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的女導演作品丨《瓊斯先生》

2021-02-08 電影觸覺CineTouch

誰會想到80多年前,一位英國記者的親身實踐會給當下的我們帶來意外的共鳴感。這位英勇的吹哨人是第一個向西方社會揭露烏克蘭大饑荒的記者,他無情地戳穿了前蘇聯政府極力掩蓋下的共產主義烏託邦神話,從而露出史達林極權主義的真面目,更啟發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創作出經典的《動物農莊》。這位寂寂無名的記者及其鮮為人知的經歷成為這部人物傳記片的焦點。波蘭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擅長拍攝猶太人故事,而作為經歷過「布拉格之春」的知識分子,她拍攝的蘇聯題材作品也是一針見血而帶有尖銳的批判意識。影片中男主角擺脫官員監視,偷乘上鐵皮火車深入烏克蘭集體農場的經歷驚心動魄,殘酷的饑荒刻畫令人慘不忍睹,足以給觀眾上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歷史課。

這個具有驚悚意味的政治題材令我聯想到前幾年好萊塢頒獎季的《模仿遊戲》,然而,這個記者本身並沒有太多閃光點,沒有複雜曲折的身世背景,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他只是一個涉世未深而無懼權威的典型青年,他追求事實真相的行為具有鮮明的啟示意義,所以他在烏克蘭農場的見聞是影片最有份量、最具震撼的一幕。相比之下,這個主角的塑造手法跟好萊塢的方式相差無幾,似曾相識的情節套路接踵而來,這也許是導演霍蘭近年來拍攝太多美劇所致。現在看的是兩個小時的重剪版,據說去年在柏林放的版本長達2個半小時,政治驚悚片的節奏感全無蹤影。這個劇本沒辦法深入挖掘主角的內心矛盾衝突,因此無法像馬力克的《隱秘的生活》那樣帶來令人反思的時刻,兩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有面對極權威脅的遭遇。導演霍蘭或許意識到人物刻畫的單向性,於是利用作家奧威爾撰寫《動物農莊》作為切入點在影片開頭引出敘事,並在結尾處再度呼應。這算是一個亮點,不過這個情節明顯不是敘事重點,影片也沒有花去太多筆墨詳述主角如何給予奧威爾寫作靈感,只安排了一場兩人在咖啡館初相識的情節。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記者這個令人敬佩的職業,他們對於真相的追求高於一切,他們為說出真相而付出不少代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只是在我們當下的時代,這樣的記者越來越少了。希望社會上有更多願意說出真相的人,不論是記者,還是醫生或者普通人,這種精神會引領著國家和社會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電影作者

薩弗迪兄弟:《原鑽》丨《好時光》丨《天知道》
特裡·愛德華·沙爾茨:《浪潮》丨《黑夜造訪》丨《克利夏》

烏利胥·柯雷:《平頂房》丨《窗戶周一到》丨《嗜睡症》丨《我房即世界》

賈法·帕納西:《計程車》丨《這不是一部電影》丨《閉幕》丨《三張面孔》

小克萊伯·門多薩:《巴克勞》丨《水瓶座》

康捷米爾·巴拉戈夫:《高個兒》丨《親密》

昆汀·杜皮約:《鹿皮》丨《在警局!》丨《錯》、《惡警蛋碎》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丨《白日焰火》 丨《夜車》丨《制服》

