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法國資深學者教你開啟孩子的藝術之眼

2020-12-28 網易

  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在1780年還只是一名外交官。當時,他前往歐洲參加巴黎和會,在一次宮廷聚會上被法國人蔑視。法國人認為,當時的美國人沒有一點藝術氣息。事後,約翰·亞當斯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必須修習政治學與戰爭學,這樣我們的後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習科學與哲學,以讓他們的後代得以在科學之上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刻、刺繡和陶藝。

  

  在約翰·亞當斯看來,他這一輩人在馬上徵戰,是為了讓兒女能慢下來學習科學,更是為了讓孫輩能有機會學習藝術。人們追求藝術,是因為「藝術是愉悅的溝通、可愛的品享、奉獻的無聲、延年益壽的境界、使世界寧靜的良藥」。

  但有時,我們參觀過備受推崇的藝術展覽或者美術館之後,卻覺得並未獲得什麼感受,甚至內心充滿困惑,那種原本期待的體驗根本沒有出現。於是,我們又陷入自責之中,覺得一定是因為自己學識不夠,才無法走近藝術。

  

  實際上,只要經過恰當的引導,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包括孩子。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認為,藝術跨越了不同階層、不同知識結構,是人類不同時期的文明結晶,藝術就是日常生活,是世間萬物。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是許多國家的學校與博物館認可的藝術啟蒙經典讀物。家長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成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審美老師。同時,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也是一本合適的藝術入門書,就像書中扉頁所寫:希望引領更多的孩子和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

  

  這本書的作者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是法國藝術界頗受認可的資深藝術史學者,曾在索邦大學和羅浮宮學院學習,現在是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的一名教師,並擔任「如何欣賞畫作協會」(CORETA)的長期管理者和講師。她多次受邀擔任美國、俄羅斯、法國等諸多博物館顧問,並在世界各地多所學校舉辦講座。她出版的藝術教育書籍《如何看一幅畫》《讀懂印象派》等,被譯為多種語言,廣受好評。

  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將《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一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提供了63條小貼士,來引導讀者放下成年人的見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維和行動來展開藝術對話。後半部分精細挑選了29件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大作,涉及繪畫、雕塑、攝影等多個門類,按照時間排序,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當代藝術,或從畢卡索到透納、康定斯基,仿佛帶領讀者暢遊輝煌的藝術史。而隨中文版附贈的別冊「藝術家小傳」,以專業的藝術視角解讀了29件藝術大作創作者的生平,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創作者風格和所處的時代背景。

  

  在後半部分中,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具體展示了如何使用之前提供的小貼士,讓孩子們看懂一件藝術品,並隨著積累不斷觸類旁通,逐漸具備與更多藝術品心靈交互的能力。

  作為一個藝術的門外漢,從未真正享受過參觀美術館的樂趣,又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呢?想在短時間內補習大量的藝術史學,也並非易事。幸運的是,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認為,我們完全不必變成另外一個人,就能當好孩子的藝術啟蒙老師。向孩子傳遞知識,有兩種方法:以你的所知作為起點,或者以孩子的所知作為起點。顯然,後者更能打破與孩子之間的壁壘。在開講之前,可以先問「你看到了什麼」,來替代學究式的「你應該知道...」或者「看這個」。

  

  孩子的洞察力總是超乎大人想像,他們會面對一幅畫感到困惑、熱愛或者糾結不安,但是這種感覺會久久縈繞在心中。

  就像抽象主義藝術家康定斯基不喜歡莫奈的《乾草堆》,但是這幅畫帶給他的簡單、質樸、遠離世俗的氣質卻揮之不去。孩子們還會真誠地問一些看似「愚蠢的問題」,比如「畫裡的盤子好像要掉下來了」「如果拉一下掛簾繩會發生什麼」,這時如果能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予生動的回應,就再好不過了。你可以跟他探討虛空派「墜落」的隱喻,帘子落下象徵著人生如戲劇般落幕,等等這些話題。

  

