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深圳校區如何辦學?引進各類人才749人、科研經費破2億……

2020-12-23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夏嘉欣

通訊員 漆小萍 孫琛

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首批5個學院師生已於24日、25日進駐。據悉,共2346名大二到大四學生從廣州大學城搬遷至深圳校區,分別來自材料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山大學將辦學範圍從廣州、珠海擴展到深圳,「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正式形成,是學校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學校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

首批師生進駐

打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智慧教學環境

中山大學教務部公共實驗中心主任陳六平介紹,學校按照「打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智慧教學環境,建設百年校園」的思路為深圳校區人才培養提供教學條件保障。

在辦學空間上,課堂教學空間、實驗教學空間、學生實習實踐空間均大幅提高;在設備配置上,為學校高標準、高水平人才培養提供必要基礎支撐,提高設備使用效益,加強資源共享,促進跨學科人才的培養。

中大深圳校區教室

「圖書館閱覽室將構建教學、閱讀功能區,多門類書籍實現學科交叉,將書庫和閱讀區融為一體,致力於打造能讓人靜下心來思考的地方。」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何文平說,館內目前藏書30萬冊,均為今年購置的新書籍,明年正式交付使用時藏書將達到150-200萬冊。

在階梯教室,則配備有雙高清投影機、可升降式講臺、輔助電視等。其中,智慧互聯黑板可將板書投屏到投影幕上,並進行數位化存儲。

中大深圳校區圖書館

目前,深圳校區一期西園生活區建設有學生宿舍7棟,包括4人間的本科生宿舍、2人間的碩士生宿舍、單人間的博士生宿舍及臨時教師公寓和招待所,宿舍均配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供應。

每層宿舍樓均設置了一個公共活動區域供學生交流活動,並配置有直飲水設備,學校將對水質進行持續監測,保障水質安全。

此外,校區還建有社康站,面向師生員工提供醫療保障、健康篩查、預防保健等功能,把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等優質的醫療服務輻射到深圳校區。

中大深圳校區宿舍

深圳校區飯堂分為三層,每層可容納千名學生同時就餐,實現空調全覆蓋。記者在現場留意到,粵川湘江浙菜系一應俱全,適應各地師生的飲食偏好,同時設置了不同價位的套餐,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的蔣沛武同學表示,環境優美、設備齊全的新校區,讓同學們心曠神怡,增添了集體歸屬感,也有助於潛心鑽研、刻苦奮進。

吳波鴻同學對高聳的宿舍樓、光鮮亮麗的食堂、豐盛的餐食、指揮有序的工作人員點讚連連,「我相信,深圳校區會是一個充滿希望與奇蹟的校區」。

中大深圳校園

輸出高素質創新人才,支持深圳建設發展

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成立40周年,其高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引進。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表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不負眾望,為深圳輸出更多高素質創新人才、高技術科技成果、高水平研發機構,從而為區域和城市發展築牢人才和創新厚勢,更好地參與和支持深圳的建設和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大深圳校區將於8月31日正式上課,共開設課程247門,618門次,充分保障5個學院各類課程順利開課,2020級軍事課按照本科教學計劃要求進行。

同時,學校積極推進「五個融合」「五育並舉」「三全育人」人才培養體系建構,實現校區間教學管理同質化,教學質量標準相統一,教學服務無差別。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2016年以來,中山大學已成功舉辦四屆國際青年學者深圳論壇,吸引了全球近3000名青年學者參加。截止2020年6月23日,深圳校區共引進各類人才749人,現已到崗471人。

此外,深圳校區科研活力被迅速激發。2017年以來,深圳校區科研經費總量已連續兩年實現翻番。2019年到帳科研經費已突破2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及經費連續兩年實現倍增。各學科領軍人才獲得重大科研項目、獲批創新團隊和高層次人才計劃,科研實力明顯提升。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鄭仕勇指出,搬遷深圳校區標誌著學院的發展進入新裡程,學院在辦學空間、師資力量、教研經費三個方面將得到大幅提高。

航空航天學院黨總支書記溫光浩告訴記者,學院迎來嶄新發展機遇,將為國家、廣東和深圳航空航天產業的加速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輸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建設更多高質量的研究基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實施和國家及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中大深圳校園

以醫科和新工科為辦學特色,實現市校良好互動

高校要取得突破發展,需與地方建立密切的互動關係,打開雙贏的局面,中大與深圳正代表兩股強強聯合的力量。羅俊校長認為,「深圳校區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進各項學科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為深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支撐,市校雙方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

按照學校發展規劃,深圳校區主要以醫科和新型工科為辦學特色,緊密契合深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戰略進行學科布局。