克裡斯託夫·奧諾雷:《212號房間》丨《喜歡、輕吻、快跑》丨《浴男》

沉醉在電光幻影中,用觸覺品嘗電影,分享電影的愉悅。


長按上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柏林電影節的女導演作品丨《伊莉莎與瑪瑟拉》
    女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算是柏林電影節名副其實的嫡系成員了,前後總共入圍過八次
  • 柏林電影節的女導演作品丨《37秒》
    去年柏林電影節可謂對女導演大門敞開,除了在主競賽選了五部女導演作品外,其餘各個單元也是不甘示弱,競相挑選世界各地的女導演作品讓觀眾大飽眼福
  • 入圍柏林電影節《瓊斯先生》 ── 第一個報導蘇聯大饑荒的媒體記者
    入圍柏林電影節《瓊斯先生》 ── 第一個報導蘇聯大饑荒的媒體記者
  • 柏林電影節將這部新導演作品納入「搖籃」
    瞿尤嘉導演劇情長片項目《LAVA》入選柏林電影節合拍片市場,繼釜山亞洲項目市場後再次亮相國際產業盛會。作為柏林電影節扶持電影項目的重要平臺,柏林合拍片市場今年已舉辦至第18屆。在過去近20年裡,柏林合拍片市場的孵化效率驚人,無數當代傑作自此嶄露頭角,如塞繆爾·毛茨《黎巴嫩》(金獅獎)、安德烈·薩金塞夫《伊蓮娜》(坎城一種關注大獎)、塔伊加·維迪提《喬喬的異想世界》(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塞巴斯蒂安·萊裡奧《普通女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棕櫚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作品《遊客》等。
  • 柏林電影節公布完整片單,王小帥張藝謀王全安爭金熊
    當地時間1月17日,柏林電影節在其官網上公布了主競賽單元的完整片單。此前,僅知曉入圍主競賽單元,但未確定是否參與競賽的張藝謀的《一秒鐘》,最終確認將與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和王全安的《恐龍蛋》一同爭奪金熊獎。《一秒鐘》海報目前,關於這三部電影的情況,曝光的資料都不多。
  • 柏林電影節精選丨《美翻了》:又一部引起爭議的大尺度題材
    相比起照顧觀眾不同口味而選片多樣化的全景單元,柏林電影節的「論壇」單元可謂劍走偏峰。
  • 今日為你推薦的影視作品:《不要相信任何人》、《瓊斯先生》(資源在本頁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kcQidOTFMbZPshVf3LQRqA提取碼:8dhl《瓊斯先生》導演: 阿格涅絲卡·霍蘭編劇: 安德列·查盧帕主演: 詹姆斯·諾頓 / 凡妮莎·柯比 / 彼得·薩斯加德 / 約瑟夫·馬勒 / 肯尼思·庫蘭漢姆 / 費奈拉·伍爾加 / 米卡麗娜·歐贊思佳 / 塞林·瓊斯
  • 《瓊斯先生》2019年劇情驚悚
    ◎譯  名 瓊斯先生/加雷斯·瓊斯/雪地裡的真相(臺) ◎片  名 Mr.Jones/Gareth Jones ◎年  代 2019 ◎產  地 波蘭,英國,烏克蘭 ◎類  別 劇情 / 驚悚 / 傳記 ◎語  言 英語,烏克蘭語,俄語,威爾斯語 ◎字  幕 中英雙字幕 ◎上映日期 2019-02-10(柏林電影節) / 2019-10-25(波蘭) ◎IMDb評分 6.8/10 from 2740 users
  • 《Mr.Ok 來到柏林》:賈樟柯攜新作品來到柏林電影節
    賈樟柯 十點人物誌編者按:本文是賈樟柯應202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邀請撰寫的柏林回憶文章。今年是柏林電影節70周年,也是「論壇」單元50周年慶典。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2020年2月21日,賈樟柯最新導演作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於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時隔多年,賈樟柯再次攜作品來到柏林。而這部電影,也是十點讀書聯合出品的首部電影。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71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影片與導演簡介
    導演簡介:濱口龍介(Ryusuke Hamaguchi),從東京大學畢業後,他在電影界工作了幾年,然後進入東京藝術大學電影研究生課程。2008年,他的畢業片《激情》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展映。長達317分鐘的作品《快樂時光》在洛迦諾首映,並在眾多電影節上獲獎。《夜以繼日》於2018年入選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
  • 享譽國際,在威尼斯、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演員和作品
    2020年9月,中國導演趙婷的作品《無依之地》在威尼斯電影節斬獲金獅獎,這是中國在13後再得威尼斯。、坎城電視節,和為國爭光的作品和個人。歐洲的三大國際電影節,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作為全球數以百計的電影節的代表,三大電影節的主旨: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獲獎作品不要求高票房、高關注度、高知名度,個性和創新是三大電影節鼓勵的重要方向。
  • 《瓊斯先生》Mr. Jones的海報,87年前蘇聯統治下的烏克蘭大饑荒
    正式海報《瓊斯先生》是由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詹姆斯·諾頓、凡妮莎·柯比、彼得·薩斯加德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2月10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了威爾斯記者瓊斯對30年代烏克蘭發生的一場人為的、導致數百萬人喪生的大饑荒展開了詳盡的報導的故事。
  • 【柏林電影節精選】《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魯尼婭》:主題上有淺嘗輒止和呆板控訴的嫌疑
    柏林電影節算是歐洲三大電影節裡最強調性別平等的,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把最高榮譽金熊獎頒給女導演作品(《夢鹿情緣》和《不要碰我
  • 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
    (作者/迷達)第70屆柏林電影節已於2月20日開幕,臺灣導演蔡明亮新作《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成為主競賽中唯一一部華語影片。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管是影響力還是展映電影質量,都是國際頂尖水平。回顧往年柏林電影節,哪些中國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大家也可以把這份盤點當做一份「優秀華語電影補片片單」。
  • 中國電影強勢入圍柏林電影節
    丹麥女導演羅勒·莎菲執導的最新力作《陌生的善意》(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被選為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五次攜作品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張藝謀曾憑藉《紅高粱》一舉擒獲金熊。他此次帶來了最新作品《一秒鐘》,電影以文革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七十年代中期那個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的無限的好奇與熱情。
  • 柏林國際電影節歡慶70周年慶典
    最長的參賽電影和最短的柏林電影節1951年6月6日,柏林斯特克利茨區,替坦尼亞宮電影院。尤為隆重的開幕式:柏林愛樂樂團演奏音樂;柏林市長恩斯特·羅伊特(Ernst Reuter)親自出席並發言。之後柏林電影節放映了歷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希區柯克導演的《蝴蝶夢》(Rebecca),這部電影早在1940年就拍攝完畢,非常叫座,但當天卻是在德國首映。
  • 2015年柏林電影節熱門影片介紹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即將於當地時間2月5日舉行,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好像一直沒有獲得那麼多的關注。
  • 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已出,張震《龍先生》為什麼不被待見?
    據說有趣的人都關注了這個號♥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第67屆柏林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