  如果專業的藝術話題讓你覺得沒有把握,那可以試試從歷史、地理、科學、數學、運動、技術等角度來談,千萬不要覺得這些跟藝術毫無關係

  當19世紀下半葉,鐵路在歐洲迅猛發展之時,藝術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古典繪畫時代走到了最後。「火車」成了當下時髦的創作主題,而印象派的畫家們從疾馳的車窗中觀察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以往被精心描繪的細節變得模糊。藉由科技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白蠟管包裝的顏料,畫家們可以攜帶著在戶外進行創作,脫離了室內作畫的束縛,那些程式化的光線和細緻繁複的畫法也被拋在腦後,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稍縱即逝的現代風格圖景。

  

  從不同角度來看待藝術,可以引導大人和孩子不斷接近藝術的真相。選擇熟悉的領域,以此為起點來深入一個主題或者了解相關的藝術家,隨著信心不斷增加而理解更多的作品。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觀察力和理解力各不相同,所以也需要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引導。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將孩子們劃分為5~7歲、8~10歲、11~13歲三個學齡段,並總結出了每個階段孩子的高頻提問,給予了口語化且風趣的解答。

  比如,在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展出的莫奈作品《花園中的女人》。這幅畫足有2米多高,很難讓孩子們忽視它。但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它的興趣點各有不同。

  

  5-7歲的孩子,更多看到的是畫面本身,「她們在散步嗎」「天氣很好啊」「她們的衣裙很大」,而莫奈也正是選擇最宜人的春季來創作的這幅畫,顏色明亮的畫面中,女人們在花園悠閒地聊著天,穿著最時髦的裝束。

  8-10歲的孩子,可能會問「她們是誰」「為什麼只有女人」「畫面為什麼模糊不清」「這張畫很好看」。畫面中雖然有四個女人,但實際上只有兩個原型。後面紅頭髮的女士是莫奈的模特,其餘三個人都是以莫奈的妻子卡米爾為原型。當時她們並沒有真實地穿著這些華服,而是莫奈在創作時參考了當時的流行時裝插圖。畫面中,我們無法分辨出每一朵花瓣的確切輪廓,甚至人物面部也是模糊不清,這是莫奈技藝不精嗎?要知道,少年莫奈可是非常擅長精準的人物漫畫,而此時莫奈在創作時更喜歡捕捉「形」。如今,這幅作品舉世聞名,但在當時卻連參加沙龍展的資格都沒,評審團認為這麼大的畫幅卻用來畫平庸的景色、無名之輩,實在可笑。

  

  而對於11-13歲的孩子來說,「印象派」這個詞已經不再陌生,並會感受到印象派繪畫中經常出現「花園」。他們可以借這幅畫了解到「印象派」一詞的命名由來、莫奈與莫奈花園的故事,以及這幅畫面中的「陰影」在當時帶來的不小震撼。那時的作品中,如果一件物體被陰影「破壞」會令人十分不安,被認為是外部因素對人「本質」的損毀,但莫奈偏偏對真實的描繪充滿興趣。

