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勇:中國的英雄故事應該不停講下去

2021-01-17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鐘,帶你漲知識


2012年,由焦裕祿傳記改編,並由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審定的電視劇《焦裕祿》在央視一套節目黃金時間播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劇中飾演焦裕祿的王洛勇用其神形兼備的表演,鮮活地塑造了這位備受人民愛戴的好幹部。

王洛勇有著「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之稱,在接到劇組的電話時,接到劇組電話時,王洛勇在百老匯的發展勢頭正好,他有些猶豫,擔心自己在美國生活十多年,身上有一股「洋氣兒」,害怕不能演出一位縣委書記的「土氣兒」,演砸了!但在看了劇本後,他被焦裕祿這個人物深深地打動了,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角色。

為了演好焦裕祿,王洛勇提前進組,查閱了大量資料,還採訪了不同年齡層的村民,把焦裕祿的照片掛在房間裡,天天看他的眼睛,去感知和體會焦裕祿的氣質和精神。

王洛勇說,當年來蘭考拍戲,剛下了火車,就有許多老鄉排著隊想看他像不像焦書記。於是他迅速化了妝,換了衣服,去見鄉親們。


他回憶道,「許多老人見到我就給我下跪,馬上跑到我面前來,說老書記,你來了,你好,就拉著我的手在抖。我被這些老人的信任感動了,我絕對不能把這個戲演砸了,我得把功課做透,我得對得起這些老人。」

劇中洪水的部分是在哈爾濱拍攝的,王洛勇回憶當時拍攝時,還是很危險的。

當時正好趕在小浪底水庫放水,我站在沙丘上,小浪底的水還沒來之前我就先陷進去了,因為水下面已經都滲進來了。陷進去了以後腳正面是拔不起來的,必須左右晃一下,因為一走就吸進去,我就得晃一晃,跳著這個怪舞蹈往前走。

劇中最難演的是焦裕祿肝癌晚期的疼痛,在一次拍攝中,劇中飾演焦裕祿小女兒的4歲小演員問了王洛勇一句:「爸爸你牙疼嗎?」這句話驚醒了王洛勇,他把肝疼演成了牙疼。


於是為找到焦裕祿的真實感覺,王洛勇想了個笨辦法。他在自己腰部綁上一個插頭來尋找疼痛感,導致腰部被插頭磨出了傷口甚至流了膿。

如此用心的演繹,不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也讓他自己對焦裕祿、對蘭考產生了別樣的情感。

焦裕祿是屬於世界的,他能跟世界人交流,贏得世界人對他的一種認可,不卑不亢,不是靠出賣自己靈魂的方式,他是完全是憑著交流當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回去做功課,之後把作業交給你,讓對方不得不承認他。這樣的精神就是咱們老祖宗講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恥下問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所以焦裕祿這個精神是在中國現代文化裡面結合了傳統很多優良文化傳統綜合起來的一個新中國的精神。

不過,在演完《焦裕祿》時,王洛勇也收到了網上的一些質疑。

焦裕祿這個電視劇播的時候,居然在網絡上有人說,你不要在那兒幫著宣傳假英雄。你知道嗎焦裕祿怎麼怎麼地,我就給他回信,我說你能不能把你名字告訴我,我帶你去蘭考去看一看,跟他工作過的老人是什麼樣;到洛陽礦山機器廠,到退休辦,你到那些老人的活動中心,你去聽聽那些老人們怎麼評價焦裕祿的。


現在我們真到了一個不容易相信過去的時代。但是中華民族走進世界強國之林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來幫助我們的下一代,來了解我們的過去,了解父輩、了解爺爺輩的夢想。要不然的話,我就白當一回文藝工作者。

王洛勇常年在百老匯演出,總是演繹外國故事,他說也要讓我們的中國故事傳承下來。

我演完焦裕祿之後,我由衷的感覺中國像這樣的英雄的故事應該不停的講下去,因為英雄的故事和文化傳統,它絕不像人的身體,可以自然的修復、自然的傳承、自然的新陳代謝,它需要我們文藝工作者傳遞下去。

我每一次回國,我的一些百老匯的朋友都說,《國王與我》你都敢推掉回去演什麼戲啊?我說我回去演一個焦裕祿的角色。


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哪一條街道,他不希望自己的鄰居就是焦裕祿?這樣的鄰居住在你邊上,你家有困難,他就會幫你。今天對他的精神的傳承,學習他,不是個人的事,這是國家的事,民族的事。

監製 | 陳   傑

製片人 | 石巖

主編 | 紀萱萱

記者 | 石   巖   焦   雯

編輯 | 王   晉

視頻製作 | 李雅琦

運營 | 鄧   榮

往期節目推薦

▶  楊洋:《贊贊新時代》春節見咯 ~

▶  獨家解讀 | 馬克龍訪華為何「不走尋常路」?歐美政要訪華為何偏愛以傳統文化開篇?



