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勇演藝生涯三最:最大的郭靖和諸葛亮、最好的幹部焦裕祿

2021-02-11 叭叭調侃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觀眾投票通道已經開啟,在最佳男主角的14位候選名單中,《我和我的祖國》裡,就有5位男演員入圍。

但作為由多個短片故事組成的影片來說,每位男演員的表演,在戲份上並不佔優勢,是否能最終得獎,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位很低調的男演員,在《我和我的祖國》「回歸」篇中,飾演著名外交官安文彬先生,雖然沒有最終入圍候選名單,但是從他的人生履歷來看,絕對是妥妥的實力咖。

他就是既演過中國最大的武俠郭靖,也演過中國最大的戰略家諸葛亮,還演過中國最好的幹部焦裕祿的「亞洲百老匯第一人」

王洛勇

01, 從京劇演員到赴美求學 每次「折騰」

1959年,王洛勇出生在河南洛陽,12歲那年,他考上了湖北十堰京劇團,成了一位京劇學員,每天苦練基本功,摸爬滾打、舞刀弄槍,練就了紮實的形體表演基本功。

這樣的日子過了5年後,他到武漢音樂學院主修圓號和作曲,等他學成再回歸劇團,已經成了團裡的臺柱子,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

而他之所以走上演員這條路,也是因為看了電影《王子復仇記》。那個時候,他沒有任何準備的就去了北京,準備報考中戲,因為錯過了招生時間而鎩羽而歸。

後來,他得知上海戲劇學院在武漢招生,23歲的他,坐了18個小時火車到武漢,攔下了正準備回上海的招生老師,懇求老師給他一次機會。

就這樣,他來到了理想中的藝術殿堂,走上了演員的道路。

1985年,王洛勇在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在一次藝術節活動上,王洛勇遇上了一個美國代表團,進而對百老匯產生了嚮往。

骨子裡愛折騰的他,又蠢蠢欲動起來,想奔赴美國,成為一名百老匯演員。

這一年的王洛勇,27歲。

02 ,登上榮耀舞臺後 選擇重新出發

在國內的王洛勇,多才多藝,再加上以優異成績從上戲畢業,可以說一路走來,並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

可一到美國之後,情況就變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英語水平太差了,甚至還影響到他原本獲得的6000美元獎學金也被取消了。

即使這樣,他也沒有退縮放棄,還請來老師幫他糾正口音。他積極按照老師的要求,咬著牙堅持下來。後來,終於獲得了波士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學位,從1989年起,受邀擔任威斯康辛-米爾沃基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

登上百老匯舞臺的夢想,他也一直沒有放棄,從1990年到1994年間,為了走上這個神聖的舞臺,他前前後後參加了8次面試。

終於在1995年,王洛勇以正式主演的身份,站在了夢寐以求的舞臺上。據他自己回憶,當時到百老匯後,第一個感覺就是恐懼,因為舞臺上的戲太大了。

而且劇組已經建立了一個像家庭一樣的感覺,突然間來了一個外人,大家就都來打聽他的來歷,以前在百老匯演過什麼戲、和哪位導演合作過。

大家一聽他一點經驗都沒有,在對他非常好奇的同時,也莫名的有些排擠。直到他第一次正式演出完成後,大家才對他刮目相看。

他成為了《西貢小姐》在百老匯演出5年來第一個亞裔男主角,也是有史以來中國演員第一次在百老匯舞臺上擔任主角。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費翔,在這部劇中也只演過合唱隊成員。

由王洛勇主演的《西貢小姐》在百老匯,持續上演6年,共2478場。他也憑藉這部劇裡的工程師一角,獲得了1999年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

來美國10年,他終於站上了成功的領獎臺。

2001年1月,王洛勇停演了《西貢小姐》。帶著「把西方的戲劇帶回中國」的夢想,闊別14年之後,他又踏上了故土,成為上海戲劇學院的一名客座教授。

03 ,執教上戲學生 傳遞自己的表演理念

在受邀回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任教之前,王洛勇就已經是學生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胡歌、韓雪、袁弘是他回國之後帶的第一屆學生。