深圳校區現已設立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藥學院(深圳)、材料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農學院、生態學院等10個學院,還將建設文理醫工等相對齊全的學科體系,增強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力。

校園超市

中大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豔華指出,深圳校區建設,既有利於發揮中大醫科力量雄厚的優勢,推動醫藥和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更好助力深圳彌補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的短板;也有利於充分利用深圳創新產業體系的優勢,破解長期制約學校發展的「工科發展瓶頸」問題,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及與深圳當地高新技術企業合作,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

據了解,深圳作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載體,推動深圳現代農業生物育種技術和產業集聚發展,已在多個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凸顯現代生物產業和數字產業優勢。

中大農學院院長譚金芳表示,深圳校區農學院將通過校內學科交叉融合、校地資源互補共贏,推動學科與深圳現代農業產業和生物技術發展融合,圍繞服務「三安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和「兩藏」(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實現技術重大突破,成為創新高地深圳的未來農業「矽谷」。

校園超市

此外,中大深圳校區配套建設了中小幼學校和附屬醫院,將綜合發力,努力為提升深圳的教育和醫療事業發展水平貢獻力量。

截至2020年4月 ,附屬第七醫院門急診人次突破52萬,疑難危重收治率為64.43%。醫院成功實施了首例器官捐獻手術,成為全國第三家在公立醫院平臺推動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工作的醫院,成為中國器官移植基金會「施予受」平臺的華南門戶。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吳瑕

