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人和偽君子誰更可怕?

2021-02-13 梧桐樹邊羽


真小人和偽君子誰更可怕?

這個問題挺兒戲的。

為什麼說兒戲呢?因為將複雜人性作出簡單歸總,然後人為劃分出可怕等級,本來就是一種小孩子才會去做的事情——小孩子才分對錯嘛。

每一個人,都有善惡之心,也都有一時衝動。有時候衝動地表達善意,冷酷的殺手用自己的生命守護一個小女孩,你說他是個小人還是個君子?有時候衝動地表達惡意,一輩子向佛之人沒有抑制住自己的雷霆之怒——雖然我們一般把衝動歸類於失誤、做了壞事,但你也不能否認很多人在衝動之下犧牲自己,成就了他人。

本來對「小人」的定義,就是來自於「君子」的反向定義,而「真、偽」又互為反義,「真小人」其實就是「小人」,並沒有發生意思轉化,而「偽君子」則發生了詞義轉換,起到了反義修飾作用——「偽君子」實際上也是小人,和「真小人」的性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比「真小人」善於偽裝,但是他的本質是小人。


我們為了更鮮明,用「壞人」這種小人特性之一來指代「小人」。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問:

裝好人的壞人,和不裝的壞人,哪一個更可怕?

其實只要是壞人,就都可怕。而裝好人的壞人,拿好人的身份做一份偽裝,來實施壞人的勾當;而不裝的壞人,依舊是要做壞事的,只不過他可能懶得用好人身份來掩飾,或者可能不懂得如何去裝——他缺乏這個技能,裝好人只是壞人相對高端的一種實施壞事的技能。

真小人,不是不想做偽君子,只不過素質不夠,偽裝不來。

因為偽裝君子同樣是小人的一種欺騙性更大的手段,是可以更好推進自己小人事業的技能——會的肯定會用,不會的其實比較羨慕,但是裝不來。

從結果來說,真小人和偽君子造成的影響都是一致的。

無非就是對他人利益造成了傷害。


為什麼有對「真小人」和「偽君子」不同的觀感和態度,主要是「偽君子」這種小人做法更具有欺騙性,所以也更加讓人討厭。但實際上他做的事情和真小人沒有區別,造成的傷害也差不多。

千萬不要以為真小人是真性情。

小人就是小人,絕對會造成傷害他人結果的人,我們才稱之為小人。

很多朋友喜歡拿周星馳扮演的各種角色舉例。有些人唯利是圖,十分著相,讓人一眼就覺得這是個小人,可這個小人往往會爆發一些真善美的情感來,為他人做出犧牲。

這種人其實嚴格從定義上來說,並非小人,他們是真正的君子,把自己打扮成小人,一是生活無奈地摧毀,讓人不得已而為之,另一種原因就是把自己小人化,能夠有效避免其他小人的傷害。

我們稱這種人是「偽小人」、「真君子」。


小人和君子的定義是以結果為判定的,而不是以我們日常所看到的外在態度所決定的。

正因為太多的人「以貌取人」,才會在真相暴露之後覺得落差難以接受,發明出「偽君子」這個詞語來發洩不滿。

其實人家一直是小人,裝君子也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你自己沒有火眼金睛,不能辨別手段和行為,不騙你騙誰呢?

如果一個人(偽君子),偽裝了一輩子都沒掉鏈子,他未必不就是個「真君子」?一個人一直不提高自己的道德規範(做偽君子再變成真君子),那他必然就是一輩子的「真小人」了。

小人可是貶義詞,偽君子是小人,真小人也是小人。

對於有辨別能力的人來說,都不可怕。

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人來說,都可怕。


只有那些明明有辨別能力,卻因為自身利益,貪便宜上當的人,才會認為偽君子更可怕。

畢竟真小人勢利、顯形,佔不到便宜,也不可能給我佔便宜,就不做他想。可這偽君子,擺出讓我佔便宜的騙局,居然是為了佔我的便宜,那自然是更加可恨的。

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個小人還是君子?

謹守著從自身利益出發,卻希望別人是君子,讓我們佔便宜,反而吃了大虧,就去罵別人是偽君子?

