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如何用鋼琴表現「滄浪之水」丨論《水之嬉戲》創作特徵及演奏風格

2021-02-19 西方音樂評論

阿格裡奇演奏《水之嬉戲》

拉威爾鋼琴曲《水之嬉戲》創作特徵及演奏風格

精雕細琢,是拉威爾音樂的另一顯著特點,並在其鋼琴作品中得到充分顯示。而且拉威爾還被看作鋼琴音樂創作的傑出改革者,他將印象派風格與擴展的調性相結合,造就了獨特的曲風。從1901年的《水之嬉戲》開始,拉威爾個性化風格完全成熟。這首表現水的作品特別精緻,既有印象派特點,又有清晰的脈絡,琴聲給人以水滴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的感覺。樂曲描繪一柱清泉噴向天空,水花四濺,再跌入水中,水面泛起陣陣漣漪。

李赫特演奏《水之嬉戲》

鋼琴曲《水之嬉戲》是20世紀偉大作曲家拉威爾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印象派作曲家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曲標誌著拉威爾個性化風格完全成熟,精雕細琢是拉威爾音樂的顯著特點,在鋼琴音樂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同時,他將印象派風格與擴展的調性相結合,造就了其獨特的曲風。 

Sebastian Stanley演奏《水之嬉戲》


一、拉威爾創作特徵 

(一)創作特徵 

印象主義是19世紀末在歐洲文化活動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種藝術風格,主要是通過藝術想像創造出能表達主觀感情的客體,用聯想、暗示和象徵作為溝通主客觀世界的媒介,其創作手法隨意、玄妙朦朧、追求其音樂性。 

1、創作的獨特性 

莫裡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 法國著名作曲家,印象派傑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他早年受到於德彪西相同的文學思潮與德彪西音樂風格的影響,因此人們常常把拉威爾和德彪西相提並論。雖然他和德彪西的確有不少共同之處,但從拉威爾後來的創作發展來看,他逐漸擺脫了印象主義美學思想的約束,不少作品中帶有一些古典主義特徵,比較注重作品的形式和秩序。如果說德彪西比較注重鋼琴語彙內向型的表達,那拉威爾就是注重鋼琴外向炫技;德彪西偏愛柔和的中音區和弦,拉威爾喜歡明亮的鋼琴音色。 

2、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 

拉威爾早期的鋼琴創作是從1900到1911年。在德彪西創新手法的影響下,開始使用色彩和聲,並進行各種和弦的實驗。他力圖從德彪西的影響中堅持自己的獨立性,形成自己獨具個性的音樂作品。拉威爾晚期的鋼琴創作是從1911-1931年間,從後期的音樂作品中不難看出,拉威爾在逐漸擺脫印象主義美學思想的約束,體現出更多法國式的古典性來,在後期的鋼琴創作中,各類舞曲題材得到更廣泛的用運,從巴洛克宮廷舞到現代爵士舞都有涉及。 


二、鋼琴曲《水之嬉戲》的音樂分析及演奏風格 

(一)鋼琴曲《水之嬉戲》的概述 

《水之嬉戲》是拉威爾1901年創作的鋼琴作品,是獻給「最敬愛的老師福雷」的。他認為這是他作品中所具有的各種鋼琴語彙創新的起源,這首作品是以「水」為創作題材,樂曲中對各種水聲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有瀑布、溪流、噴泉等,通過各種和聲及技術效果,體現出水花四濺、水平如鏡、波濤洶湧和暗流湧動的華麗效果。整首作品將波濤洶湧和細膩的感情相結合,把「水」的各種形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描繪出一幅具有豐富色彩和動感的油畫來。 

