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一場18萬觀眾的線上戲劇探索

2020-11-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廣州4月8日電(記者鄧瑞璇)「戈多到底什麼時候來?」剛剛過去的幾天裡,一場名為《等待戈多》的戲劇吸引了不少戲劇愛好者的目光。與以往戲劇不同的是,這部劇採用的是直播的形式線上演出。

  這部由中演院線和騰訊藝術聯合出品、廣州大劇院製作、導演王翀執導的戲劇,5日晚上的第一幕演出便吸引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6日的第二幕也有超過11萬觀眾觀看。「18萬這個數據基本上相當於大劇院一年的巡演上座人數。」《等待戈多》製作人、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說。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戲劇是基於傳統劇場、傳統空間而存在的。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嘗試告訴大家,藝術不會被疫情隔開,戲劇人的思維不應該只停留在劇場裡。」王翀說。

  目前,線下的各大劇院演出依然處於暫停狀態。在這部改編自塞繆爾·貝克特的經典戲劇《等待戈多》的劇中,主角成為疫情期間分居兩地的夫妻。「在當下特殊的時期,所有人都更深地體會了等待的感受。」王翀說。

  「這對傳統戲劇而言,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打破與顛覆。」王翀說,主創、演員、製作的團隊橫跨北京、大同、武漢、廣州四個城市,從創作策劃到指導排練、再到最終的演出,近兩個月的時間完全都是通過線上交流完成。

  在這部戲中,演員不僅是演員,他們也是布景者、拍攝者,演出場地變成了演員自己的家、生活場所,客廳、汽車、魚缸、跑步機甚至家人都成為戲劇的一部分。團隊精心設計了大量細節,讓這些元素融入戲劇中。

  突破性的直播演出,讓這部劇得到不少觀眾的好評:「很棒的嘗試,不能去劇院不代表戲劇消失了」「『等待』這個主題,與當下大家的狀態很貼合,這種狀態經由演員們所處的環境、他們的選擇在劇情的推進中而表現出來,很有現實意義」……

