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BA事件回顧香港事件:我們年輕的一代不僅沒有垮掉,反而更有愛

2021-02-18 智能觀

有個香港渣男,在臺灣殺害了自己的女友,最後導致中國大陸看不了NBA。

 

這是關於NBA事件,最簡潔的版本。

 

有個香港渣男,在臺灣殺害了懷孕3個多月的女友後,逃回香港。

由於香港和臺灣之間沒有引渡條例,臺灣捉不了這傢伙,香港也無法起訴這傢伙故意謀殺,只能根據他偷刷女友銀行卡的記錄,判了他兩年有期徒刑。

這起一屍兩命的慘案,促使香港重修引渡條例。不料,在某些別有用心者的煽動下,擔心「自由(fan zui)天堂」從此消失的香港廢青們,從此開始了長達4個月,從和平遊行到暴力示威的「蒙面之亂」。

10月5日,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在推特上了發布了一張圖片,內容是「為自由而戰,和香港在一起」,用雷言雷語公然支持香港暴徒,也一下踩到中國球迷無法容忍的雷區。

現任NBA總裁亞當·肖華,面對媒體採訪,先是公然支持莫雷,後又打著「尊重言論自由」的幌子拒絕道歉。

這讓人聯想到,2014年,NBA快船老闆斯特林,僅因被人錄到怒斥女友不該和黑人魔術師一起拍照的談話,就被定性為種族歧視,遭到NBA聯盟的兇猛討伐,被終身禁賽,被強制出售球隊,被罰款250萬美元。

火箭隊總經理支持港獨,是言論自由。快船老闆歧視黑人,卻是種族歧視。

NBA如此雙標,惹惱了中國球迷。

於是,在中國,從站臺藝人,到合作企業,從網絡媒體到央視體育,紛紛發聲:

不出席NBA在中國的活動,中止和NBA的合作,暫停NBA的轉播賽事。

所以,中國大陸球迷,看不了NBA的比賽了。

 

這是關於NBA事件,稍複雜的版本。

 

但今天,我不是來探討哪個版本更好的。作為一介草民,關於這起事件,我從朋友圈裡,看到了這麼一種值得尋味的現象:

 

那些被嘲諷為「垮掉一代」的年輕人,比我們想像的更愛國。

我因為寫情感,也寫教育,所以讀者中有很多90後、95後、00後的孩子。我微信上有5000人,相當一部分是年輕人。

 

10月8日晚,伴隨NBA事件的發酵,我的朋友圈被這麼一句話霸屏:

 

我喜歡籃球,喜歡NBA,但我知道我為什麼能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看NBA。

一開始,我並沒有在意這句話。但在不同人朋友圈裡第10次刷到這句話時,我還是留意了一下:

這些喜歡籃球,也喜歡NBA,但更清楚是在中國大地上看NBA的人,都是三十郎當歲、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

他們生於物質豐盛、科技崛起的90年、00年前後,在衣食無憂和父母寵愛中長大,坐享科技紅利和改革成果,因追求個性和忠實自我,也因不經風雨和太過順遂,而被看不慣的父輩們嘲諷為——

「垮掉的一代」。

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曾不被看好的一代,因和網絡有著強韌的連接,而在微信、微博、頭條、抖音上,表達引領著這個國家的網絡最強音。

 

風平浪靜的歲月裡,這些聲音是多元而散漫的,有小戀愛的浪漫,小失望的哀嘆,小情緒的發洩,小歡喜的確幸。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這些聲音就會前所未有地一致:

 

你可以挑戰我,但不要挑戰我的底線;你可以傷害我,但不能傷害我的祖國。

 

作為一個名副其實且正在老去的80後,我這個結論,也不是胡扯的。

 

國慶7天長假,我帶著我9歲的兒子,連看了三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

 

看電影時,我發現,這三部國慶檔,每一場都是座無虛席。而自掏腰包來看電影的,絕大部分都是80後、90後、00後,也有一些70後是帶著孩子來的,他們的孩子也是00後。

為了檢驗自己的這一推斷,我專門在10月7日,看完《攀登者》後,和電影放映室門口檢票的小夥子搭訕,詢問他國慶加班的所見所聞。

 