(二)《水之嬉戲》音樂分析 

《水之嬉戲》採用了單樂章奏鳴曲式結構,整體調性布局平衡,繼承了古典傳統曲式特點。他在《水之嬉戲》中運用了大量的大小七和弦、具有增四度的九和弦及九和弦的平行進行,在調性上仍屬於大、小調的範疇。在作品開篇,採用功能性和聲使得E自然大調調性明確,旋律是由九和弦和下屬七和弦分解構成,表現出湖面平靜的形象。在4到6小節,運用全音音階,與自然音階形成鮮明對比,刻畫出平靜的水面突然出現的一陣漣漪。在朦朧的音樂中,從來不失旋律的清晰,如第19小節,寬廣、優美的旋律線條,襯託出整首樂曲的浪漫形象。在第38、39小節出現了高疊和弦,表現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在第29、30小節,採用了平行和弦的手法,左手一三度平行和弦的進行為主,表現出一種異樣的音樂。 

《水之嬉戲》中還採用許多不同的音型織體。該作品中作者就採用了不同音域的、各種形態的琶音音型,以表現不同形態的「水」的形象及變化。如第19小節,作者對於右手就採用了雙琶音的音型織體,通過演奏者對於指尖的控制,來表現「水花四濺」的音樂形象。作品中第44小節,採用震音的音型,將波濤洶湧的流水用震音來表現。此作品中還採用滑音音型織體,在第48小節,通過前面一系列的模進,音樂情緒達到高度的緊張感,通過滑音音型織體,將音區迅速的由高音區降到低音去,宛如瀑布一瀉千裡,同時漸漸步入寧靜的氛圍。 

《水之嬉戲》中,拉威爾通過複雜的節奏,為音樂增添色彩。此作品一開始是整齊的四對二,到後來演變為三對四、三對八、六對八等,隨著節奏的變化,音樂的緊張度也不斷增加,體現出水無處不在的特點。音樂中還採用了切分節奏,為音樂增添了動感。在拉威爾的音樂中,與德彪西相比他更喜歡大幅度的力度對比,全曲力度變化十分明顯,力度變化幅度之大形象地表現出各種水的狀態。 

  

3、《水之嬉戲》演奏風格的把握 

拉威爾因為受到李斯特晚年之作《艾斯特別墅的噴泉》影響,寫下了這部「水性音響」之作。全曲鋼琴音響聲音要求清晰、晶瑩、透明,力度對比明顯。拉威爾注重作品結構,遵循古典傳統,大量採用了模進、變奏等方法展開。 

①觸鍵的把握 

《水之嬉戲》中表現了不同的水的音響效果,聲音層次複雜多變,這就要求掌握不同的觸鍵方法,沒有多變的觸鍵就沒有多變的音色。全曲具有多種聲音層次,音域跨度較大,聲音要求清晰、明亮、晶瑩剔透,觸鍵不能沉重、指尖稍稍放平、細膩而柔軟的觸鍵為主,為表現不同的水的音響效果,就要採用不同的觸鍵。作品中力度變化明顯,從ppp-fff大幅度變化,在ppp的地方就要求我們輕柔的觸鍵,但在fff出現的地方,即使是強奏也不能敲擊琴鍵,而是要通過柔和的觸鍵達到強音的效果。這就要求演奏者運用多種觸鍵方式,才能表現出音樂中豐富的色彩變化。 

②踏板的運用 

踏板在鋼琴作品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於演奏印象主義風格的音樂作品有特殊的作用。《水之嬉戲》雖然多為表現流水的潺潺聲及朦朧氛圍,但應當按譜面提示,嚴謹運用踏板,否則就會失去聲音的透亮感,使音樂失去動感。在印象派作品中,弱音踏板使用平凡,為的是控制音色,使聲音變得更為柔和。弱音踏板的使用要根據作品本身的需求,踏板就是為音樂的色彩而服務的,但弱音踏板只是使聲音變弱的一種途徑,聲音最終的控制力量還是在於指尖。 

③節奏的處理 

在印象主義音樂中,常常提到「彈性節奏」,但在拉威爾音樂中,應當嚴格按照樂譜的標示演奏。全曲應當保持統一的速度,在有標記的地方,可以適當進行調整。作品中還採用大量的復節奏型,這種在時間上交錯演奏的形式,在拉威爾的鋼琴作品中十分常見,這就要求演奏者計算出雙手交錯彈奏的時間,通過練習就可以彈準這種節奏了。 

