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三絕」之首,名氣很大。我的很多外地朋友一提起天津,首先想到的就是狗不理包子,也說明這小小的包子竟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天津這個城市,真可謂名聲在外了。
2019年9月,我和媒體同行們一起參觀了位於西青區的天津狗不理股份有限公司。狗不理包子相信很多人都吃過,但到過狗不理包子工廠的朋友恐怕不多。今天,我就補上這篇小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眼中的狗不理集團及其包子工廠。
題圖:古色古香的狗不理股份有限公司內景。
位於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我們乘坐的大巴直接開到辦公樓前。
進入寬敞的一樓大廳,兩側牆上是企業相關介紹,往前走可直接通往包子製作間。
狗不理包子始創於1858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其創始人是天津武清縣人氏,小名叫「狗子」,學藝後自己開包子攤,他做的包子廣受食客青睞,生意興隆。但他經常忙得說不上話,人們都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大家就叫他「狗不理」了。其後,狗不理包子又因袁世凱獻給慈禧太后而名聲大振,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老佛爺「帶貨」唄。
用料講究,製作獨特而精細,口感特別、營養豐富——是狗不理包子的幾大特色。
參觀完大廳,我們沿著走廊去往工廠方向。
仿古風格的設計還是挺用心的,與市內幾家狗不理飯店的裝修風格很像。
走廊旁邊就是現代化的包子製作間,隔著透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的各種設備。
因為食品操作間對衛生條件要求很高,因此我們只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在外面簡單參觀。
這個是手工製作包子的地方,工人們「全副武裝」,正在熟練地包包子。據介紹,每個狗不理包子都至少有15個褶,一般是15—17個褶,熟練的工人每天可以包近4000個包子,這個數字還是很讓我驚訝的。簡單算了一下,如果10秒鐘包一個包子,一分鐘是6個,一小時是360個,10個小時不停地包才能包3600個,可見熟練工人的速度會更快。
沿著走廊參觀一圈後,我們回到了大廳。這時福利來了,工作人員已給我們端上了剛蒸好的包子,請大家品嘗。相關負責人特別說明,一盤是手工包的,一盤是機器包的,大家品嘗之後,大多數覺得還是手工包的包子好吃。其實我覺得差不多。
接著,我們繼續來到二樓參觀技術中心。別小看不起眼的包子,也是挺有技術含量的。
進入玻璃門之前,把鞋踩在這塊黏黏的材料上,據說有潔淨作用,就不用換鞋套了。
透過窗戶,看到不少技術人員正在工作。
不能進入參觀,就在門外拍照吧。
換個角度看技術中心整層工作區。
高溫消解儀器室。
理化實驗室。
品質檢測室。
幾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實驗,只見儀器上放著一個麵團,旁邊的A4紙上寫著「吹泡稠度儀使用記錄」,並填寫著相關資料。專業術語我不懂,感覺這就是在檢測發麵程度如何吧。
重金屬檢測室。類似的小房間還有幾個。
參觀完高大上的技術中心,我們又來到位於三樓的品牌展廳。
這裡有一些狗不理品牌的衍生產品,看得出來企業不僅僅只想賣包子。
這裡的辦公環境與二樓截然不同,看起來更加前衛、有設計感。
至此,一個小時左右的狗不理包子工廠參觀之旅就結束了。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津三絕、中華美食……這些都是與狗不理包子相關的榮譽,而實地探訪企業和工廠之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源自天津本土的知名餐飲品牌,狗不理100多年來一路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作為天津城市頗有代表性的符號之一,狗不理承載的可不僅僅是包子或特色小吃,更多的是人們對老品牌重振旗鼓、再創輝煌的期待。展望未來,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