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碼頭在餓了麼的外賣店生意黃了

2021-02-16 界面新聞

圖片:圖蟲創意

記者:趙曉娟   編輯:昝慧昉

時隔半年,灣仔碼頭與餓了麼合作開設的74個餃子外賣店已下線。

1月13日,界面新聞注意到,灣仔碼頭在餓了麼北京區域上線的外賣店已全部下線,在餓了麼、大眾點評網站均已經無法檢索出灣仔碼頭相關外賣店。在上海區域內,大眾點評只顯示一家位於虹橋鎮筷馬鮮廚美食城的店鋪,但界面新聞致電該店,對方稱餃子店已經關閉,最後一條評價日期顯示為2019年8月10日。

灣仔碼頭店已經關閉。圖片來自大眾點評網。

對於本次餃子館下架的原因,灣仔碼頭方面回復界面新聞稱,灣仔碼頭線下外賣店隸屬於餓了麼旗下的「筷馬項目」,門店的運營由餓了麼來主導。出於短期業務戰略調整,餓了麼與灣仔碼頭共同決定關閉灣仔碼頭線下外賣店。

2019年5月,界面新聞曾報導,灣仔碼頭與餓了麼合作上線了餃子館,在北京中關村、管莊、東三環中路等地開設灣仔碼頭餃子館。灣仔碼頭供貨給餓了麼,並與餓了麼中央廚房共同制定質量把控的標準操作程序,以確保出品的質量;在餓了麼店鋪的展現上,由灣仔主導品牌視覺展示和產品提供;考慮到餓了麼在外送餐飲渠道有精確的大數據與豐富的經驗支撐,關於外賣門店的選址,則由餓了麼主導。

1月14日,界面新聞在大眾點評網仍能檢索到筷馬熱食。「北京的灣仔碼頭都不做了」,筷馬熱食北京管莊店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灣仔碼頭餃子已經很久不做了,大眾點評目前顯示的菜單中的麵條、便當也不做了。此外,上海的筷馬熱食也停止運營,因為筷馬項目中的筷馬新餐飲都被停了。

公開報導顯示,該項目當時以「快餐店+零售前置倉+外送」定位,其中快餐店包含灣仔碼頭、周大蝦龍蝦飯等單品,店內提供用餐區,餐飲類價格在20-30元。2019年1月,筷馬熱食官網顯示,該項目開始啟動全國加盟,並宣稱「月盈50萬不是問題」。

