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什麼讀佛學?我覺得讀過的最好的經是哪部?

2020-12-22 允協

我從小的生活環境裡,對佛學一無所知,完全沒有半點佛學文化土壤。不過我特別喜歡哲學方面的思考。

初中讀的政治課,並沒有吸引住我,一點不覺得有什麼意思。到了高一年的政治課,學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那些歷史的聯繫的、普遍聯繫的、發展的各種觀點,覺得很感興趣。

因為我父親早逝,在我讀初二年的暑假時去世了。高中那時挺難熬的,心理上是非常需要一些精神上、思想上的思考的,所以,對哲學非常感興趣。

經常逛書店,找到了道家的、儒家的一些書籍,那時買了一本《老子》,還有《孫子兵法》、《姜子牙兵法》,這是在高三年才去看的,不過這恰是我的重點讀物。

我在高一年時,看的是四部古典小說,但是這四部小說裡,經常提到道家的思想,兵法的思想,因為沒讀過,所以看不明白,接著我非得去看個明白。

於是,連鎖地看下去,就開始看《老子》、《孫子兵法》、《姜子牙兵法》等書。

後來讀大學時,就經常看些這方面的書,《老子》的註譯版本,我看過的可能有10幾個不同版本,兵法的基本不再看了,小說也幾乎不再看了,因為那不是本源的,在我覺得,那只是末流的,是從哲學思想裡面化生出來的小產品而已,所以,那時,我就直接看《老子》、《周易》、《莊子》這三本,其餘的隨便翻翻。

後來看了《老子》、《周易》的一個特殊版本,是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講記,《老子他說》、易經別講的,南懷瑾的最大成就在於佛學,所以他講的內容,幾乎每一本書都會提及佛學,會把老子、周易的和佛學相關內容串起來講。

一看我就好奇了,非得學學佛學不可了。於是在大學畢業後2年多的時候,開始看佛學了。一開始大概看了中國社科出版社版本一套8本的,因為佛學深奧難懂,看得不究竟,不好受。

所以繼續看,這回不再看註譯本了,就直接找原文,差不多看完那麼多文言文的書,我已經可以直接閱讀佛經文言文的原文了,不用看翻譯。

後來我在網上下載了2千多部佛經,都是原文,我看過的大概100多部,接近200部。

最喜歡的經書是哪部?《楞嚴經》。為什麼?

《楞嚴經》就像一本佛學的百科全書一樣,涉及面很廣,一般的佛經像金剛經的,就只講到如何修行,也就一種方法,像圓覺經,也是講修行,27種方法,其餘不講。

《楞嚴經》講的是55種修行方法,再加上25位菩薩、阿羅漢口述自己如何悟道修行成功的要害。那55種修行方法,都是悟空,就是把各種事物悟空,比如世界上存在的色聲香味觸法這6種,每一種都悟空,怎麼悟,還有色受想行識5種也悟空,眼耳鼻舌身意6種也悟空,就是這麼一些心法。

那25位菩薩、阿羅漢的修行法門裡面,文殊菩薩特別讚頌了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就是耳根圓通法門,說是」觀世音為最「,大概就佛學而言,我們這個世界,觀世音菩薩的方法最有效吧。所以古人有句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念彌陀」,怪不得觀世音菩薩信仰那麼多。