三、結語 

拉威爾《水之嬉戲》可以說是眾多有關「水」的作品中頗具特色的一首,將古典主義的規整結構和印象主義手法相結合,作品中拉他對各種水聲描寫得栩栩如生。在鋼琴技巧上,以《水之嬉戲》出現為標誌,把鋼琴作為表現炫技的樂器,沿襲了貝多芬、李斯特動力型的演奏風格,這部作品的出現令人耳目一新,展現出許多李斯特式的高超鋼琴技巧,同時也把鋼琴演奏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本文作者毛煜珊,原載《大觀》,2014年第九期;往期拉威爾內容延伸:1、拉威爾《夜之幽靈》的音樂風格丨「德彪西著眼於描寫看到某一物件後的感受,而拉威爾描寫物件本身。」 2、音樂譯文丨拉威爾丨論現代音樂丨「真正的藝術作品是不可能靠分析鑑定的。我們要感受它的存在和感染力,理解它的其他方法是不存在的……」 3、拉威爾創作成熟的代表丨鋼琴作品《小奏鳴曲》研析;4、李雲迪與小澤徵爾談普羅科菲耶夫與拉威爾丨他是我事業上的重要導師丨「親眼見到小澤時,我突然覺得輕鬆了,因為他看起來比我還年輕!」 5、以拉威爾《茨岡狂想曲》為例談小提琴演奏丨這部作品囊括了小提琴所有經典演奏技巧!6、拉威爾《庫普蘭之墓》研究丨「死去的人要永遠被埋沒在寂靜中已經是極為悲傷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解讀拉威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
    14歲的時候,考入了法國巴黎音樂學院的鋼琴預科班,並且學習十分認真刻苦。當他發現自己同學的演奏技術要高出自己很多的時候,他發誓一定要迎頭趕上,並且最終收穫了高超的鋼琴演奏技藝。在鋼琴學習的同時,拉威爾對作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曾經嘗試創作出了《古風小步舞曲》、《百聞的景色》等,可謂牛刀小試。
  • 聲之嬉戲,水之呼吸
    或許是烈日,是蟬鳴是樹蔭下覓一縷清風是湖心亭邊水之嬉戲.在與大自然嬉鬧的午後,潺潺的流水伴著清涼拂過臉龐;而此刻,如果點開下面這兩首《水之嬉戲》,你是否聽到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據說是在李斯特《埃斯特別墅的泉水》(Les jeux d』eaux à la villa d』este)的啟發下,拉威爾創作了這樣一首同樣以「水」為主題的樂曲。
  • 西方鋼琴音樂演奏風格探究
    西方鋼琴音樂演奏風格探究     推薦閱讀:1、周廣仁丨鋼琴演奏風格的訓練應該成為鋼琴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2、巴赫作品的演奏藝術丨從演奏風格、力度、指觸、指法、踏板角度分析;3、「簡單純樸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丨論蕭邦及其作品風格;4、聽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先要簡單了解作品風格;5、聆聽四首作品,體會舒伯特的作曲風格 對風格的研究包含很多方面,從史學的觀點來看,西方鋼琴藝術發展經歷了四個主要風格時期:巴洛克時期,維也納古典時期,浪漫主義風格時期,
  • 每日音樂知乎丨怎樣選擇如意的鋼琴老師?
    拉威爾問格什溫一個問題聽吉澤金演奏拉威爾作品德彪西與拉威爾的音樂光影拉威爾《庫普蘭之墓》研究賈然演奏拉威爾《小奏鳴曲》拉威爾鋼琴獨奏作品簡明指南李赫特演奏拉威爾《水中倒影》拉威爾《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爾《夜之幽靈》的音樂風格讓-艾弗蘭·巴維的拉威爾鋼琴全集
  • 拉威爾創作成熟的代表丨鋼琴作品《小奏鳴曲》研析
    第二樂章註明了是用「小步舞曲」形式寫作,氣質輕描淡寫豪不做作。 拉威爾曾經向他的鋼琴家朋友瑪格麗特·隆(Marguerite Long)表示,這首小步舞曲「應該用貝多芬E-flat大調奏鳴曲Op.31 No.3的小步舞曲樂章速度演奏」。而且必須要強調主題旋律中的後半拍重音(upbeat accent)才能避免把這個高貴典雅的速度錯誤演奏成簡單乏味的華爾茲。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風格指南
