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關於離婚、關於家暴的新聞走近人們的視野:
河南商丘的劉女士,在孩子四個月時就遭到丈夫的家暴,起因是丈夫賭博輸錢被上門要債。
劉女士第二次遭遇丈夫家暴時,為了逃生從二樓跳下,導致她全身9處骨折,雙下肢截癱,目前已經住院治療11個月,只能坐輪椅。
丈夫原本應當是一個女人身後的保護傘,給予妻子足夠的溫暖。當丈夫化身成為惡魔,將拳頭揮向妻子,將妻子一步步推進鬼門關。劉女士從樓上跳下,已經是從鬼門關走了一圈。
都說,家暴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家暴的人,真的不該被輕易原諒。
01
有多少人在遭受著家暴?
我國2.7億個家庭裡,有約30%的已婚婦女遭受過家暴;每年,有15.7萬的婦女選擇自殺,而60%以上都是因為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個婦女會遭受到丈夫的毆打。
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令人後背發涼。
家暴一般都是在家裡發生,外人很少會知道。一方面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家醜不可外揚」,另一方面是施暴者會威脅對方,如果敢告訴別人,會再打你。遭受家暴的人,出於害怕、出於面子,只能默默隱忍,自己承受著這一切,一次又一次。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劇將家暴搬上熒幕,揭開了家暴世界的殘忍面貌。這部劇簡直是我的童年噩夢。
有人說,電視劇都是經過加工處理過,含有誇張的成分。但是,藝術往往來源於生活,現實世界的家暴,一點也不比電視劇輕。
堪稱恐怖片的央視記錄片《中國反家暴紀事》,裡記錄了很多不幸被家暴的女性,她們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25歲的北京姑娘董珊珊與丈夫結婚,婚後的生活就是她噩夢的開始。丈夫經常對她拳打腳踢,從臥室門口踢到床上,不管哪個部位都打,直到她動不了為止。董珊珊一次又一次地逃跑,都被丈夫抓了回去。
紀錄片裡還有很多很多遭受家暴的女性,說實話,這樣的紀錄片,真的沒有勇氣看第二次。看著她們遭受那樣的毒打,心也跟著在流血。
02
被家暴後,為什麼不選擇離開?
每當有家暴的事件發生後,都有人會追問:為什麼不在他第一次動手時,就離開?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他?
很多遭受家暴的人,都會說出很多不離開的原因,比如他不發脾氣的時候對自己真的很好,每次他動完手也很後悔,跪在地上求原諒。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家暴過後,還會不斷給對方強調,「我是因為太愛你,所以才會忍不住動手的,我是太害怕失去你。」
還有一些遭受家暴的女性不離開是因為不敢、害怕。沒錯,對方會威脅她,「如果你敢跑,我就殺你全家。」或者用孩子甚至自殺相威脅,讓她不敢輕易離開,因為害怕連累其他人,也害怕他會再次對自己下毒手,只能選擇一忍再忍。
03
如何辨別,什麼樣的人有家暴傾向?
會家暴的人,一般和家庭、成長環境有關,如果有以下特徵,家暴的可能性會很大:
1. 長期低自尊,感覺自己能力不足。2. 有孤立感,缺乏社會支持。3. 缺乏社交技巧和自我肯定。4. 佔有欲和嫉妒心很強,總是懷疑被遺棄。5. 有社會經濟的問題,如失業或財務問題。6. 兒童時期曾遭遇暴力或目睹暴力。7. 目前有使用暴力、威脅的行為。
當然,我們都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像魔幻世界那樣,擁有預告未來的能力可以一眼看出一個人是否會家暴。但至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人格特徵、行為習慣和家庭背景、處理問題的態度、價值觀、過往經歷等,大概判斷這個人遇到問題時有沒有可能出現暴力行為。
04
你很珍貴,不應該遭受如此對待。
有的人平時看起來很正常,哪怕相處很久的人也看不出他會家暴。如果很不幸,你真的遇到家暴,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1、只要遭受一次家暴,就要果斷離開,不要聽信他的花言巧語,不要心軟,不要猶豫。
不要輕易原諒那個會家暴的人,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會家暴的人的秉性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習慣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的人,說明他們沒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當他們憤怒時他們的思維裡根本不會有理性,更不會去調整自己的情緒,只會做出不計後果的行為。他們行為的惡劣程度和自己的心情有關,心情有多糟,行為就有多惡劣,而且人形成習慣。
2、不要當聖母,試圖拯救他。你要相信,一個家暴的人不會被你的愛感化,你沒那個能力拯救他。
3、懂得求救。家暴起來的人會變得面目猙獰,非常可怕,一個人真的應付不來,一定要向親朋好友、警方求助,千萬不要一個人死撐。
千萬不要相信他是因為愛你才打你的鬼話,《小偷家族》裡有一句臺詞:如果說愛你還要打你,那他一定是說謊,愛你,就會緊緊的抱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