面對國內國外兩種教育環境,王洛勇發現,要充分的給學生們勇氣。

當年,他在百老匯演出完畢之後,很多觀眾找他籤名,他還謙虛的跟觀眾說自己沒有表演好、還有進步的空間,一旁的導演、演員卻不停地拉他的衣服、踩他的腳。

回到後臺他才知道,在美國,觀眾覺得你表現得好,你就應該勇於接受讚許,如果你說自己表現得不好,不是謙虛,而是讓觀眾覺得他自己沒有智商,是一種不尊重觀眾的表現。

回到國內的他,也把這種理念帶到教育中。在他看來,演員「要學會不卑不亢的接受自己的成功、喜悅和驕傲。」

在魯豫的採訪中,他也曾說過他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子女們,我們的後代們,就到中國幾個比較大的訓練表演學院,可以學到全世界最優秀的、最好的表演技術、音樂技術和所有的演藝技術。」

當老師的同時,王洛勇還參與到不少影視作品的拍攝中,他曾笑言自己的「人生三最」:演過中國最大的武俠郭靖、演過中國最大的戰略家諸葛亮、演過中國最好的幹部焦裕祿。

同時,他還依然活躍在話劇舞臺上,也更多的參與到文化傳播類的節目錄製中,就像他自己說的,「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講好中國故事,讓文化傳承。」

如今,王洛勇已年過六十,在他不斷折騰的一生中可以發現,他仿佛在經歷一次次的旅行。

每次出發前,他會為自己樹立明確的目標和信念,在到達目的地的途中,他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一邊為了抵達終點做好努力。