「90%是80後、90後、00後,也有極少老年人帶孩子來的。」

他說。

 

當然,我們都要看見的一個事實是:

很多中老年人對這個國家,這片土地,也懷有深切的情感,但由於身體和時間不允許,加之勤儉節約的美德,他們不願去電影院,更願搖著國旗守在電視機前,熱淚盈眶地看閱兵式重播。

而看不看熱淚盈眶的愛國片,並不是判斷一個人愛不愛國的標準。

 

但,從各個電影院中,進進出出的烏央烏央的年輕人的身影,各個影廳裡,那一張張邊盯著屏幕淚流滿面,邊往嘴裡塞爆米花的膠原蛋白充足的臉,還有微信、微博、頭條、抖音上,一次次把「國慶」和「愛國」刷上熱搜的小手,我們還是看到了這樣的真相:

 

那些曾被預言「垮掉一代」的年輕人,那些因這個國家強大而特別受益的一代,那些普遍接受愛國教育也深信這個國家更好的一代,並未垮掉。

他們肆意張揚地表達,他們理直氣壯地愛國,他們真實舒展的自信,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們,自愧不如,又心懷熱望。

就像香港光頭警長劉sir所說:

中國越來越厲害了,因為大陸年輕人越來越棒了。

被暴徒群毆和人肉,依然舉槍不退縮的「光頭警長劉sir」——劉澤基,自8月初被環球網報導,就成了眾多網民未曾謀面的英雄。

作為港警代表團中的一員,劉sir受邀觀禮建國70周年大閱兵。在談到觀禮感受時,他不止一次地向媒體透露:

 

大閱兵是一場國民教育,看到致敬方陣中的老兵們時,他的眼淚掉了下來。

真正熱愛一片土地的人,是鞠躬盡瘁也要這片土地好,就像他在香港當了一輩子警察的父親,也像那些犧牲的中國老兵。

香港的問題,說到底是教育導致的價值觀扭曲的問題。因為,蒙面暴徒多是被蠱惑的學生。

「很多香港的年輕人,對歷史的認知不多,只有知識而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在分辨是非黑白、對國家的認同上很差。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變成這樣。」

劉sir說,他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深圳讀書,他要孩子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國家。

劉sir的感慨,讓我想起中國兒童心理學家陳默老師的話:

我們年輕的一代,不僅沒有垮掉,反而更有愛。

「當今中國的小孩,都很善良,都很愛國,這就是中國的希望所在。」

 

從1996年就對中國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心理,進行跟蹤調查的陳默老師說,中國的年輕一代沒有垮掉,而是因擁有新的特質,而對家長和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們知識面特別廣,所以他們要求很高的話語權,封建家長制的做派,制服不了他們,只會讓他們更加叛逆;他們在物質豐厚的時代裡長大,被愛充分滋養,所以他們特別善良,特別有愛。」

 

陳默老師說。

 

復旦大學青年組織研究中心主任鄭長忠,更是在一個《厲害了,我的中國青年》的分享會上疾呼:

「我們總說年輕一代是垮掉的一代,都垮了幾十年了,實際上從來沒有垮過。我們的青年,正越來越厲害。」

誰說不是呢。

曾被稱為「垮掉一代」的80後,已經邁進了頭髮謝頂、皺紋上臉的中年。

 

他們出生時,恰逢計劃生育;上學時,趕上了大學自費,不包分配;工作後,面臨著買房難、買車難、看病難、生孩子難;結婚後,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經濟壓力,體驗著蝸居和候鳥式的生活。

在60後眼裡,「垮掉」的他們,遇上了能吃飽飯的好時代。而在他們自己心中,遠遠比父母活得還累。

 

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一邊抱怨,一邊向前,一邊深夜痛哭,一邊凌晨趕路。在摔過很多跟頭,吃過很多虧後,曾是愣頭青的他們,變得越來越柔韌平和,也越來越理性慈悲。

 

如今,在各個領域各個崗位躋身中堅力量的他們,動不動就教育讀小學和中學的孩子:

「少聽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多看點正能量的東西。記住,啥時候都要記住你是中國人!」

沒有經歷動蕩和饑荒的90後,大部分也走向了職場,向30歲的門檻狂奔而去。

 