相關焦點

  • 佛教界人士,必讀的3部佛學經書,你讀過幾本?
    因為佛陀的智慧就存在於佛經裡,所以我們應該多讀佛經,來真正的了悟佛教真諦。對於佛界人士,尤其是初學佛法的人而言,這3部佛教經書,對我們的個人修行有些十分大的幫助,如果你沒有讀過,就趕快找出來讀一下!一、《心經》《心經》屬於佛經字數最少的經典之一,通篇只有260個字,它是由唐朝高僧玄奘法師親自翻譯的。
  • 我讀地藏經的感應
    ,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回向,念了許多《普門品》,甚至《大悲咒》已背的很熟,總認為念完求求菩薩保佑就行了,不知道什麼是懺悔,什麼是冤親債主。後來家中有了電腦,在網上看到不少的佛學知識,這才知道自己連一點基礎都沒有,什麼也不懂,於是開始了真正的學佛起步。《地藏經》是學佛人的基礎課,我開始在網上找有關《地藏經》的修行,後來有緣相識了地藏論壇,起先我只是多看看,再後來發現這裡的學習氛圍很好,於是我註冊了會員,也是從那一天起我開始了地藏經的念誦。
  • 《楞嚴經》是偽經嗎?|佛學問答
    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的確是這樣的情形,因為《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做祖之正印。所以參禪打坐的人,必須要熟讀研究這部經,才明悉五十種陰魔的境界,不會上魔王的圈套。否則,境界認識不清,不管什麼境界來臨,就執著它,便容易入魔境,為魔王眷屬。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不但《楞嚴咒》要背的出來,就是《楞嚴經》也要背熟。
  • 你讀過的最好的推理小說是哪部?我想,我會毫不猶豫選擇這本
    他,甚至公開拒絕一切獎項,因為他不願意也受不了穿著晚禮服發表演講。他總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錢德勒的推理小說,不是那種讀一遍就能感覺到妙處,而是年紀越大,生活閱歷越豐富,讀起來就越覺得妙趣橫生。《漫長的告別》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漫長的告別》之前,他曾以《長眠不醒》、《再見,吾愛》等佳作,聲名鵲起。
  • 我從不信佛到念地藏經後的變化!
    我每天在家裡一愁莫展,沒有辦法了,一天我發現家裡的一本由宣化上人注釋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為無聊就開始讀,以前我是看不懂佛經的。這次奇怪得很,一看就完全明白了,讀過一遍後,生活中的一切全部都變化了。
  • 讀經有什麼好處?應該怎樣去讀經?
    前天有位初學的師兄,問我「拈花一笑」這個典故究竟有何含義,應該怎樣理解?我告訴她,我也理解不了,勸她不要再去想這個問題。也因此想到一個現象,現在很多人雖然喜歡經典,但卻不會讀誦經典,心浮氣躁,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讀經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 初學佛應從哪入手看什麼經典
    在店裡沒有生意的的時候,就看這些佛學類的書籍。而且賣這些佛教的小工藝品接觸的學佛的人也多,時間長了,他們也認為我是信佛的,經常送一些佛教的小冊子書籍碟片。那時候有放碟片的機器叫ⅤCD,年輕人應該不認識了。學的也雜,別人送什麼我看什麼,有慧律法師講的;有海濤法師講的;看的最多的是淨空法師講的。
  • 佛教:學佛學什麼?
    對於許多普通信眾來說,也許學了一輩子佛都不知學佛學些什麼,久而久之,見燒香拜佛得不到福報,便對佛教產生了懷疑,甚至以為佛教是在搞「迷信」。那麼,學佛學什麼呢?《增一阿含經》裡有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明明白白指出了學佛的宗旨。
  • 大學生如何參與讀經?——訪問王財貴教授
    就「不懂就不能讀」這句話來作分析、檢討,我們檢討的結果,這一句話是錯的。懂,是因為我們去接觸,才能懂的!因此我們就改成:正因為我不懂,所以,我就更應該讀。讀了,我就有可能懂,而且是只有讀了,才可能懂。而一個人要開始去讀那些艱深的經典其實是很容易的:第一點,它是中文;第二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距離不遠;第三點是,既然是經典之作,講的是常理常道,或是人類心靈深處共通的智慧與情感。
  •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百年孤獨》:有部讀不下去的書?僅有讀過才搞清楚什麼叫全球經典著作它是《百年孤獨》本書開始的第一話,這句話的寫作方法被稱作預敘,也是由創作者馬爾克斯創新。陳忠實小說在《白鹿原》的開始也應用來到那樣的寫作方法:白嘉軒引以為傲引以為傲壯的是一輩子裡娶過七房女性。
  •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喜歡讀書的人說,有一類名著,充滿了「榴槤味」。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