達到終點後,他會拼命享受短暫成功後的喜悅,然後不安分的因子,促使他開始下一段的旅程。

一路走來,他始終向著更廣闊的天地進發,不畏懼、不困擾,腳步堅定。

相關焦點

  • 王洛勇演藝生涯三最:最大的郭靖和諸葛亮、最好的幹部焦裕祿
  • 王洛勇眼中,諸葛亮是個「普通農民」
    有些十八九歲的孩子站在房頂上圍觀演出,意猶未盡,高聲吆喝:「諸葛亮,來段諸葛亮!」「今天你走進農村,絕對不會知道王洛勇,但是絕對知道諸葛亮。因為他忠誠、可靠。」王洛勇感慨,人們樂意模仿自己欽佩的人物,「這比模仿偶像的戲,要有價值得多」。王洛勇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十多年,回國工作後,從初期的楊子榮、郭靖、焦裕祿到新近的諸葛亮,扮演了一系列英雄角色。
  • 胡歌的老師王洛勇,一位演活了諸葛亮的藝術大師
    前段時間有一部很火的歷史電視劇,叫《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和《大軍師之虎嘯龍吟》。這部分為上下兩部的歷史劇,播出後被稱為業界的良心劇,這部劇以嚴謹,華麗的排場,老戲骨明星齊聚,當中不乏帶點幽默。受到了眾多粉絲的追捧。
  • 王洛勇:把諸葛亮從「神壇」上拉下來
    很多觀眾評價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他給人一種很強烈的悲壯感。 導演張永新談及在諸葛亮卒於五丈原的那場戲,說觀眾的一條評論讓他眼眶溼潤,這位觀眾這樣寫道「應該去一趟武侯祠了,現在成都到西安坐高鐵很短的時間就能到,到時給你燒一張火車票,因為這段路,你走了一輩子。」
  • 「新版諸葛亮」王洛勇:播音員要考普通話,演員是不是也該考上崗證?
    因為實際上我知道很多藝術家,是挺反感出名的,覺得我最好是別人在哪都不認識,讓我安靜一點。王洛勇:NO,我不同意。藝術家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夠儘可能的擴大自己的觀眾圈,這是無疑的。從咱們中國的戲曲周信芳、梅蘭芳,你看他們的自傳,他們每一次演出,受到觀眾的獎賞和認可,那真的是吃什麼苦都覺得值了。那我覺得對這個紅是怎麼紅?我覺得應該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 王洛勇 以後可以叫我「歪嘴王」,這是特色
    在上戲,王洛勇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有空就和學生玩在一起,「因為平時經常出去拍戲,也不天天在學校,一有時間我就爭取和大家在一起。學生們也特別願意聽我給他們講片場發生的事。」電視劇《林海雪原》電視劇《焦裕祿》圖/視覺中國話劇《簡·愛》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虎嘯龍吟》中,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只上線了22集便卒於中原,卻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說,在詮釋諸葛亮時,試圖在尋找一隻龜和一隻山鷹的感覺:「能不動就不動,但內心卻充滿力量」。
  • 王洛勇朗讀的英文版《出師表》 折服眾網友
    在王洛勇本人微博上,該視頻的點擊量、轉發量和點讚數都高出此前其他微博數倍,成為當之無愧的冠軍;至於本主之外的微博,僅Vista看天下就點讚15萬、轉發近10萬,評論有兩萬多條。王洛勇此段視頻引發了一波背誦《出師表》熱,新浪微博據此還發起了「全民出師表」話題。
  • 演員王洛勇:演被醜化的中國人,掙錢多卻致女兒被欺負,幡然悔悟
    說起演員王洛勇,在影視作品中,他是一位貼近百姓生活的老戲骨,無論是《虎嘯龍吟》中平凡冷峻的諸葛亮,《焦裕祿》中親民廉政的焦裕祿,又或是《林海雪原》中的豪氣好漢楊子榮,他都刻畫的惟妙惟肖且深入人心。這些成就的背後,王洛勇演藝生涯充滿曲折,而其中兩次關鍵性的轉折,卻都和外國對中國甚至亞裔演員的歧視有關。
  • 【專訪】王洛勇:想讓諸葛亮由神變回人
    「我記得我進組之後,導演跟我說希望我這版諸葛亮能夠演出『寧靜致遠』的感覺。」這讓王洛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王洛勇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當一個人內心有太多事情的時候,他會自然地流露出一種疏離之感,而這種疏離之感造成了諸葛亮晚年內心的孤獨。  王洛勇告訴記者,在接演諸葛亮之初,他閱讀了包括《三國志》《三國演義》在內的大量歷史文獻,但是卻依然無法準確地找到諸葛亮的形象。
  • 王洛勇: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王洛勇對記者回憶道。「在異國他鄉,我靠的是中國人特有的堅韌不拔,吃大苦、耐大勞。」最難過的是語言關。因為發音不到位,語言老師用紅酒瓶的軟木塞給他做了個練發音的小工具,含在嘴裡練習,但時間長了木塞會有味道。有一次在西雅圖的一個小島上,王洛勇撿到了一塊小石頭,形狀和木塞差不多。此後,他就把小石頭帶在身邊,練完就用酒精擦乾淨。直到現在,他還保存著這塊石頭。
  • 王洛勇:人的皮囊,除了幫你吃喝,啥用沒有
