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大學生跳入長江救父子,上海崇明12個英雄故事個個好樣

2020-12-23 澎湃新聞

六旬老漢窮追不捨,終將偷盜電瓶的竊賊抓獲;年輕大學生勇鬥激流,協助營救落水父子;鎮衛生中心職工奔赴一線抗疫,60天守護上海北大門......他們看似平凡,卻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彰顯人間大愛。

近日,上海市崇明區委政法委、區見義勇為評審委製作了一套反映全區近幾年見義勇為特色工作、展示12例見義勇為先進典型風採的「崇德明義、近悅遠來」主題宣傳展板,以定展與巡展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聯動的多種形式,在全區廣泛開展見義勇為專項宣傳活動。

崇明區2020年第一次見義勇為先進表彰會

據悉,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弘揚見義勇為精神風尚,積極推動全區見義勇為工作創新發展,更好助推平安法治崇明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奮力創造新時代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新奇蹟添磚加瓦。

治安衛士:野生鳥類的守護者

2017年2月的一天,新河鎮「上海阿鍾費桃種植合作社」業主鍾振華,在合作社園內的龔雨生家聊天。龔雨生談起幾天前他宅院裡養的鴨子無緣無故死去。這時,家養貓叼著一隻死去的斑鳩回來了。二人走出院子發現,宅院竹林旁路口處竟然有幾隻死去的野生鳥類,往竹林深處看去,二人又發現了幾堆鳥毛......會不會是有人合作社園子裡毒殺野生鳥類?兩人都留了個心眼。

3月的一天,一陌生男子騎著摩託車闖進了合作社。鍾振華立即上前詢問,對方卻並未回應,直接駛進了合作社的竹林處。鍾振華跟進了竹林,又讓人通知龔雨生。兩人在其摩託車上發現幾隻死鳥,打開蛇皮袋,還有更多...兩人隨即報警。見勢不妙,男子拔腿就逃。鍾、龔倆人奮力追趕併合力將他控制住,配合民警將其抓獲。

最終,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男子劉某拘役六個月。龔雨生、鍾振華光榮獲評「崇明區見義勇為先進群體」。

像這樣的「治安衛士」,在崇明不止兩位。

他們中還有勇抓竊賊的港西鎮六旬老漢村民沈文進,有勇鬥夜間流竄盜賊的豎新村民,有合力擒拿入室竊賊的綠華「三勇士」,也有奮勇奪刀、制服兇徒的重慶小夥,為維護崇明的安寧「該出手時就出手」。

勇為義士:「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

2018年7月,正值炎熱的夏天,剛畢業的上海大學學生程伊輝和諶穩帥結伴來崇明騎行休閒。下午2點30分左右,兩人騎行至堡鎮碼頭東約300米的江堤時,遠遠聽到東邊江堤上傳來婦女的呼救聲,兩人急速趕去,只見兩個人影在離岸幾十米的江濤中沉浮,情況異常危急!

在大學期間服過兩年兵役的兩人,決定立即下江施救。因事發地段偏僻,手邊又沒有任何工具,兩人情急之中尋得一個舊床墊。

「譁...」的一聲,床墊被推入水中,兩人跳入江中,奮力推著床墊向溺水者遊去。無奈颱風剛過,洶湧的江潮瞬間將床墊打碎捲走。二人沒有放棄,咬咬牙找到幾塊木板再次下水救人。此時,接警後的邊防戰士和消防員趕到了現場,將救生衣拋給兩人,隨後合力展開營救工作,將溺江父子營救上岸並送醫院救治。

在與潮水「搏鬥」救人成功後,兩位大學生卻默默離開了現場。堡鎮穩定辦同志緊急追上詢問。兩位年輕的小夥子卻表示:「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當時那種情況,大家都會去救」。

因長江救人事跡突出,兩人先後獲評「崇明區見義勇為先進群體」、「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群體」,並在「上海市第158次見義勇為先進表彰會」上受到表彰。

兩位大學生在「上海市第158次見義勇為先進表彰會」上受到表彰

除了兩位大學生,還有合力救助駕車遇險三代人的崇明七位村民、跳河勇救車主的上海光明集團職工陳杰和東平鎮職工顧恩東,在長江上勇救失事船主夫婦的振華港機五職工,他們被評為「勇為義士」,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遇險的緊急關頭伸出援手,勇敢無畏。

