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之前究竟是怎樣的天地,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片茫然

2021-02-23 歷史重拾

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古代的歷史,從夏朝開始,似乎都比較清楚。夏朝之前,則感覺茫然一片。知道之前有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這樣一些部落首領,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他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們都不清楚。而且,按照《史記》上講的,夏朝之前是禪讓制,夏朝之後是世襲制。政治制度怎麼會突然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這個轉變是否太突然了呢?

(黃帝雕像)

那麼,夏朝之前的社會,究竟是一片怎樣的圖景呢?

其實,由於《史記》等正史的刻意強調,我們多多少少把夏朝和之前的歷史割裂開了。我們感覺有一個明顯的分界,實際上,這樣的分界是沒有的。也就是說,夏朝和之前的朝代,區別並不是很大。

總體來說,無論是夏朝,還是之前的朝代,都處在從原始社會部落制向奴隸社會城邦制的轉變時期。

由於新石器的廣泛運用,乃至青銅器的發明與使用,使得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也變得比以前豐富了很多。這樣一來,部落人口的數量,就變多了,人的壽命也增加了不少。

由於人口的增多,必然導致爭鬥比以前頻繁得多。部落與部落的戰爭,也比之前規模更大。而在爭鬥之中,為了讓自己的部落力量變強,部落與部落又會聯合起來,打擊敵對部落。

在戰爭進行過程中,打勝以後,必然會獲得大量的俘虜。以前在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農耕生產的時候,這些戰俘大都會被殺掉。當農耕生產變得發達起來以後,這些戰俘就變成了奴隸,戰勝方強迫他們在土地上耕種。同時,當部落擁有了一定的土地,並且這些土地能夠維繫生存的時候,部落就定居下來,建造城鎮。因此,奴隸社會城邦制就形成了。

(網絡配圖)

我們再來看看部落聯盟首領的形成過程。當部落還很小,而且以家族為單元的時候,部落首領肯定是部落裡力量最強大而且比較有智慧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帶著大家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當部落結成聯盟以後,整個部落聯盟的首領,必然也是最強大的那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來擔當。當這個部落聯盟的首領變得衰弱,精力和智慧都不夠的時候,必然會被本部落或者外部落更強大的首領所替代。

《史記》講夏朝之前,部落聯盟的首領是採用禪讓制。禪讓的標準,是依靠德行。如果德行很好,就能擔當部落聯盟首領。如果德行有虧,就需要把首領位置讓出來。但是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講的並不是這樣。這本史書裡,說唐堯在老了的時候,被虞舜奪位。虞舜在老了的時候,被大禹奪位。事實上,《竹書紀年》中所描述的場景,似乎更符合那段時期社會的形態。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證明。

一是夏朝建立以後,整個部落(方國)首領其實也在不斷更迭,但是從來沒有依靠「德行」來選擇君王的情況。當夏啟在年老了的時候,他的兒子武觀就不斷地造反,試圖推翻夏啟,自己稱王。後來夏啟把王位傳給太康後,東夷部落的后羿奪取了太康的政權,並立了一個傀儡王中康。中康死後,后羿取代了中康的位置。但是,後來后羿也變老了,因此少康打敗后羿,奪了王位。

(夏啟畫像)

雖然《史記》在記載太康失國、后羿失國的時候,都認為是他們貪玩好耍,醉心於狩獵或者遊玩,因此政權被奪去。也就是說,《史記》試圖從「德行」上來解釋王位更迭的問題。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明顯是一種弱肉強食的過程。這種過程,和更早的原始時期的過程是比較一致的。既然夏朝和更早的原始部落時期一致,中間多出一個堯舜禹的「禪讓」,顯然就顯得非常突兀和不合常理。

二是除了中原地區的夏朝之前出現過「禪讓」,其他地區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就沒有出現過「禪讓」。比如古蜀國,開明氏由於治水有功,因此代替杜宇氏為首領。杜宇變成一隻杜鵑,飛到西山,由於思念故國,日夜啼叫,以至於最終嗓子啼出血來了。顯然,這是一場很明顯的政變。這場政變,和《竹書紀年》裡講的堯老了以後,舜幽囚堯到邊遠的山區,完全是一模一樣的。

總之,夏朝之前的社會形態,與夏朝實際上是變化不大的,只不過我們人為地劃了一根線,把夏朝和之前隔開來而已。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紀年》《華陽國志》)

