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相楊國忠的發跡,是靠楊貴妃的裙帶關係嗎?

2020-12-27 騰訊網

唐朝的官階共有九品三十階,分為三個檔次。一品二品一檔,都是虛職,比如三公、三師、三少,只與皇帝坐而論道,沒有具體職事。一般用於死後追贈,或者賞賜給立有大功的官員。

其餘兩個檔次,以五品為界限。在唐朝,能夠當上五品官,稱為「通貴」,姓名可以寫進官方頒布的《姓氏錄》,成為權貴人物。而百官之首的宰相,大都是三品官。所以,正三品就已經是士大夫們能夠達到的最高官階了。

(楊國忠劇照)

從年限上說,一般官員想要通貴,在政績卓著的情況下也要熬上幾十年,即便權貴子弟也至少需要十六年,而熬到三品,則要二十五年。但奸相楊國忠,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從八品官提拔為三品宰相,升官速度讓人瞠目結舌。

大家可能要說,楊國忠有一個美若天仙的貴妃堂妹楊玉環,提拔的能不快嗎!然而翻開正史,會讓我們驚奇地發現,楊國忠能當上八品金吾兵曹參軍,是靠楊貴妃姐妹,而一路高升成為宰相,還真不是靠楊貴妃的裙帶關係。反而馬嵬坡兵變時,楊貴妃被賜死多少受了楊國忠的連累。

楊國忠本名楊釗,國忠這個名字是天寶九載時,玄宗賜給他的。楊釗的爺爺與楊玉環的爺爺是親兄弟,親屬關係已經較為疏遠,所以玄宗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時,推恩名單中並沒有楊釗。而此時的楊釗,正在蜀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楊貴妃劇照)

再者,楊貴妃是一個天真爛漫,只知唱歌跳舞的傻白甜,對政治毫無興趣,對鞏固家族勢力也沒有概念,連酷吏吉溫都說貴妃「識慮不遠」。楊家男丁中,沾了貴妃光的是親哥楊銛與堂哥楊錡,但二人都任清貴閒職,沒有進入朝廷中樞,貴妃也沒有為他們說話。這也正是玄宗寵愛她的原因之一。

那麼,既然楊釗沒有依靠楊貴妃的裙帶關係,他怎能坐著火箭提拔,榮升為宰相呢?

他主要依靠了三個人:

其一,虢國夫人

楊貴妃有三個姐姐,大姐崔夫人,封號韓國夫人;二姐裴夫人,封號虢國夫人;三姐柳夫人,封號秦國夫人。三人都是年輕守寡,丰姿綽約,特別是虢國夫人,是楊家姐妹中最漂亮,最拉風的一個。小時候就與堂哥楊釗不清不楚。

(虢國夫人劇照)

當年,楊釗在蜀中任新都縣尉,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任蜀州司戶,雖然都在蜀中,但兩家沒什麼來往。只是在楊玄琰去世時,楊釗依禮去給堂叔料理後事。而這時,楊玉環只有十歲,且決定投奔遠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所以,楊釗與楊玉環或許見過一面,或許根本就沒見過,沒有什麼兄妹感情。

而這次事情後,楊釗卻與楊家二姐勾搭到了一起。他們楊家基因好,楊釗風流倜儻,楊二姐漂亮出挑,二人一見鍾情,感情很好。

楊玉環成為貴妃後,楊釗進京找門路,首先找的就是虢國夫人楊二姐,算是再續前緣,重溫舊夢。虢國夫人也沒有辜負楊釗,仗著皇帝愛屋及烏,經常在玄宗面前提及堂兄,出宮後又將皇帝的舉動透露給楊釗。一來二去,玄宗便覺得楊釗辦事既貼心,又是楊家人,就重視了起來。所以,楊釗的崛起與其說是靠楊貴妃的裙帶關係,不如說虢國夫人的竭力幫助。

