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必定是充滿阻礙,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有一位女子曾說過:"成功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然而要得到成功之神的眷顧,是和天時、地利、人和分不開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在面對苦難時不懼前路的堅持,在機遇來臨時勇敢抓住的果敢,在努力的道路上不斷揮灑汗水與淚水的結果。這位女子名為臧健和,她是大名鼎鼎的"水餃皇后"。
對於臧健和這個名字,大多數人也許還是很陌生,但對於她一手創立的品牌確實耳熟能詳,這個品牌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灣仔碼頭"。多少人自童年起就熟知這個品牌,國內大大小小的超市,生鮮凍品貨櫃中一定會有這個牌子的凍品。而"灣仔碼頭"這個響噹噹的品牌,它的起點是香港灣仔碼頭的一個自製拖車上的水餃攤。
被丈夫拋棄,蝸居香港
臧健和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她年僅十四歲的時候就輟學到醫院當護工掙錢補貼家用。此時,涉世未深的臧健和在醫院遇到了一個年輕的泰國華僑。兩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很快就陷入愛河,不久之後他們結婚並先後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
婚後第六年,臧健和的丈夫忽然提出要回一趟泰國,並向其承諾等在泰國安頓好以後就馬上回國接她和女兒團圓。誰曾想,在國內痴痴地等待丈夫三年未果之後,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到泰國找他。
到了泰國以後,臧健和才發現這個口口聲聲對自己承諾的男人早已又娶了一門妻室。原來是丈夫的家中重男輕女,因為臧健和生的兩個孩子都是女孩兒,所以丈夫的父母希望他能再娶一門妻室生一個兒子來繼承香火。
面對丈夫的背叛,萬念俱灰的臧健和忍痛帶著女兒離開了泰國,孤兒寡母流離至香港。此時,早已是囊中羞澀的臧健和只租得起四平米的小屋,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擠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小黑屋中,依靠每天起早貪黑打三份工所獲取的微薄的收入來養活母女三人。
迫於生計,她開始賣水餃
身在異鄉的臧健和不懂粵語,在工作中常常四處碰壁。萬般無奈之下,為了生計她想出做點"小買賣"的辦法。於是,臧健和自己動手製作了一輛木製的小推車,買來麵粉和食材,開始製作家鄉的水餃。
每天,她都將製作好的水餃用推車推到灣仔碼頭邊上叫賣。剛開始的時候,她的生意並不多,漸漸的臧健和的水餃因為真材實料且乾淨衛生,廣受客人的喜愛。此時的臧健和作為一名小攤販來說,她無疑是成功的。
她憑藉著自己的手藝將水餃從地攤賣到了許多酒店、甚至是一些高檔的寫字樓。但是,面對眼前的蠅頭小利,臧健和並不滿足於此。在水餃開始暢銷以後,累積夠了一定的客源及成本,她開始開設小作坊,從流動的地攤到有固定的小工廠,從一份普通的外賣水餃到有自己的包裝、商標的成熟商品。臧健和的水餃生意華麗變身,發生了質的轉變。
水餃皇后的"灣仔碼頭"
不久之後,一位來自日本的富從臧健和的水餃中看到了商機並向她拋出橄欖枝。在她的進一步努力之下,成功與日本客人達成了合作,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商業規模。臧健和一步步穩紮穩打,漸漸的她從最初的小攤到小作坊、工廠,到現如今開遍全國上下的大大小小的產業基地,"灣仔碼頭"這個品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牌子,在國內男女老少幾乎耳熟能詳。
舉國上下的大小超市,但凡有生鮮凍品貨櫃,一定會有"灣仔碼頭"凍品的身影。多年來,由臧健和創立的"灣仔碼頭"品牌早已深入人心,不僅僅是因為它數十年如一日的好味道,更是由於其一直未曾改變的好品質,成功取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
臧健和的事業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她也因為自己艱苦創業的事跡被人們稱作"水餃皇后",這個將家鄉水餃從香港灣仔碼頭賣到全世界的女人。縱使在被丈夫拋棄,輾轉留居在香港,日子過得再困苦時她也從未放棄奮鬥,始終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
哪怕命運再不公平,她也能在滿是荊棘的道路中發現玫瑰,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努力向上。事業上取得成功之後,臧健和並未忘記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開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幫助許多下崗待業的女工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感染她們,為正處於創業初期的年輕人提供建議及必要的幫助。
臧健和這個十四歲就輟學,在大多數人看來沒有什麼文化的小女人,用自己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智慧,一步一步努力拼搏,走到了現如今這麼成功的位置。早在幾年前,"灣仔碼頭"每年創造出來的業績總額已經可以與"老乾媽"的業績不相上下。
遺憾的是去年年初,這個堅韌如蒲草般的女子離開了人世,享年七十三歲。現如今,臧健和已經逝世,但是她留給世人的不僅是"灣仔碼頭"這個食品品牌,更加彌足珍貴的是她創業成功的事跡以及她面對困頓時百折不屈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激勵著他們不放棄、不拋棄,堅定自己的夢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相信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與付出,才能迎來成功;唯有努力越過充滿荊棘與險阻的道路,才能走向鋪滿玫瑰的康莊大道。
文/趙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