    關於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通過近百年來不斷的學術考證、探討以及演奏實踐,演奏的處理有較大的發展和變化,如何忠實地再現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原貌,追求其演奏風格的純正性,是擺在每個專業演奏者面前都想解決的問題。現在就讓我們從以下幾點閘述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風格
  • 沐浴鋼琴音樂中「最清新的光亮和空氣」丨如何演奏格拉納多斯《戈雅之畫》?
    受戈雅畫作的啟發,他醞釀創作出了舉世聞名的鋼琴組曲《戈雅之畫》。吉他風格粗獷豪放,適合演奏西班牙音樂,節奏複雜,技巧豐富,現流傳於世界各地,成為具有西班牙民族風格的世界性樂器。西班牙民族樂派眾多鋼琴家的作品中都用鋼琴的手法完美地再現了西班牙古典吉他音樂,具有濃鬱的西班牙風味,也可以稱是上乘的吉他詩篇,不僅豐富了鋼琴創作的音樂音素和靈感,同時促進了西班牙民間吉他通過高雅、正統的鋼琴演奏進入大雅之堂,為人所知,風靡全球。
  • 聆聽鋼琴大師(六)丨阿什肯納吉丨無論李斯特還是拉威爾,阿胥肯納吉的表現就像一位傑出的雕塑家,其它詮釋者則是壁畫家.
    雖然他有一點兒……用行話來說就是「輕」,而這樣的風格對第五號波蘭舞曲與第六號波蘭舞曲《英雄》,或是第二號鋼琴奏鳴曲《送葬》、F小調幻想曲來說並不很適合。阿胥肯納吉從莫斯科音樂院時期就以他完美無缺的技巧及音色聞名。
  • 滄浪之水,濯纓濯足.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丨解讀蕭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這部大型戲劇性作品可以說是蕭邦鋼琴音樂創作上的裡程碑,在這部作品他成功塑造了新的音樂形象,也使得敘事曲這一體裁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並使得「音樂詩人」以抒情見長的音樂風格中綻放出愛國情感、英雄氣概。蕭邦成為了一個集抒情、浪漫、戲劇性、愛國於一身的鋼琴作家。他用鋼琴代替筆,用音符代替文字抒發自己、抒發祖國、抒發意境,使人們享受蕭邦音樂的同時體會到音樂中多樣的蕭邦。
  • 論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演奏技巧
    鋼琴伴奏需要感情、藝術風格表現的投入,在歌曲演唱中要與演唱者擰成一股勁,準確把握作品風格及內在的意境,為演唱者提供音樂的烘託、豐富的氛圍,指導、幫助歌唱者正確處理和表現聲樂作品的內涵。在與演唱者的合作中,伴奏部分主要是起襯託的作用,這種襯託作用主要顯示在織體和聲與音色的變化等方面,這在斯卡拉蒂、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藝術歌曲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 帶你了解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情感風格特徵丨以舒伯特、舒曼、蕭邦、李斯特為例
    浪漫樂派鋼琴音樂已成為19世紀初以來浪漫主義音樂繁榮的重要標識。本文主要以舒伯特、舒曼、蕭邦、李斯特等幾位最具代表性的浪漫派作曲家的創作為例,對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情感風格特徵做一鳥瞰。浪漫樂派鋼琴音樂反映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總體風貌,並可概括為: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音樂自由奔放,善於用抒情和描繪的手法強烈地表現個性;強調標題性的構思,強調作曲家個人音樂語言與民族元素相融合。
  • 滄浪之水三蝦麵
    滄浪之水三蝦麵作者:沈嘉祿滬語改寫、朗讀:李國琪文字修正:丁迪蒙製作:沉默是金最早曉得滄浪亭
  • 鋼琴藝術的歷史:黃金300年(下)
    由於在鋼琴上可以創造出全新的音響並能用踏板產生泛音效果,因而成為這一風格的主要陣地。代表作曲家是法國的德彪西和拉威爾。【視頻】拉威爾:水中嬉戲 (阿格裡奇演奏)《水的嬉戲》受李斯特晚年作品《噴泉》的影響, 拉威爾在此對鋼琴「水性音響」的效果進行了更多的發揮:未解決的大、小七和弦、具有增四度的九和弦、複雜和弦的平行進行,都絢麗地散布在表現水流的分解和弦及琶音裡面,形成熠熠發光的華麗效果。
