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間的彩色世界

2021-12-21 InStyleNotes

🌌

你對數學的印象是什麼?

是阿拉伯數字和字母組成的看不懂的謎題?

還是Alpha(α)、Beta(β)和你的不期而遇?

圖片上在黑白之間不斷變化的線條與方塊都隨著現場沒有旋律的音樂在變化,或者說,聽起來更像精心設計編排過的噪音。

而這其中的音樂、視覺、時間和空間都是由日本先鋒電子音樂製作人池田亮司用數學方法所塑造的。

「極簡、短、緻密、優雅、細緻、性感,數學家使用的語言和藝術家並無二致。我和數學家都無法定義什麼是美,但是一旦發現,我們可以迅速地識別。」 

對於池田亮司(Ryoji Ikeda)來說,數學不是那些枯燥無味的課程和難題,而是美與藝術。

在他看來,聲音、視覺都與數學的美離不開關係,他的音樂總是從超聲波、頻率學與聲音本身的特徵入手,從而創造一個具有代表性,極簡、理性又純粹的宇宙空間。

正弦波、白噪音、幹擾型號、高低頻率等元素製作的電子音樂,加上黑白基調的光與影像,仿佛將人與現實世界分離,漩渦般地卷進宇宙之中。作品裡高頻與白光同時出現時,腦子總會瞬間一片空白,隨後不自覺地跟著作品開始遊走和思考,像一次大腦重啟。

而這迷幻的背後是卻是一行行理性嚴謹的數據與代碼。

當然數學之美不僅僅存在於音樂與視覺,建築也是如此。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們認為神性是最完美的理性,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在觀看極簡主義建築師 Jamie Fobert 的作品時多了一份靜穆之感的原由。

在今年10月11日《倫敦旗幟晚報》公布的倫敦 1000 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名單中,就有 Jamie 的身影。

從劍橋 Kettle’s Yard 畫廊擴建、英國國家肖像畫廊改建,再到泰特美術館的擴建入圍建築界的「特納獎(turner)」— The Stirling Prize 。更別說其他的獎項,如此看來, Jamie 出現在名單中也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Tate St IvesKettle’s Yard

既然有理性的追隨者,那麼主張擺脫理性控制,精神至上的「ravers」也一定存在。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Amit Greenberg 便是其中一員。

Amit 用更衝擊、繁複的效果來反射自己的思考,他有一個俏皮可愛的世界,就像他所認為的那樣,藝術品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現實的記錄、一條通往夢想和靈感的道路。

許多人對 Amit 的認識應該起源於這幅 ASSEMBLING REALITY 組裝現實,在第三屆 IKEA 藝術節上以非常的可愛的價格走入大眾的視線。 Amit 將自己對靈性、性慾、死亡、恐懼和歡樂的積極探索交織於一張手繪之上。

 Jamie Fobert X Amit Greenberg

置身於高聳林立的長方體之中,四周是黑色的基調,屏幕亮起時,絢爛的五彩碎紙背景不斷落下,看起來像是闖入了未來的科技世界。



這個看起來未來感十足的「世界」是 Jamie Fobert 與 Amit Greenberg 作品的融合。

極簡與繁複的相遇。在 Jamie 以黑色為基調的極簡設計中, Amit 的五彩碎紙和 logo 設計像是藏在黑白中的彩色世界。

款款落下的五彩碎紙,也像是節慶時落下的煙花禮炮,也許你也已經從 logo上 I.T 與 30 的設計瞥見端倪,這場體驗新穎的展覽正是為了慶祝 I.T 30周年。

Jamie 與 Amit 這兩種全然不同的風格融合在一場展覽中,卻能產生更特別的效果。

I.T 自身也像 Jamie 與 Amit 的相遇,簡潔明了的理念:以獨特的時尚風格,滿足年輕群體對品味的和消費的需求 與多元素的潮流方向。

經過 1988-2018 漫長而充滿挑戰的 30 年, I.T 從香港銅鑼灣一間 200 平方的小店發展至今正式成為時尚名所 Dover Street Market 大家庭的全球第五名成員。

不過, I.T 30 周年生日派對可不僅僅是科技感十足的互動裝置噢,在一場半沉浸式的展覽中購物也是一種新嘗試:

150+ 潮流品牌集結

122件 I.T 聯乘尖貨上陣

時髦精們怎麼錯過這場盛大的聯乘系列呢,打開小程序,選套衣服和 I.T 一起慶生。


50+明星/KOL 個性助陣


如果還覺得不夠特別,

那麼與眾不同的你一定要將

北京14件城市限定首發

納入囊中。

限定單品品牌:Alexander Wang;Stella McCartney;OFF-WHITE c/o VIRGIL ABLOH™;FAITH CONNEXION;IRO;OPENING CEREMONY;SALAR;SJYP;ThomBrowne;Valextra;WE11DONE;JOSHUA SANDERS

