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歷史,為什麼像一出懸疑宮廷劇

2021-02-13 泡爸講知識

開闊眼界、趣味驅動,培養4-12歲孩子的求知慾

好的教育,不是給他世界觀,而是帶他觀世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鏟史官(ID:chanshiguancomic



策劃:鄧玲玲

腳本:鄧玲玲

編繪:朱 彥

合作聯繫:2685618506@qq.com
QQ粉絲③群:512474045
官方微博:@鏟史官漫畫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自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孔子將禹之前的美好時代稱為大同,而禹之後次一等的時代為小康。作為大同與小康時代的分界人物,孔子沒有將禹與堯舜並列,而是與湯、文、武並列,多半心裡對禹是有看法的。從法定程序上看,禹並沒有做錯什麼。他沒有傳位給兒子啟,而是傳給了法定接班人益。為什麼還會讓人質疑呢?因為禹選的第一任接班人皋陶,資歷與威望夠高,但是年紀太大,比禹去世還早,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接班人。而第二任接班人益,資歷太淺不足以服眾,而且還是個東夷族首領,很難統治華夏族部落。果然,益上位後,諸侯都去朝拜啟,根本不買他的帳。所以,禹在接班人的安排上是否別有用心,難免讓人生疑。禹的真實想法無從考據,但他為啟鋪下了權力之路,是毋庸置疑的。更關鍵的是,當時的人們觀念已有改變,覺得世襲制更為合理。對於有扈氏維護傳統的禪讓制,《淮南子·齊俗訓》這樣評價:也就是說,維護禪讓制合乎道義,但卻不符合時代發展規律。那麼,時代發展規律是什麼呢?此時,在國家層面上,鬆散部落已經過渡到部落聯盟,聯盟首長擁有的權力越來越大,對諸侯的控制力越來越強。將權力傳遞給自己下一代,佔用更多財物增加後代的生存機會,是生物延續基因的本能。在社會層面上,原始部落公社制,已逐漸過渡到家庭為主的私有制。私有制和家天下的觀念,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所以,《史記·夏本紀》載,諸侯離開益去朝拜啟,理由簡單直白且理直氣壯:其實,啟得到其他部落的擁護,成為夏的開國之君,讓權力在家族傳遞,背後的因素也源自夏部落本身的實力。進入農業時代,穀物一年一產,糧食生產出來後,會儲存起來作為全年的食物。但是農業生產受天時地利影響很大,不穩定因素很多。這個時代的戰爭,起因多半是掠奪別人的存糧。存糧被奪走,人就活不下去,所以戰爭異常殘酷,輸的一方通常會被殺光,後來淪為奴隸。這就是奴隸制社會的起源。存儲糧食,建構堡壘,進而築城,部落才能保護自己,獲得生存機會。建房的關鍵技術,是夯土。在公元前2300年-前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及夏文化二里頭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夯土遺址。有學者推測,夏部落之所以成為天下共主,成為中國第一個朝代,可能是因為夏人最早在夯土、築城及宮室建築技術上取得了優勢。迄今為主,我們對夏朝的認識,都是基於《史記》《尚書》等的文字記載。但是這些書籍成書的時間,距離夏朝也有千年歷史,可信度存疑。歷史研究遵循「雙重證據法」,除了文字記錄,還需要文物佐證,這樣才算可靠的「信史」。比如,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上,可以發現商代人稱自己的王朝為「商」,這證明商朝的確存在過。可是,夏文化遺址上,還沒有發現文字,沒有看到那時的人稱自己為「夏」。所以,夏朝是否真的姓「夏」,夏朝的真實狀況,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司馬遷《史記》,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張豈之主編 《中國歷史·先秦卷》,楊照《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


關注公眾號「泡爸講知識」

回復「歷史26」,可免費收聽:

《讓孩子著迷的中國歷史》泡爸語音版全集26節

查看公眾號菜單,獲取如下泡爸知識課程:

讓孩子著迷的語文之美、數學之美

讓孩子著迷的唐詩唐史、宋詞宋史

大人孩子都能懂的時間簡史(視頻版

適合6-99歲的史記故事課

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自然百科

西遊記泡爸改編版(最好聽的西遊記)

找到教育的規律泡爸公開課

以上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泡爸講知識」

知識傳播+家庭教育

泡爸:

童書作家。出於給泡泡講知識的原因,「不小心」成為作家。已出版《讓孩子著迷的中國歷史》、《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大人孩子都能懂的時間簡史》等十多本知識童書。