抗疫勇士:60天守護進滬北大門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根據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上海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北大門安全守護關口,從1月27日0點起前移至 G40高速公路崇啟檢查站。

新河鎮衛生服務中心職工張標,獲悉急需醫用車駕駛員參與道口防控值守工作的消息後,立即報名強烈要求參與此道口疫情防控工作。從年初三開始,他就承擔了駕駛醫用車輛專門駐點護送道口來滬發熱疑似人員至專設隔離點進行定點留觀的特殊工作。工作的風險性和特殊性,要求他上班 8小時內必須穿戴全套防護服,全副武裝連續60天奮鬥在隨時接送人員的崗位上。

今年2月,崇明區委政法委領導到抗疫一線現場慰問張標(左三)

面對疫情風險和2個多月的緊張疲勞,他說∶"守好進滬北大門的安全是我的光榮!」張標也先後獲評"崇明區疫情防控先進平安志願者"和"上海市優秀平安志願者"。

此外,還有新河鎮社區保安隊的6名同志,在疫情期間以社保隊員和平安志願者的雙重身份,在一線崗位積極抗疫,「戰役勇士」的稱號當之無愧!

見義勇為:世界級生態島的亮麗名片

據悉,近幾年來,崇明區委政法委組織協調各方面資源力量,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合力推動見義勇為工作用心用情、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早在2018 年 11 月和 2020 年 6月,在全市區級層面,崇明首先先後制定出臺《崇明區進一步加強見義勇為人員獎勵保護暫行辦法》、《崇明區進一步加強見義勇為人員獎勵保護實施辦法》,探索建立了一套既與新時代目標要求相適應、又與相關政策法規相銜接、並體現崇明特色的工作模式。

對於見義勇為人員,區委政法委不斷加大後續保護力度。每年為見義勇為人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走訪慰問見義勇為先進犧牲人員家庭和部分困難家庭,出資 30多萬元開展見義勇為先進"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慰問活動,每年組織部分市、區級先進開展"紅色之旅"和"一日遊"、組織新獲評的先進人員健康體檢等活動。市、區、鎮還聯手出資 14萬元,在全市首次為一戶見義勇為先進特困家庭,開展先進住房特困幫扶"安居工程"。

全市首次為一戶見義勇為先進特困家庭,開展先進住房特困幫扶"安居工程"

「冬送溫暖」慰問活動

此外,崇明還通過開展集中表彰、專題研討、月評"最佳好人好事"、年評"最美崇明人"等專項活動,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專欄、微信、演講、展覽等形式,不斷加大見義勇為先進事跡和精神風尚的宣傳力度,著力培育良好社會風氣。近3年來,有一名先進入圍"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6名先進獲評區年度"最美崇明人",89人獲評區每月見義勇為"最佳好人好事"。

當前,見義勇為新人新事不斷湧現,見義勇為精神風尚伴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進程,更加蔚然成風,見義勇為工作,正成為展現平安法治文明崇明建設新成果的一張亮麗名片。