  • 【今日大師】拉威爾
    父親是個有瑞士血統的法國工程師,曾應聘去西班牙搞鐵路建設,在那裡認識了一位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姑娘馬麗·德勞特,他們結成夫婦。小拉威爾出生才幾個月,全家遷往巴黎。三年後,添了弟弟愛德華。父親愛好音樂,想培養兩個兒子成音樂家,結果只有莫裡斯走上了這條通路。 拉威爾七歲開始學鋼琴,進步很快,十四歲考入巴黎音樂院鋼琴預科,兩年後升入貝裡奧老師的鋼琴班並同佩薩爾學習和聲。
  • 演奏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要避免一切炫耀技術的演奏風格丨論莫扎特的鋼琴演奏風格與要點前言 莫扎特是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中一位十分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是西方鋼琴藝術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過程,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演奏,下面結合莫扎特創作根源和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特點,詳細分析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
  • 拉威爾論現代音樂 | 真正的藝術作品是不可能靠分析鑑定的...
    現收入瑪格麗塔·隆所著《與莫裡斯·拉威爾在鋼琴旁》一書。英譯稿是波格丹·彼拉爾斯基交給書作者的。當年,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應彼拉爾斯基之邀即席在德克薩斯作了這篇講演。因系即興而作,自不免稍嫌鬆散並有重複之處。 法國著名作曲家的此篇講演頗有意趣,思路豐富,希讀者留意。—— 克·阿傑莫夫
  • 偉大演奏家與鋼琴技術風格演變(上)丨在現代鋼琴誕生兩百年的表演和技術風格變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其特徵是演奏技術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的重要意義開始得到空前的重視。在音樂表現方面,作品的風格標準代替表演的個性魅力,成為衡量演奏是否成功的首要標準。代表人物是:吉澤金、阿什.魯賓什坦、阿勞、李帕蒂、米凱蘭傑利等等。第四個階段——「標準時期」,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
  • 莫扎特鋼琴演奏中的古風分析
    又由於創作時,音樂的主體形成有特殊性,所以莫扎特的很多鋼琴演奏曲中,都包含著復古的風格。本文就針對莫扎特鋼琴演奏,分析其中所蘊含的復古風。他的鋼琴演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莫扎特的音樂高貴典雅,就像珍珠般晶瑩剔透,還充滿了陽光一般溫暖的感覺,洋溢著青春的朝氣。這種風格很符合他當時生活的時代背景,還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點關係,反映出了一種復古的風格。
  • 菲爾德鋼琴夜曲創作技法分析丨李斯特說:「許多作品都隨著歲月而失去了光彩,但菲爾德的夜曲卻依舊充滿生命力,至今散發著新鮮的芬芳.」
    本文總結歸納出菲爾德夜曲的主要創作特點,通過對菲爾德鋼琴夜曲創作特徵的總結希望為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鋼琴夜曲這一體裁提供幫助。 菲爾德作為鋼琴演奏家不僅在演奏方面有著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創作上尤其是鋼琴音樂的創作上也有著非凡的成就。他創作有7部鋼琴協奏曲,4首鋼琴奏鳴曲,其中他由一連串的《夜曲》而為今日的愛樂者所熟知。在十九世初,他的鋼琴奏鳴曲與協奏曲等作品,以及他獨特流暢的鋼琴演奏技巧為他在倫敦、聖彼得堡以及巴黎的上流社會和樂評人中得到一致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