  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在《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中,深入淺出地解析了許多名家名作,這個過程不僅僅是關乎於如何教孩子們看待藝術,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建立起孩子的批判思維,更好地面對未來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對藝術有了解的就知道,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哲學價值,在你未看到藝術的價值之前,是因為對藝術作品的感情沒有理解。任何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那我們該怎麼去學會賞析藝術作品呢?而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引領更多的孩子與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
  • 熊孩子毀壞藝術品,別再說「他只是個孩子」,孩子也可以了解藝術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導老師,如果能在孩子對藝術有濃烈好奇時,能夠適當加以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非常願意遵守規矩,認真觀賞畫作。有些父母可能會問,自己沒有這樣的藝術知識積累和講解能力怎麼辦?在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 芭布-高爾看來,其實給孩子講藝術,不需要那麼多條條框框和繁文縟節,甚至不需要像專家學者一樣博學,我們一樣能讓孩子享受藝術帶來的快樂。
  • 這8部BBC高分藝術紀錄片,打開孩子的藝術大門(後附片源)
    除了讓孩子學習知識外,我們更應該讓孩子懂得去欣賞生活中的美與藝術。藝術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愉悅的感受,也是精神上的滋養。 本片將穿越十萬年的歷史長河,從現代社會某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出發,帶領孩子去尋覓視覺藝術的起源——包括繪畫、人體、電影等奧秘。這不是一個故事片,但是整個探索藝術起源的過程,就是一場偵查文明奇案的過程。 比如,當你在影院大笑,尖叫或者痛哭的時候,是什麼給了你那些複雜的情緒?我們的祖先最初如何產生畫畫的想法?
  • 王詩齡一幅畫十幾萬,李嫣從小開畫展,如何帶孩子進入藝術之門?
    你大概會說,我們自己都不會,如何去引導孩子打開藝術之門呢?法國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 • 芭布-高爾(Françoise Barbe-Gall)是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教師。在她的新書《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一書中,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
  • 用畫畫、做手工開啟自信,讓孩子在藝術遊戲中認識世界、表達自我
    這本書以法國孩子的藝術啟蒙和創意教育為主線,探討了藝術遊戲對於刺激孩子感官、促進表達、開啟自信自律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我們對藝術的態度,就是對人生的態度。本書的作者之一辛有美曾是韓國時尚品牌從業者,女兒出生後,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她早早帶孩子去參加早教班。
  • 郭老師講藝術 |印象派女神和她的孩子
    作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極少數能在法國藝術界活躍的美國藝術家之一;作為唯一一個被法國印象派畫家邀請參加作品展的美國人;卡薩特用畫筆訴說著女性溫柔的母愛,憑著誠實去捕捉兒童天然的動作,在平凡當中尋找栩栩如生的畫面,以真實、優美的筆法表現閃爍的生命之光。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進入博物館,我們可以穿越時空、了解科技、人文、藝術、自然……博物館帶給孩子的不僅是開闊的眼界,更有深遠的知識薰陶與文化與藝術啟蒙,足夠讓孩子在日後慢慢地消化吸收。用這套繪本激發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去感受獨特的館藏文化吧!這種用故事講知識的形式很新穎,孩子絕對愛不釋手。
  • 覺醒藝術創始人張大色:以藝術表達覺醒,以覺醒開啟新生
    (原標題:覺醒藝術創始人張大色:以藝術表達覺醒,以覺醒開啟新生)
  • 讀懂了安東尼·布朗,就會明白如何點燃孩子對閱讀和藝術的熱情
    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們自己如何理解?又該怎麼給孩子講述?Amy老師從三本他的作品《威利的奇遇》《形狀遊戲》《威利的畫》入手,細細解讀、剖析閱讀安東尼·布朗的樂趣和感悟,親身示範了一些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可以借鑑的方法。如果你是喜歡親子共讀的父母,我猜你家書架上一定少不了《我爸爸》《我媽媽》或是黑猩猩威利系列。這些經典作品都出自同一位繪本大師,是的,他就是安東尼·布朗。