曾被批為「自私冷漠,唯我獨尊」的他們,曾被嘲諷為「垮掉一代」的他們,有的犧牲在救災現場,有的成為了名校博導,有的已經是身價百億的合伙人。

他們玩轉時代的前沿科技,也固守著內心的良善道德;他們寧肯每天被爹娘催婚,也不願隨便結婚;他們不再像父輩那樣,黑白分明地看世界,但在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大事兒上,他們又是讓人淚目的「飯圈女孩」和「帝吧網友」。

 

他們沒有垮掉,而是帶領這個時代變得不一樣。

 

00後的孩子們,已經成年或即將成年,他們是大部分70後和少部分80後的後代。曾被嘲諷垮掉的他們的父母,都沒有垮掉,他們更不會垮掉。

 

他們需要的,是站在父輩肩膀上,走向更遠更好的路,還有一路經歷的,時間和時代給予的教育和教訓,生活和生命賜予的成人和成熟。

他們都會長大。

就像,已經老去的我們。

 中國會垮掉嗎?

不會的。

垮掉的永遠是偏見。

永存的,是一個抱團民族,奮力向上的生長。

— 完 —

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

誠摯尋人

智能觀正在尋找全職及兼職編輯、運營,工作地點北京,可以不坐班。期待熱愛教育、熱愛人工智慧、有熱情有才華的你加入我們!

相關細節,請在智能觀公眾號對話框回覆:尋人。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

請前往:www.智能觀.com。

想交流溝通,請加負責人微信:znglmym

聲明

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關於我們

我們關注AI+教育。致力於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識,以幫助每一位老師和我們的讀者不斷學習並提高技能。

我們努力讓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最佳質量,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相關焦點