    (劇組供圖/圖)《大軍師司馬懿》的導演張永新對王洛勇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生命活力」。在尋找諸葛亮扮演者的時候,演員吳秀波提了句,「你覺不覺得王洛勇的眼睛特別有神?」張永新一琢磨,確實,他的眼神裡沒有困頓,「總是坦蕩的。」進組之後,有一天收工回酒店,張永新、吳秀波、王洛勇三個人站在走廊裡聊了一個多小時,「誰也沒說找個地方坐下來。」
  • 王洛勇:中國的英雄故事應該不停講下去
    劇中飾演焦裕祿的王洛勇用其神形兼備的表演,鮮活地塑造了這位備受人民愛戴的好幹部。王洛勇有著「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之稱,在接到劇組的電話時,接到劇組電話時,王洛勇在百老匯的發展勢頭正好,他有些猶豫,擔心自己在美國生活十多年,身上有一股「洋氣兒」,害怕不能演出一位縣委書記的「土氣兒」,演砸了!
  • 英文版《出師表》爆紅,聽新版諸葛亮這波「耳膜馬殺雞」!
    王洛勇終於做到了!字正腔圓,鏗鏘有力,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朗讀者的壯志雄心。再聯繫起諸葛亮寫這篇表文的時代背景,更添了一份悲壯感和厚重感。 從這5分鐘的朗誦當中,就可看出王老師的臺詞功底非同一般。(三)王洛勇小時候本來是學京劇的,17歲那年去武漢學了音樂,23歲成功考到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 王洛勇版諸葛亮好評如潮 英文版出師表走紅
    近日,許多微博大號,熱門公眾號都爭相轉載有著百老匯中國第一人之稱的王洛勇版的英文《出師表》,討論熱度持續高漲,出了一波背誦出師表熱。王洛勇憑《虎嘯龍吟》中飾演的諸葛亮,好評如潮。觀眾們非常喜歡這一新版的有血有肉的諸葛亮。
  • 回溯《焦裕祿》影視作品:一部永不落幕的時代劇
    這一部部體裁不同、風格各異的劇目雖然年代不一,但是通過對主人公精神世界共同不懈的挖掘,最終使得「焦裕祿」這個名字成為中國演藝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角色,也為我們的社會綿延出一部永不落幕的時代劇。  因為飾演了這個至今仍被老百姓念叨著的英雄角色,演員李雪健、王洛勇、侯巖松……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作為劇目中的主人公,他們在塑造角色時有著怎樣的收穫與感受?
  • 英文版《出師表》爆紅網絡,新版諸葛亮這波「耳膜馬殺雞」的操作跪了跪了!
    王洛勇終於做到了!字正腔圓,鏗鏘有力,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朗讀者的壯志雄心。再聯繫起諸葛亮寫這篇表文的時代背景,更添了一份悲壯感和厚重感。 從這5分鐘的朗誦當中,就可看出王老師的臺詞功底非同一般。 2001年,王洛勇辭別百老匯,回國發展。受邀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擔任老師,同時還活躍在舞臺和熒幕上。 他演過一系列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
  • 有31億電影票房男明星 王洛勇 最低調的實力咖
    這段經典臺來自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回歸》裡的一句臺詞...演繹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正是有著一張「國臉」的演員王洛勇。這位有著31億中國票房的低調實力大咖。l 他是最低調的實力派截至12月26日,國慶檔開始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31億。升至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總榜第八位。
  • 專訪王洛勇:「所有文化人都應該是貴族」
    「我在美國這麼多年,沒怎麼演過正派人物。膽小如鼠的中國人,愚昧無知的中國人,無法無天的中國人,自掃門前雪的中國人,這些中國人加在一塊兒,就是造成九一八事變的原因啊!」提起往事,王洛勇的語氣中不無懺悔。另外,身在異國他鄉,他是「少數族群」中的一員,過個中國傳統節假日也要偷偷摸摸和撒謊,生活上的孤獨感從來沒有消褪過。
  • 網友:這個「諸葛亮」英語8級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被司馬懿視為畢生對手的諸葛亮。 這部劇中,王洛勇的演技非常驚豔,將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之心很好地演繹出來。主演吳秀波的主角光環一度被他搶走了。王洛勇在他的微博中說到:「親愛的朋友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戲裡戲外諸葛亮都是我最喜歡的角色,這是我朗讀的英文版《出師表》,希望我心中的孔明,也是大家喜歡的孔明。」
  • 弘揚焦裕祿精神爭做為民好幹部
    本報平頂山訊(記者陳亞洲通訊員趙亞鋒)5月8日,平頂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王富興為該市政法委機關和信訪局機關幹部作了一場題為《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提升領導政法工作能力水平》的專題輔導報告。