相關焦點

  • 專訪王洛勇:「所有文化人都應該是貴族」
    王洛勇被稱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匯名劇《西貢小姐》而成為西方戲劇界頂尖級的明星。「為了表達對英雄的崇敬,為了孩子,也為了減少內心的一點內疚」,他趕上了回國的列車,這時候距他離開已經18年。從百老匯藝術舞臺到流行電視劇的轉變,很多人都勸告他:「王洛勇你不應該演電視劇,否則就濫掉了。」但是王洛勇覺得電視劇是走進老百姓生活的一個最好的媒介,他堅決要演:「我為什麼要裝成百老匯專家呢,我真的是回來補課的。」
  • 王洛勇: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王洛勇飾演羅切斯特王洛勇被稱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匯名劇《西貢小姐》而成為西方戲劇界的明星。《亞洲周刊》稱,「由於他的表演,百老匯舞台歷史將翻開新的一頁。」《美國戲劇》則說,「美國應該承認更多像王洛勇這樣的亞裔演員,從他身上可以預見中國演員、中國戲劇走向世界已為期不遠。」近期,王洛勇和袁泉主演的話劇《簡·愛》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場場火爆。
  • 王洛勇:三分人生五種味道
    2001年央視請王洛勇演一個電視劇,聽說是正面的英雄形象,王洛勇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這是時隔十八年他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他不僅接演了很多電視劇,到上海戲劇學院執教,出演話劇《簡·愛》,還參加綜藝節目。看著他越來越好,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背後也有煎熬、苦澀。與十八年前剛到美國,要去適應西方的文化不同,這一次他難以被國人理解。
  • 王洛勇眼中,諸葛亮是個「普通農民」
    王洛勇感慨,人們樂意模仿自己欽佩的人物,「這比模仿偶像的戲,要有價值得多」。王洛勇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十多年,回國工作後,從初期的楊子榮、郭靖、焦裕祿到新近的諸葛亮,扮演了一系列英雄角色。對於他演焦裕祿,很多人感到意外。「這是我爸爸的英雄,我爸爸最崇尚的人之一。」王洛勇說,這是故意而為。《焦裕祿》首映那天,父親提出和王洛勇在劇照前合影。
  • 「新版諸葛亮」王洛勇:播音員要考普通話,演員是不是也該考上崗證?
    所以我在想,你不管是到了今天,向全世界講中國的故事,我覺得應該在中國的名著裡面,包括一些成語裡的故事,這都是經過積澱過以後,都過濾過了。你像講我的故事,說不定我到明年我又犯啥錯了,是不是?你現代人還太近了嘛,那些都是經過時間檢驗。譚飛:已經歷史上有定論。
  • 專訪|王洛勇:「文朝榮」是這樣煉成的
    「藝術就是模仿生活,如果你詮釋的人物不像真的、故事不像真的,觀眾肯定不買帳。」王洛勇在研究過劇本後,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找到文朝榮這個角色的餓感、疲勞感和寒冷感。「如果我造假,不去體驗文朝榮的生活,一切都靠空想,那海雀村的老百姓一定會覺得很可笑。」
  • 胡歌的老師——王洛勇,也是一個開口醉的男人
    前段時間因為《聲臨其境》我寫了趙立新,還記得在節目裡有人把趙立新猜錯了,說出一個名字:王洛勇。如果單單說王洛勇幾個字,或許很多人在搜索了記憶庫之後也很難對上號。可是如果跟你講他演過「焦裕祿」,你是不是就會恍然大悟?
  • 王洛勇版諸葛亮好評如潮 英文版出師表走紅
    近日,許多微博大號,熱門公眾號都爭相轉載有著百老匯中國第一人之稱的王洛勇版的英文《出師表》,討論熱度持續高漲,出了一波背誦出師表熱。王洛勇憑《虎嘯龍吟》中飾演的諸葛亮,好評如潮。觀眾們非常喜歡這一新版的有血有肉的諸葛亮。
  • 王洛勇演藝生涯三最:最大的郭靖和諸葛亮、最好的幹部焦裕祿
    他就是既演過中國最大的武俠郭靖,也演過中國最大的戰略家諸葛亮,還演過中國最好的幹部焦裕祿的「亞洲百老匯第一人」王洛勇01, 從京劇演員到赴美求學 每次「折騰」1959年,王洛勇出生在河南洛陽,12歲那年,他考上了湖北十堰京劇團,成了一位京劇學員,每天苦練基本功,摸爬滾打、舞刀弄槍,練就了紮實的形體表演基本功。
  • 隻身闖蕩百老匯的亞洲第一人:王洛勇
    王洛勇:「Yes!」—本能一般地應對著。老師:「可以開始了。」王洛勇:「Yes…」—心裡有些不安。老師:「你想講哪一段呢?」王洛勇:「Yes?」—感覺到了不對勁兒。老師:「你為什麼不講話呢?」王洛勇:「Yes…」—開始慌張,不知如何是好。老師:「你是不是聽不懂我講話?」
  • 王洛勇:低調的「百老匯中國第一人」
    這樣艱辛而又寡淡的生活持續了5年,他練就了紮實的形體表演基本功。到了17歲,王洛勇又去武漢音樂學院主修圓號,這個年輕人的藝術天賦逐漸展露了出來。1981年,23歲的王洛勇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同後來名聲大噪的演員孫淳、劉威等人做了同學,但同當時已經初露頭角的他們相比,王洛勇很不自信。畢業之後,他選擇留校任教,薩日娜、郭冬臨、高曙光等都曾是他的學生。
  • 王洛勇:人的皮囊,除了幫你吃喝,啥用沒有