  • 中國沒有「垮掉的一代」 只有「永不彎曲的青年脊梁」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代「永不彎曲的青年脊梁」製圖:程璨 過去二三十年裡,「垮掉的一代」先後被安到中國80後、90後和00後的頭上「或許我們對這一代人知之甚少,才沒有真正看到這一代年輕人身上與生俱來的中國精神。」 ---------------- 事實已經證明,中國並不存在「垮掉的一代」。 過去二三十年裡,「垮掉的一代」這頂舶來的、早已背離原意的「帽子」,先後被安到中國80後、90後和00後的頭上。
  • 一代文青的「詩與遠方」:凱魯亞克與他催生出的「垮掉的一代」
    如今看來,「垮掉的一代」這個說法更像是圈中人的自嘲,是對以海明威為代表的一戰落幕後產生的「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文化圈子的致敬與反撥。凱魯亞克在其劇本《垮掉的一代》中,用大量含糊其辭的語句來點燃全書的奇詭氣氛。
  • 香港現「N號房」事件,比韓國更恐怖····
    (圖源:香港01)這些影像中,有的是女性腿部,有的是裙底;有的是穿著校服的年輕學生,有的是穿著制服的空姐。所有影像都於公共場所拍攝,比如港鐵、街道等,其中有部分照片和視頻的拍攝角度已經貼近地面。有的時候,不僅要呼籲保護女性,男同胞在這個社會有的時候也是弱勢群體。當他們受到侵害時,比女性更難說出口。這也是港版N號房比韓國N號房更恐怖的地方,他們已經將魔爪伸入到了男性身上。
  • 我們年輕一代都曾被質疑,也都沒有垮掉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以夢為馬,木秀成林有最遙遠的夢想和最樸實的生活然後拼命成長這是年輕最好的姿態對紫砂而言,老一輩開創了一個時代巔峰,新一代延伸著一個時代的變遷,他們將老一輩的手藝傳承下來,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春」,呂門紫砂第三代嫡系傳承人濮晨就是其中一位。
  • 「00後又是垮掉的一代??」
    最小的一代90後,今年18歲了。 今年開始,90後全體邁過成年大關。 我已經忘記是哪年開始的,我們被罵作「垮掉的一代」。 不知不覺間,被釘在時代恥辱柱上的好像已經不是我們90後了,也已經沒有人再去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熊孩子這個詞已經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甚至連孩子這個詞都在和我們漸行漸遠。 然而,卻有新的一代替我們扛了這些雷。
  • 陳冠希事件:「不堪」的真相不僅是照片,還有大眾的「瘋狂」
    我們根據陳冠希後來的道歉聲明可知,照片的爆出,並不是陳冠希本人主動或者指使的,而從整個事件的發展軌跡來看,事件也絕不像一起以營銷為目的的惡意營銷策劃,更主要的是,照片中許多涉及到的女明星,在當時已經不和陳冠希保持著戀愛關係。甚至張栢芝當時已經嫁給了謝霆鋒,並育有一個小孩。
  • 讀立|沈旭暉:香港特務故事:回顧崔銀姬事件
    日前香港出現「脫北者」事件,令香港的「國際特務中心」地位,再度受國際社會關注。這自然並非香港首次捲入南北韓紛爭,相關題目,足以寫成長篇小說或學術專著,情節絕對比以南北韓為背景的港產電影《赤道》更精採;其中最矚目的一宗綁架案也值得今天重溫,當事人是南韓著名演員崔銀姬,而綁架者則是北韓特工。時為1977年,南韓影后崔銀姬的事業陷入低潮,巧逢有「香港商人」接洽崔銀姬,說希望協助她在香港這個「亞洲電影中心」發展演藝事業。
  • 香港靈異事件-香港狐仙事件
    香港出現狐仙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粵華酒店 67-75 渣華道北角 事件源於1981年,在虎豹別墅,內,當時別墅外有很多任務人每天早上都會在牆上畫圖。有一天夜裡雷電交加,天上閃過不正常光。第二天,工人如常畫圖, 但是發現牆上有7個狐狸頭,工人見狀大驚, 立即通知其他人,但一些工人到來到時已不見狐狸頭,有學道人士立即用黃紙將石頭封住。 後來在溫莎公爵大廈 (即皇室堡)當時出現由於太多人圍觀一幅出現數個狐狸頭的雲石,公司也因為看到來觀看孤仙的市民太多而被迫停業了一天。保安後來期用一塊布將雲石掩蓋,更於夜半時分,在商場關門後拆掉整塊雲石平息風波。
  • 別不信,跑步女和黎女士事件一出,對我們反而有這麼兩點好處
    跑步女梁女士和黎女士事件回顧這位拿著美國綠卡的黎女士,她的所作所為想必大家也基本清楚了。她在美國被感染了新型冠狀肺炎,但是她不相信美國的治療,而且又圖中國的免費治療,又想保命,又不想花錢。黎女士和跑步女梁女士事件一出,人民群眾慷慨激昂,對他們的自私傲慢感到氣憤。別不信,跑步女和黎女士事件一出,對我們反而有這麼兩點好處。
  • 時尚小故事之嬉皮士:實際上是「垮掉的一代」文化的繼續
    而同時產生的另一種比較消極的思想:「垮掉的一代」,接受存在主義哲學和東方的宗教思想,對於現狀多以嘲諷待之。這兩種思想影響了嬉皮文化的產生。1963年之後一系列政治文化事件的發生,諸如甘迺迪遇刺、黑人運動、女權主義運動以及越戰,搖滾樂的進一步的發展催生了嬉皮文化。嬉皮文化實際上是「垮掉的一代」文化的繼續。
  • ——美國「垮掉的一代」代表作
