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島》:離岸寫作的直面與孤絕

2020-12-26 河北頻道

原標題:長篇小說《島》:離岸寫作的直面與孤絕

長篇小說《島》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當代青年作家林森日前推出長篇小說新作《島》,該作品被此間評論家認為在離岸寫作中完成了可貴的對現實的直面。

林森曾著有長篇小說《關關雎鳩》《暖若春風》,中篇小說單行本《海裡岸上》,小說集《小鎮》《海風今歲寒》《小鎮及其他》等。曾獲人民文學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百花文學獎、華語青年作家獎等。

林森的新作《島》書寫了兩個悲喜交集的故事。城市的發展,讓有著千年歷史的海邊漁村面臨搬遷,家人驚慌失措,而見慣風雨的「父親」,以其堅韌心志及創世雄心,帶領一家人度過危機;因為一場冤案,他失去自由、名聲、所有親人,他獨自上到一個孤島生活。四十多年的歲月流過,他與小島終於活成了一體……現代化進程與海洋文明的碰撞,城市發展中的變與常,構成小說並行的線索。

在該作品日前的分享會上,著名作家、評論家邱華棟認為,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列裡來看,林森的長篇小說《島》無疑是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題材的特異性、海島的孤決性使得作品呈現的空間很大。《島》講述了一個人逃到一座島上生活了很多年,有點像現代版的魯濱遜,作為歷史存在的真實人物,怎麼寫出這個人的傳奇性、審美感和關於生存的一些微妙的東西,尤其這個人在島上生存了四十年的時間,這是很有難度的事情,林森寫出了《島》,《島》的出現也是中國當代海洋文學裡面非常罕見的。

「這是一部新南方寫作的開拓之作,後面應該還會有更多的青年作家、詩人去寫作這樣一個向海洋深處拓展的作品。」文學評論家楊慶祥將《島》視作新南方寫作的開拓之作,關於新南方寫作這個新概念,楊慶祥認為,廣東、廣西、海南和東南亞,都應該納入到這個文學版圖裡來,這樣的寫作才是與歐洲文學、與美國文學、與世界對話的寫作,這是青年作家未來的責任。

關於《島》的內容,楊慶祥認為,小說書寫的島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現實的島,一個是精神意義的島,精神意義的島更重要,「這是一個創世紀,這種創世紀是魯濱遜和西西弗的合體,是現實和精神的合體,是解構和建構的合體,實際上通過這樣一個在島上重建的生活,林森試圖重建一個中國人的多重生活空間,在這個意義上,《島》提供了一個類似於海明威《老人與海》等經典劇作所提供的文化啟示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

評論家季亞婭表示,小說裡島嶼作為一種方法,以邊緣為中心的思考方式,這個寫作方法可以稱之為離岸寫作。因為《島》其實呈現出一種離島性,就是一種抽離,通過這種抽離感審視自己的生活和風土,產生出新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當我們講述島嶼的歷史的時候,有一個通向大歷史的港口。小說雖然講的是一個魯濱遜似的人物生存在這個島的故事,但敘述的背景和大歷史無時無刻不發生聯繫,和時代的處境,以及後來拆遷,島又面臨再度開發,填海造田,商業開發,這個背後大歷史可以理解為孤島和大陸的一個對接的港口。因為即使是一個離岸的寫作,也必須有一座橋、一個港口可以渡到這片大陸,這個遙遠的構成對象的一個文學領域。」季亞婭說。

談起創作緣起,林森當日坦言,這個故事在心裡醞釀了四五年,真正開始動筆寫,是在北京,在魯院學習的時候,好像到這邊才真正把一些問題想清楚,「當我走出海南島,以反觀的眼光看可能不一樣,因為一直在一個地方就像一個井底之蛙,看到的永遠是小小的洞口,當我們走出來會看到不一樣的天地,就像今天活動的主題『孤島天地間』,我們或許都是從一個小的島嶼裡面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關於小說的內容,林森表示,「我們是一個農耕文明國家,對海洋的書寫其實比較少,即使有一些書寫,也是一種岸上觀的書寫,像站在岸邊看大海的樣子,很少有人真正站在水的中間或者是孤島上,環視四周全是海水的感覺,我想做這樣的嘗試。《島》裡面有一些對孤獨感的處理,即一個人在一步一步被剝奪掉所有的生存資源,或者是身邊的很多東西慢慢丟掉以後,如何自足,怎麼跟世界打交道,或者把自己立於一種創世之初的境地時,怎麼面對這個事情,這是我想探索和表達的東西。」

