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人和偽君子誰更可怕?
這個問題挺兒戲的。
為什麼說兒戲呢?因為將複雜人性作出簡單歸總,然後人為劃分出可怕等級,本來就是一種小孩子才會去做的事情——小孩子才分對錯嘛。
每一個人,都有善惡之心,也都有一時衝動。有時候衝動地表達善意,冷酷的殺手用自己的生命守護一個小女孩,你說他是個小人還是個君子?有時候衝動地表達惡意,一輩子向佛之人沒有抑制住自己的雷霆之怒——雖然我們一般把衝動歸類於失誤、做了壞事,但你也不能否認很多人在衝動之下犧牲自己,成就了他人。
本來對「小人」的定義,就是來自於「君子」的反向定義,而「真、偽」又互為反義,「真小人」其實就是「小人」,並沒有發生意思轉化,而「偽君子」則發生了詞義轉換,起到了反義修飾作用——「偽君子」實際上也是小人,和「真小人」的性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比「真小人」善於偽裝,但是他的本質是小人。
我們為了更鮮明,用「壞人」這種小人特性之一來指代「小人」。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問:
裝好人的壞人,和不裝的壞人,哪一個更可怕?
其實只要是壞人,就都可怕。而裝好人的壞人,拿好人的身份做一份偽裝,來實施壞人的勾當;而不裝的壞人,依舊是要做壞事的,只不過他可能懶得用好人身份來掩飾,或者可能不懂得如何去裝——他缺乏這個技能,裝好人只是壞人相對高端的一種實施壞事的技能。
真小人,不是不想做偽君子,只不過素質不夠,偽裝不來。
因為偽裝君子同樣是小人的一種欺騙性更大的手段,是可以更好推進自己小人事業的技能——會的肯定會用,不會的其實比較羨慕,但是裝不來。
從結果來說,真小人和偽君子造成的影響都是一致的。
無非就是對他人利益造成了傷害。
為什麼有對「真小人」和「偽君子」不同的觀感和態度,主要是「偽君子」這種小人做法更具有欺騙性,所以也更加讓人討厭。但實際上他做的事情和真小人沒有區別,造成的傷害也差不多。
千萬不要以為真小人是真性情。
小人就是小人,絕對會造成傷害他人結果的人,我們才稱之為小人。
很多朋友喜歡拿周星馳扮演的各種角色舉例。有些人唯利是圖,十分著相,讓人一眼就覺得這是個小人,可這個小人往往會爆發一些真善美的情感來,為他人做出犧牲。
這種人其實嚴格從定義上來說,並非小人,他們是真正的君子,把自己打扮成小人,一是生活無奈地摧毀,讓人不得已而為之,另一種原因就是把自己小人化,能夠有效避免其他小人的傷害。
我們稱這種人是「偽小人」、「真君子」。
小人和君子的定義是以結果為判定的,而不是以我們日常所看到的外在態度所決定的。
正因為太多的人「以貌取人」,才會在真相暴露之後覺得落差難以接受,發明出「偽君子」這個詞語來發洩不滿。
其實人家一直是小人,裝君子也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你自己沒有火眼金睛,不能辨別手段和行為,不騙你騙誰呢?
如果一個人(偽君子),偽裝了一輩子都沒掉鏈子,他未必不就是個「真君子」?一個人一直不提高自己的道德規範(做偽君子再變成真君子),那他必然就是一輩子的「真小人」了。
小人可是貶義詞,偽君子是小人,真小人也是小人。
對於有辨別能力的人來說,都不可怕。
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人來說,都可怕。
只有那些明明有辨別能力,卻因為自身利益,貪便宜上當的人,才會認為偽君子更可怕。
畢竟真小人勢利、顯形,佔不到便宜,也不可能給我佔便宜,就不做他想。可這偽君子,擺出讓我佔便宜的騙局,居然是為了佔我的便宜,那自然是更加可恨的。
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個小人還是君子?
謹守著從自身利益出發,卻希望別人是君子,讓我們佔便宜,反而吃了大虧,就去罵別人是偽君子?
那只怕自己才是個真的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