截圖來自:筷馬熱食官網

對於筷馬熱食項目停止運營一事,截至發稿,餓了麼方面尚未給出回應。

相關焦點

  • 時隔半年,灣仔碼頭在餓了麼的外賣生意黃了!
    來源:界面新聞時隔半年,灣仔碼頭與餓了麼合作開設的74個餃子外賣店已下線。
  • 灣仔碼頭跨界開多家外賣餃子店,這外賣體驗也太……
    近些年來外賣的火爆沉重「打擊」了速凍食品業,「燒水煮餃子不如直接點外賣」的消費習慣,讓思念、灣仔碼頭等品牌都紛紛跨界外賣平臺,尋求新的發展。就像知名速凍水餃巨頭灣仔碼頭,不僅在超市一如既往地賣「生餃子」,更是在餓了麼上開了幾十家水餃店,開始賣「熟餃子」!這種速凍食品以外賣的形式推出會是啥樣?速凍食品進軍外賣領域,它真的能從餐飲行業分得一杯羹麼?
  • 灣仔碼頭開多家外賣餃子店,食品巨頭搶食餐飲市場
    近些年來外賣的火爆沉重「打擊」了速凍食品業,「燒水煮餃子不如直接點外賣」的消費習慣,讓思念、灣仔碼頭等品牌都紛紛跨界外賣平臺,尋求新的發展。就像知名速凍水餃巨頭灣仔碼頭,不僅在超市一如既往地賣「生餃子」,更是在餓了麼上開了幾十家水餃店,開始賣「熟餃子」!這種速凍食品以外賣的形式推出會是啥樣?
  • 26歲小夥在餓了麼開設寵物外賣店 年入近300萬
    寵物也可以享受外賣到家服務了。8月19日,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餓了麼上,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速高達135%。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其中,26歲的上海小夥譚施聰在餓了麼開設寵物外賣店,年入近300萬。
  • 一年賣出60億,失去創始人的灣仔碼頭駛向何方?
    「水餃皇后」時代的「灣仔碼頭」作為中國地域食品與現代工業化融合的代表之一,已經把水餃這種帶有中國北方地域性的食物推向了更大的舞臺。如今,離開了臧健和的灣仔碼頭也將面臨嶄新的挑戰。據港媒報導,香港品牌「灣仔碼頭」水餃創辦人臧健和於2月8日逝世,終年73歲。通用磨坊灣仔碼頭向媒體確認此消息,稱「很難過地確認臧健和女士逝世的消息,一切有關臧的消息過幾日公布。」
  • 疫情之下,灣仔碼頭卻陷入「豬瘟事件」,前景撲朔迷離
    除了方便麵之外速凍餃子在國內的市場也相當大,其中灣仔碼頭和三全這兩個品牌在速凍餃子裡面是最受歡迎的,而在2019年灣仔碼頭也推出了外賣服務,一時之間大家對灣仔碼頭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在1978年時候,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在經歷的感情的挫敗和失業來到香港,僅僅靠著一輛推車做起了賣水餃的生意。在生意越做越好的同時臧健和也為自己的水餃取名「灣仔碼頭」,這個品牌也初步形成,隨後灣仔碼頭也開始進入各大超市的冷凍櫃中進行售賣,開啟了速凍時代。
  • 餓了麼首屆外賣美食節,等你來參與! iWanbao·活動
    餓了麼首屆外賣美食節網絡外賣第一平臺「餓了麼」聯合百家美食商戶【不只是好吃,更是速度快】
  • 李子柒入駐餓了麼,首批在上海開設10家外賣店
    1 月 15 日,餓了麼宣布與李子柒達成合作,首批在上海開設 10 家外賣店。圖 | 李子柒在餓了麼上的一家外賣店李子柒餓了麼外賣店覆蓋休閒零食、衝調飲品、方便速食等多個品類。目前,螺螄粉、金玉蛋黃酥、桂花堅果藕粉、水果藜麥脆麥片等 20 多款商品已經上線。春節臨近,李子柒「新國潮風尚」新年食品禮盒也通過餓了麼同步首發。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的確,從今年起,餓了麼在外賣業務上動作頻頻:7月10日,餓了麼CEO王磊宣布餓了麼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由「送外賣」升級為「送萬物」;8月,餓了麼將「百億補貼」作為常態化補貼行動;10月14日,「百億補貼」從最初的
  • 餓了麼「陽光果切」合作門店過萬 水果連鎖品牌欲增開果切外賣店
    原標題:餓了麼「陽光果切」合作門店過萬 水果連鎖品牌欲增開果切外賣店   進入冬季,果切訂單量往往會出現下降。
  • 「灣仔碼頭」創始人逝世
    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新華社曾於2017年專訪臧健和,以下為報導全文——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新華社記者 張晶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島姑娘,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她就是臧健和,人稱「臧姑娘」。
  • 灣仔碼頭失去創始人
