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傷身】《澳門風雲》:有關賭片的十個「學術問題」

2021-02-10 搜狐娛樂

俗話說「小賭怡情」,每當逢年過節,大家總忘不了支起麻將桌、拿出撲克牌,親戚朋友們之間玩上幾把,變相的「陶冶情操」。牌局之上,誰不想「賭神」附體、手氣爆棚,最好能把派發出去的壓歲錢一下子就收回來呢?而銀幕上,電影人們(尤其是香港電影人)也總是在不斷製造著一場又一場「賭壇達人秀」——即將在1月31日(農曆大年初一)在全國公映的新片《澳門風雲》中,曾經飾演過「賭神高進」的發哥換了個馬甲回來了,帶著徒弟謝霆鋒在澳門譜寫出了段新故事。「賭片製造機」王晶導演的這部新片是否好看,這要留給觀眾們去評判,而我們關注的則是:賭片中發生的一切,如何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角度去解釋呢?下面就看搜狐娛樂做出的這番「偽學術」研究吧!

課題一:香港的賭片中,常見高手用撲克牌做武器的場景,從物理學上分析的話,拿撲克做飛刀的招數真的可行麼?飛撲克的力度,真的可以達到傷人或殺人的程度麼?

  賭片中總有這樣的情節:高手們隨手丟出一張撲克牌,就能產生如同飛刀一樣的效果,傷人甚至殺人於百步之內。而電視上也總有雜技高手用撲克當飛鏢,表演擊破氣球、切開蘋果等節目。但通過美國著名電視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的實驗結果顯示,撲克牌的威力僅限於此,完全達不到能夠殺人的效果——在節目裡,一位志願者站在了能以約90英裡/小時(約為144.5公裡/小時,相當於一列D字頭動車的平均速度)的速度發射普通撲克的機器前,但紙牌僅僅在他的身上造成了不足指寬的淺傷口。因此,電影裡以撲克當飛刀的戲碼,除非撲克是金屬做的(那不成真刀了麼?!),否則根本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

  不過,私底下練習一下以撲克牌當飛鏢的本事,在年會上大出風頭什麼的卻是可行的。具體練習方式不妨如下:1. 用食指和中指夾住撲克牌,向手臂內側彎曲手掌。2. 用力橫向朝外甩的同時鬆開食指和中指,速度要快 3.不斷重複以上動作,練習精確度。友情提示:過度練習撲克飛鏢有令你手肘、手腕受傷的危險,而且姑娘們顯然更喜歡劉謙那種用撲克變魔術的把戲,所以,請謹慎學習!

  課題二:王晶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賭博只是個數學概率的問題」,那麼,如果你數學夠牛逼的話,能否到賭場大顯身手當回百戰百勝的「賭神」呢?

  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群麻省理工學院(就是《生活大爆炸》裡Howard的「母校」)的數學或工程系的學生(其中部分人後來退學了)在一位前助理教授的帶領下,研究以數學原理來計算「21點」(一種撲克玩法)的發牌概率,並定期組團前往拉斯維加斯賭場賭博一試身手,每每大勝而歸。援引當時新聞報導中一位賭場工作人員的話來說:「他們在每個周末都贏取我們至少40萬美元揚長而去。」這件事後來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決戰21點》,從而越傳越廣。但事實上,所謂「21點小組」的「作戰模式」並非單純靠「算牌」,而是採取團體作戰的方式,有人負責試探、有人負責計算概率並給同夥暗號、有人負責接收暗號並出手打牌——本質上,這屬於作弊行為。贏錢什麼的,才不是單純靠數學好呢!

  另外,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在完全隨機的情況下,玩21點時莊家(即賭場一方)的獲勝概率約為51%到52%,而在賭場中長期使用「算牌術」的賭客平均僅比賭場的勝率多0.5%至 1.5%,說通俗點就是,贏錢是沒問題的,但是每次都能贏錢,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所以,在香港的賭片裡,大家寧可拼運氣、異能和高科技,也不會選擇這種算算術的方式,畢竟那POSE不夠酷炫啊!百戰百勝神馬的,也就在電影裡演演算了。

  課題三:延續上一個問題,如果一個賭客總是能夠贏錢,會被賭場怎麼對待?