  「這是我們戲劇人交出的一份獨特的屬於這個時代的答卷。」王翀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線上演出或許會開啟戲劇藝術新的呈現平臺和表達方式。隨著更多的藝術家的探索和技術的提升,線上戲劇應該會越來越成熟。廣州大劇院、騰訊藝術等也在構築戲劇的線上空間,探索全新的戲劇創作模式和表演藝術加工實踐過程,拓展戲劇表達與劇場運營新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火爆首演,18萬觀眾同時觀看
    4月5日晚,「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X騰訊藝術: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完成了它的第一幕首演亮相。該劇由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執導,演出第一幕便吸引了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創下了中國話劇最多單場觀演人數的紀錄。據悉,演出第二幕將於4月6日晚8時於騰訊視頻藝術頻道直播。
  • 首演吸引18萬觀眾!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讓觀眾「看到自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歷經近兩個月的創作與打磨,廣州大劇院聯和騰訊藝術打造的線上戲劇《等待戈多》,於4月5日、6日晚在網絡首演。該劇由新浪戲劇導演王翀執導,5日演出第一幕便吸引了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這已經相當於一個大劇場的戲巡演一整年才能達到的觀眾人數。
  • 回顧丨一場話劇18萬觀眾:線上戲劇《等待戈多》成為藝術事件
    該劇由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執導,演出第一幕便吸引了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18萬觀眾是什麼概念?一個大劇場的戲巡演一整年才能達到這個觀眾人數。4月5日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第一幕)觀演人數紀錄截圖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的演出,是時代的需求。「經過多番的探討,此次公益演出最終選擇在武漢解封之前上演。」該劇製作人、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分享道。
  • 一場戲劇29萬觀眾:線上戲劇《等待戈多》成為藝術事件
    歷經近兩個月不眠不休的創作與打磨,創作團隊橫跨北京、大同、武漢、廣州四個城市,「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X騰訊藝術: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以「疫情隔離」為始點,歷經疫情期間「全線上」的溝通、創作、排練, 4月5、6日晚完成了它的首演亮相,演出吸引了超過29萬觀眾在線觀看,創下了中國話劇最多單場觀演人數的紀錄
  •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落幕 開啟線上戲劇新浪潮
    央廣網廣州4月7日消息(記者鄭澍)由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視頻藝術頻道,攜手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共同推出的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6日晚圓滿落幕,吸引29萬觀眾在線觀看,開啟了線上戲劇的新浪潮。歷經近兩個月創作與打磨,創作團隊橫跨北京、大同、武漢、廣州四個城市,以「疫情隔離」為始點,歷經疫情期間「全線上」的溝通、創作、排練,於4月5日晚8點,完成了它的第一幕首演亮相。「2.0」是王翀導演作品的個人印記。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可以看作是2.0版,也是對貝克特《等待戈多》的創新、顛覆與再思考。
  •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即將公益上演
    在劇場重啟尚無時間表的情況下,戲劇如何演出?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視頻藝術頻道,攜手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推出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邀請來自武漢、北京等地的演員,挑戰戲劇創作新模式。據悉,演出將於4月5日、6日晚8時在騰訊視頻藝術頻道開啟直播。
  •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的尾聲與「遺產」
    當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導演王翀迎面走來,劇組的武漢演員李帛陽,對於導演在五米開外就準備好的擁抱姿勢,顯得有些遲疑。稍稍停頓了幾秒,帛陽終於還是敞開胸懷,與導演王翀來個了「世紀擁抱」。
  •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首演收官,黃鶴樓從未如此美麗
    連續兩天的演出,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X騰訊藝術: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圓滿落下帷幕,演出單場吸引了18萬觀眾在線同時觀看,創下了中國話劇最多單場觀演人數的紀錄
  • 線上戲劇:他們在Zoom會議室等待戈多上線
    劇院關門,原本計劃的演出一場一場宣布無限期推遲。就在這個時候,導演王翀把《等待戈多》帶進了線上舞臺。這是國內第一部線上戲劇。四個演員分別在北京、武漢、大同的家裡演出,通過Zoom的虛擬會議室把空間拼接在一起,向湧入騰訊頻道的三十萬觀眾進行直播。《等待戈多》是塞繆爾·貝克特的經典之作。黃昏中,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在鄉間的路上等待戈多,這是他們此行的唯一目的。