那只怕自己才是個真的偽君子。


相關焦點

  • 《琉璃》劇中真小人元朗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偽君子,防不勝防
    導語:《琉璃》劇中真小人元朗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偽君子,防不勝防由成毅、袁冰妍、劉學義等合作的,其實真小人倒是並不是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偽君子,讓人防不勝防啊!,真是個十足的真小人,千年前背叛兄弟無支祁,害的無支祁被困千年,要說元朗這個聰明的真小人也會被司鳳和無支祁算計也是不簡單啊,元朗還真狡兔三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啊。
  • 【總89】思辨三國:偽君子可惡,真小人可怕
  • 金庸筆下的「真小人」往往比「偽君子」更可愛,是三觀不正嗎?
    偽君子不可愛。不僅不可愛,而且有害,所以格外令人討厭。這是前提。把偽君子寫得不可愛,這是正確的三觀。「真小人」可愛,則是金庸小說的慣例了。不光是男人中的「真小人」,就連女性形象,也是如此:給人印象最深的黃蓉、趙敏、殷素素,都是以「小妖女」的形象出現的。就是不太著名的《俠客行》中,半正半邪的丁當,也遠比完全正面的白阿繡討喜得多了。
  • 戚容:比起道貌岸然偽君子,真小人高尚得多
    無論是看小說還是看動漫,劇中亦正亦邪的人物總是更令人著迷。他們形象大多是灑脫不羈,既不受正派規矩束縛,也肆意不殘害生靈,游離在黑白之間。從前我是非常喜歡這種角色,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書中有個性的反派角色了!
  • 閒聊三國:攜民渡江偽君子,屠城十萬真性情
    起因是有人說:我就看不上劉備虛偽小人,我喜歡曹操真性情。這種話題你說它重要嗎,不重要,一千多年前的兩個大軍閥,你喜歡誰都行。但是它又確實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在三國粉絲裡是很常見的。它代表著不同的底層邏輯,折射出不同人的思維出發點。我總不能到遊戲裡去和人辯論,打字手疼。就在這裡聊一聊個人的感受。劉備到底是不是偽君子?
  • 對付偽君子,不妨做個真小人
    套路裡的男人在外形和談吐上肯定沒有問題,平時約會和見面也中規中矩,然後他們會很快描繪一些很靠譜的事情,比如說,帶你見自己的朋友,帶你見自己的媽媽,也帶你見以後要買的房子……這些都是在認識了以後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幹的,女生就會覺得這個男人也太靠譜了,然後進行交往——交往以後也沒有什麼不對勁的,但是往往過了半年(運氣不好還會更久),你發現雖然你以男朋友的身份對他,但是他並沒有和你進行專一的交往
  • 水滸中誰是真正的「偽君子」?並非宋江,此人看似忠義實則真小人
    相比於宋江,宋江確實是個大孝之人,此時到底誰才是真的「偽君子」自不用多說。而且,對於梁山上的其他好漢,他一直都沒有真心相待,於他而言,在梁山生活只是因為形勢所迫,況且梁山上還有他的仇人,眾人只是在維持表面上的和平。而且他還是一個暴虐之人,心中缺乏正義感。
  • 遇到這五種人,不要深交,他們都是偽君子真小人!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奸猾自私,以個人得失為第一位的勢利小人。有人可能覺得這樣的人情商甚高。殊不知,情商高和人品好是兩回事。這些人利用的就是人心缺乏價值感,極需鼓勵和讚揚的弱點,極力討得他人喜悅,好從中為自己謀取好處。一旦不能得利,勢必翻臉不認人,絕不會顧及情面,憑良心待人。
  • 《連城訣》數不清的偽君子,只有他,壞的光明正大無怨無悔
    此人陰險歹毒,人面獸心,外表老實巴交,地地道道一個農民,實則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首先是對親生女兒戚芳和徒弟狄雲,戚長發最親近的人,都教給他們完全錯誤的武功心法,沒有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戚長發和師兄聯手,一起暗害自己的恩師梅念笙,只為得到連城訣中的寶藏,可謂是大逆不道,歹毒至極;在大結局處,戚長發竟然還妄圖加害對自己毫無傷害的徒弟狄雲,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為了寶藏可以犧牲掉所有人。最後被寶藏上的劇毒攻心,真的是報應不爽。
  • 偽君子和真小人
    偽君子是嘴上仁義道德,行為骯髒齷齪。真小人是嘴上骯髒齷齪,行為同樣不堪。偽君子和真小人的相同點在行為齷齪。
  • 為什麼有人說劉備是偽君子,曹操反倒是真性情?
    在三國的主要政治人物裡,不少人都認為劉備是偽君子,反而曹操倒是真性情,這是為社麼?    一部三國演義,幾百年流傳下來,基本已經形成相對固定的情懷和人設,小編小時候,看那套藍框邊的三國演義聯歡會,由於年紀還小,就是莫名喜歡曹操,結果跟人一交流,無論到哪,都顯得非常另類,小夥伴還好說,還能平等爭論,大人就有用巴掌來辯論了。
