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不急,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規律,每次成長都需要時間

2021-01-13 阿亞說情感

01

很多時候,困擾到自己的都是一些外在因素,越是在意別人的眼光,越不能讓自己活得好。

我們習慣性想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於是,在不被理解的時候,我們忙著替自己解釋,在不被認可的時候,我們忙著去證明自己,甚至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逐漸忘了自己,忘記了初心,走上一條不屬於自己的道路。

年少時,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更傾向找不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掩飾自己,著急向別人解釋不是自己的原因。可紅塵路上走一遭後,便會明白,那些只會怨天尤人的人大多數不會獲得命運的青睞。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規律,每個人需要經歷的事情早有安排,只是,在人生的十字路上,難免會有意外發生,有的人明明要向左走,偏偏失了心智般向右走了。

可無論是自作自受造成的苦難,還是環境所迫,都不過是成長對我們的考驗,我們需要時間去沉澱,需要時間去成長。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必急著去找到一個結果,因為很多事情並不是立竿見影的,很多事情只有一步步慢慢探索下去才能逐漸領略到其中的意義。

就像一段友誼,沒有誰會在一開始就將自己的事情都攤牌,也沒有誰能在一次接觸後能真正了解對方,一切的感情都是在不斷的接觸中慢慢被對方發現的。

02

認識一位朋友,準確來講,他是我的高中同學,上學那會兒,我們之間的交情並不算深。

對他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在臨考前,幾乎整個班上的同學都會抓緊每一分一秒的時間來複習功課,甚至抱著將希望寄托在臨時抱佛腳上的心態,唯獨他,依舊保持著原來的作息時間,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整個人就是一種不慌不急的狀態。

那時我們總以為他是勝券在握,但每次他的成績都只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他就是不著急,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甚至有時候被人問得不耐煩的時候會潑我們一盤冷水,說「你今天熬夜看的題明天還不一定考」,於是一部分的人把他看成是心高氣傲,但他也不管別人怎麼看,依舊做自己。

仔細想想,臨時抱佛腳確實是沒多大用處,一個人最真實的水平是通過平均成績體現出來的,即使一次兩次僥倖押對了題,那都是運氣,而不是實力。

去年同學聚會的時候,再次見到他,還是印象中的樣子,在這個每個人都是步履匆忙的時代裡,他似乎顯得格格不入,但我知道,他一直在按照著自己的方式朝著夢想前進。

03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身邊的人,尤其是同齡人,都在不斷進步,似乎只有你自己在原地踏步,這時候,你會特別著急,你急著證明自己的實力,急著跟上大眾的腳步,甚至會借用一些極端的手段。

實際上,你在慌忙中早已打亂了自己的節奏,原本走在屬於你的道路上忽然拐了一個彎,進入不屬於自己的道路上,這樣的結果要麼是泯然眾人,要麼是誤入歧途。

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規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條路要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罪要贖。

誠如魯豫說的:「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的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時間是一個好東西,它能教會我們成長,在一次次失敗後給予我們經驗,在一次次摔倒後教會我們爬起來,最終,我們變得堅強、勇敢。

三毛曾說:「心之所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渡人,除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無論你現在正處於怎麼樣的困境中,真正能給你的人生帶來光芒的,真正能拯救你於水深火熱中的,除了你自己,別無他人。

自己想通了,理順了,願意去努力了,願意去面對了,一切的困難都是紙上虎。

人活一世,不慌,不急,因為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規律,每次成長都需要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演繹屬於自己的人生,同樣精彩。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