  延續上一個答案,為何「麻省組合」會選擇21點?因為這種玩法,並不是每局都要洗一次牌,往往賭場會在每套牌(由四到六副組成)在用掉一半左右之後,才會換一副洗過的新牌,這一規則才是能讓「算牌術」有機可乘的溫床。至於其他看上去純靠隨機的博彩遊戲,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輪盤、骰子、百家樂,即便是不靠任何作弊方式,根據賭場制定的遊戲規則來演算,長期操作下來,莊家的獲勝率也會略超過50%——長期應用的玩法,當然是他們經過精密計算後認為對自己有利可圖的,畢竟賭場又不傻……所以,如果你真的數學比較好的話,就會得出結論:賭場或莊家永遠是最終的贏家。

  因此,當一名玩家在賭場中總是贏,除了運氣特別好之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作弊了,用香港賭片中的行話來說,就是「出老千」。幾乎所有的正規賭場都會有嚴格的監控系統,比如人臉識別設備什麼的(去年底上映的《風暴》中,香港警方就是用類似的高科技從茫茫人海中迅速找到自己派到強盜集團中的臥底線人滴),這樣的賭客會被鎖定並登上「黑名單」,從而成為「不受歡迎的人」被禁止提供服務甚至被拒之於賭場門外。有些賭場還會僱傭私家偵探進行跟蹤,即便擁有《天龍八部》裡阿朱那樣高明的易容術也白搭。正規賭場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非法的地下賭場,出千被逮,有可能真的會被砍手哦!於是,賭片中那些「賭神」什麼的,就只好在反派BOSS組織的「私人賭局」裡大顯身手了!

  課題四:在經典賭片《賭聖》系列中,周星馳飾演的「阿星」被設定為「張寶勝大師」的弟子,且具有特異功能。那麼,張寶勝到底是誰?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靠特異功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賭博天才麼?

  由劉鎮偉、元奎導演,周星馳、張敏主演的電影《賭聖》上映於1990年,彼時大中華地區還沉浸在「特異功能熱潮」中,張寶勝就是當時內地名噪一時的「大師」。他活躍於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初,甚至在當時某些中央領導面前「表演」過,並調入國家組織的相關科研單位成為被研究的對象。《賭聖》上映的1990年,恰逢《奇人張寶勝》一書公開大量發行,對於向來喜歡追逐社會熱點的香港電影人來說,絕對是個好題材。而在1991年,電視劇《超人張寶勝》播出,其人更是紅翻天,連續數年在春晚前排就坐。

  但在1995年,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等人撰寫的《張寶勝敗走麥城記》刊出,文中指出張寶勝所謂的「特異功能」是作假,並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反響,從此這位「大師」逐漸銷聲匿跡(有傳起後來被以「涉嫌詐騙及擾亂社會治安」的名義批捕,但此消息未經證實),曾經轟轟烈烈躁動一時的「氣功熱」、「特異功能熱」也隨之偃旗息鼓。直到去年與眾多明星、名流來往密切的王林「大師」意外「走紅」,才讓大家又想起來了當年的這股熱潮。現在,至少在內地,官方的態度認為「特異功能」與「氣功」均屬於偽科學(不排除民間仍有堅信此道的人,不信看王菲)。而世界範圍內,也未有被公開證實贏錢是靠「特異功能」的知名賭客,他們僅僅活躍在香港電影《賭聖》系列、《賭霸》、《賭俠》……以及好萊塢電影《X戰警前傳:金剛狼》之中。

  課題五:香港賭片中常見高手們能用手摸出麻將的牌面,新片《澳門風雲》裡周潤發甚至能用手摸出撲克的牌面,這是真的嗎?如何練習才能夠做到?需要像《賭神3之少年賭神》裡梁詠琪那樣經常用牛奶洗手麼?