  • 【撲騰藝術遊學】中秋與十一,和孩子開啟美學浸潤之旅
    ——【撲騰成長遊學之願】 2018年暑假 我們邀請集結了近70組家庭開啟「探尋中國古文化藝術遊學之旅」這是一場和孩子一起宣紙,作為古代 中國藝術作品特有的載體,它是見證了一千多年來中國藝術歷史的活化石。2018暑假,我們帶著孩子們三次去到這座清新秀麗的小鎮,去尋訪這裡的宣紙、宣筆工藝,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到中國文化中最為常見、最為重要的載體和工具,如何被創造、製作、成型,而這背後,又經歷了些什麼?
  • 薦片 | BBC最強藝術紀錄片《曠世傑作的秘密》教孩子讀懂藝術
    觀看這部系列紀錄片,相當於一次穿越時空的「藝術旅行」。在這裡,孩子看到的不僅是作品本身,更是背後隱藏的整個世界,透過這種深入的觀察,收穫的也不僅僅是藝術知識和歷史故事,還有藝術家們透過畫作傳遞出來的生活態度。
  • 8部高分藝術啟蒙紀錄片,讓孩子真正成了人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1. 問問孩子,創意是什麼?2. 讓孩子講一講,對哪個職業更感興趣,為什麼。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2.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1. 讓孩子講述自己最喜歡的畫作背後的故事2. 與孩子分享下你最喜歡的畫作和原因。三張圖感受一下這部片:4.
  • 屬於孩子的玩樂+藝術+創造力全球狂歡,國際兒童嘉年華SWWC廣州首站震撼發售!歡樂舟開啟奇妙2021!| 燒雞活動推薦
    一段讓你和孩子走進另一個世界的驚喜奇妙之旅將要開啟!僅限5天!如此重要的節日和大型新年活動,你和你的孩子絕對不能錯過!曾參演國際藝穗節(FRINGE FESTIVAL)的頂級兒童劇藝術團隊、由香港迪士尼樂園化妝團隊打造的精靈姐姐,輪番呈現妙趣橫生的互動劇目和華麗巡遊!
  • 幾條膠帶,孩子也能成為藝術大師
    新學期第一天,我知道孩子們還沒玩夠,我們一起來帶孩子玩一個彩色的遊戲,為他們開啟一個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當然,雪花也有不同的形狀,全看爸媽貼雪花的手藝如何。膠帶刷牆也藝術童心未泯的家長,阿老師甚至鼓勵你嘗試拿自家牆進行藝術創作,方法如下:先用膠帶粘出想要的圖案
  • 鍾嘉玲:兒童藝術教育的核心是培養熱愛生活的孩子
    《打邊鼓》在上周發表了《八個故事:「深二代」如何走上藝術之路》一文後,一位父親對自己的女兒說
  • 屬於孩子的玩樂+藝術+創造力全球狂歡,國際兒童嘉年華SWWC廣州首站震撼發售!歡樂舟開啟奇妙2021!
    一段讓你和孩子走進另一個世界的驚喜奇妙之旅將要開啟!僅限5天!如此重要的節日和大型新年活動,你和你的孩子絕對不能錯過!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強勢支持,在著名建築師的帶領下,用充滿童趣的特殊材料,與「小小建築師」們一起創作屬於未來的「氣體建築」!小盒子LITTLE BOX是由國內外多位藝術家成立、有「新包浩斯」之稱的少兒藝術家孵化基地,在藝術家、插畫家邸翩的帶領下「栽種」立體奇異花朵,共創孩子的小小世界!
  • 深圳市福田區天健小學:「大藝術」教育,讓每個孩子暢享藝術之美...
    天健小學校長胡愛民表示:「藝術不是個別文藝特長生、優秀生的專利,必須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藝術教育,並發展一兩項藝術特長和愛好,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審美理想。」  每周三下午是天健小學孩子最快樂的時光,全校學生「走班」參加興趣社團學習。據介紹,學校通過「四點半學校」及購買服務等途徑,沿著「聚焦智慧課堂、打造精品社團」的路徑,先後創建了合唱、管樂、弦樂、葫蘆絲、舞蹈、版畫、陶藝、書法、國畫、朗誦、戲劇等38個社團課程,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
  • 高年級孩子必看的20部藝術紀錄片,堪稱最好的美學啟蒙導師
    4、《法國藝術》 豆瓣評分:8.8 劇情介紹:從第一座哥德式建築到凡爾賽宮的啟蒙運動,從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唯美的印象派……不僅講藝術,更以畫作為線索,給孩子科普法蘭西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藝術精神。
  • 截團通知 | 有了這套魔法書,娃在家就能上法國藝術啟蒙課;打開孩子英語獨立閱讀的大門,全美最受歡迎的橋梁書來了!
    置頂 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這次的團購,是兩套繪本,第一套是法國引進的《法國藝術啟蒙大書
  • 打開藝術之門 | 之法國玩具動畫音樂會《波波波爾斯卡》
    8月27日相約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2017 八喜·打開藝術之門法國玩具動畫音樂會《波波波爾斯卡》 團體 沙皮玩具樂團(CHAPI CHAPO)時間目前打開藝術之門8場全通套票火熱預售中!8場演出僅需500元!詳情見下方ps:每場還可以免費領取好吃的八喜冰淇淋試問哪個孩子不渴望擁有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