相關焦點

  • 教改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 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早在2007年,該校就開展了「親子共成長」系列活動:親子鍛鍊十分鐘、親子勞動十分鐘,親子閱讀十分鐘等。學校鼓勵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來,陪伴孩子共同成長。今年六一兒童節,學校搭建了9個夢想小舞臺,為孩子和家長共同登臺表演提供機會,這其中有母女、有父女,也有祖孫。   「六年級的大哥哥,今天你們就要畢業了,謝謝你們的幫助。今後我也要向你們學習,擔當起照顧低年級小弟弟小妹妹的責任。」
  •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蟄伏期
    前不久一個96年的小兄弟找我聊天,說自己太渴望成功,然而對於未來卻又很迷茫,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說,你那麼年輕,幹嘛那麼著急?他說,楊哥,你23歲就開了公司,而我也快這個年紀了,很想擁有自己的事業。這讓我很糾結,我既可以說他剛剛步入社會需要好好歷練,慢慢尋找自己的道路,也可以說他都快20歲出頭的人了,還來跟我說找不到方向?
  • 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
    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時期,加上社會中又正值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嗜煙好酒,容易產生「三高」,導致冠心病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而這些用生命總結出的規律,也告誡我們——之前有一位媒體人的公公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到醫院及時搶救後,這位媒體人發現——在公公的病房裡,6位患者性格都一樣:脾氣都特別急,情緒波動大,遇事時更急!
  • 《如果·愛》張學友:每個人都想明白,誰是自己生命不該錯過的真愛!
    舒緩而柔暢的旋律一點一點地湧過來,這一次沒有排山倒海,力道卻還是遮掩不住,透露在字裡行間的滋味是有些黯然、蕭索和晦澀的,的確,「每個人都想明白,誰是自己生命不該錯過的真愛!」 歌詞《如果愛》 - 張學友 每個人都想明白 誰是自己生命不該錯過的真愛 特別在午夜醒來更是會感慨 心動埋怨還有不能釋懷 都是因為你觸碰了愛 如果這就是愛 再轉身就該勇敢留下來 就算受傷就算流淚 都是生命裡溫柔灌溉 哦愛在回憶裡總是那麼明白
  • 生娃前需要準備好的必備物品,去醫院時心不慌,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小琪買的東西比較多,自己用的加上嬰兒用的,差不多裝滿了一張小床,但是帶哪些東西去自己就比較糾結了。 幾位寶媽七嘴八舌,其實總結起來無非以下10種,這些東西是生產的時候,孕媽需要提前準備好的。 孕媽可以提前一兩周準備好這些物品,放在待產包裡,等寶寶有發動的跡象了,拿上這些東西就可以出發了,自己心不慌,家人也省得手忙腳亂的。
  • 電腦每次開機時間都不對?電腦每次開機都要重新設置時間解決方法
    近期有網友諮詢到裝機之家曉龍,稱自己一臺老電腦最近出現一個問題,每次電腦重新開機都需要設置一下時間,關機再開機之後系統時間又歸零了,又需要重新設置系統時間
  • 廈門好幼兒園 |「早早田可樂蛙」惠琴:成長是每個生命長成自己的樣子
    我們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有終生學習的動力,有推動社會發展的願力。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每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精神胚胎。老師要做的就是協助孩子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發展自己的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而孩子內在發展需要依靠的是愛、自由、規則與平等的外在環境。
  • ...很焦慮 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幼小銜接,家長很焦慮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掌上懷化訊 「老師,我再給孩子報個數學班吧,我覺得上小學前,只給孩子報語文班還不夠。」暑假還沒有過十天, 無論情不情願, 5歲男孩凡凡的書包內又將多出了一個新課本。眼下,懷化市「幼升小」入學報名工作已啟動,各種「幼升小」銜接班開始升溫。
  • 《班傑明·巴頓奇事》每個人對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樣
    電影講述了班傑明巴頓這個怪人,他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的奇怪生命軌跡。影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最佳藝術指導三項大獎。而主演布拉德皮特和塔拉吉P漢森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違背了自然的生長規律,故事的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他一生下來便是個皮膚黯淡皺縮仿若八十老頭的怪物。
  • 著名足球評論員李欣:足球規律必須遵循 球隊成長需要時間
    齊魯網濟南8月15日訊 「足球規律必須遵循,球隊的成長需要時間」,著名足球評論員李欣日前做客山東電視體育頻道的直播節目《
  • 國家成長與生命成長遵循同一規律