再到後來,楊釗與虢國夫人兩家的宅院都連到了一起,兄妹二人並轡而行,相攜遊樂,其曖昧關係成了長安城公開的秘密。史稱:「國忠私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

(楊國忠劇照)

其二,李林甫

天寶年間,玄宗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藝術與享受生活上,將政事全都交給了李林甫。如果想要升遷,不巴結好李林甫不行。而李林甫為了獨掌大權,要打擊的對手很多,所以他也需要很多打手。楊釗十分精明,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無論是對付太子,還是打擊政敵,楊釗都一馬當先,充當了李林甫的急先鋒。史載:「逮系連年,污衊被誅者百餘族。度可以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皆中所欲。」就是說,楊釗為了找到打擊太子的證據,不惜誅殺百餘家族,有時沒有李林甫的指示,楊釗就率先行動了起來。

楊釗的表現讓李林甫十分滿意,很快就提拔了起來。

(玄宗劇照)

其三,唐玄宗

要說楊釗能接替李林甫成為宰相,最重要的人無疑是唐玄宗,因為玄宗確實需要楊釗這麼個人。

當時為了維持國家運轉,需要的銀子越來越多。一是玄宗生活奢靡,賞賜、揮霍、用度不計其數,建造了許多離宮別院,光是宮女就養了好幾萬人。

二是玄宗變府兵制為募兵制。府兵制兵民合一,政府對兵戶免稅,但作戰時需要府兵自備軍需,國家幾乎不花什麼銀子。而募兵制使軍隊職業化,全靠國家出錢養兵,僅是士兵過冬棉衣一項,就需要一千萬匹帛,銀子缺口很大。

為了解決銀錢不足的問題,玄宗一直在改革財稅制度,先後重用了宇文融、韋堅、楊慎矜、王鉷等善於理財、斂財的大臣。而楊國忠卻天生精於此道。

(楊國忠劇照)

楊國忠愛好賭博,精於算計,在一次與玄宗玩一種叫做「樗蒲」的賭博遊戲中,楊國忠的這種才能展現了出來,玄宗稱讚道:「好度支郎!」後來楊國忠不但當上了度支郎,還兼任了監水陸運、司農、出納錢財等四十餘項專使,為玄宗聚斂了大量銀錢。斂財能力遠遠超過了他的前輩。

玄宗在任命他為宰相的制書中也明確指出:「純粹精明,懸解虛受」「彌綸經濟,同致雍熙」。希望他用精明的經濟才能,致力於雍熙盛世的建設。

綜上所述,楊國忠的發跡雖然與楊貴妃有著一定的關係,但絕非完全依靠裙帶關係。可以說三分靠情面,七分靠打拼,而且三分情面中還有兩分是虢國夫人的。(文:熊魚自笑)