  通過後天的訓練,「盲摸」麻將牌還是能夠做到的。現實生活中,為什麼盲人的聽覺和觸覺都比常人更加靈敏呢?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談,多半是因為動物大腦中負責觸感的「感覺皮層」具有可塑性,表現為大腦感覺區神經元之間的廣泛聯繫可發生較快的改變。通俗點說,就是如果「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中的一感或者多感無法發揮功效,大腦就會重新分配資源,讓負責其他感覺的區域更加活躍。而在日本學者設計的一次實驗中,同樣給普通人與老賭客摸一樣的麻將牌,然後做腦成像,發現普通人大腦中僅有負責視覺的皮層在活動,而老賭客大腦中負責視覺和觸覺的皮層都在進行活動,這就意味著,如果經過刻意的長期訓練,通過手的觸摸是可以判斷出麻將的牌面的。至於摸撲克牌麼,提前劇透一下,《澳門風雲》裡,發哥做到這一點,可是靠了高科技才能作到弊。

  至於「牛奶洗手」什麼的,在某網站組織的在線訪問中,也有網友問劉謙說「你的手法那麼靈活,是天天用牛奶洗手麼?」明顯被雷到的劉謙則回到:「我只是用一些特別的護手霜擦手來進行保養。」而在醫學專家的眼裡,用牛奶洗手能達到的效果僅為,皮膚會變得稍微白潤一些!因此,牛奶的香濃,並不會帶給真的讓梁詠琪的指尖有絲般感受——你以為她是德芙麼?

  課題六:賭片中常見的情節是,大BOSS與「賭神」們相約乘船在公海開賭局,這樣做真的合法麼?現實生活中的所謂「公海賭船」又是怎麼一回事?

  藝術嘛,總是來源自生活,在港澳地區的博彩業中,「公海賭船」是一個頗重要的業務板塊。所謂「賭船」,最早是澳門博彩業的傳奇人物葉漢於1988年首創,具體做法是購買郵輪,並在巴拿馬等小國註冊,在碼頭停泊時是普通郵輪,離岸行駛到公海上再開賭局,集旅遊觀光與經營賭場於一體。而在港澳地區,在航空器和交通工具上從事博彩業並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也不必交納賭稅、不需政府授權、不在警方監管範圍內,所以不光是博彩業經營者喜歡,內地賭客更喜歡。在澳門,公海賭博曾經一度搶去傳統賭場20%的市場份額。因為內地於2012年發起了勤儉節約和反腐運動,對公務員到澳門豪賭的監控力度加大,所以不少人轉而登上賭船,僅在2013年上半年,每晚從香港搭乘八艘賭船出港的遊客數量就增長了9%!有這樣的現實背景,反派大BOSS動不動就開船去公海設賭局,實在是太科學了!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封閉空間會降低人的戒備,極容易被船上的賭場氣氛蠱惑,並會給遊客造成「下了船就什麼都沒發生」的暗示,所以新入門者很容易上鉤。前內地首富黃光裕就曾是公海賭船上的常客,據媒體曝光,他僅花在澳門賭場的賭資就累計高達80億人民幣。這就是正宗的「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啊!

  課題七:電影中大BOSS們往往還會說「反正公海殺人不犯法」,太可怕了,這是真的嗎?

  呵呵,這怎麼可能?!公海開賭場並不算違法,但在公海殺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2010年就曾經發生過一樁案件:廣州一公務員在賭船上將前妻推入大海致死亡,最後被香港法庭以「謀殺罪」名義判決其終身監禁(香港地區沒有死刑)。港片中常見反派大BOSS叫囂「公海殺人不犯法」,其實是一種誤讀。即便是在公海上,船舶仍然要受到該船舶登記國(國際航行船舶,應向本國或他國政府登記取得國籍並在船尾旗杆上懸掛該登記國的國旗,因此也俗稱為「船旗國」)的法律管轄,而案件中的嫌疑人與被害人也會受到其國籍國的管轄。換句話說,只要殺人的事實能夠確定,那麼別看在海上你蹦的歡,一旦靠岸警方就會給你拉清單!