相關焦點

  • 陳培浩:當代敘事中的家園輓歌——讀林森長篇小說《島》
    長篇小說《島》作者林森 文 / 陳培浩 2007年,賈樟柯導演的電影《三峽好人》公映,這部電影對賈樟柯本人及中國當代電影史都有重要意義
  • 林森長篇新作《島》分享會在北京舉行
    在作家、評論家邱華棟看來,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列裡來看,林森的長篇小說《島》無疑是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題材的特異性、海島的孤決性使得作品呈現的空間很大。 「這是一部新南方寫作的開拓之作,後面應該還會有更多的青年作家、詩人去寫作這樣一個向海洋深處拓展的作品。」楊慶祥將《島》視作新南方寫作的開拓之作。關於新南方寫作這個新概念,楊慶祥認為,廣東、廣西、海南和東南亞,都應該納入到這個文學版圖裡來,這樣的寫作才是與歐洲文學、與美國文學、與世界對話的寫作,這是青年作家未來的責任。
  • 林森新作《島》:當海南島不再失意地遙望著北方
    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關關雎鳩》,中篇小說單行本《海裡岸上》,小說集《小鎮》《捧一個冰椰子度過漫長夏日》《海風今歲寒》《小鎮及其他》,詩集《海島的憂鬱》《月落星歸》,隨筆集《鄉野之神》等。邱華棟認為,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列裡來看,林森的長篇小說《島》是很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題材的特異性、海島的孤決性使得作品呈現的空間很大。
  • 12月6日,林森長篇小說《島》首發籤售會預告
    有誰生而不在島上 長篇小說《島》是「80後」代表作家之一林森的「尋根之作」,2020年10月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 15歲出版長篇小說,獲曹文軒和朱永新推薦,他親授寫作秘籍
    美國很多學校把寫作能力視為"三大核心能力"之一。在美國,老師教閱讀時會講寫作,教寫作時會講閱讀, 讀以致用,用以促讀,讀用相長。 如何愛上閱讀與寫作?聽聽吳限陽光怎麼說?
  • 他在寫作中的精神還鄉——房偉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分享會在...
    近日,作家房偉的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分享會,於濟南想書坊概念書店·CCPARK店舉行。據了解,《血色莫扎特》首發《十月》雜誌,後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它被文學界稱之為一部中國版的「白夜行」,也是一部記述大時代變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慘烈記憶與深沉反思的「哀悼之作」。
  • 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離岸流」還是「外省書」?
    說這些北美華文「新移民」作家創作動能旺盛,是指他們創作速度快,創作數量大,尤其以嚴歌苓、張翎、陳河等最為突出,這幾位作家在新世紀的創作以長篇小說為主,他們的長篇一部接著一部出版,令讀者有目不暇給之感,有研究者戲言「閱讀的速度趕不上他們寫作的速度」。
  • 80後作家林森新作《島》,被譽為「新南方文學」代表
    80後作家林森的長篇小說新作《島》日前與讀者見面,該作將寫作聚焦於海南島,以及由島這個意象衍生出的關於海洋文明、關於孤獨、關於時移事遷後人的生存狀態的討論,引發了文學界關注。評論家邱華棟認為,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列裡來看,林森的長篇小說《島》是很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題材的特異性、海島的孤決性使得作品呈現的空間很大。
  • 一部用方言寫作的與黃陂文化相關的長篇小說
    文 | 陳茂華 · 圖 | 網絡一部用方言寫作的與黃陂文化相關的長篇小說——讀長篇小說《楚生》在往返北京的高鐵上,我用9個多小時的時間,讀完《楚生》這部長篇小說。
  • 《大師們的寫作課》質疑莫言、郭敬明的寫作手法,這幾點有道理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大師們的寫作課》,覺得特別接地氣,這裡與你分享一下。作者舒明月,豆瓣人氣作者,曾獲最佳專欄獎,組織過「小說寫作」「卡片式寫作」等項目。本書剖析了48名頂尖作家的作品。作者勇於挑戰權威。她對錢鍾書、張愛玲、莫言等名家褒貶不一,語言潑辣犀利。