教育學者。「順應天性的教育」思想創建人。著有親子教育書籍《你的蜜糖 他的毒藥》、《天性》。

以大人感興趣、孩子更喜歡的故事型知識,開闊眼界,趣味驅動,培養4到12歲孩子的求知慾,提升家長知識儲備。

以「順應天性的教育」方法,解決親子教育問題,培養孩子正向性格。

相關焦點

  • 夏朝真的存在嗎?它的歷史,為什麼像一出懸疑宮廷劇?
    孔子將禹之前的美好時代稱為大同,而禹之後次一等的時代為小康。作為大同與小康時代的分界人物,孔子沒有將禹與堯舜並列,而是與湯、文、武並列,多半心裡對禹是有看法的。 從法定程序上看,禹並沒有做錯什麼。他沒有傳位給兒子啟,而是傳給了法定接班人益。為什麼還會讓人質疑呢?
  • 這件文物記錄了夏朝歷史,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夏朝不存在?
    既然可以說是夏朝,那為什麼不能說是早商?商文化從早商文化發展而來,這個不可能有人能反對。那麼許宏這個觀點,當然也是有道理的。認為夏朝不存在的聲音,從民國時期就有了,比較典型的是歷史學家楊寬和古文字學家陳夢家。楊寬先生的主要觀點是,「夏」的稱呼出自「禹敷下土方」,因為「下」「夏」經常通假,所以大禹成了夏朝的開國國君,而夏朝歷史大多來自周戎——商夷的神話傳說。
  • 夏朝歷史故事桀和妹喜
    當然,王朝的覆滅有很多的因素,這些美女的加入,只是人們對歷史記憶的加深。 妺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名妺,姓嬉;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的王妃。有詩稱讚妺喜的美麗:「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彩衣,嫋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
  • 中科大教授說夏朝就是古埃及,為什麼這麼說,有哪些依據?
    這是我們曾經背得滾瓜爛熟的一句順口溜,誰也沒想到竟然有專家站出來說夏朝很有可能就是古埃及,而且還拿出了一系列的證據和推理。那麼這位教授的證據是否真的站得住腳,歷史上夏朝又究竟是不是古埃及。這不僅僅是歷史真相的問題,還和中華民族溯源有關。一、專家的證據這位專家就是中科大的一位教授,姓孫。
  • 夏朝之前究竟是怎樣的天地,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片茫然
    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古代的歷史,從夏朝開始,似乎都比較清楚。夏朝之前,則感覺茫然一片。
  • 夏朝覆滅【一】-日落湯池
    啟在建立了夏朝以後,和歷史上許多國君一樣,飲酒、打獵、歌舞無度。到晚年更是怠於政事,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啟死後,啟的兒子太康繼位,太康不過是一個庸才,終日沉溺於酒色,比啟更荒淫,帶著家屬到洛水北岸打獵,接連幾個月不回朝。       貴族首領后羿(即傳說中的射日英雄,月宮裡嫦娥的夫君)利用夏民的怨恨,逐走太康,奪取了夏室的統治權力。
  • 遠離塵囂久遠的夏朝
    啟建立了夏朝以後,夏朝內部的統治並不穩定,到他的兒子太康統治時期,因為他只知道貪圖享樂,每日都是打獵嬉戲,不理朝政,有一次他遊手好閒的去洛水打獵,被后羿把他抓了起來,歷史上真實的后羿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他的箭藝高超,所以才有了後來后羿射日的傳說。后羿取而代之管理國政,這就是非常著名的「太康失國」。
  • 張家界崇山是夏朝第一國都,發現大量夏朝青銅器?竟鮮有媒體報導!
    由於學術界一直沿著民國以來北方中心論的思路在黃河流域尋找夏朝開國都城,始終無果。自1973年長沙馬王堆考古發現以來,在南方的大量考古發現證明,歷史文獻所言夏朝起源於南方的記載是真實不虛的。盤身有十六個動物像。有四環,足為四隻虎。虎背上各刻一條龍。龍身頂著盤底。盤內有銘文:「子古父天創,落唐舜乳名,鯀開行入舍,口啟口口王,方月寶口林,且十口大魚,市啟口子口,口十高口口。」張家界地區發現的夏啟盤表明,禹王在今張家界崇山地區開啟夏朝,禹王的兒子也曾經在崇山地區生活直至接替夏王。
  • 中華宮廷劇「非權威圖鑑」
    每年電視劇市場必出三部以上高製作宮廷大戲,常出常新,與時俱進。今年《延禧攻略》女主瓔珞佛擋殺佛的氣勢,讓大眾虎軀一震,大呼過癮。遙想7年前的《甄嬛傳》,也如這般火爆,拿下豆瓣評分9分,甚至遠銷國外。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宮廷劇?神秘人轉轉機智的小腦袋,靈機一動,蹦出了兩個字兒,歷史。
  • 韓國宮廷劇「混搭」成主流
    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金惠真「《國王:永遠的君主》的設定和《鬼怪》很像,可又完全比不上。」男主是韓流明星李敏鎬(下圖),女主金高銀也在韓國小有名氣,宮廷劇+奇幻背景+明星演員,陣容、噱頭全部「拉滿」的《國王》沒播幾集卻遭遇大量質疑,也沒能複製之前《大長今》《宮》等韓國宮廷劇的收視神話。
  • 傳說中的夏朝,存在嗎?