  不過,《賭神》中的反派「陳金城」所說的「在公海上的犯罪,只有船旗國可以抓他」倒是沒什麼錯的。電影裡他自恃與巴拿馬總統有交情,聲稱自己不會被抓,但殊不知機智的「賭神高進」早就派龍五使船沒有開到公海……請大家為「賭神」的智商與守法點讚!

  課題八:說到《賭神》,發哥在片中的經典鏡頭就是先吃一塊巧克力,然後再開賭,那氣派真是邪魅狂狷屌炸天!那麼,巧克力能否起到令頭腦興奮,增強思考力和集中力的功能麼?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口味不同,其中所含的可可脂與可可粉的比例也不同。可可的確含有豐富礦物質與多酚化合物,這些物質的確對健康有好處,但醫學上並未有實際數據支持「巧克力有益於心血管健康」與「促進腦部活動」的功效。而所謂「巧克力中含有苯乙胺(PEA)。這種神經興奮劑能讓人更有精力、更興奮。大腦中釋放PEA時人們呼吸和心跳加速,手心發汗,臉頰發紅,與熱戀中人的反應相似」的假說也並不成立,畢竟吃巧克力後PEA還來不及進入大腦,就被分解成苯乙酸了,所以巧克力的種種神奇功效,說白了可能只是經過商人的炒作,給予人們的心理暗示罷了。想鎮定情緒或者提高興奮度,嚼口香糖一樣可以!

  所以,「賭神」高進吃巧克力,只是一種對食物的偏好,不代表吃巧克力會讓賭技更牛逼。只是當他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條件反射帶來的相關心理暗示,會令其在賭桌上顯得更有自信。而不讓一個嗜吃巧克力如命的吃貨吃巧克力,確實會令他產生焦躁的心理並影響到發揮。這才是「賭神」與巧克力之間的秘密。順便說一句,據好事者考證,在片中發哥吃的巧克力是德國品牌「公爵夫人」的60%純度原味型,各大網店均有同款銷售哦!

  課題九:香港賭片裡為什麼玩撲克牌的多,打麻將的卻並不多?

  在好萊塢涉及到賭博內容的電影裡大家都在玩撲克,這個很好解釋——因為他們不會打麻將嘛!但是貴為「國粹」,人們卻感覺香港賭片裡很少見到麻將高手們大出風頭。而霸佔了港產賭片票房榜前四位的《賭神2》、《賭聖》、《賭俠》、《賭神》當中,主人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玩撲克,而這幾部電影也是內地觀眾心中最為經典的賭片,受眾甚廣,印象深刻。這就造成了一種刻板印象,認為香港賭片裡都是在打撲克。

  但實際上,香港電影人也拍攝了不少關於打麻將的賭片,僅王晶一個人就炮製過《打雀英雄傳》(1982年公映、王晶為編劇)、《雀聖》系列(2005至2007年公映,共三部)等以「麻壇高手」為主角的電影,只是可惜它們大多數票房平平,只有2002年杜琪峯、韋家輝執導的《嚦咕嚦咕新年財》還稱得上賣座。而經過了上世紀90年代的輝煌期後,香港賭片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大幅度下滑,於是,內地的觀眾記憶便永遠都停留在那個高手們都耍著撲克的時代了。順便一提,曾經表示過「撲克比較歐美化,中國人還是更適合麻將。而且五張牌的撲克牌基本上變化有限,也不能拍太多」的王晶本人,在新作《澳門風雲》中設計的「BOSS戰」,仍然是在打撲克呢!

  課題十:為何賭片裡的高手們總是西服革履,難道穿著背心褲衩人字拖的屌絲們就沒有資格躋身賭壇了麼?