  • 回顧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讓我們一起見證歷史(內含福利)
    為了紀念今天線上戲劇面世的日子,劇院君送上特別福利,每位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首演】推送下留言的觀眾都將獲得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導演王翀的親筆籤名明信片一張。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騰訊藝術: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先行宣傳片特別鳴謝為【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騰訊藝術: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拒絕地域歧視"倡議行動】響應的藝術家們:濮存昕@北京、田浩江@中國香港、Mattew
  • 疫情下的線上戲劇:他們在Zoom會議室等待戈多上線
    劇院關門,原本計劃的演出一場一場宣布無限期推遲。就在這個時候,導演王翀把《等待戈多》帶進了線上舞臺。這是國內第一部線上戲劇。四個演員分別在北京、武漢、大同的家裡演出,通過Zoom的虛擬會議室把空間拼接在一起,向湧入騰訊頻道的三十萬觀眾進行直播。《等待戈多》是塞繆爾·貝克特的經典之作。黃昏中,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在鄉間的路上等待戈多,這是他們此行的唯一目的。
  • 「線上戲劇」是戲劇嗎?您認為呢?
    在沒有演出可看的「空窗期」,廣州大劇院出品,王翀導演的《等待戈多》的「播出/上演」,使「線上戲劇」這一名詞走入國內觀眾視野:「線上戲劇」成為疫情特殊時期「戲劇」的特殊存在形式。王翀《等待戈多》是一場取消了戲劇在傳統意義上的「現場性」的演出活動,這意味著「線上戲劇」是一種全新的戲劇門類。
  • 《等待戈多》劇史
    但出乎一般人預料的是,隨著演出場次的增加,再加上羅伯·格裡耶等名家的推薦,傲慢的巴黎人接受了這一反戲劇的探索,這部戲劇接連上演300餘場,出現了在咖啡館、酒吧間街談巷議的景象,一時間,「等待戈多」成為熟人見面打招呼的流行用語,人們打招呼時問:「你在幹嗎?」有人竟然回答:「在等待戈多」。這次演出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從而幫助貝克特實現突破,成為著名的作家。
  • 荒誕派戲劇代表作《等待戈多》:我們為何要認識真相?
    著名的愛爾蘭作家貝克特是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善於「以一種新的小說與戲劇的形式,以崇高的藝術表現人類的苦惱」,他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人物,於1952年創作的《等待戈多》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共兩幕,於2001年被拍成了電影,豆瓣評分8.5。
  • 《等待戈多》| 致等待希望的孤獨靈魂
    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大膽運用與荒誕的內容相適應的荒誕不稽的舞臺形式,構建出沒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反戲劇」模式。劇中的主要角色「戈多」始終沒有出場,5個登臺的人物,行為荒唐可笑,記憶模糊不清,語言模稜兩可。全劇開場怎樣,收場還是怎樣;開始是等待戈多,最後還是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個啥?
    兩個小癟三一樣的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在黃昏時坐在一棵樹下,等待一個叫做「戈多」的人。不對,應該寫作:叫戈多的「人」畢竟,這個「戈多」從始至終沒有出現過,是人是鬼你無從得知。你只是會看見,這倆流浪漢在等待的過程中,做了不少蠢事情,比如:把鞋子脫掉,又穿上。把帽子脫掉,又戴上,然後兩個人交換著帽子戴。
  • 《三姐妹·等待戈多》天津上演 臺詞直抵觀眾
    天津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上圍起一灘池水,水池中央圈起一個沒有圍牆的屋子。舞臺上方有一個玻璃斜面,可以投影上地面池水的波光。舞臺之上,林兆華話劇《三姐妹·等待戈多》正在上演。話劇裡的雨天和現實中的天氣正相呼應,這份情景交融的場景實屬天意。
  • 20年後,觀眾看懂《三姐妹·等待戈多》了嗎?
    20年前,導演林兆華的實驗戲劇《三姐妹·等待戈多》在北京首都劇場上演,濮存昕和陳建斌主演,然而票房慘敗。最少的一場,上千人的劇場裡只坐了幾十人,這一輪原定24場最後也只演出了19場。不過,一些著名的知識分子,如學者汪暉、作家餘華等,卻對這個劇讚不絕口,奉為經典。從此,這個劇就成了一個傳奇。
  • 線上還是線下,這對戲劇是個問題嗎?
    【一句話回放】「戈多到底什麼時候來?」最近,一場由導演王翀執導的戲劇《等待戈多》,吸引了不少戲劇愛好者的目光。與以往戲劇不同的是,這部劇採用的是直播的形式進行線上演出。《等待戈多》的第一幕演出吸引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第二幕也有超過11萬觀眾觀看。看劇新形態引來了眾多觀眾,也引起了劇迷中的廣泛討論——看戲劇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而通過屏幕看「線上戲劇」,和看網劇有什麼區別?這對戲劇意味著什麼?
  • 《等待戈多》
    劇本通過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而又毫無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誕與人生的痛苦,表現了現代西方人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1)《等待戈多》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恆的在無望中尋找希望的現代悲劇。戈多雖未露面,卻是決定人物命運的首要人物「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始終是一個朦朧虛無的幻影。戈多似乎會來,又老是不來。劇中的兩天等待情景,是漫長人生歲月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