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家分享豆製品營養知識

2020-12-22 小蝌蚪豆腐皮機

1、大豆蛋白是植物中的佼佼者,它屬於優質蛋白,可以與動物蛋白相提並論,但嚴格地說,大豆蛋白的胺基酸評分仍不如雞蛋、肉類和奶類中的蛋白質,所以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蛋白質粉為乳清蛋白,而不是大豆蛋白。

2、豆腐、豆腐乾、千張、素雞等大豆製品可以補鈣,但豆漿、內酯豆腐、豆腐腦、腐竹、日本豆腐、千葉豆腐等大豆製品含鈣鎂較少,因為後面這些大豆製品均未添加含鈣鎂的凝固劑(滷水或石膏),凝固劑才是鈣鎂的主要來源。

3、大豆製品對素食者營養的重要性無可比擬,素食者應該多吃大豆製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全素食人群每天要吃50克至80克大豆(相當於一大塊400克左右的豆腐),蛋奶素人群每天也要吃25克至60克大豆(或與之相當的大豆製品),這一數字是普通人群的2倍。

4、腐乳、豆豉、豆醬等發酵大豆製品通常都是高鹽食品,並不在推薦的健康食物之列,但它們的確有獨到之處,含有其他植物性食物均不含有的維生素B12,這一點對全素食者特別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全素食者還每天要吃5克至10克發酵的大豆製品。

5、大豆含有豐富的磷脂,特別是卵磷脂,是生產保健食品「卵磷脂」的兩大原料之一,叫「大豆卵磷脂」,另一種生產卵磷脂的原料是蛋黃,叫「蛋黃卵磷脂」。

6、大豆含有甾醇、低聚糖、皂苷、大豆黃酮(植物雌激素)、大豆纖維、植酸、抗胰蛋白酶抑制劑等多種植物化學物。這些成分幾乎都被提取出來作為保健食品售賣,所以在豆腐、豆乾、腐竹等大豆製品中,這些物質大多已經流失,保留量很少,但在豆漿、煮黃豆、豆豉、黃豆粉等大豆製品中,這些物質大多得以保留,而在豆油中,這些物質統統歸零。

7、大豆主要指黃豆、黑大豆和青大豆,它們的營養價值與綠豆、紅豆、扁豆、蠶豆、腰豆等雜豆有本質區別,後面這些豆子都含有50%以上的澱粉和極少脂肪,而大豆澱粉的含量幾乎為0,並且含很多脂肪。