  • 《地藏經》常識:初念地藏經的感應是什麼
    師兄在修行地藏經的時候,都是有感應的,這是我們堅持修行的好處之一,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同時在堅持的念誦時,師兄也能夠知道誦地藏經的福報有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念地藏經的感應故事吧!近三年前,兒子開始上幼兒園,從此老愛生病,就是感冒發燒,進而引起中耳炎、扁導體炎、或者肺炎、氣管炎等常見病,上幼兒園頭一年半,幾乎每周去一趟醫院,既有兒科最好的北京兒童醫院、301醫院,也有著名老中醫,北京八大名中醫或其弟子看了4個,都是100-200元掛一個號,但還是老看不好,一年僅給他看病就花3萬多。
  • 五年讀下來,我深深覺得這是中國最好的兒童詩歌讀本 ...
    五年的時間,讓她深刻明白了這套書美在哪裡,好在哪裡,怎麼用孩子會喜歡 … 花友們說,看了這份攻略,會覺得《日有所誦》是一份人人都能用的寶藏。@jenny說:為什麼是《日有所誦》?因為《日有所誦》,是適合兒童的經典,這也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兒童詩歌選本。本文由花友@jenny311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 讀經少女求學英倫(八) 英文讀經與英文學習
    歐陽瀟逸:困難是沒有的,我覺得只有幫助。我自己的感覺,比如我之前讀的是英文《聖經選》,因為我比較好奇,在讀完英文聖經選之前我就把翻譯看了好幾遍了,覺得挺有意思的。我開始讀英文的時候,什麼詞都不認識。但是讀著讀著,我讀了好幾遍之後,就會突然明白,中文翻譯裡的這句話就是英文裡的這句話。我就慢慢開始對,慢慢就在腦子裡組成一個意思。就是我在中文裡面讀到的意思,在我讀英文的時候會想起來。
  • 讀經少年莊鴻宇(重點推薦)
    在讀經老師的教導下,他從小三開始大量背誦中華經典,小學五年級,讀完了原典資治通鑑,讀經,讓他的心靈活潑起來…….莊媽媽遵照指示用母乳餵養莊鴻宇長達一年八個月,全家總是每晚八點左右就熄燈就寢。從一出生,莊媽媽就廿四小時播放三字經給他聽莊媽媽又表示: 「莊鴻宇一路走來,碰上好多貴人相助,真是感動又感謝。最早我受惠於空大老師許應華對在育兒教育方面的啟發,接著有書法家林隆達教莊鴻宇學書法,進而介紹王財貴教他讀經,又有名書法家杜忠誥進一步指導他書法。
  • 佛教:這四部佛家經典,你讀過哪幾部?
    度盡有緣眾生,佛陀便示現涅槃,弟子們為了不使遺教散佚,經數次結集,由多聞弟子誦出經教、戒律,逐步輯成三藏十二分教。其中,佛陀留下的一切言教,就是「經藏」。《金剛經》中有言:「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佛陀雖已入滅,但經典所在之處,就是諸佛法身之所在。常誦經典,能令有情眾生徹悟本性,圓滿菩提佛果。下面這四部佛家經典,你讀過哪幾部呢?
  • 為生病的父親讀《地藏經》的感應
    地藏菩薩功德真實不虛,現在我把自己家裡發生的一些事情講給大家聽。我的父親去年4月份,因為心臟疾病做了瓣膜置換手術,更換了主動脈瓣。當我說此咒最起碼要念滿20到40萬遍才能見效時,父親臉上失望的表情一覽無餘:照這個背法,何年何月才能完工啊?於是我又教父親持名念阿彌陀佛,父親一生幾乎沒有什麼信仰,此路似乎也不通,我回家督促一下,能念兩句,我一走,就又忘了。唉!
  • 陳坤曾說:我會一直讀下去,它也會一直陪著我,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很多人看到這本書都有類似的感受是啊,誰要是有事沒事就思考、談論生死大事多少讓人覺得怪怪的我們常常覺得生死很遙遠,但又不得不偶爾認真思考一下這事兒。《西藏生死書》擴展開應為:來自西藏的,講生與死的佛學書。這是一本佛學入門書,是出家弟子必看的書之一。
  • 一位資深中學語文老師,讀經一年後的感受!
    從去年7月29號開始,讀經將近一年,我和我6歲的外孫女張晗堅持了下來。很多願意讀經的媽媽和小朋友沒能跟著我堅持下來,我覺得問題主要在我。第一,我向大家宣導的不夠。因為對於讀經,一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我怕我萬一誤導了大家怎麼辦。  第二,我的態度不夠堅決。我總是覺得讀經是自覺自愿的事,我沒有理由強迫大家。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讀過什麼書我已經忘記,但是閱讀的快樂還記憶猶新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也沒有接受過什麼讀書識字方面的啟蒙。可是自從邁入小學的門檻後,我就喜歡上了閱讀。在剛學會了拼音後,我就會拿著字典一邊查一邊識字讀書。每學期最開心的就是拿到新課本,然後提前閱讀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