  一般正規的賭場都會有著裝方面的要求,通常包括:必須寄存背包、禁止戴帽子、禁止穿短褲及拖鞋。畢竟人家好歹是公共場合,穿著上不能夠太隨意。在一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地方,譬如《007之皇家賭場》中出過鏡的著名賭場「蒙特卡羅大賭場」,不光進去參觀要買門票,甚至還會被要求身著正裝才能夠進入,這可是連詹姆斯·邦德都要遵守的規定。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奢華的衣著會帶給人「擁有不錯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暗示性,從而提高穿者的自信心,那麼,參加賭片裡的「BOSS戰」,當然要穿好一點啦!而且,也可以方便贊助商的植入嘛!別的咱不說,如果《皇家賭場》中詹姆斯·邦德是穿著背心褲衩去賭牌的,那電影的服裝贊助商、義大利品牌Brioni老闆會cry暈在廁所哦!

相關焦點

  • 王晶的賭片讓人失望過嗎?《新澳門風雲》準備奉上了!
    王晶又要拍新片了,是賭片嗎?是的!他這次導演的新片原名為《維加斯風雲》,後來又更名為《新澳門風雲》。提到香港的賭片,那怎麼可能少得了王晶,他可是讓賭片在香港風靡了快三十年的人。說到這部《新澳門風雲》,對於主演是誰倒是無從知曉了,但依據前三部的影片演員陣容,也只能是沒有更強只有最強了。《澳門風雲》系列向來都是大咖雲集,這部新片就算是沒有流量明星前來撐場,光一個賭神周潤發就足夠讓人歡呼雀躍了。王晶說他本是是不喜歡賭博的,但是就覺得拍賭片很過癮,通過高潮時牌局上相互制約的局面加上障眼用的紙牌麻將,再給幾個臉、手部特寫,就大功告成,簡單高效。
  • 追憶香江之賭片風雲
    王晶是最愛拍賭片的,開山之作也是他的《賭神》,高進在一次豪賭中被暗算,變成了智力低下,乖張又可愛的大孩子,遇上了劉德華扮演的小混混,周潤發用精湛的演技完美切換弱智與大佬。與李翰祥時期把賭術視同騙術不同,王晶的賭片塑造了一個個賭場英雄,他們往往沒有賭癮,只是為了贏,為了哥們,甚至為了正義。這種怪角度大概也是由於當時港片為黑社會所把持,黑道人物總被描寫得如天神下凡。賭神第二部裡王晶又塞了他女朋友邱淑貞,留下經典劇照紅裝叼紙牌,臉比紙牌大不了多少。
  • 賭神賭聖賭俠賭霸,王晶30年賭片梳理,《澳門風雲3》是否集大成之作?
    這部電影和賭神賭俠系列毫無關係,而是根據澳門賭王何鴻燊真實人生改編的故事,算是一部認真的劇情片,由劉德華主演,拍攝了兩部。從這部影片開始,王晶的招牌"賭片"開始走到盡頭。同一年上映的《千王之王2000》,成為上世紀王晶最後一部賭片,依然沒有起死回生的跡象,進入新千年後,他有五年不拍新賭片,終於在2005年至2007年推出《雀聖》,完美地失敗了。直到...
  • 從《千王之王》到《賭神》到《澳門風雲》,原來王晶才是真正的賭片...
    【鄭則仕】 【從《千王之王》到《賭神》到《澳門風雲》,原來王晶才是真正的賭片之王】 提起賭片,觀眾第一反應一般都會想到賭神賭聖賭俠,或者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等等。
  • 香港十大經典賭片電影
    賭片是電影中重要的類型,賭片以其詭譎的賭術和騙術, 再配以精彩絕倫的劇情而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大量的影迷。香港賭片更是香港電影繞不過去的一個片種。這些賭片以其眼花繚亂的牌技,精湛酷帥的賭術,再加上深具香港特色的功夫和槍戰,成為上個世紀香港最賣座的電影類型之一,給那個黃金電影時代留下了諸多寶貴的電影影像。
  • 賭王已逝分遺產,賭片已死沒人看