見習記者 | 謝錢錢

編輯 | 謝錢錢

原標題:《兩名大學生跳入長江勇救父子……來自崇明的12個英雄故事,個個好樣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愛上崇明的99個故事
    稀飯就著醬瓜肉絲唄。7.農家的菜香最誘人,還可見炊煙嫋嫋的意境。8.崇明的意義,在於水清風秀間。9.崇明給你的意義,是讓心情慢下來。10.好水養好人,娶了崇明姑娘,嫁了崇明男孩,都是福氣。16.紫海鷺緣薰衣草田的春天適合拍婚紗照。17.我不會告訴你森林公園可以策「馬」奔騰。18.南門碼頭的江堤,可以聽見風的微笑和哭泣。19.每年的國際女子自行車賽都在崇明。
  • 鮮花不止盛放在花博會,長江入海口的崇明要建「海上花島」
    上海崇明島 本文圖片 崇明區供圖世界級生態島來了!上海崇明島是世界最大河口衝積島和我國第三大島,也是長江大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作為全國首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成功獲得第十屆中國花博會舉辦權後,上海崇明島計劃通過花博會去推動世界級生態島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花博會的溢出效應、後續效應,推動生態環境、生態產業、生態城鎮、生態民生等各項事業加快發展。
  • 崇明有個蚌殼鎮,你知道嗎?
    北上長江北支,直通海門、啟東,延伸至蘇北腹地;南下三江口,直抵淞滬及江南諸地。陸上一條時稱五馬並馳的通沙路穿鎮而過,橫貫東西上下八沙,輻射四鄉十鎮,界排鎮成了南北水陸交通捷徑。鼎盛時期,舟車相銜,檣帆林立,楫櫓咿呀,市面熙熙攘攘,五行八作,七十二店鋪,如雨後春筍,競相崢嶸,繁華的界排鎮,享譽全島。
  • 上海最長公交線:單程96公裡,動輒開三四個小時,卻帶著很多人回家
    193.2公裡高鐵約行40分鐘開車約3個小時騎單車則要花12個小時左右而對上海最長的一條公交線來說,193.2公裡,剛好是一個來回的距離,極端堵車時候,路上要花費的時間超過13個小時。司機楊新翔開了個玩笑,「就這個速度,我跑步也能到。」但乘坐這條線的人卻不少。越是堵車時,車票反而賣得越好。十年前,申崇三線開通了。作為上海唯一一條深入到崇明島以西,又接長江隧橋直插浦西腹地的公交線,十年,它沒跌下過「上海最長公交線」的神壇。不過人們似乎並不在意它是否還保持著「之最」的紀錄。
  • 藍天白雲淨土…全方位記錄上海崇明生態島
    (馬上國慶要來了,環境優美生態好的崇明,也是個遊玩的好地方~) 關於崇明島的歷史,要從一個本地話 1960年8月15日,時任上海市徐匯區區長的李守諮,接到市裡的調令,走馬上任第二次上海圍墾指揮部的副總指揮。抱著「向大海要土地,讓荒灘變良田」的心願,42歲的李守諮即刻奔赴崇明島。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明晚開播,傾情講述長江故事
    此次,紀錄片《長江之戀》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扶持項目,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長江經濟帶11省市衛視,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長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巨製。2019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派出的8個攝製組,沿著6380多公裡長江溯源而上,輾轉10萬多公裡,用鏡頭記錄下生生不息的江水、河流孕育的生靈以及世代守護長江的芸芸眾生。
  • 樂高崇明萬達店11月27日開業!開業限定紀念磚、崇明專屬禮品等你來...
    長江門戶、東海瀛洲這次樂高來到了中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還帶來了上海·開業限定紀念磚全球只有1000塊,錯過不再有!因為是「上海」,所以必須入手。這次崇明開業,可是Get上海·開業限定紀念磚的唯一機會。
  • 上海南京兩地聯動直播 「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
    中新網上海新聞
  • 上海軌交崇明線有了新消息,面臨超長距離江底掘進等建設挑戰
    上海兩條軌交線路,最近又迎來了新的進展,一條是連接中心城區和崇明兩島的軌交崇明線,一條是自虹建路站至寶楊路站的軌交19號線。
  • 陸洪興|一位學農老師與崇明的情結
    1972年9月8日上午9點,隨著一聲汽笛聲,一艘雙體客輪從上海吳淞碼頭出發駛向崇明島南門港,船上乘載著上海市洪湖中學(虹口區實驗中學)72屆57名學生。洪湖中學71年校徽為響應毛澤東主席提出的"五七"指示精神,上海市革會(那個年代替代市政府)決定每個中學生在畢業前都得學工、學農各半年。上海十個市區分別對口十個郊縣,虹口區學生對口到崇明學農半年。清晨同學們準時集中在位於四川北路的洪湖中學校門口,在班主任吳正平老師帶領下乘車前往吳淞碼頭,再乘雙體客輪到南門港。