    ——美國「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創作於1957年的《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代表作,也是美國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講述的是幾個偶然結識的年輕人,開著汽車,瘋狂穿行於美國大陸的故事。這些年輕人都沒有什么正經職業,卻喜歡喝酒、吸毒,高談闊論,隨意結識異性,走到哪兒睡到哪兒。據說還是作者的半自傳作品。
  • 音樂領域重要事件:被遺忘10年的兒歌,今天站起來了
    隨著時間步入2020年,最早的那一批"00後"已然成為了20歲的"大齡青年",而這批年輕一代也逐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眾多討論當中,我們又一次聽到了無比熟悉的論調:"唉,00後是垮掉的一代",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聲音,對於已經成社會主力軍的80後和90後來說,其實並不算是陌生。
  • 專訪 | 老王樂隊:為垮掉的一代寫點喪歌兒
    ,我還年輕》這首歌,可能我們不年輕了,勉勵每一個人,想要做什麼就勇敢的去做,還有時間,別因為當下生活的某些困難而忘記自己最初熱衷的夢想。我們都在青春的邊緣準備進入社會,把自己的迷惘寫出來,覺得剛好這一代人或許都有這樣的迷濛和迷惘,希望大家能自己用自己的人生和階段去找到這首歌對自己的意義。總之,能被喜歡真的感恩惜福。
  • 小學館:撒~我們一起回顧殺人事件!
    so霓虹影音和出版社想方設法來「摻一腳」,讓御宅族也能有一個充♂實的節日!NICONICO推出「點兔」、黃金拼圖等⑨部美燒酒番,小學館回顧柯南裡與戀愛有關的章節...也就是說通過殺人事件來歡度聖誕. 柯南與服部將挑戰「百人一首」相關事件,而且服部、和葉以及大岡紅葉是三角關係...
  • 香港旺角衝突事件的真相
    反對派採取了二分策略:一方面遵循香港主流的和平價值觀與法治文明,同聲譴責暴力,另一方面則聚焦政府的公共政策責任以及一般的管治失當問題,各打五十大板。也有學者及外媒分析試圖通過將此事件作為「雨傘革命」的續篇而予以正名,甚至已直接命名為「魚蛋革命」,由此推波助瀾而接力開展香港的管治權爭奪。必須承認,旺角暴力事件的直接責任主要在於執行「勇武路線」的本土激進派,反對派主流因此也必須與之切割。
  • 2020年,西安樓市十大熱點事件回顧!
    01疫情衝擊—樓市停擺,交房延期事件回顧:突發疫情讓樓市在2、3月份幾乎停擺,不僅是售樓部的銷售暫停,在建工程也停了一個多月,而且開發商也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對於已經買房的業主來說,最擔心的就是交房延期、交房問題頻出。不少項目以不可抗力為藉口超出合理期限延期交房。
  • 為何說是60年代這批被稱為「垮掉的一代」開創了美國的盛世?佩服
    翻開歷史,你會驚奇地發現,只要不是出現了大面積的造反,不出現例如戰爭、瘟疫之類的重大事件,都可以被美其名曰為「盛世」。但如果你肯查查所謂的古代「盛世」之中底層農民的生活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盛世只不過是貴族眼裡「最舒服的日子」而已。為何今天作者說,是曾經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人打造了一個盛世了呢?
  • 香港靈異事件之狐仙作祟
    本號搜集整理、綜合,在文字上有修改。雖非本號純原創,但搜集整理、綜合、修改也頗費心血,因而要求,轉載此稿請註明出處為「公眾號《塵世如幻》」或保留這個說明。謝謝!  民間學者、作家李乙隆說:「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把當前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事件、學說,以及關於它們的各種傳言,粗暴地斥為謠傳、迷信、偽科學。
  • 敬漢卿事件回顧
    事件發生經過:2019年8月2日敬漢卿在微博發(本圖為6日回復共青團中央圖例):事件開始引起關注,部分粉絲已經路人自發轉發擴散,以下是事後擴散圖:(引用自:識微商情)他也製作了一段視頻詳細講述了這件事情:   今日(8月6日),共青團中央也報告了這件事情,並在最後總結表示「本案中,B站up主「敬漢卿」商標搶註事件,也屬於惡意搶註商標的行為」,「在本案中,我們鼓勵B站up主敬漢卿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註冊商標無效。如果因商標註冊人的惡意給其造成損失的,還可以依法主張損害賠償」。
  • 我們來回顧一下2017年韓娛五大事件
    兩人把劇中CP延續到了現實生活中,並且結為夫妻;這一年,「金柱赫因車禍去世」和「SHINee成員金鐘鉉自殺」的消息令人惋惜與心痛;金宇彬患鼻咽癌......最後跟隨小編一起來回顧下2017年韓娛圈的五大事件吧!【TOP1-宋仲基宋慧喬大婚】宋仲基、宋慧喬於2017年10月31日下午四點在首爾新羅酒店舉行了非公開婚禮。婚禮現場淡雅清新,真的是美得可以拍韓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