  • 論點摘編|第五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20)暨長篇小說高峰論壇
    長篇小說寫作的可能性還是有很多的。一個是和傳統的融合,把老的傳統精神加以創造轉化;再一個就是使更豐富的當今生活元素進入小說裡,這是很大的難題。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邏輯、自己的慣性去寫,但是,這些東西都不可迴避,早晚要進入到我們的小說裡邊來。我們也應該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更多地發出一些聲音來,讓我們的小說顯得更加豐富,更加有力量。
  • 愛彼皇家橡樹離岸型,是怎麼來的?
    愛彼CEO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一位在愛彼工作的設計師,讓他來設計新的皇家橡樹。這個人就是皇家橡樹離岸型的設計者Emmanuel Gueit,也就是下面照片裡這個老哥,老哥還是挺帥的。一些玩家知道,愛彼2126/2840實際上是在積家888機芯(後來開始使用889機芯)上增加了計時模塊,是一枚來自積家的機芯(現在的離岸型使用愛彼自產機芯)。
  • ...離岸國際貿易創新試點見成效 新型離岸貿易業務47筆,合計9.21億...
    海南日報洋浦12月19日電(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 通訊員 鄭巍)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投資人的公司註冊在離岸法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當地,其業務運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
  • 海派文學的繁花盛開:再讀金宇澄先生的茅獎長篇小說《繁花》
    2012年,完成了一部描寫上海市民生活的長篇小說《繁花》,從在網上連載開始追讀者漸漸增多,到後來發表於 《收穫》(長篇專號)2012年秋冬卷,被評為中國小說學會「2012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發行單行本後影響更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讀者和文學愛好者開始打聽和關注金宇澄先生的作品和評介。
  • 離岸流!您不知道的一種危險.
    (離岸流形成示意圖)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如何辨識離岸流?
  • 餘華:三島由紀夫的寫作與生活
    三島由紀夫一生著有21部長篇小說,80餘篇短篇小說,33個劇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編成電影,36部被搬上舞臺,7部得過各種文學獎。他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語版本最多的日本當代作家。儘管為人毀譽參半,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仍然經久不衰,影響著全世界的讀者。
  • 文學訪談 | 「悲傷孤絕的故事,掩在大自然的盛宴中」
    Photo by Chetan Menaria on Unsplash原文刊於《上海文學》2020年第8期「悲傷孤絕的故事,掩在大自然的盛宴中」張 煒 舒晉瑜舒晉瑜:《我的原野盛宴》這部作品,可否理解為您的童年記憶?
  • 離岸公司之英國屬地註冊流程
    離岸公司註冊下來對我們有很多實質性的好處,比如收匯和轉匯可以不受限制,離岸帳戶開立極大的方便了我們做外貿的朋友,今天就離岸公司和離岸帳戶這塊給大家詳細梳理下(1)島國類公司因其註冊資料相對保密,註冊完成後無公開
  • 湛江霞山特呈島:「離岸荒島」變身「世外桃源」
    特呈島一瞥。吳其飛供圖南方網訊 8月初的特呈島,風光旖旎,遊人如織。開闊的環島綠道,沿途都是路燈、旅遊標誌和驛站,串聯起了島上眾多旅遊景點,民宿和度假村也隨處可見。「以前這裡一片荒蕪,道路難走,如今可真是大變樣了!」看著絡繹不絕的遊人,紅島旅遊度假灣老闆黃雪珠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