    一個知名的勵志故事是,王洛勇為了學到純正的英文發音,把石頭含在嘴裡練習。那些石頭他至今留著,「在那樣的壓力下,有那種激情和衝動,我要把它記下來,當我再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看看。」美國的表演訓練徹底顛覆了王洛勇在國內的學習。過去學校講的「鏡頭感」成了他最大的缺陷,他因為耍帥、賣弄嗓音、誇張的表情,無數次被老師扔劇本。「為什麼有人演戲會累,因為他多餘的緊張太多。
  • 有31億電影票房男明星 王洛勇 最低調的實力咖
    這段經典臺來自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回歸》裡的一句臺詞...演繹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正是有著一張「國臉」的演員王洛勇。這位有著31億中國票房的低調實力大咖。l 他是最低調的實力派截至12月26日,國慶檔開始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31億。升至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總榜第八位。
  • 專訪王洛勇:讓「諸葛亮」漂洋過海,取代國際影視劇中的「醜陋中國人」
    意義在於,不僅僅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角色塑造,更是意外地發現為中國做了一次正面的形象普及。在國外定居多年,王洛勇發現,中國的文化表達在世界舞臺上,很多年來一直停留在技術和民俗風情展覽的層面,如雜技、武術、耍獅舞龍。「讓人家看我們能頂多少碗,翻多少跟頭,腰腿有多軟,打打殺殺、語言不潔比比皆是,我們用形體來展示的作品,遠遠超過了用思想的。」
  • 王洛勇 以後可以叫我「歪嘴王」,這是特色
    在上戲,王洛勇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有空就和學生玩在一起,「因為平時經常出去拍戲,也不天天在學校,一有時間我就爭取和大家在一起。學生們也特別願意聽我給他們講片場發生的事。」  B 語言成了第一大難關  一上臺就被觀眾嘲笑  到美國的第四天,王洛勇就因為英語發音太差而被取消了獎學金,就連上街都成了難事,買東西、吃飯,全靠畫畫。「有一次我要找廁所,但又不會說。就畫了一個小孩,在兩腿中間畫點水,人家才看懂。」  「當時朋友和我說,出國前應該考託福,我還說他怎麼這麼迷信?出個國還找地方,託個福?」
  • 王洛勇:把諸葛亮從「神壇」上拉下來
    很多觀眾評價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他給人一種很強烈的悲壯感。 導演張永新談及在諸葛亮卒於五丈原的那場戲,說觀眾的一條評論讓他眼眶溼潤,這位觀眾這樣寫道「應該去一趟武侯祠了,現在成都到西安坐高鐵很短的時間就能到,到時給你燒一張火車票,因為這段路,你走了一輩子。」
  • 胡歌的老師王洛勇,一位演活了諸葛亮的藝術大師
    這部劇之所以火,其中還有另外一位老戲骨,就是蜀國陣營裡的諸葛亮,由王洛勇所飾演。所謂在三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冢虎與臥龍之間的生死對決。被吳秀波與王洛勇扮演得淋漓盡致,活生生的三國英雄再現。今天要說的不是吳秀波,他在劇中的出彩表現我就不說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今天要說的是另外一位,王洛勇所飾演的諸葛亮,說到這部劇裡,諸葛亮所表現出來的,不亞於男一號吳秀波。
  • 用《英雄兒女》講好「英雄兒女」故事|《故事裡的中國2》再現經典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不是來自創作者的想像,而是那片戰場上無數英雄生死無悔的選擇。」「在整個抗美援朝的歷史上,不光電影《金剛川》裡的『人橋』真實發生過,中國人民志願軍更是一次次用血肉之軀架起通往勝利的道路!」11月7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第三期。
  • 王洛勇:13歲學習京劇,留學美國卻被開除,後成百老匯「奇蹟」
    1985年,王洛勇畢業,因為在校時的優異成績,他被留校任教。儘管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成為螢屏中閃閃發亮的明星,但他謀得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事業也步入正軌。對很多人來說,王洛勇是他們羨慕的對象。可對王洛勇自己來說,這樣的生活他不喜歡。或是感受到王洛勇的心思,命運很快給他帶來了轉機。
  • 「戰「疫」說理」講好中國抗疫英雄故事 展現真實立體的中國
    廣大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抗疫故事,無不彰顯著忠誠、執著、樸實的英雄品格。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們要講好中國抗疫英雄故事,並以此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一、講好忠誠、執著、樸實的抗疫英雄故事抗「疫」一線,不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