(虢國夫人劇照)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焦點

  • 楊貴妃已然慘死馬嵬坡,為何民間卻流傳著多種貴妃未死的傳聞?
    楊貴妃慘死馬嵬坡這件事是比較確定的。因為不管是《新舊唐書》、《資治通鑑》這些正史,還是《高力士外傳》、《安祿山事跡》、《明皇雜錄》這些筆記雜史,無一例外的記載著楊貴妃已然慘死,只是死法不同。 以當時的情形看,禁軍誅殺的目標是奸相楊國忠,楊貴妃是被牽連了進去。
  • 楊國忠的橫空出世
    李林甫,安祿山,楊國忠恐怖的三叉戟組合直接摧毀了大唐盛世,缺了其中任何一個人,安史之亂都搞不起來。野孩子小時候沒有什麼管教,每天遊手好閒,楊國忠倒練就了一身好賭術,日後陪唐玄宗打牌打的爽,被唐玄宗鑑定為「傑出的經濟才能」得以掌管全國財政大權,從而步步高升,一發不可收拾。不過,楊國忠的發跡卻真正跟楊貴妃沒有半點關係,楊玉環這小姑娘絕對是唐朝幹政最少的皇帝寵妃之一,安史之亂都是大老爺們的事,不要跟楊貴妃扯上關係。
  • 在馬嵬坡,士兵們殺了楊國忠之後,為何執意還要殺死楊貴妃?
    安史之亂爆發後,士兵們把怨氣都撒到了楊國忠身上,把他給殺了之後,還要求唐玄宗殺死楊貴妃。唐玄宗最終為了自保,犧牲了這段愛情。在權力面前,愛情都是浮雲。雖然安史之亂的爆發跟楊貴妃有一定的關聯,但是也不是她直接造成的,她何其無辜,士兵們為何一定要殺了她?
  • 影響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
    楊國忠(約700—756),蒲州永樂人,唐代權臣。他是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張易之外甥,楊貴妃族兄。 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756),楊國忠隨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馬嵬驛被亂兵所殺。
  • 安史之亂,楊貴妃有多大責任?
    其二,任用李林甫、楊國忠兩個奸相,造成政局混亂,使安祿山這個野心家抓住了可乘之機。其三,唐玄宗對安祿山太好,姑息養奸。而這三大原因的背後,都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楊貴妃。唐玄宗不理政事,是因為要與楊貴妃享樂,不是唱歌跳舞就是泡澡,哪有心思處理國政。而且,楊貴妃生活奢靡。要吃荔枝,大老遠從嶺南快馬送回,宮內僅為貴妃做衣服的裁縫就有七百餘人。
  • 受人鄙夷的古代奸臣典範大唐權臣楊國忠
    嗜酒好賭的浪人楊國忠本名叫做楊釗,他的祖先楊震曾經做過東漢朝廷的太尉,另外我國古代著名的美女楊玉環,也就是後來唐玄宗極其寵愛的楊貴妃,她跟楊國忠是族中兄妹關係。不過後來楊國忠還是離開軍隊,為了能夠養活自己,他投奔了蜀地一個名叫鮮于仲通的豪族。由於楊國忠很善於察言觀色,他順利取得了鮮于仲通的信任,成為其左膀右臂。顯貴的皇親國戚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唐玄宗封為貴妃,楊家開始發跡,楊玉環的幾個姐姐也深受皇寵。
  • 楊國忠不只有楊玉環,你知道他舅是誰嗎?武則天:那是我愛的男人
    提起楊國忠,很多人腦海中浮現8個大字:小人得勢、雞犬升天。他本是市井混混,因為堂妹楊貴妃得寵,楊氏一族成了暴發戶,得到李隆基的偏愛。
  • 唐玄宗為什麼要殺楊貴妃?
    楊貴妃和楊國忠關係並不大楊貴妃運氣實在不好,被殺也是不小心做了冤大頭。實際上楊玉環跟政治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史書對她的記載無非就是些家長裡短的瑣事。另外要說明的是,楊國忠雖是大奸臣,但他和楊貴妃其實關係不大。 首先,楊玉環和楊國忠不是親兄妹。
  • 楊貴妃真的禍國殃民嗎?是她引發的安史之亂嗎?這都是無稽之談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1.李隆基得到楊貴妃後,整日沉迷於女色不理政事,從此君王不早早朝。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朝政綱紀日亂。2.楊貴妃備受寵愛,百官為了巴結楊貴妃,紛紛進獻珍寶,和美味佳餚。大開奢靡之風,和勞民傷財。
  • TVB知名演員因癌症離世——《楊貴妃》中楊國忠
    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演過TVB《楊貴妃》(向海嵐版)中的楊國忠,他的臉也很有辨識度,有TVB優秀配角一貫的好演技和代入感。
  • 楊貴妃之死的主謀,是禁軍譁變、太子李亨政變,還是另有其人?
