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生物製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製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製劑。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製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單價疫苗
同一種微生物中的單一血清型菌(毒)株或一種菌(毒)株的培養物製備的疫苗。單價疫苗僅能使接種動物獲得不完全的免疫保護。
多價疫苗
由一種病原生物的多個血清型抗原所製成的用於免疫接種的一種生物製品。
免疫佐劑
又稱非特異性免疫增生劑。本身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一起或預先注射到機體內能增強免疫原性(見抗原)或改變免疫反應類型。
聯合疫苗
聯合疫苗是指由廠家將不同的抗原進行物理或化學混合後製成的一種混合製劑是,包括多種疫苗和多價疫苗。
豬藍耳病
本病曾稱為「神秘豬病」、「新豬病」、「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症」、「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藍耳病」、「豬瘟疫」等,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傳染病。
口蹄疫苗
預防口蹄疫的疫苗,由在幼倉鼠的腎細胞中生長的病毒失活製取。由於病毒存在多種型及亞型,所以要求疫苗具多價性,或要求疫苗能適用於某一特定疫區或突然蔓延的特定疫情。
人畜共患病
可以由動物傳播給人並引起人類發病的傳染性疾病。
獸藥
用於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有目的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含藥物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獸用生物製品和獸用製劑
獸用生物製品
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蟲、生物毒素或生物組織及代謝產物等為原料,採用生物學、生物化學以及生物工程學的方法加工製成的,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畜禽等動物疾病的生物製劑。
獸用原料藥
用於生產獸用製劑的原料藥物,是製劑中的有效成份。
獸藥製劑
除獸用原料藥、獸用生物製品外的所有獸藥。
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變異方法,或從自然界篩選出毒力減弱或基本無毒的活微生物製成活疫苗或減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結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小兒麻痺症)等。接種後在體內有生長繁殖能力,接近於自然感染,可激發機體對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較小,免疫持續時間較長。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優於死疫苗。
DNA疫苗
DNA疫苗是將病原或腫瘤整個或部分蛋白抗原的基因克隆在真核表達載體上,直接注入體內,使其抗原在體內表達後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其製作方法簡單,安全,有效。
動物疫苗種類
常用動物疫苗的種類
弱毒疫苗、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活載體疫苗、基因缺失苗、單價疫苗、多價疫苗、 多聯苗。常規疫苗存在的主要缺陷,但它們目前仍是畜禽疫苗的主導產品,目前使用的口蹄疫苗、禽流感、藍耳病及豬瘟苗都是常規疫苗。在常規滅火苗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改進的空間,如高效免疫佐劑、增強劑,工藝改進研製高效聯苗等,如禽流感—新城疫苗,口蹄疫二價苗。
新型疫苗製備技術的動物疫苗種類
多肽/ 表位疫苗、核酸疫苗、基因重組亞單位疫苗、活載體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和植物轉基因工程疫苗等。
世界上已經獲得許可正在使用和正在研究的新型疫苗有4 類:
1 類是滅活產品,如重組蛋白疫苗;
2 類產品為基因缺失的病原體製成的基因缺失疫苗;
3 類是表達插入基因的載體基因;
4 類是基因疫苗活DNA 疫苗。形成產品的新疫苗不多。
行業內正在推廣的是合成肽口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