相關焦點

  • 這件文物記錄了夏朝歷史,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夏朝不存在?
    「厚父」則是「王」的臣子,他對「王」講述了夏朝的興衰,其中就提到興起的大禹以及衰落的孔甲。前幾期我們反覆提及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大禹。古今學者對大禹的評價都非常之高,如歷史學家晁福林先生說「禹是站在文明時代門檻上的偉人。他為英雄時代做了總結,又為文明時代飾平了道路」。治洪水、劃九州、禪讓制都和他有關,這些事跡在出土文物中都有體現。而《厚父》則直接體現了大禹是夏朝的創建者。
  • 夏朝之前是什麼王朝?考古家:早已考證,中華上下6千年
    但隨著殷墟文化遺址的考古挖掘,一批批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被考古出土,一片片甲骨文重見天日,商朝的歷史被證明出來,西方學者的嘴被堵上了。後來,西方又開始鼓吹說中國的夏朝是杜撰的;但隨著我國考古(夏代二里頭遺址)的進行以及夏商周斷代史工程的驗收,夏朝的歷史真相即將浮出水面。但中國的歷史究竟有多長呢?
  • 傳說中的夏朝,存在嗎?
    他為什麼要去尋找夏朝,為什麼是由他來找?夏朝的傳說存在了三千多年,怎麼新中國都成立十周年了才去找,之前找過嗎?為什麼去河南找,他到了之後又要怎麼找?更重要的,他——以及他的後繼者們——找到了嗎?按他的觀點,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早期還不屬於信史時代,商王朝的上限仍不能確定,因而還不能徹底排除二里頭的主體屬於早商的可能性。如果二里頭的主體是商,那在早於它的考古遺存中還看不到什麼能和文獻中興盛的夏王朝對應起來的「王朝氣象」。雖然「冒中國考古之大不韙」,可許宏的觀點在不同代際和知識背景的人之中,卻很可能是主流。
  • 中科大教授說夏朝就是古埃及,為什麼這麼說,有哪些依據?
    這是我們曾經背得滾瓜爛熟的一句順口溜,誰也沒想到竟然有專家站出來說夏朝很有可能就是古埃及,而且還拿出了一系列的證據和推理。那麼這位教授的證據是否真的站得住腳,歷史上夏朝又究竟是不是古埃及。這不僅僅是歷史真相的問題,還和中華民族溯源有關。一、專家的證據這位專家就是中科大的一位教授,姓孫。
  • 夏朝之前還存在一個1600年的王朝?為何連國人都不承認它的存在?
    最近這些年,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在夏朝之前,存在一個中國最神秘的古老王朝,而且,這個王朝存在長達1600年之久,可是,就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承認它的存在,那麼,這麼個王朝是哪裡來的?其中又有哪些緣故?
  • 為什麼夏朝一直沒找到?商代甲骨文裡早就有證據,只怪我們沒看懂
    千百年來,我們始終以「華夏」自稱並引以為傲,華夏之「夏」指的就是中國第一個政權夏朝,然而在主流學術界,夏朝的概念曾經一度虛無縹緲,就連它是否曾真實存在都被爭議了很久。尤其不少國外學者提出了否認,他們的理由是:一無城邦實體記錄,二無相關文物出土。
  • 夏朝歷史,為什麼像一出懸疑宮廷劇
    孔子將禹之前的美好時代稱為大同,而禹之後次一等的時代為小康。作為大同與小康時代的分界人物,孔子沒有將禹與堯舜並列,而是與湯、文、武並列,多半心裡對禹是有看法的。從法定程序上看,禹並沒有做錯什麼。他沒有傳位給兒子啟,而是傳給了法定接班人益。為什麼還會讓人質疑呢?因為禹選的第一任接班人皋陶,資歷與威望夠高,但是年紀太大,比禹去世還早,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接班人。
  • 夏朝的存在該如何去證明?有學者稱在夏代卜骨上發現了「夏」字,可以證明夏朝的存在嗎?
    原問題來自知乎問答:如何看待夏代一片卜骨上發現了兩個字,很可能其中一字為「夏」?可以證明夏朝的存在嗎?
  • 張家界崇山是夏朝第一國都,發現大量夏朝青銅器?竟鮮有媒體報導!
    大湘西地區先夏和夏朝時期的城市都是由鯀家族負責建造的。 禹王的兒子啟在崇山接替禹王治理夏朝。此有青銅夏啟盤為證。張家界大湘西記憶博覽館館藏百件珍品中的夏啟盤是夏代慈利縣鐵爐灣製造的。夏啟盤高18.00cm,足高9.00cm,長36.00cm,寬22.00cm,盤長29.00cm,盤寬16.00cm。青銅,敞口。盤身有十六個動物像。
  • 夏朝真的存在嗎?它的歷史,為什麼像一出懸疑宮廷劇?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自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孔子將禹之前的美好時代稱為大同,而禹之後次一等的時代為小康。
  • 火影忍者:火影中的靈魂究竟是怎樣的設定,死後的靈魂究竟在哪裡
    火影忍者:火影中的靈魂究竟是怎樣的設定,死後的靈魂究竟在哪裡《火影忍者》雖然是一部以忍者為基本的少年漫畫,但是當中卻也涉及到了靈魂的設定,當然了,火影中關於靈魂的說法,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推進劇情的工具,並沒有系統的做出過解釋,所以也就導致了火影中關於靈魂的設定總是給人感覺非常混亂的樣子