  • 上海奉賢崇明4條公交線路調整
    為配合金閘公路橋(勝利河橋)搶修施工,上海奉賢公交金匯1線、奉賢23路、奉賢42路將從2020年11月28日起臨時調整走向。此外,崇明區交通委擬對公交南江專線走向進行調整,並於即日起至2020年12月4日公示。
  • 這對崇明父子,把灶花搬下了灶臺!
    這對崇明父子,把灶花搬下了灶臺!那是灶花輝煌的時代,10個泥水匠中就有8人會畫灶花,且各有風格,家家不同。舊時光裡,漂亮的灶花溫暖了許多人。憑手藝吃飯當王遠平的兒子王東開始學畫灶花的時候,時代已經變了。人們更喜歡在灶山上貼瓷磚,液化氣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王東跟著父親學畫灶花,純粹是一時興起,「覺得刷刷幾下就畫成個漂亮樣子,很瀟灑」,於是王東跟著父親學了幾分。
  • 英雄救美的故事 不止出現在韓劇裡!
    近期,韓劇《太陽的後裔》熱播,該劇講述韓國軍官和女醫生的曲折愛情故事。
  • 新王加冕 上海崇明YM問鼎2020賽季3X3黃金聯賽全國總冠軍
    交匯點訊 12月20日,2020賽季3X3黃金聯賽年度總決賽在無錫融創茂上演收官大戰。  經過了兩天的激烈爭奪,衛冕冠軍上實龍創、上海崇明YM、江西小秘書與陝西翎盛-失意聯盟成為殺入2020賽季3X3黃金聯賽全國總決賽男子組4強隊伍,女子組方面,來自北京的溜達著打隊與山東的蹦躂蹦躂隊成為挺進決賽的兩支隊伍。  首先開始的兩場男子組半決賽,分別在上海崇明YM與陝西翎盛-失意聯盟、上實龍創與江西小秘書間展開。
  • 海立方將落戶上海崇明 總投資1274億相當17個迪士尼
    根據最新消息,總規劃用地30000畝的「海立方文化藝術創意城「,即將落戶崇明陳家鎮。這是一個總投資高達1274.3億元的國家文化產業戰略項目,建築面積為1025萬㎡,它是一個類似迪士尼樂園的大型文化娛樂配套,但規模17倍於上海迪士尼樂園。迪士尼多大?僅海立方17分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通過核准」,上海迪士尼僅116公頃。
  • 這個崇明人,創辦臺灣電影金馬獎,讓華語電影真正進入海外市場
    1915年12月生於崇明縣城西街吳家弄口舊宅(原崇明縣圖書館後),1936年中央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西北大學新聞學院碩士。龔弘於1962年籌劃舉辦了臺灣首屆國語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至今金馬獎已經舉辦了52屆。1999年12月獲得電影工作終身成就特別獎。
  • 《長江路·代號1800》這三個男人會發生什麼故事?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麼當三個男人同時出現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一個學究老師一個膽小司機一個豪橫漁夫長相、性格、背景、職業.無一相同可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就是這樣種種各方面不盡相同的三個人就這樣相遇了三個男人在民國三十三年的一天計劃幹一件救國救民的大事,暗殺汪精衛,地點就在維新路(長江路)。行動代號1800。行動的前一晚,三人在中央飯店集合,確定最後的行動細節。
  • 周星馳導演的《長江七號》中三個男孩都是女生扮演
    因為《長江七號》的主角是一個小朋友,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北京、上海、廣州、寧波尋找合適的人選。但又有一個問題,徐嬌是個女孩子,而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男孩子。最後只好讓徐嬌女扮男。同時周星馳也意識到一個有趣的事情,他們從幾千個小朋友中選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因為女生比同齡的男生更加聰明。導致最後片子中的小演員,有三位女扮男, 一位男扮女。
  • 輾轉萬裡,紀錄片《長江之戀》是如何拍就的
    與此同時,不僅回訪經典紀錄片《話說長江》《再說長江》的故事和場景,還尋訪社會變遷、綠色轉型中的鮮活故事。比如牧區的第一個大學生,沱沱河畔的吐旦旦巴,從青海民族大學畢業後回到長江源頭三江源地區,開始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事業,十幾年來,他承擔起了長江源頭動植物保護、數據記錄、環保宣傳等工作,用鏡頭見證了雪域高原肉眼可見的變化;金沙江邊,昔日的趕漂人嚴梁和他的6000多個同伴,放下撬杆,拿起鋤頭,踏上了「為綠色而戰」的天然林保護之路;長江入海口,顧玉亮和同事們用了19年時間,在崇明島邊的灘涂「
  • 這些「飛天」「星光」獎作品有個共同特點:上海出品
    截至目前,五季節目的扶貧總金額已超過了12億元。「真金白銀」的實績預熱,讓當地村民見識到直播電商的強大影響力。明星在直播間中分享的扶貧見聞,也吸引了鏡頭之外的觀眾對來自大山深處的好山好水、豐富物產資源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