    不去沾黑幫大佬們的風雲故事,王晶選擇了何鴻燊。何鴻燊,兩闖澳門,賺得萬貫家財。風流一世,共有四妻十七傑。家族關係圖圖源:網絡何鴻燊不過70多年的經歷就讓王晶聽的過癮。是個好故事。葉漢晚年豪賭,寧願遠去阿拉斯加賭場,也不再踏足澳門賭場。1997年,葉漢去世,何鴻燊前去弔唁。這怨終究還是了了。也是在葉漢隱退的那一年,賭片贏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耀。周潤發憑藉「高進」這一角,拿到了那一年的金像獎影帝提名。
  • 王思聰秦奮進行豪賭,上億籌碼當賭資,上演現實版澳門風雲
    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了一組照片,照片的主人翁就是王思聰和秦奮,照片裡的他們正在賭場裡豪賭,整個場面堪稱現實版的《澳門風雲》。雖然他們出入賭場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還是有網友對他們的生活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他們在豪賭的時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場景和畫面,畢竟這種場面也不是平常就能看到的,我們大眾的想像力都被貧窮限制住了。
  • 周潤發的五部賭片,前兩部堪稱賭片經典!
    《賭神》可以說是一部具有裡程碑作用的電影,掀起了香港賭片的一個熱潮。並且這部電影的諸多特徵也都被後來的賭片借鑑!這部電影其實並不是以賭為主,更主要講的是一個人屢遭挫折仍然堅忍奮鬥的故事!《賭神2》打破了當時港片的票房紀錄,也為90年代港臺賭片熱潮劃下了一個句號。
  • 國內最受歡迎的6部賭片,《澳門風雲3》上榜,周星馳主演的太搞笑
    《賭神2》,打破了當時港片的票房紀錄,也為90年代港臺賭片熱潮劃下了一個句號。那是港片的黃金時代,也是發哥最好的年代。2.《賭聖》是由元奎、劉鎮偉聯合執導,周星馳、吳孟達、吳君如、張敏等聯袂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身懷特異功能的大陸青年左頌星,來港投靠三叔。左頌星投靠三叔後,被發現具有特異功能,兩叔侄開始走江湖,兩人在香港誤打誤撞,無意中捲入黑社會的爭霸爭鬥中。
  • 《澳門風雲II》:賭神歸來記
    周潤發+王晶,這個組合有著80年代的《賭神》在,很難讓人不去重視。畢竟,周潤發當年扮演的賭神高進,在華語電影史上留下了經典的銀幕形象,而後在周星馳的《賭聖》、劉德華參演的《賭俠》等一系列電影裡,賭片竟然形成了一個自有的世界觀,不同班底的導演和演員聯手打造出了一個虛擬卻又很迷人的賭博江湖。現在漫威玩的這套幾部電影聯合一個宇宙觀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其實當年劉鎮偉王晶他們就已經玩得很熟練了。
  • 王思聰秦奮賭場豪賭上億籌碼當「歡樂豆」上演現實版「澳門風雲」
    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了一組照片,照片的主人翁就是王思聰和秦奮,照片裡的他們正在賭場裡豪賭,整個場面堪稱現實版的《澳門風雲》。雖然他們出入賭場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還是有網友對他們的生活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他們在豪賭的時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場景和畫面,畢竟這種場面也不是平常就能看到的,我們大眾的想像力都被貧窮限制住了。
  • 《澳門風雲3》有一種情懷叫重聚,有一種遺憾叫缺席
    作為系列終結篇,《澳門風雲3》幹了一件對於賭片迷來說絕對會飆淚的事,它竟然把賭神、賭俠甚至是龍五都湊齊了!