    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我閱讀了不少文獻,查閱了大量數據,最後得出的結論仍是:「中印之爭實際上是制度之爭」。有首歌的歌詞說「一句話,一輩子」,友情如此,學術亦然。我想我對我的學術命題,是要終生負責的。從結構比較到制度比較,是我進行中印比較研究的切入點,而促成這樣的想法是我曾經歷的一件小事。那天我到醫院取體檢結果,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坐輪椅車的殘疾人。
  • 成長是生命最美麗的模樣
    長大,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時間不停,我們就可以年齡增加、體重增加、肉體衰老……但是,成長不一樣,除了自然的成長,我們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長、認知的成長、能力的成長等等。長大是不需要努力的。生活在歲月裡,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長大。就像剛剛過去的一年,處境再艱難,努力不努力都一樣,一下子也就過去了。
  • 新冠狀病毒孩子的病房故事,每個都是生命的奇蹟
    童媽說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個年,似乎所有人都過的異常艱難。從2019年12月30日武漢衛建委發布通知稱,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快速蔓延,這個春節大家過得心慌,也難過。當出現確診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小的寶寶出生僅30小時的時候,父母都慌了神。
  • 每個不敢生病的成年人,都有四字箴言
    2個小時的拍攝早就訂好了,因為跨年演講的預告片等著發,其中一小時是要在樓下寒風裡拍;直播間的流量也都早就準備好,晚上有兩個小時直播。穿插有年底的各種會議。每個不敢生病的成年人,背後都有一堆沒辦法或者不想推掉的工作。
  • 生命的本質是成長,生命的目標是成為自己
    《成為你自己》王學富 著每個人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目標,但是在生活的過程中,由於現實壓力不得不做出妥協,然後就逐漸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想要維持自己的成長目標並非一定需要多麼堅定的信念,只需要找到一些合理的方式,經常提醒自己,做出一些微小的改變,就能讓自己既能朝著目標努力,又能不失去生存的能力,最終活出真實的自己。
  • 家庭成長支持系統,滋養每個生命綻放光芒
    幾年來,聽過太多孩子,施展或遭遇校園暴力的、因委屈痛苦而放棄生命的,我們的教育中是否缺失了極其重要的「生命教育」,我們有教給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嗎?我們有教給孩子如何善待自己和他人嗎?很理解這種感受,我也曾經有想過帶著孩子去尋找自己覺得理想的教育環境,萌生過舉家搬遷的念頭。轉念又想,固然我們無法立刻改變外部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可以建立好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良好關係,可以和伴侶一起攜手為孩子成長創造最重要的微觀環境 ---- 家庭環境,這些正是我們身為家長可以做的。
  •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朵花,但我們的「生命之花」需要被喚醒
    人也是一朵花,需要空氣的吸入,每次呼吸的時候,就是給自己注入充足的養分。心裡如果沒有負面的情緒就如同陽光般的明媚。為了使我們的生命之花長青,我們必須終止種種焦慮、不安和悲傷的情緒,使我們獲得安寧和平靜,並且重新微笑。
  • 融入學校生命的成長
    路上,體育老師陶芳城低聲嘀咕:「儘管我們隊員有田徑、舉重、射擊等專業教師,可他們比的是籃球,平時我們又缺乏有組織的訓練,不輸才怪。」   一語驚醒夢中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與長板,如果一個單位真正實現了人盡其才,挖掘出每個人長板的潛能,讓其盡情綻放,同時引領短板的提升,讓其擁有自信,這不正是管理者的追求嗎?教職員工需要如此,學生更需要如此,這不正是適合學生的教育嗎?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特色,想要穿的得體也要看場合,不要太費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特色,只不過就是有的人一直有自己的風格,而有的人則相對而言,比較從眾,沒有自己的特色,那在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修煉了。時裝類的衣服,一般都比較好配搭,找到適合自己的氣質穿搭就完全可以,至於傳說中的大小姐氣質,應該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貴氣了,那是需要很多時間累積的,只需逐步進步,時間久了也就好了。找到自己的穿衣風格很容易,但是想要穿得漂亮就不一定很簡單了,首先,女孩子一定要瘦,瘦一點穿衣服真的會更好看,而且各類風格都完全可以駕馭住。
  • 以「三元全息課程」共享生命成長
    同時整合上課時間,將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劃分為不同時段,根據學科特點,安排每天一節20分鐘微課(經典誦讀+益智課),5節35分鐘小課,2節60分鐘大課,靈動安排,讓每名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共享生命成長。課程改革應該為每個生命成長搭建平臺,讓每個生命都得到尊重和體現價值。學校建構「三元全息課程」的頂層設計所遵循的理念,就是要尊重人的生命發展價值,讓每個生命都體驗到快樂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