    此番前往河南考察,這位71歲的老人要進行的是一項聽起來頗不可思議的任務——找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留下的都城遺址,即「夏墟」。日後就此事所寫的報告中,他開宗明義寫出緣起:「據古代傳說,商代以前有一個夏代。」「但是在考古研究方面,夏代還是一個空白點,這豈是應該有的現象?」
  • 夏朝,一個後世不願提及的年代,專家提出一大膽設想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奇聞異事》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夏朝,那麼個人感覺應該用「縹緲」倆字來形容。因為根據現代歷史學者推算,夏朝的存在時間大約四百年左右。但是,奇怪之處在於,這四個世紀的歲月裡,夏朝居然沒有留下能自證身份的文物——雖然很多人會說二里頭的證據。但是,二里頭並沒有證據證明那屬於夏朝。故而考古學者用了一個十分委婉的說辭:先商。意思就是商朝以前。商以前,卻未必是夏。不過從生產力的角度分析,夏朝多少應該留下一些青銅器。因為商朝時候銅的冶煉工藝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
  • 發現夏朝之旅一一古埃及深度遊紀實(13)一一盧克索博物館內的華美夏朝
    有網友可能還沒有來得及看《發現夏朝》這本書,對長達3000年的古埃及歷史怎麼劃分,與中國歷史怎麼對應不太清楚。這裡再簡要複述一下。古埃及第一王朝是大禹建立的,是姒姓十二氏祖先的王朝;第二王朝是炎帝系共工氏家族王朝;從第三王朝開始的古王國,甚至包括第一中間期,到第十王朝,這是顓頊系楚王族先祖和祝融八姓起源的時期。
  • 從《延禧攻略》透視宮廷劇對歷史的再想像
    電視劇《延禧攻略》劇照從最早火遍大江南北的宮廷劇《還珠格格》開始,言情宮廷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大受歡迎
  • 一本能證明夏朝存在的奇書,它從何而來,與考古發現有何異同?
    關於這個距今已有4000的歷史的朝代到底是真是假,一直在史學界都頗有爭議。因為關於「夏朝」可以考證的歷史文獻實在太少。可以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的夏朝文物出現。應該說,中國有比較準確的歷史記載,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的記載,即使是商朝和西周,也都比較模糊。但卻有商朝和西周的具體文物出現。至於夏朝,只能說有商朝之前的文物出現,但無法證實這些文物是夏朝這個國家的。
  • 為什麼夏朝一直沒找到?商代甲骨文裡早就有證據,只怪我們沒看懂
    千百年來,我們始終以「華夏」自稱並引以為傲,華夏之「夏」指的就是中國第一個政權夏朝,然而在主流學術界,夏朝的概念曾經一度虛無縹緲,就連它是否曾真實存在都被爭議了很久。尤其不少國外學者提出了否認,他們的理由是:一無城邦實體記錄,二無相關文物出土。
  • 中科大教授直言:中華夏朝就是古埃及,國內外網友態度全都一邊倒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在很多國人的心目中,夏朝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它讓我們國家從部落時代的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夏朝歷經了十七位皇帝,時長達四百多年。但是根據已經考古發掘出來的各種文物來看,我們還沒有掌握夏朝存在的充分證據,因此很多國外學者甚至國內的部分人都覺得夏朝只不過是咱中國人拿神話誤當了歷史。
  • 中科大教授直言:中國夏朝就是古埃及,國內外網友態度呈現一邊倒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朝代,這是在我們的《史記》當中記載的。不過,國際學術權威一直認為夏朝不存在,所以很多專家也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殷墟的一些發現,更是讓中科大的孫教授直呼:中國的夏朝其實並不存在,夏朝其實就是古埃及,對此,國內外網友態度一邊倒。
  • 尋找「夏朝」存在的證據眼光不能局限在國內,它遠比想像中的強大
    如果《山海經》真的是一部世界地圖,那麼世界歷史是否應該徹底改寫呢。再說一下國內外的考古發現;十幾年前,我國考古隊在新疆一處戈壁灘上挖出了一處墓地群。由於受長時期風化和乾燥的影響,墓地內出土了數百具白種人乾屍,其中大部分為女屍以和孩童的屍體,經檢測距今約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
  • 《延禧攻略+如懿傳》宮廷劇是否都要下架?
    到底為什麼下架呢?想到之前北京日報,人民日報毫不留情痛批宮廷劇,一一列舉宮廷劇的負面影響,小編心裡著實也是為以後的宮廷劇捏了一把汗。那是不是以後的宮廷劇過審就更加嚴格了呢?北京日報報導當時的北京日報是這麼寫的:[宮廷劇的傳播文化不斷升溫,確實起到了豐富大眾文化娛樂生活的作用,但是對其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