    那麼,馬嵬驛兵變真的只是禁軍由於沒吃的,而將憤怒發在了楊國忠和楊貴妃身上嗎?事實的真相恐怕沒那麼簡單。1、李隆基的逃亡是有準備的關於李隆基的逃亡,《資治通鑑》中記載:上移仗北內,既夕,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比六軍,厚賜錢帛,選閒廄馬九百餘匹,外人皆莫之知。
  •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真的在馬嵬驛兵變中香消玉殞了嗎?
    唐玄宗絕對算的上是位風流天子,後宮女子多達四萬,正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貴妃入宮後迅速獨寵後宮,當真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由於楊貴妃的受寵,其家族也迅速雞犬升天,其大姐、三姐、八姐先後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就連曾為市井無賴的楊國忠也得以位列宰輔,更是一度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大權在握。
  • 《妖貓傳》的楊貴妃,根本就是個瑪麗蘇女主
    越是靠裙帶的人,越不是什麼好人,也更貪心。楊國忠起勢之後,在朝廷並不是什麼好官,反而作威作福、以權謀私,和太子也非常不和。 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造反。唐玄宗本想趁機讓位給太子,楊國忠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帶動楊玉環勸說唐玄宗可以先到四川避亂而不要退位。潼關失守後,唐玄宗便帶著楊貴妃等人離開長安。一行人走到馬嵬坡時,楊玉環的命變得不由自己。《新唐書》和《舊唐書》兩部正史都記載,楊貴妃因為兵變死於馬嵬坡。
  • 《刺客信條:王朝》:安祿山與楊貴妃登場,李萼要在花卉盛宴動手
    又到了《刺客信條:王朝》更新的時候了,這一話的劇情主要以推進為主,本話有兩位重要人物登場,一位是引發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另一位則是楊貴妃,從安祿山登場時過道的百姓對他議論可以看出,安祿山想要謀反的猜測在當時十分盛行,因此唐玄宗才特地在花王大會上將安祿山傳召入京,跟上一話情節對應的還有楊貴妃與權傾朝野的右相楊國忠
  •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寶峰寺)此時的楊玉環卻有些心灰意冷,她覺得皇帝可能就是一時新鮮,玩夠了假裝說過幾年接你回來,其實就是徹底給她送走了,她錯怪了唐玄宗,因為五年之後,皇帝給壽王另外安排了一門婚事,意思就是雖然我搶了你媳婦,但是我也賠給你一個,咱們父子就兩不相欠了
  • 民間盛傳:安祿山與楊貴妃「有染」,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安祿山當了個不大不小的官之後,見到楊貴妃受寵日隆,善於溜須拍馬和逢迎的他,感到機會來了。 安祿山見到楊貴妃時,表現出強烈的孺慕之情,說感覺很親切。請求當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之前,都先拜望楊貴妃。
  • 楊貴妃慘死馬嵬坡:一場弄錯了主角的悲劇
    的確,馬嵬驛兵變,禁軍將士們群情洶湧,興師問罪,唐玄宗無可奈何,於是楊貴妃慘死,再結合玄宗與貴妃美好的愛情。讓人感覺,這悽慘的一幕是典型的悲劇,在我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馬嵬驛兵變來講,我們卻弄錯了主角,因為叛軍要誅殺的對象並非楊貴妃,而是宰相楊國忠。
  • 睡前成語故事|冰山難靠
    他的朋友們都勸他去拜見楊國忠,作為進身之階,可是他始終不去,反倒對勸他的朋友說:「你們都把楊國忠看得像泰山一樣穩固,可是我以為他不過是一座冰山罷了。將來天下一動亂,他就會垮掉,好比冰山遇到太陽化掉一樣,到那時候你們就失掉靠山了。」
  • 楊貴妃怎麼到了日本
    該本刊於日本寬文三年(清康熙二年,1663),封面標題為《玄宗皇帝》,內題則為《楊貴妃物語》(物語即故事)。由六段曲組成,這六段的本事梗概為:一、玄宗在三千宮女中最愛楊貴妃,但到底把虞氏君(這是日本人虛擬的人物,大約原來是地位高於楊貴妃的寵姬,不見於中國歷史記載)和楊貴妃哪一個擺在第一位,大費躊躇,後來因楊貴妃出身微賤,而與虞氏君並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