該北京限定系列將於12月1日起

正式登陸ITeSHOP.com官方微信小程序及官網

就像你在下面視頻中看到的那樣,長方體的 LED 屏幕中展示的衣服全都是裸眼 3D 的形式,除了可以全方位看到服裝被撐起後的樣子,屏幕還可以掃描你的身體並捕捉你的實時動態,讓你看見自己穿上後的樣子,並且還能「see-now,buy-now」,享受即時購物的快感。對於那些在實體店試衣嫌麻煩,線上購物擔心上身效果的盆友們來說(比如我🙃),簡直是懶人福音。


「三十而立」這個標準在這個時代也許換了另外一層含義,便是立在 30 年的根基之上,更加堅定地突破自我,探索未來,I.T 30 周年的數碼購物展也只是一個嘗試與起點。

不過,看得再多也不如身臨其境地體驗「未來」,點擊閱讀原文,預約一次時裝與數字的感官衝擊吧。

主編: 凌霄| 本期編輯: JR

聯繫郵箱:style_notes@msn.cn 

微信:style_notes |  instagram: Siuling_ST

微博:InStylenotes

相關焦點

  • 《歡樂谷》黑白與彩色衝撞中的世界
    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那樣,兄妹倆的奇幻之旅開始於二人從現實世界誤入了電視世界。但是他們進入的是時代背景為20世紀50年代的名為《歡樂谷》的黑白情景喜劇。「歡樂谷」的世界裡的一切都是黑白的,場景是黑白的,物品是黑白的,人也是黑白的。每天發生的事情也都是按照情景喜劇中設定的那樣完美:打球會有百分之百的命中率,比賽也一定能取勝......
  • 彩色·黑白 ——小議電影《後來的我們》的色彩切換
    作品主要講述北漂人情感飄零離散的故事:林見清和方小曉相識於2007年歸鄉的火車,爾後十年間,他們從相識、相伴、相戀、相負、相棄,到相念、相憶、相惜、相會。劉若英用油畫般唯美的色彩表現回憶,用帶有濃厚悲傷氣息的黑白表現現實——「過去」明亮、美好,「現在」錯過、遺憾。黑白的無奈,映射曾經相愛時五光十色的美好,回不去的彩色曾經,割捨不掉的黑白現在,彩色與黑白,令人遊走在回憶和現實,徘徊於過去和後來。
  • 電影《歡樂谷》:黑白世界不允許出現彩色
    一對生活在「標準」破碎家庭中的兄妹,哥哥大衛(陶比麥奎爾飾)的思想守舊,嚮往五十代年電視劇「歡樂谷」裡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妹妹珍妮佛(芮絲溫瑟史布恩飾)的觀念新潮前衛開放,完全的辣妹形象,在一個因緣巧合的情況下,兩個人進入了黑白電視劇「歡樂谷」裡。
  • 如何把經典黑白照片變成彩色?
    奧格拉在南達科他州的荒地上騎馬,約1905年19世紀80年代,瑞士發明家漢斯·雅各布·施密特(Hans Jakob Schmid)發明了一種通過將負片直接照相轉印到印刷版上,從而將黑白照相底片變成彩色圖像的方法
  • 《綠野仙蹤》不是首部彩色電影?從黑白到彩色,首部彩色長片是它
    而這部電影其中一個加分的原因在於,它為其中一部最早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有別於早期黑白電影膠捲必須人工染色,「特藝彩色」讓彩色電影的攝製技術得到更大的提升,畫面更為飽滿和自然,《綠野仙蹤》也因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 告別黑白,世界第一部公認的彩色電影帶你感受浮華的世界
    ——《浮華世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繽紛多彩的,影院中的大片以及電視電影所展現的精彩鏡頭等無一不旖旎多彩絢麗動人,但是當人類第一次嘗試用膠片記錄時光使之重新呈現在屏幕上的時候,才發現那裡的世界只有黑色和白色,於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只能欣賞黑白影視作品。當然,這裡並沒有說黑白電影的不好。
  • 《綠野仙蹤》不是第一部彩色電影嗎?從黑白到彩色
    這部電影獲得額外獎勵的原因之一是他是第一批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之一,與早期的黑白膠片必須手工染色不同,特藝彩色膠片極大地改進了彩色膠片的製作工藝,使畫面更加飽滿自然,因此《綠野仙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 電影《大佛普拉斯》:現實一片黑白灰暗,彩色的永遠是別人的世界
    作為一部要走進院線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做了很大膽的嘗試,全黑白的影像搭配臺語發音,讓人想起五十年代的黑白臺語片,但經過導演黃信堯的黑色幽默風格式口白在旁講解,插入導演本身想傳達的核心概念,相信即使是一般觀眾也不會覺得難以觀看或是感覺枯燥。導演積極地想打破電影的「第四道牆」,讓演員或口白跳脫電影的劇情對觀眾說話,與其說《大佛普拉斯》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更像是電影與紀錄片的結合。
  • 《大佛普拉斯》:窮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錢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黑白。一部沒什麼大腕也沒有多大投資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十項提名領跑,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部電影從頭喪到尾,以葬禮始,以葬禮終。兩個窮人肚財和菜埔出現的鏡頭都是黑白。唯一的彩色,就是垃圾回收員肚財和他的好朋友工廠門衛菜埔所觀看的,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儀。
  • 黑白的世界彩色的你,Reno4 SE人像留色功能體驗