審籤|鄭宗敏

實習生|陳愷祺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為滿足2020年本科生進駐深圳校區的教學科研需要,西園教學樓內還設置了一個可容納30萬冊圖書的圖書館教學閱覽區。「搬遷深圳校區,對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來說也是意義重大,這標誌著學院的發展進入新的裡程。搬遷深圳校區後,學院在辦學空間、師資力量、教研經費三個方面將得到大幅提高。」
  • 高等教育花開並蒂優質資源利在千秋 ——港中大(深圳)、深北莫落戶...
    然而,2012年以來,兩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優秀院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落戶龍崗,並在短短數年內迅速發展成長,不但引來了優質的師資和生源,也引來了一批服務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  引來國際化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0年2月,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籤署了教育合作辦學備忘錄,確定了雙方在教育方面先試先行合作辦學的意向。
  • 中大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首批2346名學生已入駐
    據悉,9 月 10 日,該校區還將迎來約 1500 名大一新生。經過整整 5 年籌備的深圳校區的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大 " 三校區五校園 " 正式形成。8 月 30 日上午 8 時,由學生組成的中山大學國旗班,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護衛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正步走向升旗臺。擎旗手升旗、擎旗、撒旗、放旗,每一個動作堅定有力。
  • 廣東實驗來深辦學了!盤點一下深圳這些年引進的名中學
    作為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的省級重點中學,廣東實驗中學是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秉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驗性,創新性,示範性」的辦學特色,廣東實驗走素質教育發展之路,培養了大批卓越人才,是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的領跑者。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召開中層幹部會暨巡察整改中期匯報會
    他表示在「構建世界一流特色學科體系」思路下,打造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北大優勢、灣區特色」人才高地;在財務上啟動預算機制,實現核心辦學要素的有序流動;以「一流人才」+「一流學科」推進國際校區建設。潘鋒作科研與校區合作專題匯報。
  • 中山大學向全球青年才俊發出邀請:來珠海,來中大
    隨著今年深圳校區的啟用,中山大學紮根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珠海、深圳三個核心城市辦學,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  羅俊表示,珠海校區將著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打造深空、深海、深地、深藍大海洋學科群和高水平理工科集群。珠海校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努力為國家南海戰略和灣區海洋經濟產業發展做好支撐。
  • 深政觀察|廣東實驗來深辦學了!盤點一下深圳這些年引進的名中學
    作為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的省級重點中學,廣東實驗中學是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秉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驗性,創新性,示範性」的辦學特色,廣東實驗走素質教育發展之路,培養了大批卓越人才,是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的領跑者。可以預見,此次深圳與廣東實驗合辦深圳學校,必將助力深圳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 日語、俄語或將納入中考外語科目……深圳今年教育計劃有這些重點!
    加快科技教育平臺和實踐基地建設,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深圳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從中學到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深圳創新教育、中小學培養基地和教師培養基地。加強中小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促進創客教育品牌化發展,鼓勵中小學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聯合建設創新實驗室和開展創新人才培養試驗。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怎麼樣? 2020年學費是多少?
    明德教育基金會負責推動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建立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負責學校的整體管理和運作,在辦學理念、資源配置、經費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權。具體包括自主組織成立校董事會,由董事會聘請學校管理團隊,在法律和政策許可的範圍內自主決定學校預算及支出,自主聘任和管理學校校長及主要管理人員,探索現代學校管理體制。
  • 今年引入省實等名校來深辦學 實現新建高中「建一所、優一所」
    &nbsp實現新建高中「建一所、優一所」&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15日訊 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來深辦學,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深圳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力爭實現幼兒園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100%……日前,市教育局發布2020年工作思路,提出對標世界一流,大力推動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
  • 中山大學 vs 武漢大學:總體武大略勝一籌,中大的醫學勝出
    不過,這裡面的看點是武大入選了一個口腔醫學,雖然武大醫學的基礎比較差,但進步不小,這次口腔醫學進入雙一流,過幾年也許武大的醫學發展可能會更好,到時跟中大的差距就縮小了。辦學經費這裡面,辦學經費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辦學經費的多少就能決定學校能吸引什麼樣的師資,能建設多高規格的實驗平臺。目前來說,一個學校要取得好的科研成果,跟實驗儀器和實驗平臺大有關係。下面第一張圖是辦學經費的排名,中山大學排第四,武漢大學排第8,中山大學比武漢大學高了約69億。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舉行首次升旗儀式
    升國旗(央廣網發 伍鈞浩 攝)央廣網深圳8月31日消息(記者鄭澍)8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學在深圳校區西田徑場舉行升旗儀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魏士強、校黨委書記陳春聲、副校長蘭平及師生代表參加了升旗儀式。
  • 中大深圳校區一期建設接近尾聲,首批本科生即將進駐
    為了解決校區安全盲點,為學校師生進駐保駕護航,保衛辦於6月進駐深圳校區。深圳校區保衛辦把校園安全放在首位,採取多點辦公、深耕一線的工作方式,加強與管委會、基建處協調溝通,強化校-警(校-地)聯動協作,積極推進深圳校區各項安保工作。
  • 年薪超17萬,哈工大深圳校區拔得頭籌,哈工大金蟬脫殼成功
    從目前爆出來的結果看,哈工大深圳校區拔得頭籌,本科生年收入超17.08萬元,比南大本科生的14.92萬元高了2.16萬元。排第三的是電子科技大學,也達到了14.3萬,華科大排第四,只有12.2萬元,比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本科畢業生少4.8萬。哈工大(深圳)是哈工大的面子現在哈工大深圳校區儼然成了哈工大的面子了。
  •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高中部怎麼樣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高中部介紹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建於2013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簡介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是一所位於福田區香蜜湖片區核心地段的十二年一體化公立學校,由福田區人民政府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辦學,委託雙方共同成立的明德教育基金會管理,是一所辦學體制改革的實驗學校。
  • 深中新校區9月啟用,大幅擴招!校長朱華偉:加速建成世界一流高中
    為實現辦學目標儲才蓄能,他極力倡導「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僅用三年半的時間就引進了100多位哈佛、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等世界名校畢業生和諸多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加盟」深中。深中新校區今年將如何招生?新校區啟用後,深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日語俄語或將納入中考外語科目……深圳教育今年將有這些重點
    ●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2所,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高中方面,深圳將高質量普及高中教育。編制高中未來5年布局和建設規劃,探索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新模式,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學校2所,新增普通公辦高中學位6150個。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來深辦學,達到新建高中「建一所、優一所」目標。
  • 長水集團化辦學:以「六好」為目標辦一流中學
    集團借鑑國內集團化辦學經驗,借鑑河北衡水中學以及人大附中、深圳中學等全國著名高中先進的理念,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和改革創新,完善了「集團化辦學、校區化管理、學區化協同」創新機制,整體提升集團化辦學活力。  辦學實踐中,長水教育各校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踐行集團既定的「6好」標準要求,即「以素質教育塑造人,分層分類培育一大批好學生;以激情鬥志感召人,終身學習錘鍊一大批好老師;以責任家風薰陶人,家校共治凝聚一大批好家長;以追求卓越引領人,崇德尚法造就一大批好校長;以百年名校鼓舞人,守正創新孕育一大批好學校;以情懷創業服務人,同心同向打造一個好集團」,在辦學思想、管理理念、優質師資
  • 【甘肅省高層次人才引進】平涼市
    在我們堅定不移地走好「人才強市」之路上,以識才的慧眼、用才的膽識、愛才的誠意,讓各類人才的智慧才華凝聚成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巨大動能,讓平涼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實現夢想的熱土。  2.對柔性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第五條第一類人才由市財政每年給予5萬元的生活補助,第二至五類人才給予3萬元的生活補助,第六至八類人才給予2萬元的生活補助。用人單位可根據各自實際予以配套。  3.對剛性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由市住建局提供公租房一套(使用期限為5年,租金在市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中列支);可優先購買限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