    賣餃子的地點選在灣仔的碼頭。當時的香港沒有地鐵,維港上的船運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流聚集。普遍的說法是,由於沒有足夠的錢開鋪位,臧健和拿著500塊港幣,自製一輛木頭推車,在推車上的賣起了水餃。一開始生意很不錯。三個月以後,臧健和每天能賺到500多港幣。
  • 「灣仔碼頭」傳奇創始人逝世,她為品牌留下了什麼?
    臧健和雖沒做過大生意,但道理想得通。按日商的精明打算,臧健和等於把自己苦心創造的品牌和技術都拱手於他,自己隨時可能被踢出局,以後再想吃這碗飯也吃不成了。 日商考量再三,做出讓步,同意用「灣仔碼頭」的牌子,但要去掉現有包裝盒上的地址和電話。
  • 拒絕平臺「獨家合作」要求 蝦麵店被餓了麼「趕」下海?
    ▲明月蝦麵在餓了麼平臺後臺顯示的配送範圍(明月蝦麵負責人提供)位於八市門口的明月蝦麵,是一家老字號本土美食店。除了讓食客在店內用餐,該店還在美團、餓了麼兩大平臺上線,為附近食客提供外賣服務。然而,今年 6 月 13 日以後,許多在附近寫字樓的老顧客發現,無法通過餓了麼平臺對該店鋪進行點單了,這家店鋪被平臺下線了。6 月 22 日,餓了麼平臺恢復了明月蝦麵線上下單,然而後臺記錄顯示,平臺設置的外賣配送區域為廈鼓海峽周邊海域,及多個無人島嶼。
  • 生不出兒子被拋棄,她帶著女兒街邊賣水餃,將「灣仔碼頭」推向世界
    對於臧健和這個名字,大多數人也許還是很陌生,但對於她一手創立的品牌確實耳熟能詳,這個品牌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灣仔碼頭"。多少人自童年起就熟知這個品牌,國內大大小小的超市,生鮮凍品貨櫃中一定會有這個牌子的凍品。而"灣仔碼頭"這個響噹噹的品牌,它的起點是香港灣仔碼頭的一個自製拖車上的水餃攤。
  • 北京取締餓了麼等平臺225家店外賣黑店 違規將被立案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食藥監局獲悉,自2016年12月至今,在網絡訂餐專項治理行動中,目前北京市共取締線下百度、美團、餓了麼等三大訂餐平臺無證餐飲店鋪225家。  北京市食藥監局表示,有關信息將在北京市食藥監局官網(http://www.bjda.gov.cn/)「監管信息」欄目中集中公布。
  • 餓了麼開始做直播了?
    這家餐廳的老闆名叫黃成。據他介紹,餐廳主要做外賣盒飯,現在淡季每天有300盒到400盒的生意,6月後進入旺季,業務量至少要翻一番。廚房的攝像頭就是「餓了麼」替餐廳安裝的。在明廚亮灶項目推行的時間裡,不少餓了麼商家都有過這樣的調侃。「我很歡迎這種做法,還想自費多裝幾個攝像頭,把餐廳全景展示在消費者面前。」黃老闆說,自從加入餓了麼網絡直播,每天都有客戶評價「這樣的廚房讓人放心」。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
    背景資料:一碗水餃 20年的溫度——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新華社2017年6月26日 記者 張晶)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島姑娘,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她就是臧健和,人稱「臧姑娘」。
  • 「灣仔碼頭」創始人逝世…她是香港的「水餃皇后」!傳奇一生獲盛讚
    於是,「打從娘胎裡就喜歡吃餃子」的臧健和,自製了一輛木頭推車,忐忑地在灣仔碼頭擺起了水餃攤。臧健和2014年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時曾說:「女兒餓肚要開飯,惟有架起木頭車到灣仔碼頭賣水餃,當時怕得要死。」生意漸佳後,有人提議臧健和為其水餃取名,她遂以「灣仔碼頭」命名,該品牌正式誕生。2014年,灣仔碼頭拆卸重置前,臧健和每隔數月到灣仔碼頭走一趟,緬懷昔日歲月。她接受採訪時說,「不是不舍這個地方,是永不能忘」。
  • 灣仔碼頭創始人去世,這是她震撼人心的故事...
    經過細心考察,臧健和選擇了灣仔碼頭。那時的香港,沒有地鐵,人們往返於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主要靠輪渡。灣仔碼頭成了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人流不斷,各種小攤販也應運而生。一派繁忙中,臧健和看到了生的希望。最初得知灣仔碼頭水餃出自流動攤販之手,日商決定放棄合作。但商機令其忍不住殺了回馬槍,以「為臧健和提供日本公司牌照」為條件,讓她在大丸公司的工廠裡生產,用日式包裝,以大丸公司產品名義出售,即貼牌生產。這遭到了臧健和的斷然拒絕。「進商場可以,但要體現出灣仔碼頭的價值。」臧健和雖沒做過大生意,但道理想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