    除了全黑背景,還有一種拍攝技巧需求不高,但需要後期技術的更高階玩法,就是人像留色背景黑白。通俗地說,就是讓人像是彩色的,但背景變成黑白的。普通拍攝和人像留色也許有些朋友會感覺這種人像留色的方式很新鮮,實際上在電影的製作中比較常見,通過人物彩色背景黑白可以製造出獨特的藝術效果,不僅能突出人像,還能切合故事主題帶來突出的表現力。
  • 電影發展史:從黑白走向彩色的電影世界,你知道多少?
    但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我國的電影發展史共用了115年的時間。  一、從無到有的電影裡程碑  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的《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當時的拍攝點是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至此結束了我國電影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 「有錢人的世界你看,果然是彩色的」
    片中,黑白是窮,彩色是富,來迴轉換,將富人和窮人的世界區別開,也暗示後者對前者的嚮往。這樣的手法,它不是第一個。01.剛才還明黃旖旎的世界,瞬時只剩黑白,暗示下一場離別。不管了,就要把這黑白披在身上,糾纏,動情處,床單也在呻吟。
  • 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
    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時間:2016-11-24 11:20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 說到鋼琴,很多人都來了精神,因為它不僅能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而且還是很多城裡同學的噩夢。很多人都曾被父母送到鋼琴培訓班。
  • 窮人的世界都是黑白,有錢人的世界才是彩色
    除此之外,片中有一個鏡頭,人物肚財打破了銀幕與觀眾之間的第三堵牆,直接對著觀眾說話。影片大部分的片段都是黑白拍攝的,這有著明顯的用意。片中肚財打開菜埔老闆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說了一句:"有錢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而所有行車記錄儀視頻都是彩色拍攝的。強烈的諷刺意味就出來了。
  • 影評第342話《大佛普拉斯》——彩色與黑白,壟斷與剝奪
    本片透過「黑白」與「彩色」兩種手法來描述不同身份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處境和命運,劇情中大多數時間以黑白畫面方式呈現,以「人生是黑白的」方式表達處在社會底層者的各種無奈。肚財、菜埔和釋迦是三位十足的屌絲。
  • 一招就可以將黑白照片變彩色
    從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問世起,人們就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之來的是人們對人物、風景、紀實等的描寫,都被記錄在一張張的照片之中,保存在一張小小的底片之中。舊照片是一種情結,舊照片是一種回憶。看到舊照片,每個人都會想起小時候的快樂童年;看到舊照片,每個人都會想起舊照片中那段日子。
  • 突破黑白 科大訊飛正式發布彩色閱讀器
    ——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正式發布。電子閱讀器產品迎來彩色時代。  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使用E Ink元太科技提供的6英寸高清印刷式彩色電子墨水屏,可以顯示4096種色彩,外觀採用純平設計,抗震防摔,並配置了24級閱讀燈和一體化揚聲器。重150克、厚6.9毫米、輕薄舒適、單手可握,可以輕鬆放入口袋或隨身包。適合用於兒童繪本、漫畫圖冊以及帶圖解書籍的閱讀。
  • 只需一招就能把黑白照片變成彩色
    有朋友留言問:清明假期回家,發現了很多爺爺奶奶年輕時的黑白老照片,有沒有可能將其還原成彩色的呢?
  • 別再感嘆所謂的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了
    本文所針對的是自媒體平臺上日益泛濫的低質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可不要對號入座呀。,美名曰「彩色修復版」,吸引眾多眼球,更甚以此博來原創稱號……那麼,關於自媒體所謂的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你又了解多少呢。看著所謂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的興起,最開始也是感嘆大佬的入場,但隨著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的愈加泛濫,也是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低質版本,不禁納悶,何來的?要知道,最初的電影上色可不是靠人工智慧的,而是靠人工來的,是人一幀一幀上的色。
  • 薇薇安·邁爾,自拍女王的彩色攝影世界 | 街拍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生於紐約,童年時期周轉與法國和美國之間,1950年定居在芝加哥,開始成為一名職業保姆。她和孩子們相處得很好,和成人之間的關係卻差強人意,冷漠孤僻通常使她一開始引人好奇,逐漸遭受遺忘,最終成為人們眼中的隱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