·塞勒斯和賈樟柯之間的一系列訪談剪輯而成。這些談話或發生於賈樟柯的故鄉汾陽,他在那裡拍攝了最早的兩部電影;或進行於相鄰城市平遙,《站臺》和《天註定》的某些場景在那裡攝製;或在山西回北京的火車上;或在製片公司的辦公室裡;在各種公共場所,如《世界》裡的遊樂園;或是《天註定》上映的當口,在巴黎的影像論壇上。
  • 《吹哨人》觀後感(原創)
    (對於我們從事商業保險的人來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宇宙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哈哈,有點兒跑題了)。Ta說要不去看電影吧,我說:現在哪有什麼好電影,啊?元旦前後應該有,Ta直意要去,我擰不過Ta…… 我隨便選了一場電影,時間節點近,結果我們又遲到了7分鐘,在取票的時候,竟然遇上沒有列印紙了(風險-無處不在)又耽擱了幾分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