  • ...片《澳門風雲》,王晶導演時隔19年之後,邀請周潤髮飾演石一堅。
    影片中雲集了這麼多大片明星,而且發哥主演,許多觀眾都是為他進的電影院,所以《澳門風雲》上映後,首周便收穫1.8億元。總票房高達5.2億人民幣。 王晶導演時隔19年之後,邀請周潤髮飾演石一堅。 《澳門風雲》是王晶創作執導的合家歡賀歲喜劇賭片,影片由周潤發、謝霆鋒、景甜、杜汶澤等人領銜主演。
  • 《澳門風雲3》驚爆猛料,秒變《監獄風雲》!
    可能有人奇怪了,「澳門風雲」為啥畫風突變成了「監獄風雲」?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機?哼哼,玄機就在「監獄風雲」這個名字上。
  • 3大天王合作的《澳門風雲3》終究淪陷為大爛片?
    《澳門風雲》3並沒有讓人感覺爛出翔來,因為第一部起點就非常低,後面兩部爛得循序漸進、爛得可以預測。中國大眾娛樂格調不高,大過年的就喜歡賭一把,以賭片為噱頭的電影,算是對生活本身的升級。然而《澳門》系列從一開始,賭桌上的元素就淡得不得了。
  • 《澳門風雲3》雖然爛,也有11.1億的票房,主演陣容讓人無法拒絕
    《澳門風雲3》請來了王晶當時能請來的最大牌的兩大巨星,周潤發和劉德華,再加上張學友張家輝這對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組成四巨星的天團陣容,極具話題和賣點。特別是劉德華和張學友,這兩大天王是《澳門風雲》系列第三部新加入的人物,這是他們時隔12年後的再度銀幕合作。
  • 「達康書記」上演內地版「澳門風雲」,「莫愁」劉嘉玲也實力助陣
    90年代的香港影壇,「賭片」風靡一時。憑藉誇張的想像、新奇的故事,許多觀眾被港式賭片深深吸引。《賭神》、《賭俠》、《賭聖》等作品,也成為了不少影迷心中的時代經典。在華語銀幕之上,以「賭」為題材的電影作品,似乎一直是港片的專利,內地電影鮮有此類題材的作品誕生。這不禁會讓觀眾們好奇,內地電影人如果拍攝「賭片」,那會是什麼樣子?
  • 《澳門風雲3》登陸網絡 賭神高進重返江湖
    由王晶監製,劉偉強執導,匯聚系列最強演出陣容的《澳門風雲3》今日正式登陸樂視影視會員頻道。    賭神、刀仔重出江湖 一代傳奇再戰大幕    在《澳門風雲》系列的前兩部作品中,周潤髮飾演的經典角色賭神高進,一直出現在角色的臺詞或片尾的彩蛋中。而周潤發在《澳門風雲》中的新角色「石一堅」與高進的關係也一直撲朔迷離,究竟這兩位江湖上的傳奇人物是敵是友,引發了觀眾的很多遐想。
  • 【星影評】《澳門風雲II》:賭神歸來記
    周潤發+王晶,這個組合有著80年代的《賭神》在,很難讓人不去重視。畢竟,周潤發當年扮演的賭神高進,在華語電影史上留下了經典的銀幕形象,而後在周星馳的《賭聖》、劉德華參演的《賭俠》等一系列電影裡,賭片竟然形成了一個自有的世界觀,不同班底的導演和演員聯手打造出了一個虛擬卻又很迷人的賭博江湖。現在漫威玩的這套幾部電影聯合一個宇宙觀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其實當年劉鎮偉王晶他們就已經玩得很熟練了。
  • 香港賭片「消亡史」
    近年來賭片幾乎「絕跡」,「港產賭片」這個標籤也逐漸消失。作為港片巔峰期具有代表性的類型電影,賭片有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究竟是什麼讓它走向消亡?第一部賭片勸人戒賭1992年的《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中,男主賀信的父親是洋行裡的買辦、因沒錢看牙被拔掉門牙和返回香港後做房地產積累財富等橋段與何鴻燊的人生經歷基本吻合。與其說它是賭片,倒不如說是一部人物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