  • 真小人還是偽君子?成為眾矢之的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所謂三國,主要有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而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就是曹操。只不過曹操在位的時候並沒有稱帝,而是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後,才追認曹操為「魏武帝」,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曹操實際上就是魏國的開創者。眾所周知,曹操在歷史上的名聲很不好,奸雄、奸賊也成為了曹操的代名詞。
  • 水滸中最虛偽的人是誰?不是宋江吳用,他看似忠義實乃真小人
    自古以來,華夏便極為注重對個人道德的培養,人們崇尚君子,而遠離小人。然而「畫虎畫皮難畫骨,畫人畫面難畫心。」人心始終難測,許多人表面大義凜然,暗地裡卻行雞鳴狗盜之事,對此我們將其稱為偽君子。而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便有著許多偽君子。
  • 為何金庸和古龍的反派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呢!
    古龍小說絕代雙驕中的江別鶴和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都是典型的偽君子。 江別鶴和嶽不群在人前道貌岸然的樣子,都是一副江湖大俠的做派,而背地裡卻幹了很多惡貫滿盈的壞事兒。 這些偽君子比那些真小人還要可惡上百倍。
  • 偽君子3.0丨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
    虛偽和真誠是人類永恆追尋的課題,《偽君子》的背後,通過角色表達於達爾杜弗的集中矛盾,展現的是人人皆虛偽的真理,這樣戲劇化的喜劇表達,展現的主旨究竟本身是不是就是一個悲劇?陽光照耀到的地方,黑暗才顯得更加深邃。外表可人的後媽,看似與這個家庭相處融洽,可內心的孤獨愈發的濃重。
  • 連城訣:真小人不可怕,壞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假好人和偽君子!
    試想一個連自己親生女兒都能活埋的「人」,你說他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在金庸小說裡,殺死親人的大有人在,譬如《書劍恩仇錄》裡的侯仲英,《碧血劍》裡的崇禎皇帝。侯仲英誤殺兒子,是因為兒子出賣了文泰來,他出於江湖道義,失手誤殺。崇禎殺死妻妾子女,是為了讓他們不受到闖王軍隊羞辱。說起來尚且還可以原諒,可唯獨這個豺狼一般的凌退思,說什麼都不能原諒。
  •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兇猛的野獸,而是這兩個字
    人心有時候比太陽更不可直視:人心隔肚皮,辦事兩不知;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是你無法直視掩蓋在人皮面具下那些人心的骯髒和卑汙,那些虛偽和卑鄙。令人心失去顏色的,往往是羨慕嫉妒恨。生活中,有一種最大的惡,叫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 都是皇后,「真狠人」宜修和虛偽的「假好人」琅嬅,你更喜歡誰
    同樣都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和富察琅嬅,你喜歡誰多一點呢?01、家世背景的對比①宜修的家世:宜修出身大家族烏拉那拉氏,是妾室所生的庶出小姐,不受家族重視備受欺凌,因庶出的身份受盡了別人的冷眼和恥笑。;放任婢女素練指使嬤嬤們胡亂教養大阿哥和三阿哥,使兩位阿哥不得皇上的器重;在素練的說服下將蓮心許給王欽,以探聽皇上心意;助力金玉妍和素練設計如懿害皇嗣,使如懿進冷宮;在金玉妍的挑撥下深恨如懿,命人放煙火進冷宮引起火災燒傷如懿。
  • 嶽不群:相較於「偽君子」的稱號,我更喜歡稱他為「造夢者」
    提起嶽不群,我想看過《笑傲江湖》原著或者電視劇的朋友對他決不陌生,他是華山派"氣宗"勢力的掌門人,主角令狐衝,第二主角林平之的師父,其外表雖謙虛文雅,正氣凜然,江湖人送外號"君子劍",但他的背後,卻是陰狠毒辣,狼子野心之輩,十足的偽君子。嶽不群與《連城訣》花鐵幹、《飛狐外傳》湯沛、《倚天屠龍記》朱九齡合稱"四大偽君子",並為其之首。
  • 「盤點」影視劇中十大偽君子,最後一個將一代天師玩弄於股掌之間
    俗話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我覺得可以再加一句「寧得罪真小人,不得罪偽君子」。偽君子比真小人段位高多了,他有著翩翩君子的外表,用來迷惑世人,內裡卻是虛偽、齷蹉、卑鄙無恥的小人。基本操作就是:我把你賣了,你還得幫我數錢,然後還心甘情願的謝謝我~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影視作品中那些讓人防不勝防的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