相關焦點

  • 扒了50 種豆製品,發現豆腐的營養不算啥,最值得吃的是……
    豆製品、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等豆製品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鈣。我們一直都知道豆腐含鈣很高,但是跟豆腐乾相比,豆腐的鈣含量微乎其微。每100克豆腐含17毫克的鈣,但是豆腐乾卻高達447毫克。
  • 深扒了30種豆製品,原來豆腐不是最營養的,它才是最值得吃的
    大家看到標題想必也就聯想到了,沒錯,我去研究了豆製品的成分表。長高的關鍵在於補鈣,除了多喝牛奶,常吃鈣片,豆製品也是補鈣的關鍵來源。不過豆製品的種類很多,比如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泡……雖說都是同一個家族的,但它們之間營養差距可不小。
  • 一分鐘營養小知識:控制餐後血糖的小妙招
    控制餐後血糖的小妙招01:17來自水心de營養美食控制餐後血糖有很多方法,其中改變吃飯的順序也能幫助控制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也就是改變以往先吃主食,再吃肉菜的習慣,而是先吃富含膳食纖維高的蔬菜,再吃肉類和豆製品,最後吃主食,研究表明,這種進餐的方法,餐後血糖會明顯得到控制,原因如下:1,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可以延緩主食
  • 營養專家解讀兒童零食「新標準」
    禁反式脂肪酸,不能用「輻照」處理的原料……  營養專家解讀兒童零食「新標準」  兩位專家還指出,輻照殺滅的是細菌、病毒等「活物」,對營養成分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建議  健康零食,專家推薦奶和豆  營養專家們表示,零食中限鹽限糖、不含反式脂肪酸,是一種進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兒童零食就能變成健康食品。
  • 國內首部豆奶白皮書正式發布 維他奶助力豆奶營養價值的傳遞
    本次論壇由北京營養師協會主辦,匯聚了來自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蛋白飲料分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豆製品專業委員會等權威機構的專業力量,以及豆奶行業頭部品牌之一維他奶有限公司,就豆奶營養價值、豆奶行業發表了各自領域的專業見解以及深刻洞察,引發廣泛關注。
  • 專家直播解鎖科學抗疫,2020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線上啟動 !
    環球時報、生命時報、騰訊新聞多家權威機構,攜手行業領導品牌安利紐崔萊,以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三級職員馬愛寧主任、環球時報第一副總編吳天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等衛生健康、營養學界的專家們,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解鎖防疫期間營養健康乾貨,硬核科普「養生千萬條,科學第一條」。
  • 讀懂營養·喝好豆奶,維他奶一直在行動
    本次論壇由北京營養師協會主辦,匯聚了來自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蛋白飲料分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豆製品專業委員會等權威機構的專業力量,以及豆奶行業頭部品牌之一維他奶有限公司,就豆奶營養價值、豆奶行業發表了各自領域的專業見解以及深刻洞察,引發廣泛關注。
  • 跟範志紅學做家常菜,健康營養又好吃!
    怎樣搭配有益於飲食結構並保證營養攝入?不用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研究,或是被網上各種「不靠譜的專家」忽悠,下廚房上架的電子書《範志紅 吃對你的家常菜2》,跟著範志紅,輕輕鬆鬆做健康好吃的家常菜,吃出全家人的健康。範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
  • 豆乾的營養價值
    1.豆乾等豆製品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
  • 康寶萊專家:制定正確的營養方案,助你實現營養均衡
    作者:康寶萊全球營養教育和培訓高級總監蘇珊·鮑爾曼(Susan Bowerman)營養物質的攝入對保持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下列5個健康小貼士,將幫助你制定每日營養方案,實現營養均衡:1.食用煮熟的雞蛋或盒裝酸奶是非常便捷的方式,也可將蛋白粉配合燕麥片食用,或將蛋白粉與牛奶、水果一起打成美味的營養奶昔。2.
  • 專家支招這樣搭配營養更均衡
    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該如何搭配?營養科專家來支招——早餐喝粥巧搭配營養更均衡孩子早餐喝粥可以嗎?「喝粥本身沒有問題,重要的是要注重搭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曾青山提醒,如果只喝白粥,確實難以保證早餐營養均衡。
  • ...年全民營養周——「健康生活從早餐開始」親子沙龍青島肯德基...
    百勝中國旗下肯德基利用其遍布全國的餐廳網絡,在全國超過6600家餐廳同步推出營養周主題餐盤墊紙,助力營養健康科普宣傳。自2016年起,百勝中國連續五年與中國營養學會合作,在全民營養周期間以餐盤墊紙的形式向公眾傳遞合理膳食與健康生活方式科學知識,累計覆蓋超過1.2億人群。
  • 中疾控專家:超重肥胖屬營養不良 應堅持預防為主、貫穿全生命周期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會上指出,營養不良有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超重肥胖三種形式。其中,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營養翻譯官》之完美腸道養護力:認識腸道微生態 就是認識健康
    《營養翻譯官》是新華網為助推「國民營養計劃」而推出的一檔以「權威營養解碼,享往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全新營養科普節目。該節目聚焦特醫食品、乳製品、保健食品、農產品、肉蛋類、休閒食品、滋補品、飲料、地方特產等細分行業,攜手院士、營養專家及百餘位全國三甲醫院知名專家開展營養健康知識科普,旨在為消費者打造國內權威、生動、易懂的「營養百科全書」,推動中國營養健康科普事業發展,實現公眾的「營養夢,健康夢」。
  • 健康|營養專家「復工帶飯攻略」,解決上班族午飯難題
    再次加熱食物營養會流失嗎?本期,《生命時報》採訪營養專家,教你一套科學的「帶飯攻略」。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  何計國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  宋新中國註冊營養師  谷傳玲著名廚房美食專家  文怡網友花樣帶飯大賞3月26日,阿里巴巴最新購物指數顯示,過去30
  • 素食主義者容易營養不良,平時經常吃3種食物,「填補」營養空缺
    純粹的素食主義並不符合科學膳食的原則,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體需要豐富的營養,這些營養來自於不同的食物,有穀物、肉類、蔬菜、水果、奶製品、豆製品、堅果等,而肉類所能提供的優質脂肪和優質蛋白,也是人體日常所需營養中的「大頭」,不吃肉,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很大影響。為什麼人們要拋棄肉類?
  • 冷知識!加工對食物營養價值的影響
    健康飲食不僅要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處理食物的方法也不可不留心。各類食物中所含營養素的數量一般是指烹飪前的含量,大多數的食物經過加工、貯存和烹飪會損失一部分營養成分。因此,不但要認真選擇食物,還要科學合理的保存、加工和烹飪食物,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營養素。
  • 營養專家講健康:《後疫情期薯類食品不能缺席》
    2020年12月26日,《後疫情期薯類食品不能缺席》營養專家講健康,在中國科技城綿陽·光友紅薯博物園隆重開啟,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的粉絲寶寶有50多萬人。活動主題是營養專家講健康,內容有:挖紫薯大賽;中國營養界泰鬥孫樹俠教授發表演講;品嘗國家十三五薯類方便主食。熱鬧非凡挖紫薯 你追我趕爭第一主持人在紅薯博物園,光友紫薯園組織挖紫薯大賽,雖然天氣寒冷,但絲毫沒影響大家參加挖紫薯比賽的熱情。
  • 營養專家一份「復工帶飯攻略」,解決上班族的午飯難題
    再次加熱食物營養會流失嗎?本期,《生命時報》採訪營養專家,教你一套科學的「帶飯攻略」。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 何計國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 宋新 中國註冊營養師 谷傳玲 著名廚房美食專家 文怡
  • 流言:得了腎病,不能吃豆製品
    流言:得了腎病,不能吃豆製品當腎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需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因為蛋白質在人體內被吸收利用後會產生含氮的代謝產物,是尿毒症毒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動物蛋白相較於植物蛋白,必需胺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從而產生的代謝廢物少,是腎病患者應該選擇的優質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