  • 遠離塵囂久遠的夏朝
    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他的國家是華胥國,之後又有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夏」,從此之後的後人常常以「華夏」自稱,直到今日我們都稱自己是華夏民族,夏朝建立以後中國結束了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啟建立了夏朝以後,夏朝內部的統治並不穩定,到他的兒子太康統治時期,因為他只知道貪圖享樂,每日都是打獵嬉戲,不理朝政,有一次他遊手好閒的去洛水打獵,被后羿把他抓了起來,歷史上真實的后羿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他的箭藝高超,所以才有了後來后羿射日的傳說。后羿取而代之管理國政,這就是非常著名的「太康失國」。
  • 左莫下意識地喃喃,他望著面前的靈田,茫然的目光中一片恍惚
    包易這個時候反倒恢復正常:「這段時間,不斷有一些附近城市的商鋪,跑來我們這裡進購玉簡,咱們的玉簡在這一帶都賣瘋了!明光城、海光城、雲光城,他們的商鋪不受虛靈城這些傢伙的影響,他們的採購量非常大,我們費勁力氣,金烏營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專門煉製玉簡,才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一片安靜中,只有包易的聲音在迴蕩。
  • 尋找「夏朝」存在的證據眼光不能局限在國內,它遠比想像中的強大
    我們常說中國是有5000年文明的國家,但是國際上一直不承認中國商之前的朝代與文明。一些國外學者說,中國沒有發現距今5000年相匹配的城市、青銅器、文字等文化遺蹟,所以不認同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也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並不認同。即使三星堆文化遺址的出現,一下子讓華夏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齊肩,但依然有著巨大的猜疑和爭議。
  • 先秦史話丨8.夏朝(1)夏朝概況
    一、夏朝的總年 關於夏朝的總年,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471年。《古本竹書紀年·夏紀》說:「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無王』是指太康失國後的后羿、寒浞統治時期),用歲四百七十一年。」《今本竹書紀年》也從此說。
  • 夏朝那些事5:少康的復國之路
    編輯:付愛玲夏朝那些事在下水洞中,後緡依舊能聽到外面的哭喊。沒想到這個疏通雨水的地方,竟然成了她的逃生之路。後緡逃出以後,扮作農婦一路上有驚無險的逃回了自己的母家有仍氏之地,隨後在母家生下了夏王相的遺腹子,取名叫做少康。少康幼年時成長的很無憂無慮,母親也未曾告知他身上背負的仇恨和責任。少康是一個很聰慧的孩子,憑藉自己的實力當上了有仍氏的牧正。
  • 發現夏朝之旅一一古埃及深度遊紀實(13)一一盧克索博物館內的華美夏朝
    ,其中就包括第二王朝共工系和古王國顓頊系的王朝歷史,但相關歷史信息在《山海經》《國語》等典籍中還有記載。詳細考證與分析建議閱讀《發現夏朝》。古埃及朝代劃分,並不是古埃及人自己劃分的,目前的這個古埃及朝代劃分是依據公元前3世紀希臘祭司曼涅託劃分的。中國官方正史中,僅記錄上古五帝時代,以及泰康失國和少康復國後的夏朝歷史。在其他典籍中,記錄了「共工顓頊爭為帝」的故事,但時間順序已經被打亂。
  • 《夏朝》——少康中興
    一方面對后羿是百般諂媚,賣官鬻爵,又大肆愚弄百姓,一方面使得后羿只沉浸在田獵的樂趣中,待時機成熟後,與后羿之妻合謀,在后羿涉獵不注意時,策反后羿家眾將其殺死。其子也一併被殺。后羿之妻為寒浞生二子澆與豷,繼續對夏朝餘眾趕盡殺絕。在寒浞追殺夏後相之時,其妻後緡向東逃至母家有仍氏部落,生子少康。
  • 中科大教授直言:中國夏朝就是古埃及,國內外網友態度呈現一邊倒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朝代,這是在我們的《史記》當中記載的。不過,國際學術權威一直認為夏朝不存在,所以很多專家也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殷墟的一些發現,更是讓中科大的孫教授直呼:中國的夏朝其實並不存在,夏朝其實就是古埃及,對此,國內外網友態度一邊倒。
  • 迎接茫然
    在寫下這些文字之前,我找了很多講座來聽,「治癒茫然」  「不再迷茫」  「茫然不是你的過錯」。他們用無比溫柔的聲音,說著春風般溫暖的話語,他們告訴你,年輕人,你不應該彷徨,你明明擁有最好的年紀,最旺盛的精力,你應當清清朗朗,目標清晰,昂首闊步。我關掉視頻,好像走出了一個大型傳銷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